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说到高层建筑,大家都了解,有朋友问混泥土钢筋网片的高度,还有朋友想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这到底怎么回事呢?事实上高层建筑混凝土是如何传送上去的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供大家参考!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A级与B级高度的划分:
①A级高度:结构高度不大于《高规》(JGJ3-2010)(表3.3.1-1)的最大适用高度;
②B级高度:结构高度大于A级最大适用高度,但不大于《高规》(JGJ3-2010)(表3.3.1-2)的最大适用高度;
③A级高度和B级高度建筑结构的高宽比都必须满足《高规》(JGJ3-2010)(表3.3.2)的要求。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1.0.2 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素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及特种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
1.0.2 本规程适用于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以及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至9度抗震设计的高层民用建筑结构,其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和结构类型应符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
混规是基础,所有混凝土均应执行,高规是针对高层的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6.5.1和6.5.3条的有关规的具体内容?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第6.5.1和6.5.3条的具体内容:
6.5.1 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设置在构件受力较小部位;抗震设计时,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钢筋连接可采用机械连接、绑扎搭接或焊接。
6.5.3 抗震设计时,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和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应按下列各式采用:
一二级抗震等级 laE=1.15la (6.5.3-1)
三级抗震等级 laE=1.05la (6.5.3-2)
四级抗震等级 laE=1.00la (6.5.3-3)
式中 laE——抗震设计时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2 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下式的计算值:
llE=ζlaE (6.5.3-2)
式中 llE——抗震设计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
3 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8mm、受压钢筋直径大于32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4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框架柱:一、二级抗震等级及三级抗震等级的底层,宜采用机械连接接头,也可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接头;三级抗震等级的其他部位和四级抗震等级,可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接头;
2)框支梁、框支柱:宜采用机械连接接头;
3)框架梁:一级宜采用机械连接接头,二、三、四级可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接头。
5 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超过50%;
6 当接头位置无法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时,宜采用机械连接接头,且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超过50%;
7 钢筋的机械连接、绑扎搭接及焊接,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目录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3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4 荷载和地震作用; 5 结构计算分析; 6 框架结构设计; 7 剪力墙结构设计; 8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9 筒体结构设计; 10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11 混合结构设计; 12 地下室和基础设计; 13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
附录A 楼盖结构竖向振动加速度计算;附录B 风荷载体型系数;附录C 结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的底部剪力法;附录D 墙体稳定验算;附录E 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规定;附录F 圆形钢管混凝土构件设计。
附:条文说明。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2011版)”后面的(2011)是什么意思?
2011版就是区别以前的版本。具体变化,建设厅都会发一个关于变动的解释
你留下邮箱,我把变更内容传给你。
急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英文版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英文版本人有,出红包发一份给你。有意向私信聊
2010年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2.3.6条筏形基础受力钢筋间距最小是多少
不宜小于150mm,没有规定不应,100是可以的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是否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修订 已发。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适用多层建筑么
开什么玩笑?两本规范都没有!前者应该是“规程”而不是“规范”;后者是“高层建筑。。”而不是“高层结构。。” 最新的版本有的只是《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3-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