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s常见 >

事业单位政审不过10种情形

  • s常见
  • 2021-11-06

提到事业单位,大家应该都知道,有朋友问事业单位政审都审什么材料,事实上事业单位政审过了,如果不去会有什么后果,这到底是咋回事?实际上事业单位政审严格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事业单位政审不过10种情形,欢迎大家阅读!

事业单位政审不过10种情形

政审不合格有以下几种原因:

1、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的考生对四项基本原则有反对言行的;

2、受过刑事处分的;

3、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有抵触行为的;

4、组织纪律松懈,经常违反本单位规章制度的;

5、受过刑事处分的;受行政处分未解除处分的;受党内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未满一年,受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处分未满两年的。

6、在生活中有流氓、偷窃、赌博等不良行为的,道德品质不良好的以及有贪污、诈骗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的。

7、一年内病假累计超过两个月的;

7、超计划生育的;

8、有其它不宜到机关工作的问题。

9、直系血亲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在境外、国外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活动,本人与其划不清界限的;

10、直系血亲中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中有被判处死刑或者正在服刑的。

公务员考试政审需要准备的材料  

一、个人自传

1、从小学到大学及参加工作的简历(时间要具体)

2、本人学习或工作期间所获表彰情况

3、个人的成长经历及个人有哪些优点、特长

4、家庭主要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的姓名、准确出生时间、工作单位或住址(所属村、社区、街道名称)、政治面貌,主要包括父母亲、配偶、爷爷奶奶、兄弟姐妹、叔叔、姑姑、舅舅、姨、岳父母(公婆)

二、提供毕业证书原件、人事档案的存放

三、提供户籍证明材料(户口复制件)

四、提供本人的现实表现证明材料(应届生由学校及当地派出所出具、历届生由户口所在地的村、社区、街道及派出所出具

五、父母亲、配偶、爷爷奶奶、兄弟姐妹、叔叔、姑姑、舅舅、姨、岳父母(公婆)所在单位、村、社区、街道出具现实表现证明材料及所在地派出所的政审材料(非警察类只需开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即可

六、近期一寸免冠彩色照片4张

1、政审程序

为了保证录用考核工作顺利进行,各地根据需要可成立临时性的考核工作班子,具体负责录用考核的组织协调工作。

(1)、录用考核的对象是经考试、体检合格的人员。

(2)、录用考核的内容为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德,主要指政治思想表现、工作作风、职业道德和品德修养;能,主要指从事本职工作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应用能力;

勤,主要是事业心、工作态度和勤奋精神;绩,主要是工作实绩,包括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率和所产生的效益。考核的重点是被考核人的工作实绩和与拟补充职位相关的实践经验。

(3)、考核结果,分合格和不合格。

2、考核程序

(1)、组织准备。有关政府人事部门会同用人单位根据考核任务,组成考核工作班子,研究制定考核实施方案,落实工作人员,组织若干考核小组。考核小组必须有两名以上人员组成,并须经必要的培训。

(2)、考察。各考核小组分赴有关单位对被考核人进行考察。考察一般采取查阅档案、听取所在单位领导或组织情况介绍、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

考核小组根据考察情况,按照考核标准进行测评,并写出考察报告,提出考察结果意见。考察报告要求全面客观地反映被考核人的情况,并附必要的证明材料。证明材料要求有证明人签字或加盖有关单位公章。

(3)、审核。考核工作班子审核考核小组提出的考察报告和考核结果意见,集体研究后确定考核结果,并由用人单位负责通知被考核者本人,并作为决定是否录用的重要依据。

事业单位政审内容:

1、考核的对象是经考试、体检合格的人员。

2、考核的内容为德、能、勤、绩四个方面。

德:主要指政治思想表现、工作作风、职业道德和品德修养;

能:主要指从事本职工作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应用能力;

勤:主要是事业心、工作态度和勤奋精神;

绩:主要是工作实绩,包括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率和所产生的效益。

3、报考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视为考察(政审)不合格:

(1)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的;

(2)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的;

(3)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

(4)贪污、行贿、受贿,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的;

(5)违反财经纪律,浪费国家或集体资财的;

(6)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

(7)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的;

(8)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9)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等活动的;

(10)因政治、经济和其它问题正在接受审查且尚未有结论的;

(11)触犯刑律被免予刑事处罚的;

(12)受过刑事处罚、劳动教养的;

(13)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

(14)曾被开除公职、党籍和学籍的;

(15)在国家法定考试中有严重舞弊行为的;

(16)曾受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留党、留校)察看处分的;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受到"记过"以上校纪处分且尚未解除的;

(17)被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辞退的;

(18)上一年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不合格)或上两年年度考核两次基本称职(基本合格)的;

(19)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

(20)有配偶、直系亲属被判处死刑或正在服刑,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徒刑且正在服刑,直系亲属或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危害国家安全罪等情形,报考政法机关的。

有配偶、直系亲属或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正被立案审查,有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正在服刑等情形,报考相关政法机关的;

(21)有其他违法违纪行为,不宜担任所报考职务的。

用人单位(或主管部门)电话与政审对象联系,询问政审对象是否愿来工作,如本人提出放弃,则不必政审,但应要求其写出书面放弃的签名承诺书,并复印身份证等材料。

用人单位(或主管部门)调阅政审对象的档案。(分商调和现场调阅两类。如商调,考生为正式在职在编人员到市人社局事业科开具商调函;如考生非正式在职在编人员,则到市人才服务中心综合部开局商调函,用人单位到市人才服务中心阅档,开商调函由考生自己办理;如现场调阅。

则由用人单位与考生联系,由考生提供档案存放地相关证明(合同)材料,用人单位带介绍信前往现场调阅考生档案),主要是核对考生的毕业学籍情况、年龄、以及是否有不良记录的表现,核实是否与岗位要求的条件相符。档案材料应齐全,考生应提前告之原管档单位将应归档的材料及时放入个人档案。

考核政审意见,由用人单位在考核政审表上签字盖章,市直由主管部门,县(区)由人社局盖章后再统一上交市人社局事业科。

事业单位政审也就是政治审查,它主要是强调考生自身思想进步、品德优良、作风正派,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以及法制观念。它是在考生体检合格之后进行的,目前公务员政审有面审和函审这两种方式。至于考核结果,当然是分合格还是不合格。

政审不合格有以下几种情况:

1、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的考生对四项基本原则有反对言行的;在生活中有流氓、偷窃、赌博等不良行为的,道德品质不良好的以及有贪污、诈骗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的,这些考生在政审中都是不合格的。

2、直系血亲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在境外、国外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活动,本人与其划不清界限的;直系血亲中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中有被判处死刑或者正在服刑的。这些也是不合格的

3、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有抵触行为的;受过刑事处分的;受行政处分未解除处分的;受党内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未满一年,受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处分未满两年的。有这些情况也一样过不了政审。

4、组织纪律松懈,经常违反本单位规章制度的;一年内病假累计超过两个月的;超计划生育的以及有其它不宜到机关工作的问题的人也是不合格的。

怎么办?这种情况事业单位政审会不会不通过?

首先需要确定你的档案在哪里,现有公司接触到你的档案没有。政审只审查你有没有受到过刑事处分和开除等处分,没有参加过反动政治组织,父母等近亲属没有正在坐牢的或者被判处死刑的,如果没有这些情况,一般就没问题。如果档案没问题,你与原来工作单位有矛盾是不会影响到你录取的。

事业单位政审都审什么?

政审内容

1、考核的对象是经考试、体检合格的人员。

2、考核的内容为德、能、勤、绩四个方面。

德:主要指政治思想表现、工作作风、职业道德和品德修养;

能:主要指从事本职工作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应用能力;

勤:主要是事业心、工作态度和勤奋精神;

绩:主要是工作实绩,包括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率和所产生的效益。

考核的重点:被考核人的工作实绩和与拟补充职位相关的实践经验。

考核结果:分合格和不合格。

3、报考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视为考察(政审)不合格:

(1)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的;

(2)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的;

(3)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

(4)贪污、行贿、受贿,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的;

(5)违反财经纪律,浪费国家或集体资财的;

(6)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

(7)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的;

(8)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9)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等活动的;

(10)因政治、经济和其它问题正在接受审查且尚未有结论的;

(11)触犯刑律被免予刑事处罚的;

(12)受过刑事处罚、劳动教养的;

(13)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

(14)曾被开除公职、党籍和学籍的;

(15)在国家法定考试中有严重舞弊行为的;

(16)曾受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留党、留校)察看处分的;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受到“记过”以上校纪处分且尚未解除的;

(17)被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辞退的;

(18)上一年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不合格)或上两年年度考核两次基本称职(基本合格)的;

(19)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

(20)有配偶、直系亲属被判处死刑或正在服刑,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徒刑且正在服刑,直系亲属或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危害国家安全罪等情形,报考政法机关的;

有配偶、直系亲属或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正被立案审查,有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正在服刑等情形,报考相关政法机关的;

(21)有其他违法违纪行为,不宜担任公务员职务的。

拓展资料:

政审程序

为了保证录用考核工作顺利进行,各地根据需要可成立临时性的考核工作班子,具体负责录用考核的组织协调工作。

一、录用考核的对象是经考试、体检合格的人员。

二、录用考核的内容为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德,主要指政治思想表现、工作作风、职业道德和品德修养;能,主要指从事本职工作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应用能力;勤,主要是事业心、工作态度和勤奋精神;绩,主要是工作实绩,包括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率和所产生的效益。考核的重点是被考核人的工作实绩和与拟补充职位相关的实践经验。

考核结果,分合格和不合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政审程序)

事业单位政审能过吗

1、政审要去所工作的单位,无业的去户籍所在街道,你这种情况要看你报考的单位要求严格与否。我之前也是有这个问题,担心政审麻烦所以就没填工作单位,我当时的做法是立刻辞职了,档案也要一并转走,然后告诉招考单位我现在待业,所以工作单位没写,档案也在我户籍所在地,他们会寄调档函过去政审,一般政审问题不大。

2、政审表不需要填工作经历了,上面主要是你的基本情况,姓名之类的,下面的表格主要是对于你的表现的评价,政历是否清白,有无参加过反党反社会的组织,主要是思想方面的,所以不用担心

3、你进入事业单位后,会需要你填一个干部情况表,那张表要牵涉到工作经历的,我是据实填的,因为要算工龄。

法律法规规定哪些人员不得通过事业单位政审

一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政审不合格:

一:有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言行的;

二:道德品质不好的;

三: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的;

四:直系血亲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在境外、国外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活动,本人与其划不清界限的;

五:直系血亲中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中有被判处死刑或者正在服刑的。

关于事业单位政审问题

政治审查主要强调考生本人思想进步、品德优良、作风正派,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法制观念。一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政审不合格:有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言行的;有流氓、偷窃等不良行为,道德品质不好的;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的;直系血亲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在境外、国外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活动,本人与其划不清界限的;直系血亲中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中有被判处死刑或者正在服刑的;

考核工作程序:

1、组织准备。有关政府人事部门会同用人单位根据考核任务,组成考核工作班子,研究制定考核实施方案,落实工作人员,组织若干考核小组。考核小组必须有两名以上人员组成,并须经必要的培训。

2、考察。各考核小组分赴有关单位对被考核人进行考察。考察一般采取查阅档案、听取所在单位领导或组织情况介绍、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考核小组根据考察情况,按照考核标准进行测评,并写出考察报告,提出考察结果意见。考察报告要求全面客观地反映被考核人的情况,并附必要的证明材料。证明材料要求有证明人签字或加盖有关单位公章。

3、审核。考核工作班子审核考核小组提出的考察报告和考核结果意见,集体研究后确定考核结果,并由用人单位负责通知被考核者本人,并作为决定是否录用的重要依据。

事业单位政审严格吗?

事业单位政审有着严谨的流程,包含以下几点:

1)考生填写《考生情况登记表》。

考生在招考单位官网下载《考生情况登记表》,如实填写本人思想政治、学习、生活及家庭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等基本情况。

2)考察小组对考生进行组织考察。

对应届毕业生的考察,要去学校考察个人情况,查看学生档案,到考生家庭主要成员的单位或街道了解社会关系。

对社会其他人员的考察,要向考生所在单位、户籍所在地和居住地派出所、居(村)委会等了解情况,查阅考生档案,到派出所了解考生本人及家庭成员有无违法犯罪和海外关系。

3)审核考察结果和写出考察报告。

考察结束后,考核小组给出考察结果。考核工作班子审核后,由用人单位通知被考核者是否被录用。

报考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视为考察(政审)不合格:

(一) 不具备报考资格条件的。

(二) 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的。

(三) 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的。

(四) 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

(五) 隐瞒个人重要信息,弄虚作假,误导或欺骗组织、领导和公众的。

(六) 贪污、行贿、受贿,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的。

(七) 违反财经纪律,浪费国家或集体资财的。

(八) 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

(九) 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的。

(十) 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十一)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等活动的。

(十二)触犯刑律被免予刑事处罚的。

(十三)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曾受过劳动教养的。

(十四)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

(十五)曾被开除公职、党籍、团籍的,在高等教育期间受到开除学籍处分的。

(十六)在国家法定考试中有严重舞弊行为的。

(十七)自2012年4月21日以来,曾受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留党、留校)察看等处分的。

(十八)自2010年4月21日以来,被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辞退的。

(十九)自2012年4月21日以来,担任领导职位的公务员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的。

(二十)自2012年4月21日以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的。

(二十二) 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

(二十三) 有配偶、直系亲属被判处死刑或正在服刑,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徒刑且正在服刑,配偶、直系亲属或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危害国家安全罪等情形,报考政法机关的;

有配偶、直系亲属或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正被立案审查,有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正在服刑等情形,报考相关政法机关的。

(二十四)政治品德不良,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意识较差,以及其他不宜担任公务员职务(公职)的情形。

事业单位政审到单位,主要了解些什么问题

政审,又叫政治审查,主要考察政审对象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素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学习工作表现,是否有违纪违法、犯罪记录、报考回避等方面的情况。

一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政审不合格:有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言行的;有流氓、偷窃等不良行为,道德品质不好的;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的;直系血亲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在境外、国外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活动,本人与其划不清界限的;直系血亲中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中有被判处死刑或者正在服刑的。

考核工作程序:

  1、组织准备。有关政府人事部门会同用人单位根据考核任务,组成考核工作班子,研究制定考核实施方案,落实工作人员,组织若干考核小组。考核小组必须有两名以上人员组成,并须经必要的培训。

  2、考察。各考核小组分赴有关单位对被考核人进行考察。考察一般采取查阅档案、听取所在单位领导或组织情况介绍、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考核小组根据考察情况,按照考核标准进行测评,并写出考察报告,提出考察结果意见。考察报告要求全面客观地反映被考核人的情况,并附必要的证明材料。证明材料要求有证明人签字或加盖有关单位公章。

  3、审核。考核工作班子审核考核小组提出的考察报告和考核结果意见,集体研究后确定考核结果,并由用人单位负责通知被考核者本人,并作为决定是否录用的重要依据。

事业单位政审都审什么?

政审内容

1、考核的对象是经考试、体检合格的人员。

2、考核的内容为德、能、勤、绩四个方面。

德:主要指政治思想表现、工作作风、职业道德和品德修养;

能:主要指从事本职工作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应用能力;

勤:主要是事业心、工作态度和勤奋精神;

绩:主要是工作实绩,包括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率和所产生的效益。

考核的重点:被考核人的工作实绩和与拟补充职位相关的实践经验。

考核结果:分合格和不合格。

3、报考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视为考察(政审)不合格:

(1)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的;

(2)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的;

(3)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

(4)贪污、行贿、受贿,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的;

(5)违反财经纪律,浪费国家或集体资财的;

(6)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

(7)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的;

(8)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9)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等活动的;

(10)因政治、经济和其它问题正在接受审查且尚未有结论的;

(11)触犯刑律被免予刑事处罚的;

(12)受过刑事处罚、劳动教养的;

(13)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

(14)曾被开除公职、党籍和学籍的;

(15)在国家法定考试中有严重舞弊行为的;

(16)曾受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留党、留校)察看处分的;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受到“记过”以上校纪处分且尚未解除的;

(17)被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辞退的;

(18)上一年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不合格)或上两年年度考核两次基本称职(基本合格)的;

(19)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

(20)有配偶、直系亲属被判处死刑或正在服刑,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徒刑且正在服刑,直系亲属或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危害国家安全罪等情形,报考政法机关的;

有配偶、直系亲属或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正被立案审查,有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正在服刑等情形,报考相关政法机关的;

(21)有其他违法违纪行为,不宜担任公务员职务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