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s常见 >

钠对人体的作用与危害

  • s常见
  • 2021-10-19

聊到作用,大家应该都知道,有人问钠铝硅酸盐对身体有害吗,当然了,还有朋友想问化学水对人体有什么伤害,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其实钠对人体的作用与危害呢,今天小编整理了钠对人体的作用与危害,希望能帮到你。

钠对人体的作用与危害

  钠离子是细胞外液主要阳离子, 在维持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中起重要作用,钠离子与水分子结合为水合离子,使水得以保存,防止流失。钠离子在维持神经、肌肉应激性和细胞膜通透性上起重要作用。

  食盐的主要成分为钠,因此如果体内钠盐积聚过多,细胞渗透压就要变动,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就会吸收大量的水分,整个血液的容量也就增多,从而使心脏负荷过重,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症状,钠过多还使血压升高,促使肾脏细小动脉硬化过程加快,因此不论是高血压还是心脏病,都必须在饮食中控制食盐的用量. 在摄入高钠而导致高血压时,钾具有降血压作用.这是因为,钠和钾是体液中的主要电解质,对机体体液均衡分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们必须彼此均衡,并共同来控制人体的水平衡.在正常人体内,钠离子占细胞外液阳离子总量的92%,钾离子占细胞内液阳离子总量的98%左右.钠,钾离子的相对平衡,维持着整个细胞的功能和结构的完整.钾能够使体内过剩的钠排出体外. (对于我们这些饮食男女而言,美味的佳肴往往口味较重,当你盐分摄入过多引起肿胀时,营养师就教给我们多吃含钾食物,或当你经过一周的大吃大喝,或者某顿饭吃得太咸时,就需要多吃一些富含钾的食物了。比如香蕉、红薯、无花果、奶酪、西瓜、杏、哈密瓜或甜瓜等。 这是因为,钾是与钠同族的化学元素,它可以溶解并替换出多余的钠,使其从尿液中排出,从而减轻肿胀。钾还对降低血压非常有帮助, 当你不知不觉摄入了大量的钠盐,常年累月如此,血压也会容易走高.也是要补充身体内钾元素的含量,来预防因摄入钠盐过多而导致的高血压.也要多吃上面提到的那些食物,另外有很多水果或是果汁都是补充钾元素很好来源, 如苹果,梅子和李子(欧美国家即西梅)中的钾的含量都比较高, 尤其是西梅汁,更是很多欧美专家经常推荐的补钾果汁.)

  成人体内钠含量为45~50毫摩尔(约1克左右)/每公斤体重,其中约45%分布于细胞外液,45%分布于骨胳,10%分布于细胞内液。钠离子、钾离子在细胞内、外分布呈现显著差异,这是由细胞膜上的钠泵(钠离子,K+-ATP酶)造成的,钠泵源源不断地将细胞内的钠离子转运到细胞外,将细胞外的钾离子转运到细胞内。成人日需钠以氯化钠计为5~9克,实际摄入量为7~15克,主要来自食盐。摄入的钠全部经胃肠道吸收入血,向体内分布。细胞内、外钠的平衡很快,约需1小时,骨钠与血浆钠平衡较慢,约需1周左右。钠主要由肾脏排出,粪便及汗液排出少量钠。肾脏对钠离子的阈值为110~130毫摩尔/升,体内过量的钠通过肾脏迅速排出。肾小球每日钠离子滤过量为20~40毫摩尔/升,肾脏每日钠离子的排出量为0.01~0.2毫摩尔/升,重吸收率达99.4%。肾脏有强大的保钠功能,“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肾小管滤过的钠95%经肾小管又重吸收。近端肾小管吸收约65%,亨利氏袢吸收25%,其余10%在远端肾小管与钾、氢分泌相交换。高血钠时细胞外液容量增加,尿排钠也增多。低血钠常可减少尿钠的排出。肾脏排钠主要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调节,主要作用于远端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体液中钠离子浓度高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分泌增加,使钠重吸收减少,排钠增多。反之,则排钠减少。影响肾脏排钠的因素还有肾小球—肾小管平衡机制、肾血管阻力、前列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心房利钠素等。

  钠的摄入主要是通过食物,尤其是食盐。每日摄人体内的钠几乎全部都由胃肠道吸收,经血液到肾脏。钠排出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肾脏、皮肤及消化道来完成的。通常情况下肾脏是钠的主要排泄器官。肾脏根据机体钠含量的情况调节尿中排钠量。皮肤对钠的排泄主要是通过汗液的排出,特殊情况下,如大量出汗等,通过皮肤排出的钠则大大增加。也有少量随粪便排出。钠排出的量与机体摄人的量相关,摄人得少则排出的少;但在无钠摄人时,机体仍可有少量的钠排出,因而长期的无盐饮食,将导致体内钠的缺失,出现钠代谢的异常。

  从细胞分裂开始,钠就参与细胞的生理过程。氯化钠是人体最基本的电解质。对肾脏功能有影响,缺乏或过多则引起许多疾病。

  钠有维持血压的功能。钠调节细胞外液容量,构成细胞外液渗透压,细胞外液钠浓度的持续变化对血压有很大影响,如果膳食中钠过多,钾过少,钠钾比值偏高,血压就会升高,出现血压升高的年龄愈轻,寿命愈短。

  体内水量的恒定主要靠钠的调节,钠多则水量增加,钠少则水量减少,所以摄人过多的食盐,易发生水肿;过少则易引起脱水。 钠对肌肉运动、心血管功能及能量代谢都有影响。钠不足时,能量的生成和利用较差, 以至于神经肌肉传导迟钝。 表现为肌无力、神志模糊甚至昏迷,出现心血管功能受抑制的症状。

  糖的利用和氧的利用必需有钠的参加。钠在肾脏被重吸收后,与氢离子交换,清除体内的二氧化碳,保持体液的酸碱度恒定。

  肾对钠的主动重吸收,引起氯的被动重吸收,有利于胃酸的形成,帮助消化。

  人们如果在晨起后喝一杯淡盐水,可起润肠通便作用。

  如果缺钠,引发低钠血症,患者倦怠、淡漠、无神、起立时易昏倒,严重时恶心、呕吐、血压急剧下降。

  缺钠的原因很多,如因腹泻、呕吐等造成胃肠道消化液丧失。汗液中氯化钠含量约0.25%,若高热病人、高温作业、大运动量而大量出汗,可能会发生缺钠为主的失水。 此外肾功能异常、糖尿病酸中毒、利尿剂的应用和大面积烧伤等,均可失钠过多,造成缺钠,脱水等其他代谢紊乱。

  钠过多也会引起局钠血症,使中枢神经受到明显影响,病人易激动,烦躁不安,嗜睡,肌张力增高,抽搐,惊厥,甚至昏迷。

  食盐是机体钠离子的主要来源。正常人的血液有一个比较恒定的酸碱度,适合于细胞的新陈代谢,这种恒定的酸碱度主要靠血液的缓冲系统、呼吸调节和肾脏调节三个方面来维持,血液中主要的缓冲剂是碳酸氢钠和碳酸这一对缓冲剂。其中钠离子是重要组成部分。正常人钠离子的最小需要量每人每日为0,5克,相当于食盐2-3克,但这样的低盐饮食我们不能长期耐受,所以正常人一般每日食用5~6克食盐。

钠(食盐)摄入过多会有害处。

1、摄入过多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诱因。

一般人体血液总量为4000毫升,如果一个人吃太多的盐,血液内的盐分就会提高,为了平衡盐的比例,人体组织里的水分就会渗进血液,4000毫升的血很 可能会变成4300毫升—4600毫升,血液过多就会加重心脏负担,并增加对血管壁的冲击,从而慢慢导致高血压。

2、食盐摄盐过多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因为钠盐的渗透、上皮细胞被抑制、大大减弱或丧失了包括分泌干扰素在内的抗病能力,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对细胞表面黏液多糖类发生作用而侵入细胞内,使咽喉黏膜失去屏障作用,其他病毒、细菌亦会“趁虚而入”,所以往往可同时并发咽喉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炎症。

3、食盐摄盐过多易引起钙质流失。

饮食中钠盐过多,在肾小管重新吸收时,可使过多的钠离子与钙离子相竞争,钙的排泄增加,刺激甲状旁腺分泌较多的甲状旁腺素。

含有过多盐的食物:

1、腌制食品其实都是含有大量盐分,食品的腌制就是用食盐腌制得成的,比如说常见的罐头,咸菜,火腿肠等,这些食物里面都含有大量的盐分,对于这些食物一定要少吃或者不吃。

2、习惯性的在菜里面加入蚝油和老抽的话,就可以不用再加盐了,耗油和老抽里面所含有的盐分足以代替食盐。

在平时菜品里面加入醋可以中和所放进去的盐,而且醋也可以调节口味,这样还会增加你的食欲,让菜更加鲜美。

钠对人体有害吗

看什么程度了,少量摄入当然没问题,但是毕竟钠的活泼性极高,和水剧烈反应,对人体甚至有腐蚀作用(氢氧化钠)。当然如果不是钠单质的话大部分没太大问题,比如氯化钠,就是盐,无害

钠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钠(基本摄入量:8-10克)的生理作用是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构成细胞外液、维持有效血循环量;

脱钠导致低钠血症、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体位性低血压!

症状:轻者疲乏、头晕、直立时晕倒、尿量正常或增多、尿比重低、体位性低血压(缺盐0.5每千克体重);中者除上述症状外皮肤弹性减退、饮食不佳、恶心呕吐、尿量减少、比重仍低、表情淡漠、血压下降致12kPa以下(0.5-0.75每千克体重);重者除以上症状加重外并有休克、昏迷、少尿;(0.75-1.25每千克体重)

它的来源除盐之外,有好多食物里也是含盐量不少的,但口感不出来,查查有哪些食物吧!这些看看能不能补充,总之维持电解质平衡是每种营养素都不能少!这是我从教材上抄的,至于那些食物含有丰富的盐分,我这书上不详尽!一切会好的!

化学: 钠对人体有害吗?

钠是人体中一种重要无机元素,在正常含量下无害。

一般情况下,成人体内钠含量大约为3200(女)~4170(男)mmol,约占体重的0.15%,体内钠主要在细胞外液,占总体钠的44%~50%,骨骼中含量占40%~47%,细胞内液含量较低,仅占9%~10%。

人体内钠在一般情况下不易缺乏、但在某些情况下,如禁食、少食,膳食钠限制过严而摄入非常低时,或在高温、重体力劳动、过量出汗、肠胃疾病、反复呕吐、腹泻使钠过量排出而丢失时,或某些疾病。

钠的生理作用有:

1、钠是细胞外液中带正电的主要离子,参与水的代谢,保证体内水的平衡,调节体内水分与渗透压。

2、维持体内酸和碱的平衡。

3、是胰液、胆汁、汗和泪水的组成成分。

4、钠对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生产和利用、肌肉运动、心血管功能、能量代谢都有关系,此外,糖代谢、氧的利用也需有钠的参与。

5、维持血压正常。

6、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钠

钠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问题1:

钠离子和钾离子调节人体水、电解质平衡,维持人体pH,保证内环境稳态。在神经调节、细胞信号转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问题2:

多喝骨头汤也行,但是补钙的同时要注意两点,一点就是,你补钙也要有所吸收,需要适当补充维生素D,或者调节适当的钙磷比;第二点就是在补钙的时候不可以忽略其他的补充!

钠在人体起什么作用

从细胞分裂开始,钠就参与细胞的生理过程。氯化钠是人体最基本的电解质。对肾脏功能有影响,缺乏或过多则引起许多疾病。

钠有维持血压的功能。钠调节细胞外液容量,构成细胞外液渗透压,细胞外液钠浓度的持续变化对血压有很大影响,如果膳食中钠过多,钾过少,钠钾比值偏高,血压就会升高,出现血压升高的年龄愈轻,寿命愈短。体内水量的恒定主要靠钠的调节,钠多则水量增加,钠少则水量减少,所以摄人过多的食盐,易发生水肿;过少则易引起脱水。钠对肌肉运动、心血管功能及能量代谢都有影响。钠不足时,能量的生成和利用较差,以至于神经肌肉传导迟钝。表现为肌无力、神志模糊甚至昏迷,出现心血管功能受抑制的症状。糖的利用和氧的利用必需有钠的参加。钠在肾脏被重吸收后,与氢离子交换,清除体内的二氧化碳,保持体液的酸碱度恒定。肾对钠的主动重吸收,引起氯的被动重吸收,有利于胃酸的形成,帮助消化。人们如果在晨起后喝一杯淡盐水,可起润肠通便作用。

如果缺钠,引发低钠血症,患者倦怠、淡漠、无神、起立时易昏倒,严重时恶心、呕吐、血压急剧下降。

缺钠的原因很多,如因腹泻、呕吐等造成胃肠道消化液丧失。汗液中氯化钠含量约0.25%,若高热病人、高温作业、大运动量而大量出汗,可能会发生缺钠为主的失水。此外肾功能异常、糖尿病酸中毒、利尿剂的应用和大面积烧伤等,均可失钠过多,造成缺钠,脱水等其他代谢紊乱。钠过多也会引起局钠血症,使中枢神经受到明显影响,病人易激动,烦躁不安,嗜睡,肌张力增高,抽搐,惊厥,甚至昏迷。

过量的钠对人的身体有哪些影响

钠过多有可能会导致水肿,造成高血压。同时,钠过量会对人体中钾的吸收造成影响,也会加重肾脏的负担。

平时饮食上要减少盐的摄入。不光是传统的食盐,还有各种调料(酱油,番茄酱等)、海鲜、腌制食品(咸菜、酱菜、酱肉等)都需要注意。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多运动(盐也可以随汗液排出一部分),逐步调理。

食物中的钠对我们身体有哪些好处

1、钠是细胞外液中带正电的主要离子,参于水的代谢,保证体内水的平衡,调节体内水分与渗透压。 2、维持体内酸和碱的平衡。 3、是胰汁、胆汁、汗和泪水的组成成分。   4、钠对ATP的生产和利用、肌肉运动、心血管功能、能量代谢都有关系,此外,糖代谢、氧的利用也需有钠的参与。 5、维持血压正常。 6、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

钾和钠在人体内起什么作用?

钾和钠是人体内两种极为重要的常量元素,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它们都是阳离子。钾位于细胞内液,钠位于细胞外液,两者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

钾参与细胞的新陈代谢活动,为某些酶的正常活动提供适宜的条件。钾最突出作用是维持心肌细胞正常的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低血钾和高血钾对人体的损害都是很严重的,轻者可导致疲倦、烦躁,严重的可造成心律失常,甚至突然死亡。因而,临床上对血钾的变化都给予高度的重视。正常成人每日钾的供给量为2--3克,儿童每公斤体重0.05克。一般动植物食品中都含有钾,特别是各类蔬菜、水果及蘑菇类食物中含钾丰富。血钾升高的病人,食用这些食物时应慎重。

钠能加强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缺钠时,机体表现出食欲降低、恶心、头痛、浑身无力、心跳加快、血压下降等,严重时还可导致虚脱。特别是在烈日高温下进行大运动量活动,出汗很多,造成钠的大量丢失,就容易出现上述情况。正常成年人每日钠需要量为6克,儿童3克,婴儿为1克。饮食中的钠含量一般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致缺乏。

除了上述各自的功能外,钾和钠在调节酸碱平衡、维持渗透压及保持水平衡方面,也都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