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喉咙,大家应该都熟悉,有人问怎么用气息唱歌而不是用喉咙,另外,还有人想问怎么用气息唱歌而不是用喉咙视频,这到底是咋回事?实际上唱歌是靠嗓子吗,下面小编整理了如何判断唱歌用气息还是喉咙,希望大家会喜欢。
如何判断唱歌用气息还是喉咙
一、练气
1、吸气像闻花一样 出气像吐丝一样;
2、急喘气 快速的出气吸气。俗称狗喘气;
3、用一口气从1往10、20数。数的越多时间越长越好。但要慢慢来,循循渐进。一开始不要太多,否则会出现缺氧的情况。
二、丹田气
声外出,气下沉。是为丹田气。空箱可纳万物,取之不尽。就是指的丹田气。丹田的位置在小腹。
三、丹田气的存在和运用
在我们睡了一觉起来,打了一个长长的懒哈欠。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气和声音出来了小腹却鼓了起来。这就是丹田气。
歌唱呼吸是发声的动力,是歌唱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呼吸方法来控制和运用气息,就不可有优美悦耳的歌声。一切声音表演技巧都与呼吸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克拉克在《论呼吸》中主张:歌唱者第一件事就是学习适当的呼吸。
普利斯曼在他的《喉头生理学》中认为:呼吸是声音的生命力。我国传统声乐论著中说:“气者,音之师也。气弱则音薄,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竭。”也说明了中外古今的歌唱者都十分重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呼吸的方法有三种:
1、上胸式呼吸
这种呼吸是一种用上胸控制呼吸的方法。它吸气量少而浅,仅及肺上部,易造成喉头与颈部周围肌肉的紧张,发出逼紧、干瘪、缺乏弹性的直声。这类现象在初学者特别是业余歌唱者身上较为多见。这是一种需要纠正的、不好的呼吸方法。
2、腹式呼吸
这种呼吸是一种依靠软肋扩张、小腹鼓起和收缩的呼吸方法。它吸气比上胸式要深,但也有其局限性。由于吸气过深,气息往往不流畅,影响发声的部位,中、低声区音色沉闷,声音缺乏灵活性,并出现音偏低的现象。
3、胸腹式联合呼吸
这种呼吸是一种运用胸腔、横膈膜与两肋、腹部肌肉共同控制气息的呼吸法。这种呼吸法是近代中外声乐界公认而普遍采用的科学的、合乎生理机制规律的呼吸方法。这种呼吸它控制气息的能力强,呼气均匀、有节制,能储存较多的气,有明显的呼吸支点,使音域扩大,并使高、中、低三个声区协调统一。
懂得了呼吸方法还不行,还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练习才能达到歌唱时运用自如。常用的有两种练习方法:
1、快吸慢呼
这种呼吸法,是歌唱时最常用的一种。应该经常练习。具体作法是:急速吸气,略停顿后,缓缓呼出。可以这样体会:想像一位久别的很要好的朋友,突然出现在你面前,你惊奇地倒抽一口气,几乎喊叫出来,就停止在这种状态上。几秒后,仿佛有一股外部的力量将小腹向后推压,感到小腹在与这股外来力量的对抗中,气息缓缓呼出。这时横膈膜有力地起着支持作用。
2、慢吸慢呼
缓缓将气吸入,略停顿后再缓缓呼出。可以这样体会:当你收到一束你喜爱的鲜花,你高兴地在闻花的芳香,这时你会发觉你的胸廓自然地而不是人为地向前、向上抬起,而肋肌、包括腰部,同时向四周扩张,保持这样状态,仅将腹部横膈膜以下的肌肉群放松、送气。
送气时想到吹蜡烛,将燃着的烛光吹倒,但不吹灭,就这样,保持烛光不升起来也不灭掉,保持时间长一点,然后再换气。要达到这个要求,吸气一定要闻花时一样自然、平静、柔和。呼气时一定要均匀,有节制。同样,如果要练慢吸快呼,那你就缓缓吸一口气后,一下子把蜡烛吹灭。
声音应该以小腹为根源,想象声音透过后脊梁,到脑后,到口腔后根,整个声音应是竖立的,靠后的。请找一找这样的感觉:你大口咬一口苹果,露出上牙齿,在一口咬下去的同时,发出“嗯”的声音,感觉声音在口腔后部和鼻腔上部的位置,这就是美声发声的一个共鸣点。接下来把气息下沉,小腹膨胀,稍在小腹用力一顶,在刚才的位置发声,男声喉结压下,女声多注重声音在脑后靠上的位置,你会发现声音比以前要大多了。经常靠墙练习有助于发声,因为靠墙可以接触你的后脊梁,让你更容易找到感觉,并且胸腔的共鸣能和墙产生共振,让你更容易找到胸腔共鸣的感觉。先从“米~妈”的练习开始,逐步升高,有助于练习高音气息;再从高往低练习,这样反复,总有一天你会找到感觉的。美声讲究“通透”,经常想象自己的声音是竖立的,而不是扁平的;另外还讲究的是“共鸣”,声音通过胸腔或胸腔以上的共鸣后,会很圆润、饱满。要体会共鸣,你可以这样做:闭上嘴巴,发出“嗯”的音,稍带点深情的感觉,“嗯”的长一点,会感觉头和胸前在震动,如果气息好,这种共鸣会给你的声音添色不少。仔细听听一些高大的美国人讲话,就会知道什么叫胸腔共鸣了。
另外我还要提到的是肺活量,歌手演唱需要较大的肺活量,比如一些很长、不换气的某句旋律,可不要唱完以后面红耳赤、只喘粗气。肺活量要经常锻炼身体才能保持。还有就是掌握一定的技巧可以弥补一些肺活量不足的现象。首先就要练气息,好的发声方法它能很好的控制声音通过嗓门的流量,比如唱到“……不怕你背叛我……”这一句时,气息不稳的歌手可能一下就把“怕”字的音以爆破的方式唱出来,一下就把本来肺活量不足的气放跑了,如果后面有不换气的长句不把他憋死才怪。而气息功底好的歌手能控制这些爆音的流量,演唱时话筒也不会出现一些扑声。所以我建议大家练声的时候嘴前放一盏蜡烛,尽量练声时保持蜡烛不摇晃吧!这样你的气就会保持在你的体内长一些时间。想想你是一直往外呼气坚持得久还是憋住不出气保持得久呢?当然这还需要歌手要放松,不要紧张,一紧张,心脏跳动加快,你的气息就更稳不住了
自己唱歌怎么判断用气息还是嗓子
喉头感觉疼痛就是吃力了。
1..什么是喉咙唱歌?什么是气息唱歌,怎么样区分???
我也是来找个这个问题的答案的。。。不过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里我说几句 让后来者不要进入误区。也希望得到高人指点
气息唱歌我总结的就是嗓子放松下巴放松脸颊放松共鸣腔放松,然后通过你对气息的控制,气息通过声带嗓子共鸣腔 发出来 这叫气息唱歌
嗓子唱歌就是干嚎 形体做作 但是嗓子唱歌就没气了嘛?一样有气 只是在于控制
第一控制气息(肺活量其实不是重点,而是气息的控制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就是控制你的嗓子下巴脸颊共鸣腔等等等等 实现完全放松。
这是我的感悟和总结
而我的问题就是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和理论去区分开来的一些实际操作?这是我的问题?希望大神能够解答
用气息唱歌喉咙痒吗
不会 如果感到样的话可能是发声的方法不正确
1.首先,你要姿势站端正,不要弓着背扭着腰,然后张开嘴,深吸口气,你可以感觉一下你的小舌头有一种凉幽幽的感觉,你的腹部也会明显扩张.你还可以试着去闻闻花,多找找那种感觉。
2.然后呢,就开始唱,要把你的横隔膜拉紧,也就是唱的时候感觉腹部,背部都是紧的,不要一唱歌腹部就马上扁下来了,你要去控制它。说出来不怕笑话,其实,那种感觉有点像蹲大便时使劲的感觉。
3.如果你真的用了气息,你就会觉得唱了一首歌感觉很累,像腹部啊,背部阿都有点酸酸的。唱时也感觉到有一种向下坐的感觉,两腿好像要在地上扎根一样
唱歌呢,其一要讲究方法,其二就是要靠你多去体会,多去找那种感觉.最后呢,安娜衷心的希望你能早日成功!
用嗓子唱歌和用声带唱歌的区别
一、发音的位置区别:用嗓子唱歌简单来说就是用喉咙来唱歌,唱法大多数为吼叫。而用声带唱歌则是通过气息振动人体喉咙处的声带来发声,用声带唱歌的唱法十分多样,例如震音、颤音、点缀叫法(海豚音)等。
二、发出的声音区别:用嗓子唱歌会给人声音虚浮的感觉,往往体现出有气无力的虚无感。而用声带唱歌发出的声音则是浑厚稳重的,别人听起来的时候会觉得不会那么刺耳。
三、长期唱歌的后果区别:长期用嗓子唱歌会伤害到喉咙处,由于用喉咙唱歌是通过喉咙处肌肉的收缩来间接发音,长期用嗓子唱歌不仅对喉咙有害,还会让颈部肌肉受损。而用声带唱歌则会让肺活量扩大,对喉咙没有负担。
唱歌前的喉咙热身运动:
一、不吃辛辣、酸的、苦的等对喉咙有刺激作用的料理饮料,多喝温的白开水。
二、到空气流通的空间区域将气息调整到位,用声带将音域从低往高的慢慢唱上去,尽量让声带放松。
三、唱歌不宜长时间,唱完一首歌适当的休息一下喉咙和声带。碰到太高的音区千万别去模仿,适当把整首歌的音调下调到高音区适合自己为止。
唱歌时腹部用力了,但是感觉还是靠嗓子在唱歌,怎么判断自己出来的声音是用气息。呼吸也是用腹部 但是感
嗓子放松,腹部用力
唱歌时属于呼气,但此时要和腹式呼吸中吸气的状态一样。也就是肚子要往外涨
唱歌当然是有气往外跑,但是你的肚子要感觉一直往外扩张
气往下压,往四周扩张
出来的声音要往前往上(特别高音)也就是声音要立体。
唱歌到底是靠嗓子还是气息?各有啥用?求大神帮助
唱歌,歌唱是一门艺术,要想提高人们学唱歌的能力,应给予他们唱歌技巧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唱歌的姿势、呼吸、气息、发声和咬字等各方面的要求等。
首先要了解和熟记歌唱发声器官的生理部位及其功能,掌握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通过反复的练声及歌唱实践来消化和验证其歌唱规律。因此在发声训练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每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即横隔膜的呼吸方法),因此必须明确呼吸的重要性,重视练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
2)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是歌唱基本功训练的核心,正确的喉头位置是协调呼吸器官的运动,获得稳定、流畅声音效果的关键。
3)要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要使声音传得远,充满剧场,且圆润,优美动听。
歌唱者通过母音的转换,稳定喉头打开口腔,调节气息等手段,把声音振响在鼻咽腔以上的高位置头腔共鸣点上,来增大音量,扩展音域,美化音色,统一声区,使高、中、低三个声区的声音协调一致,天衣无缝,走动自如灵活。
4)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
通过字、声结合的练习来提高唇、齿、舌的灵活运动能力,使之更完美而生动地表现歌曲和情感和内容。
5)在歌唱发声时,还要注意对音准、节奏的训练,通过发声练习,逐步掌握连、顿、强、弱等全面的歌唱发声技巧,丰富歌曲的表现手段,增强歌曲演唱能力。
6)每次练习时,都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进入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
7)在练声、唱歌前,一定要摒除一切杂念,(要有良好的歌唱欲望),要充满信心、放松自如地进入歌唱状态,否则是唱不好歌的。
8)从开始练声起,就要同音乐结合起来,即练声也要有良好的乐感。音程、音阶一方面是肌肉、音准、气息、共鸣等方面的技术练习,同时它们又都是乐曲的组成部分,要给它们以音乐的活力和生命。
因此练声一开始,要求每个歌唱者把音程、音阶、练声乐句也唱得悦耳、动听。
怎么知道自己唱歌用气息还是喉咙?
一般如果感觉高音部分是用气流顶上去的就是用气唱的,用气唱不会累,感觉从腹腔到鼻腔口腔都是贯通的,但是声音跟真声会有一定变化,一般人会稍微弱一点,但是高音可以唱得上去。用喉咙的话比较累,感觉是喊上去的,尤其高音部分更明显,而且高音会越唱越没气。高低音转换中,如果高音用气唱,会明显的感觉到嗓子有变化
求唱歌的正确发声方法,我感觉自己唱歌时声音直接就从喉咙里出来了。到底应该怎么用气息唱歌呀????
1、在唱歌时,咽喉不要闭塞,要使咽喉张开,让气息自如地送出来,“哈欠”状态确实是打开喉咙的好办法,也使歌唱者保证了一个很好的演唱状态。
2、在平时练习时,还可以用闭嘴的“打哈欠”,闭口打哈欠的时候,里边的状态也是开的、抬的,如果我们在唱歌的时候 都能保持这个状态的话,那你的声音就不会是“白”的、“扁”的了,你的声音就会是“坚的”、“圆的”了。
3、用“微笑”状态来打开喉咙,我们讲的“微笑”不是光笑,而指的是把“笑肌”抬起来。笑肌”抬起是要鼻、咽腔打开,大牙关打开,面部两边的笑肌(颧骨)呈微笑状,这样的微笑状态可以使你的喉咙打开,可以使你获得高位置的声音。
4、 闭上双眼冥想一个点(或物品),想像那个点,在你头上,然后你开始发声,以「乌」声最为容易达到那个点,用「一」、「淤」也可以,当你一边想像那个点,一边发声让你的声音碰到那个点时,你会比较容易用丹田或鼻腔共鸣。
当喉咙完全打开时,歌者在歌唱时会感到喉咙似乎不复存在了,只有气息的支持和响亮的面罩共鸣 是歌者能明显感觉得到的。就是说,完全打开的喉咙似乎是一个畅通无阻的通道,声音在这里不会受阻,而是送进了上面的面罩,这就是面罩共鸣,如何寻找面罩共鸣 ?
1、面带微笑声音容易进入面罩位置 ,古代的老师教唱歌只教两件事:一是打哈欠打开喉咙;二是微笑地唱有助于声音进入面罩。就靠这两点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歌唱家。
2、用哼唱的感觉到面罩共鸣 ,“在哪里哼就在哪里唱。”当然这种哼唱必须是以完全打开的喉咙和良好呼吸支持为前提,否则是哼不到面罩里面去的。另外在哼是要尽量找到一种晕乎乎的感觉,这说明打开了鼻咽腔真正哼到头上去了。
3、不张大嘴也有助于找到面罩共鸣 ,除不张大嘴外,歌者不要用嘴去控制声音或用嘴去做声音,这样往往会影响面罩共鸣。
4、小声练唱有利于找到面罩共鸣。
5、讲话时也应该尽量运用面罩共鸣。 说话要像唱歌那样好听,唱歌要像说话那样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