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s社闻 >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公式

  • s社闻
  • 2021-11-02

提到利率,我们很多人都了解,有朋友问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还有人问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这到底是咋回事?事实上在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名义利率呢,小编为大家带来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公式,希望能帮到大家。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公式

  一、名义利率的计算

  所谓名义利率r是指计息周期利率i乘以一年内的计息周期数m所得的年利率,即:r=i×m

通常所说的年利率都是名义利率。

  二、有效利率的计算

  有效利率是指资金在计息中所发生的实际利率,包括计息周期有效利率和年有效利率两种情况。

  (1)计息周期有效利率,即计息周期利率i的计算:

  (2)年有效利率,即年实际利率。

  若用计息周期利率来计算年有效利率,并将年内的利息再生因素考虑进去,这时所得的年利率称为年有效利率(又称年实际利率)。

  三、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见表1-2。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换算公式如下:

概略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

r=i+p

其中,r为名义利率,i为实际利率,p为借贷期内物价水平的变动率,它可以为正,也可能为负。

较为精确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

r=(1+i)(1+p)-1

i=(1+r)/(1+p)-1

这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计算实际利率的公式。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关系具体分析:

1、从宏观上来说,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

比如当前CPI为3%,那么100块钱的实际购买水平应该是97块钱(1-3%)的实际购买水平。也就是说,如果你这时贷款100块的话,假设利率为10%,即名义利率10%,但因为每100块钱又有3%的通胀。

所以这样一算的话,即你每借100块,实际利率应该是4%(7%-3%)。同理,表面上你要付银行7块的利息,但实际上通胀为你抵扣了3块,你只要付4块。

2、从微观上来说,名义利率就是那些咱们经常买理财时见到的年化利率,而实际利率则是咱们实际收益所得。

比如本金100,名义利率10%。

若计息周期为1年,那么1年后的本利和是100*10%=110,因此实际利率也就是10%(10块利息/100块本金)。

若计息周期是半年,那半年的名义利率就直接减半,为5%。那么,这100块在1年内就要计息2次,按照公式100*(1+5%)^2,则一年后本利和是110.25。换算一下的话,此时的实际利率就是10.25%(10.25块的利息/100块本金)。

实际计息周期小于1年的话,名义利率会小于实际利率;等于1年的话,二者相等。

如果实际计息周期是大于1年,先假设名义利率会大于实际利率,然后再来推导:

3、假设名义利率为r,1年中计息次数为n,每期的名义利率为r/n,本金为P,1年后的本利和为F:

根据公式:F=P(1+r/n)^n

那么,所得利息就是:本利和-本金=P(1+r/n)^n-P

这时,咱们就开始算实际利率,即利息/本金=(P(1+r/n)^n-P)/P=(1+r/n)^n-1

这么一来,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式就出来了:

当n<1时,即计息周期小于1年,实际利率小于名义利率,且n越小,二者相差也越大;

当n=1时,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当n>1时,实际利率大于名义利率,同理n越大,二者相差越大。

百度百科-名义利率

百度百科-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是什么关系,怎么换算啊,公式后面的-1是什么意思。

名义利率就是指约定利率,一般指年利率。

实际利率就是按照计算周期计算后,得到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也就是实际产生的利率。因为有复利的原因,一般实际利率大于名义利率。当然,如果计息周期超过一年。实际利率就会低于名义利率。

举个例子。因此

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计息时间)^(计息次数)-1

因为-1前面的是本利和,因此只有减1,才是利率。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推导过程

一年多次计息,且为复利计息的情况下,实际利率计算公式:i=(1+r/m)m-1。

推导过程如下:

通货膨胀率=(名义金额-实际金额)/实际金额=(名义金额/实际金额)-1,则1+通货膨胀率=名义金额/实际金额=基期金额*(1+名义利率)/[基期金额*(1+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因此,1+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1+通货膨胀率)。

举例说明:本金为10000元,半年计息一次,则半年的利息为10000*12%/2,半年的本利和为10000*(1+12%/2),那么一年是为10000*(1+12%/2)*(1+12%/2),这里就是为10000*(1+6%)2,而如果一年计息一次,那么这里本利和就是为10000*(1+i),这里是为了使得二者相等,也就是为10000*(1+i)=10000*(1+6%)2。

这里的12%为名义利率,也就是为r,而m为2,一年支付利息的次数,i为实际利率,所以根据上面公式,1+i=(1+r/m)m,i=(1+r/m)m -1。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存在着下述关系:

1、当计息周期为一年时,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相等,计息周期短于一年时,实际利率大于名义利率。

2、名义利率不能完全反映资金时间价值,实际利率才真实地反映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3、以r表示实际利率,i表示名义利率,p表示价格指数,那么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为,当通货膨胀率较低时,可以简化为r=i-p。

4、名义利率越大,周期越短,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差值就越大。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是什么关系?怎么换算?

两者之间的关系: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1+通货膨胀率)-1。

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市场的各种利率都是名义利率。而实际利率往往不能直接观察到。

一般而言,名义利率大于通货膨胀率,两者之差为实际利率。

百度安全验证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关系是什么?

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1+通货膨胀率)-1。

【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

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经济学家欧文·费希尔对实际利率下的定义是:它只是对货物比对未来同样的货物多支付的百分率溢价。费希尔的概念的要点是:

(1)肯定而得到保证的支付

(2)肯定而得到保证的偿还

(3)肯定的日期。如果采用这个概念,也可以把实际利率看作是按被放弃的未来消费计算的现时消费的有关费用。

名义利率:

是央行或其它提供资金借贷的机构所公布的未调整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利息(报酬)的货币额与本金的货币额的比率。 即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

名义利率虽然是资金提供者或使用者现金收取或支付的利率,但人们应当将通货膨胀因素考虑进去。

例如,张某在银行存入100元的一年期存款,一年到期时获得5元利息,利率则为5%,这个利率就是名义利率。名义利率和名义汇率相互影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影响尤为显著。

已知通货膨胀和名义利率,如何计算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是从表面的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的数字,计算公式:1+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1+通货膨胀率),也可以将公式简化为名义利率- 通胀率(可用CPI增长率来代替)。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存在着下述关系:

1、当计息周期为一年时,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相等,计息周期短于一年时,实际利率大于名义利率。

2、名义利率不能完全反映资金时间价值,实际利率才真实地反映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3、以r表示实际利率,i表示名义利率,p表示价格指数,那么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为,当通货膨胀率较低时,可以简化为r=i-p。

4、名义利率越大,周期越短,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差值就越大。

拓展资料:

关于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Effective Interest Rate/Real interest rate) 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哪一个国家的实际利率更高,则该国货币的信用度更好,热钱向那里走的机会就更高。比如说,美元的实际利率在提高,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在继续,那么国际热钱向美国投资流向就比较明显。投资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债券,股票,地产,古董,外汇……。其中,债券市场是对这些利率和实际利率最敏感的市场。可以说,美元的汇率是基本上跟着实际利率趋势来走的。

费希尔关于实际利率的概念有两个重要的含蓄意义。第一,牺牲是通过在未来的某一日期获得一系列的消费品和劳务来达到平衡。这些消费品和劳务取决于通过现时储蓄融资的投资所创造的资产。第二,实际利率决定资源用于生产资本货物和用于生产消费品的比例。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CPI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之间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衡量通货膨胀的价格指数有CPI,WPI,GDP平减指数

CPI(消费价格指数)=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市场价值/按基期价格计算的市场价值

工程经济学中,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怎样换算?给个具体例子讲解

表达式有两个:一是近似的表达,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二是精确的表达,(1+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1+通货膨胀率)。

名义利率反应的是资金量的一个增长率,含有通胀的因素,实际利率反应的是购买力的增长,剔除了通胀的影响。

假如银行储蓄利率6%,某人的存款在一年后就多了6%,说明他富了吗?这只是理想情况下的假设。如果当年通货膨胀率3%,那他只富了3%的部分;如果通货膨胀率是8%,那他去年100元能买到的东西今年要108元了,而存了一年的钱只有106元,他反而买不起这东西了!

费雪效应的应用:

费雪效应是名义利率随着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而变化。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请注意预期通胀和通胀率的区别)

在某种经济制度下,实际利率往往是不变的,因为它代表的是你的实际购买力。于是,当通货膨胀率变化时,为了求得公式的平衡,名义利率——也就是公布在银行的利率表上的利率会随之而变化。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90年代初物价上涨时,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出较高的利率水平,甚至还有保值贴补率;物价上升,人民银行就加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