导读:谈到日本车,大家应该都了解,有人问日本车为什么很少用涡轮增压,当然了,还有人想问日本车为什么不用涡轮增压,这到底是咋回事?其实日本车为什么不用涡轮增压呢,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日本车为什么不用涡轮增压,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日本车为什么不用涡轮增压
1、在很多日本车得广告宣传中就很容易发现,日本人更喜欢在自然吸气和气门技术上做文章。它们认为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实现燃油紧经济性和环保上并没有多大优势,而且从汽车生产开发成本和消费维护成本上更是低于自然吸气汽车。
2、有数据表明自然吸气发动机使用寿命能达到15-20年。而涡轮增压发动机只有10年-15年。且汽车涡轮增压系统更是一个易损的部分。
同样排量的日系车比同样排量的欧洲车和美国车的环保系数高,也就是说同样的排放标准,欧系车不达标,所以只能降低排量用涡轮增压,日本达标了所以才不换,自然吸气多稳定,稳定,成本就低,低,就多赚钱
日本车一直以:油耗低、 维修便宜著称 所以 一般的车型上都不使用涡轮的 因为涡轮在后期的维修方面成本会很高的。
涡轮增压目前很多人都认为是以后的趋势,目前日本还在专注的研发自然吸气发动机,如果同排量,自然吸气的发动机更为先进,功率和扭矩几乎达到与增压发动机的水平,你想想谁还会选择增压发动机,那时候还是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天下。
日系车上很少涡轮增压器的原因:
在以前日本,民用汽车的马力是限制在280以下的,同时日本的道路状况决定了不需要这么强硬的动力输出。日本车更多用心于造宁静舒适的民用车,其增压技术更多用在运动车上,民用车用增压的不是很多,造成了日本车没涡轮增压的假象。
其实只要看国产日系车不断宣传的气门技术就不难看出,他们更喜欢在自然吸气和气门技术上做文章,也正如本田汽车所认为的,他们拥有先进的增压发动机技术,但相比在增压发动机上的投入,本田汽车更愿意去完善自然吸气发动机,因为对于购买本田汽车的消费者来说,本田目前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能够满足他们对动力的需求。本田的说法并不意外,同样这正是由本田车的产品定位来决定。
注重产品品质和成本控制的丰田有着和本田相近的说法,丰田认为,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实现燃油经济性和环保上并没有太多优势,且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都高于自然吸气发动机,丰田拥有VVT-i技术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也同样能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要,且相比同排量的增压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更出色。而崇尚操控性能的马自达同样认为,在RX8以外的车装备自然吸气发动机同样能拥有良好的动力表现,且更易维护。了解了日系车厂商家庭用车和高性能车泾渭分明的造车理念就不难看出,即使是掌握了涡轮增压技术的斯巴鲁和三菱,也同样只会在高性能版的车型上使用涡轮增压发动机,来和大排量的自然吸气抗衡。
日本车厂不缺乏涡轮增压技术。迈腾、速腾、高尔夫、宝来等等1.4TSI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涡轮是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的产品,牌子是IHI。现在由长春富奥石川岛增压器有限公司生产。
日本车为什么大都不带涡轮增压
日本车不用涡轮增压,目前认为是存在自燃的隐患。
下面是使用涡轮增压的机舱状态:
普通涡轮发动机能够在启动后不久达到600摄氏度,而使用增压技术的涡轮会产生1000摄氏度的高温,一旦燃油泄漏,沾上高温工作中的涡轮增压器,瞬间高温会引燃汽油,继而导致爆炸。
由于涡轮增压本身的特点,涡轮烧红是正常工作状态。号称的水冷涡轮增压也不过是指中冷器冷却,停车后还需要运转一段时间才能降温。由于废气涡轮增压器经常处于高速、高温下工作,增压器废气涡轮端的温度在600℃左右,增压器转子以832~1040r/min 的高速旋转。涡轮增压叶片每秒就转动17次,这才是产生高温最主要的因素。因此,目前涡轮增压高温的问题还无法解决。这是日本车不用该技术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日本车主要是自然吸气,而欧美车是涡轮增压
这是两条不同路线的选择,其实没有什么优劣之分。现在汽车发动机主要攻坚方向就是节油减排。减排先不提,节油方面提高热效率和提高升功率都是有效的方式(不是只有这两个方式,千万别理解错了)。
在最初路线选择的时候,日本选择了通过可变气门正时,优化燃烧模型等方式在细节入手不断提高热效率。日本企业向来是以做工精细著称,从细节入手更符合日本企业一贯风格。另外日企对成本的敏感性特别高,高到了几乎变态的程度。我去看过丰田发动机的生产线,那设备比大众差了不止一代,我以为日本人故意把破烂卖到中国,问过后得知日本本土的生产厂更破。日本人认为上一套全自动生产线所带来的成本增加,要远超老设备所需要的人力成本。使用增压技术,就代表发动机及整车成本会高出几千甚至上万元,这是日本人绝不能接受的。只要自己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能够满足要求,就不会安装增压器。于是一条道走到黑的日本人在自然吸气上运用了各种黑科技。丰田最新的1.3L L4 NA发动机热效率甚至达到了38%,目前全球最高。这台发动机依然是自然吸气,但是采用了阿特金森循环,并使用了一般柴油机才装的EGR废气再循环系统。
而欧洲则是不断提升功率。
升功率怎么提升?喷油!
喷油多了空气不够怎么办?装个增压器可劲压!
谁让欧美,尤其是美国民众那么喜欢强劲动力呢。
所以到今天,满大街的各种T,单T不够就来双T。
你让我降油耗?那用这个发动机吧,经济实惠。
什么?你说这么大车用1.4拉不动?来个T啊!
这里说明一下,我没有说自然吸气不能提高升功率,只不过其提高升功率两条措施就是提高压缩比和提高最大功率转速。前者提升空间有限(我文中提到的丰田发动机达到了13.5:1,虽然不是最高,但已经够高了),更大的压缩比会带来更大的泵气损失(这里不讨论爆震等可靠性问题),这也是发动机两气门变4气门,开发VVL等技术的原因,但修修补补总有极限,这也反过来算是增压有利于节油的一个证明。
后者对于民用轿车来说用处很小。题主问的只是民用范围,我的回答也只针对这个范围。对于民用轿车领域,除个别不要命飙车党,谁能将传说中的F20C踩到最大功率转速8300转?HONDA 600cc的发动机升功率约为143kw,可是其最大功率转速为13000rpm,这种升功率对民用来说是毫无意义的。
上面是技术层面,下面谈谈法规层面。
汽车行业并没有自然吸气发动机就一定比增压发动机费油的说法,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车当年就是靠着节油和性价比占领了美国市场。而且不止欧洲,日本和美国都对汽车油耗进行了限制,唯一不同的是,欧洲采取的是通过公布燃油消耗数据以及对燃油征重税为手段来鼓励消费者购买省油汽车,日本美国则是颁布法规用CAFE或类似方法对平均油耗超标的车企进行处罚。
从另外一方面来讲,中国等地区的排量税确实是影响发动机增压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增压可不是避税的唯一路径,丰田全世界卖自然吸气不也卖得挺好么。
以下为3月27日修改:
不得不说,欧盟使用的NEDC测试循环更有利于小排量增压发动机。整个运转循环的加减速比较平缓,高速工况较多,速度较高,可以说这就是给小排量增压发动机量身定做的测试方法。中国油耗测试方法相当于照抄欧洲,所以工信部公布的数据与欧洲相同,但都低于正常使用时的油耗。但是要记住一点,增压发动机在省油方面依然有着自己的优势,绝不是说它根本不省油。一个毫无优势的技术在任何测试方法下都不会省油。
但是日本15工况运转循环更鸡贼!加减速更平缓,工况变化更少,且整体车速偏低,车子在市区只能开到40km/h,高速公路上的速度也只有75km/h(NEDC市区的最高车速是50km/h,高速路上最高速度达120km/h)。可以说,这测试循环是明显偏向自然吸气的。
北美采用城市行驶循环和公路行驶循环两种方式,相对前两种测试方法它更接近真实驾驶工况。
因网络原因,我暂时无法上图,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个介绍就能明白了。
趋近于欧洲标准 中美欧日油耗测试标准对比
说了这么多,我就是想让大家明白,其实政府指定这些法规都会征集车企的意见,可以说测试方法不同技术偏向的原因是顾及了不同地区车企利益的结果。法规与技术路线不是单向选择,是相互影响的。如果欧洲车企最初选择了与日本同样死扣自然吸气的技术路线,现在的NEDC循环就绝不是这个样子。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2020年左右,欧盟、日本、北美会逐渐统一测试方法(欧洲已经打算废弃NEDC,而日本原来那个就是来搞笑的),不会再偏向某种技术路线,而是更贴近用户真实的驾驶工况。统一真实的测试方法,极度苛刻的油耗法规已经迫使全世界的车企放弃坚持某一路线,使出浑身解数来降低油耗。
不要认为丰田新推出多款增压发动机是为了迎合中国市场,更不是因为排量税(这个税又不是刚推出的),他就是被油耗法规逼的。
为什么大多数日本汽车都不用涡轮增压发动机?
日本作为世界几大汽车制造业大国之一,一直给人技术先进、品质过硬的感觉,但是如今在全世界车型都崇尚涡轮增压的年代,日系车中却鲜有采用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目前基本上也只有本田推出了1.5T地球梦发动机,前段时间还出现了机油增多的事件,而丰田、日产、马自达等日系车依旧是采用自然吸气发动机,这是为何?真的是因为技术不行,造不出涡轮增压发动机吗?
先来普及一下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一些基本知识,涡轮增压发动机是指在发动机内增加一个涡轮,来提高进气的压力和密度,从而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一台发动机装上涡轮增压器后,其最大功率可以增加40%甚至更高,因此很多小排量发动机的加速效果可能要比大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更好。
涡轮增压发动机优势
1、按照上面说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的优势就是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让小排量发动机能够爆发出大排量发动机相等的动力,比如很多1.5T发动机的马力和扭矩可能要比很多2.0自然吸气发动机还要高一些。
2、在满足了动力的同时,搭载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由于排量较小,所以燃油经济性和尾气排放量也要比大排量发动机更好。
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劣势
1、虽然涡轮能够为发动机提升不少的动力,但是涡轮并不是在发动机启动之后就会介入工作的,目前市场上的车型对于涡轮介入的时间都有不同的设定,早的在1500转就会介入,晚的可能要到3000转才会介入,所以小排量发动机在起步阶段的动力其实跟自然吸气发动机一样,所以会让人感觉动力不足。
2、同样是介入的问题,涡轮在开始工作的初期会有一定的延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涡轮迟滞,这也会给驾驶者提供不太舒服的驾驶感受。
3、由于在发动机上增加了涡轮,所以涡轮增压车型的维护保养费用也会增加,并且涡轮都是有寿命的,如果出现问题或者需要更换,都会增加不少的用车成本。
小结
其实通过以上的一些简单描述,就可以看出涡轮增压发动机并没有那么完美,甚至会带来不太舒适的驾驶感受,特别是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容易出现初段动力不足,中段加速突兀,尾段动力又会不足的情况,所以很多追求舒适性的日系车就不太愿意采用涡轮增压发动机,并且很多日系车的变速箱也喜欢采用更加平顺的CVT,这也是不同汽车品牌之间的文化差异吧。就像有些人喜欢涡轮增压车型的动力爆发,有些人喜欢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平顺。
日本车为什么一款涡轮增压的都没有
日本 涡轮增压装置,城里跑的车没什么太大意义,反而带来高昂的维护费用,十万公里换涡轮的时候就知道厉害了。这些不符合小日本造车要经济适用的要求,所以不用涡轮增压。当然还包括上面提到的温度问题,柴油燃点高,所以无所谓涡轮增压,汽油车有风险,在中国都是主打家用市场,家用小车当然是经济实惠的小排量自然吸气引擎为佳。日本的运动车型由于市场接受度有待提高,所以很少有中国人买。
斯巴鲁、三菱都有增压的狂热传统。马自达也有Turbo车
日系汽车为何没有蜗轮增压发动机
涡轮增亚技术日系车其实也有,但在中国国内没有,因为中国国内的油品比较低,涡轮增亚技术对油品的要求比较高,在国内97号油,还不如国外的92号。国内的炼油技术还达不到国外的技术。再说日系车发动机品质要求也比较高,日本人不想把自己的品牌搞砸。所以在国内不采用涡轮增亚技术。
虽然国产日系乘用车没有带涡轮,但是商用车带涡轮的就比较普遍了,五十铃的4JB1就带涡轮啊~ 本田一向都是走NA路线的,不搭载TURBO很正常。丰田忙着折腾HYBRID,涡轮不环保,不带也可以理解。
为什么大多数日本汽车都不用涡轮增压发动机
日系车上很少涡轮增压器的原因:
在以前日本,民用汽车的马力是限制在280以下的,同时日本的道路状况决定了不需要这么强硬的动力输出。日本车更多用心于造宁静舒适的民用车,其增压技术更多用在运动车上,民用车用增压的不是很多,造成了日本车没涡轮增压的假象。
其实只要看国产日系车不断宣传的气门技术就不难看出,他们更喜欢在自然吸气和气门技术上做文章,也正如本田汽车所认为的,他们拥有先进的增压发动机技术,但相比在增压发动机上的投入,本田汽车更愿意去完善自然吸气发动机,因为对于购买本田汽车的消费者来说,本田目前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能够满足他们对动力的需求。本田的说法并不意外,同样这正是由本田车的产品定位来决定。
注重产品品质和成本控制的丰田有着和本田相近的说法,丰田认为,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实现燃油经济性和环保上并没有太多优势,且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都高于自然吸气发动机,丰田拥有VVT-i技术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也同样能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要,且相比同排量的增压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更出色。而崇尚操控性能的马自达同样认为,在RX8以外的车装备自然吸气发动机同样能拥有良好的动力表现,且更易维护。了解了日系车厂商家庭用车和高性能车泾渭分明的造车理念就不难看出,即使是掌握了涡轮增压技术的斯巴鲁和三菱,也同样只会在高性能版的车型上使用涡轮增压发动机,来和大排量的自然吸气抗衡。
日本车厂不缺乏涡轮增压技术。迈腾、速腾、高尔夫、宝来等等1.4TSI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涡轮是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的产品,牌子是IHI。现在由长春富奥石川岛增压器有限公司生产。
为什么德系车通常采用涡轮增压技术,而日系车却很少用到?
涡轮增压是欧洲申宝汽车发明的,所以在欧洲的民用车里面流传比较广,比如大众,就十分青睐涡轮增压的发动机,我们所说的宝来1.8T,A61.8T等等,都是采用了涡轮增压的发动机,不过,总体来说欧系车增压值都是很小的,比如说1.8增压之后可以达到2.1,2.2那样子,涡轮小,增压值低,为的就是民用车的舒适
楼主说的日系车,其实还是有很多涡轮增压的车型的,比如说三菱的枪骑兵系列,富士的翼豹系列等等,只不过这些涡轮增压都比较极端,2.0的车增压后可以达到3.0以上的排量,涡轮大,增压值高,但是自然乘坐的舒适度就下来了。
只能说日系根欧系的车涡轮增压的目的不同,所以日系车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多应用在运动型车上,而欧系车大多运用在民用车上被我们熟悉。
为什么日系车没有涡轮增压,而其他欧美国家都有带涡轮增压的车,特别是德系?
不是日系车没有涡轮增压,也不是日本技术不行。日系许多赛车都是加涡轮增压。
日系民用车不用涡轮增压最主要原因是:
绝大多数国家购车税分档是按发动机排量算的,排量越大税率越高;
而小排量大功率车就必须采用涡轮增压技术才能实现,而税率还按小排量算。
日本购车税却是按发动机功率算的,无疑这更科学。由于涡轮增压发动机结构较复杂
成本较高,所以日系民用车一般不采用涡轮增压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