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s文章 >

幼儿园秋季主题墙

  • s文章
  • 2021-11-10

谈论到秋季,大家应该都熟悉,有朋友问如何制作幼儿园大班户外大循环器材,还有人问设计一个幼儿园的主要内容,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实际上幼儿园怎样创设并发挥主题墙的作用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幼儿园秋季主题墙,一起来了解下吧。

幼儿园秋季主题墙

以果园的水果植物为主题,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

秋天,是个风高气爽的季节,是个丰收、丹桂飘香的季节,当然,也是个美丽的季节。秋天的天空最美。

早上,天空静悄悄的,颜色像大海那么蔚蓝,一碧如洗,太阳这才“起床”,从东边升起,太阳光不太猛,照到人身上,让人感到十分温暖。

到了正午,太阳光极其猛烈,像个发怒的大叔,照到人身上特别地热,天空有小鸟在自由自在地飞翔,不fdsa时发出“叽叽喳喳,的声音,好像在说:“好热好热,”

一道下午,太阳光减弱了许多,在没有太多太阳光的照射下,人们可以模糊地看到天上的云,它们有的像兔子在进食,有的像豹子在奔跑,还有的像一只大龙在腾飞……

傍晚时刻,太阳已经不像中午那么灿烂了,天变成淡红色,太阳慢慢地回到西山的怀抱里,光芒微弱了,好像快要熄灭的火柴。落山后留下了一片红霞,好像仙女的衣裳从天上掉到凡间,周围非常安静。

晚上,天空漆黑一片,就像玉帝写字时不小心翻倒了墨盒,天上闪烁着数不胜数的星星,好像天上的眼睛。而我,躺在爷爷怀里,听着爷爷讲关于月亮的故事……

我爱秋天,爱它风高气爽的天气,爱它变化多端的天空

入秋,天特别地蓝,像蓝宝石似的,也特别的高。

秋风,她像一位少女,穿着一身金黄,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来到人间。你瞧,秋姑娘来到田野里把一朵朵棉球染的洁白如雪,玉米见了秋姑娘可高兴了,它特意换了一束金缨,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白牙;大豆也许太兴奋了,有的竟然笑破了肚皮;稻子却特别地懂礼貌,俯着腰迎接久别的秋姑娘;高粱向来是怕见生人的,这不,见了秋姑娘;还不好意思呢,脸都涨的红红的。

秋天,是一个将理想变成现实的季节,秋天,是给人们以生命的神圣天使。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秋天,是已成熟的一切食物蒂落的时候。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秋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秋天,使农民的笑容格外灿烂。

幼儿园主题墙十二个月

幼儿园教室布置图片主题墙落叶飘飘秋天

设计一个幼儿园的主题墙有什么要素

幼儿园主题墙设计特点介绍 充满童趣的设计

  如今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于孩子的重视度非常高,从孩子上幼儿园就得到了一家人的关注。家长对幼儿园的环境是十分看重的,幼儿园通常都有主题墙,它是对孩子有着其他的作用,所以家长对主题墙的关注度也算是比较高的。各个幼儿园的主题墙都是不一样的,它能突出一个地方的特色,不管是从选材还是到色彩方面,主题墙都有一定的设计特点,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幼儿园主题墙设计特点

  丰富性

  主题墙作为幼儿开展活动的足迹呈现平台,教师在创设时要有全盘考虑的眼光,呈现的主题应该具有课程连续性。可以有三个主题安排,一个是刚刚过去的,但孩子还有延伸或思考的活动,一个是正在进行的主题,另一个是将要进行的主题。在每一个主题中,教师要有选择的选取内容进行布置,主题要有脉络,有标题,人一看就非常清楚和明了。

  艺术性

  主题墙作为班级的一种“活动”墙面装饰,要赋予创意的设计、智慧的装扮,而不仅仅只是散落的将幼儿的作品、教学挂图进行张贴,就算完成了主题墙的布置,这样的教育价值是微小、显而易见的。教师怎样做到创意的设计,其中离不开对整个主题位置的思考:采用何种图案、怎样摆放等,让活动的意义真正体现。有时教师的一点小装饰、小说明,一个小标记,就能让整个主题焕发光彩,达到视觉和教育的“双赢”。

  互动性

  主题墙作为班级的一部分,随时和幼儿在进行着“沟通”与“交流”。主题墙上呈现的材料应该是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的完成的,那就让孩子也参与到创设中来。这样既可以让幼儿关注主题墙,而不仅仅是“摆设”,也可以让幼儿的智慧和教师共享,教师还可以减轻一定的工作负担,两全其美。

  设计是十分难做的一件事情,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完成的,它要有整体的思路,还要有一些准备和后期的工作。对于主题墙的把握最难的就是色彩,因为孩子的脑海中对于色彩的认知还没有完全的发挥出来,主题墙的色彩也有一定的启蒙作用。再有就是它的主题立意上面,虽然孩子的年龄都比较小,可能看的并不太懂,但是对于它的意义家长们还是很看重的。

幼儿园埃及主题墙 创设方面的

[摘要]环境墙创设是幼儿园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幼儿园教育环境,优化教育手段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承载着教育意图。它对幼儿的学习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能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一些经验、知识和价值观念等,在学前教育中作用往往比正规课程更重要。我们要利用好主题墙这一重要资源对幼儿进行隐性教育,促进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健康发展。目前来说,幼儿园主题墙环境的创设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地幼儿园的关注,认识到应该要把环境设计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的构建要素,并得到普遍应用。  

[关键词] 环境教育;参与性;幼儿;教育意义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这是《规程》的基本观点之一,也是幼儿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可见,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过去,我们在环境创设上过分强调整齐、美观,这种环境是一种观赏性的“死”环境,因为它缺少动态性、参与性和教育性。随着幼儿园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我园在环境创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  

从幼儿兴趣、经验出发,创设育人环境。   

一,主题墙创设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幼儿园中,幼儿教师环境育人意识有所增强,环境创设的水平也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美化功能多,实用价值少  

在创设主题墙面环境时教师有时一味的追求美感而忽略了它的真正价值。美化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幼儿的发展,但主题墙面创设的重中之重还是它的实用价值,要通过主题墙面环境的创设来引发幼儿的探索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2,老师创设多,幼儿参与少  

在幼儿园里幼儿是活动的主体, 墙面环境创设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幼儿学习的过程。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墙面环境创设的动态过程,是一种集教育性、情趣性、操作性于一体的,面向幼儿的,对本班活动室内的墙面所进行的创造。幼儿正是在参与创设的过程中获得了多元经验,在情感和技能等方面得到了发展。

比如:创设《祖国大家庭》这一主题时,教师可帮助幼儿搜集一些废弃材料,图片,资料为幼儿提供一个舞台,让他们自己设计祖国的著名建筑物,特产等等。画出来、剪出来、贴出来,并让他们说出来,这样不仅发展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让幼儿成为主题墙面环境创设的主人,才能让环境创设的价值真正体现在教育教学中。  

3,固定环境多,变化内容少  

在本园中我做了个调差,不少班级的墙面布置已很久没有更新,尤其是墙面上大的主题画,有些墙面布置甚至出现与当前季节相反的内容。通过与班级教师的交谈我们了解到:大多数教师往往在开学初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创设班级的墙面环境,如此辛苦得来的劳动成果自然舍不得更换,甚至整个学期下来主要内容都长期固定。不要让墙饰成为一种单纯的装饰与摆设。在不同的季节与节日都要及时更换主题,其内容要真实、广泛、生动、直观,有利于师生之间的近距离接触。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亲密关系及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幼儿与墙饰对话,让墙饰为幼儿的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二、 教师观念的转变,让环境成为孩子的课堂。  

每个学期的环境布置是老师们一个沉重的负担,我们总是加班加点、精心为孩子设计、制作和布置,当孩子们进入充满童话色彩的教室时都很兴奋,拍着手说:“好漂亮哟!”这时,老师心中就会倍感欣慰,觉得辛苦是值得的,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孩子们对墙上的布置就漠不关心了墙饰形同虚设。原因何在?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里,有着太多的成人意志,哪里 有幼儿的自主与创造?《纲要》中提出:要把环境的创设定位在“和幼儿一起创造充实的生活”,也就是说,环境创设是教师与幼儿合作、幼儿能以小主人的身份亲自参与的教育过程。而仅仅由教师单方面策划、忙碌,布置好了之后对幼儿说一声“请进”的做法,只会在无形之中扼杀幼儿的主体性和参与精神。教师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如果采纳和吸收幼儿的建议,并请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不仅能给幼儿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发展动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愿望,增强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因此,教师要改变观念,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环境的创设,把墙面环境的创设的主动权交给孩子,那么教师的角色就会从原先的直接动手、动脑者变为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首先,教师要多关注孩子,观察孩子的兴趣点、观察孩子的需求,激发他们创设主题墙饰的积极性,然后多倾听孩子创设墙饰环境的所思、所想,给孩子提供适度的支持,发动幼儿讨论最后共同定出墙饰的内容。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让其在与环境积极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要想让幼儿学会自主创造,教师首先要放手,要将主动权还给孩子。在环境创设方面,我们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班级环境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使幼儿体验设计与制作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本学期的开学初,我们老师并没有向往常那样急于布置墙饰,而是将“难题”抛给幼儿,请他们共同策划“怎样让我们的墙面更漂亮”。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引导幼儿参与墙面的设计,确定我班的主题墙饰《我向往的小学生活》。确定主题后,我们引导幼儿参与墙饰的制作,经过讨论,孩子们进行了分工,绘画能力强的孩子负责绘画小学的校园,动手能力强的幼儿负责用废旧纸盒粘贴小学的教学楼,其他孩子负责剪贴用于装饰图片边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很高,二天时间就把所有工作完成了,尽管孩子们的布置较粗糙,但却融入了他们的情感与智慧,体现了孩子们之间高度的合作精神。通过让孩子们参与环境的布置,给幼儿大胆表述自己内心想法的机会,为他们入小学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同时在整个制作中,老师适时在活动中运用生动的形象,让幼儿发现自己的不良习惯并及时纠正,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合作精神、规则意识、自我服务等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将来走进小学奠定基础。我们希望不仅在这一主题装饰中,而且在整个学期中都把入学准备教育贯穿始终。

  

幼儿园怎样创设并发挥主题墙的作用

幼儿园装修设计

要利用好主题墙这一重要资源对幼儿进行隐性教育,促进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健康发展,做好对主题墙的创设是关键。本文从分析探讨幼儿园主题墙的价值功能入手,提出了如何做好主题墙创设的相应策略,以达到美化幼儿学习生活环境,优化教学手段,引发幼儿获得经验和能力水平的提高的目的。

主题墙装饰是幼儿园设计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幼儿园教育环境,优化教育手段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承载着教育意图,引发幼儿能力水平的提高。它对幼儿的学习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能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一些经验、知识和价值观念等,在学前教育中作用往往比正规课程更重要。然而它的装饰过程则是一个师生互动、家园互动、生生互动的动态过程,需要教师、幼儿及其家长的参与或配合,利於幼儿间、师生间以及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目前来说,幼儿园主题墙环境的创设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地幼儿园的关注,认识到应该要把环境设计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的构建要素,并得到普遍应用。

一、幼儿园主题墙创设价值

幼儿园的主题墙创设是幼儿课程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幼儿与环境之间,幼儿与老师之间以及幼儿相互之间实现交流的主要媒介;是幼儿真实的学习活动的展示和记录。同时,通过对主题墙的创设,也能促进幼儿园教师的成长,再现教师的教学。总而言之,主题墙的创设能为教师、幼儿以及家长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教师能从中发现、理解幼儿的行为意义,从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而幼儿可以通过这一平台为媒介,学习知识,提高动手能力、组织交流等能力,同时可以发现同伴的优点,形成对人和事的积极心态;对与家长而言,幼儿园主题墙能促进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互动,了解主题墙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能更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不仅了解孩子的成果,也了解孩子学习的每个过程,彼此之间更加信任,使得其他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二、幼儿园主题墙创设的策略

幼儿园主题墙饰对幼儿的教育中不可或缺。如何改善幼儿园的环境,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让家长也参与进来,紧紧围绕主题活动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设置,挖掘和利用墙面「隐性课程」教育的价值?这些都是我们在主题墙创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1、创设符合幼儿年龄阶段的有特色的主题墙

幼儿园在布置教室的主题墙时,需要先准确把握幼儿相应年龄阶段的兴趣和需求,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他们感兴趣的主题墙饰,同时不断融入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引导幼儿积极、主动而有效地学习,使幼儿获得能符合他们年龄阶段的关键经验。例如,小班在开设主题活动时,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喜欢的玩具、照片等等,让孩子们充分体验生活中的美好。然後收集相关的素材,把这些孩子们喜欢的东西加入到主题墙饰中,作为组成元素。这样的主题墙不仅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还可以丰富孩子们的情感体验,一举两得。

2、有效利用和挖掘家长资源,丰富主题墙内容

我们在布置幼儿园环境时,认识到家长的参与能让主题墙的布置更妇幼创意,也更能让家长通过参与创设幼儿园的环境,进一步了解主题墙环境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成为幼儿园环境教育的支持者、欣赏者、参与者和创造者。所以,在创设幼儿园主题墙之前,可以请家长们一起收集主题资料。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利用编辑网络,或者校讯通设备等渠道听取家长对主题墙创设的意见和建议,让家长参与主题墙创设的评价。比如在「幼儿园是我家」的主题活动中,让家长共同参与幼儿的活动,挑选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有趣的照片以及全家福提供给幼儿园班主任,贴在主题墙相应的栏目上,玩玩、画画,既融洽了亲情,有把家长和幼儿的个别经验转化成为了共享资源,促进了多元化的互动表达,使家长成为了主题墙创设的支持和参与者。

3、加强主题墙的「动态性」建设「会说话的墙」

环境对人的影响常常是潜移默化的,他良好的环境创设可以给诱发孩子们的积极行为,它的效果有时比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来得更有效。就比如小班幼儿在刚刚入园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不适应。针对这一情况就可以在主题墙上布置一些关於妈妈、关於亲情的画面或照片,让孩子们看到他们就好像跟自己的妈妈在一起一样。此外主题墙的创设就要明确创设的教育意义,凸显主题背景,与幼儿教育课程的设置相配合,与幼儿的活动相一致。而一成不变的主题墙环境会让孩子们觉得无趣,所以教师可随着主题目标和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变换和更新,墙面的布置应随着活动的展开而逐步产生、发展和完善,而记载着幼儿们成长的点点滴滴原有的主题墙内容,则可以用照片的形式予以保留,以後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慢慢回顾,看看过去的活动主题,锻炼孩子们的记忆能力,加深他们对幼儿园生活的美好印象。

4、创设有启发性的主题墙饰

幼儿园主题墙的不仅除了要考虑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影响他们的审美观,还要考虑如何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融入到画面中,让墙面设置具有「潜在学习的气氛」,充分发挥作品的暗示作用,使孩子们百看不厌,而且能够产生观念和联想。据调查表明,幼儿对通过操作後处於半成品状态的墙饰更感兴趣。所以教师在设置装饰墙的时候要重复考虑到幼儿的好奇心,给他们的好奇「留有馀地」,甚至故意做一些问答式的图片或空格,让幼儿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补充相关内容。

三、结束语

环境作为幼儿教育最重要的资源,他属於「潜课程」,能让幼儿在对幼儿的影响是巨大的。幼儿园的主题墙创设又是一项复杂的而动态的工作,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结合他们的个性特点,从幼儿的认知发展和年龄特徵出发,让课程的价值在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体现。我们要把环境设计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开发和创新教育手段,有效利用和挖掘家长资源,让主题墙饰与幼儿的发展互动起来。

幼儿园主题墙墙面应该展示什么内容

主题墙一般是指幼儿园各班教室环境中的墙壁,它主要是根据各班所开展的主题活动内容而设计和布置的,比如:春天就要到了,各班都在进行关于春天的主题活动,在教室中有一面主墙壁就要根据春天这个主题来进行装饰和布置了。

如何创设有价值的幼儿园主题墙

幼儿园主题墙的创设,是丰富幼儿园教育环境,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幼儿园主题墙让教师走出班级环境创设的困惑;让幼儿成为班级环境创设的主人,并与环境有效地对话,成为幼儿学习的互动平台,促进幼儿的发展;让幼儿园课程成为班级环境创设的内容;让幼儿园成为一个联动的整体。因而主题墙不仅是一座架在幼儿、教师、家长三者之间的桥梁,它更是幼儿发展、幼儿园课程与班级环境创设三者的有机结合体。因此,创设一面真正能让幼儿喜欢、能积极互动,并能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主题墙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

  幼儿园的主题墙是促进幼儿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一直成为幼儿在园生活的重要部分。主题墙无论从内容来源、主题的产生等多方面都日显生动、直观、真实地再现了师幼之间,幼儿、教师与家长三者之间近距离的对话;师幼之间亲密的关系;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氛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以“幼儿发展为本”,创设幼儿发展所需要的主题墙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价值的主题墙,从感官上带给幼儿有关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因素的刺激,在情感上带给他们愉悦感。

  一、怎样的幼儿园主题墙才有价值(一)丰富性。

  主题墙作为幼儿开展活动的足迹呈现平台,教师在创设时要有全盘考虑的眼光,呈现的主题应该具有课程连续性。可以有三个主题安排,一个是刚刚过去的,但孩子还有延伸或思考的活动,一个是正在进行的主题,另一个是将要进行的主题。在每一个主题中,教师要有选择的选取内容进行布置,主题要有脉络,有标题,人一看就非常清楚和明了。

  (二)艺术性。

  主题墙作为班级的一种“活动”墙面装饰,要赋予创意的设计、智慧的装扮,而不仅仅只是散落的将幼儿的作品、教学挂图进行张贴,就算完成了主题墙的布置,这样的教育价值是微小、显而易见的。教师怎样做到创意的设计,其中离不开对整个主题位置的思考:采用何种图案、怎样摆放等,让活动的意义真正体现。有时教师的一点小装饰、小说明,一个小标记,就能让整个主题焕发光彩,达到视觉和教育的“双赢”。

  (三)互动性。

  主题墙作为班级的一部分,随时和幼儿在进行着“沟通”与“交流”。主题墙上呈现的材料应该是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的完成的,那就让孩子也参与到创设中来。这样既可以让幼儿关注主题墙,而不仅仅是“摆设”,也可以让幼儿的智慧和教师共享,教师还可以减轻一定的工作负担,两全其美。

  二、如何创设有价值的幼儿园主题墙(一)让幼儿成为班级环境创设的主人。

  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主题环境创设。教师由原来的动手者转变为观察者,倾听者和支持者。首先,要多关注孩子的兴趣点,观察孩子的需求,激发他们创设主题环境的积极性,多倾听孩子的所思、所想,给孩子提供适度的支持。其次,将收集的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我们应和幼儿一起收集材料,在这个过程中,应尽量让幼儿自己去做,自己去想。通过多渠道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听、问途径来获取信息和材料。在收集材料后尽量让幼儿自己协商如何装饰主题墙,这样一来孩子间的相互交流更能加深对主题内容的理解,也更进一步的深化了主题内容。如:在大班主题活动“我喜欢的汽车”中,我们努力契合幼儿的兴趣点,积极动员幼儿收集日常的废旧物品如废纸盒、瓶盖、“汽车挂历”等,让能力强的幼儿运用废纸盒、瓶盖等来制作“心目中的汽车”,让能力弱的幼儿则动手剪贴“汽车挂历”,共同参与布置、丰富主题墙饰。这不仅可以向幼儿渗透环保意识,深化环保教育,而且别具一格,充满生气,能够有效地吸引幼儿的“关注点”。再如:在大班主题活动“大自然的语言”中,幼儿较为困惑:植物、动物怎么会说话呢?针对这个情况,我们让幼儿自己去找资料。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自己画图、涂颜色,父母在下面加以一段文字说明,不到两天,“大自然语言”就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孩子们从中理解了许多的语言:荷花盛开,夏天来到了;小蚂蚁搬家,告诉我们快要下雨了……这些神奇的发现,激发了他们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这样,在主题进行中,与幼儿进行讨论,结合幼儿的兴趣、意愿来布置主题墙,多给幼儿一份信任、多给幼儿一份权力、多给幼儿一份鼓励,让幼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主题墙真正成为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近距离的对话。这样的主题墙创设才能发挥其创设本身的意义。陈鹤琴说过:“通过幼儿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