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到账款,我们很多人都了解,有朋友问为什么预付账款属于资产,当然了,还有人问和预付账款对应的科目是啥?,这到底是咋回事?事实上不设预付账款科目的企业呢,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预付账款是什么类科目,一起来了解下吧。
预付账款是什么类科目
预付账款的核算是指对企业按照购货公司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贷款核算。
预付账款是指你提前支付但没得到相应回报的钱,就相当于你在超市办了储值卡,你的钱不是给超市了么,但卡里还有钱,你还是可以用还是你的资产;
预收账款就是相当于你是超市,别人把钱存到卡里,你虽然已经收到了钱,可是人家拿卡来买东西你还不是得给他么,也就是说这是你欠人家的,就是负债。
预付账款属于什么会计科目
预付账款属于 资产类会计科目。
预付账款指买卖双方协议商定,由购货方预先支付一部分货款给供应方而发生的一项债权。预付账款一般包括预付的货款、预付的购货定金。施工企业的预付账款主要包括预付工程款、预付备料款等。预付账款是预先付给供货方客户的款项,也是公司债权的组成部分。
“预付账款”科目错用的形式和原因
企业在日常核算过程中,基于主观故意和客观原因,有时会误用“预付账款”科目或利用该科目隐瞒利润推迟纳税、偷逃企业所得税,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购置机器设备、购建厂房的预付款或预付在建工程款等误记入“预付账款”。在实际会计核算中,企业发生的购置机器设备、购建厂房的预付款或预付在建工程款等业务,不少会计人员不知道将其列入“预付账款”还是“在建工程”或“工程物资”科目,认为只要是预付的各种款项均应在“预付账款”科目列支,没有正确理解预付账款的性质。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预付账款科目是流动资产类科目,用来核算企业购入存货时形成的预付款。而上述购建设备、厂房的预付款或预付在建工程款属于固定资产类核算的对象,不应在“预付账款”科目核算,而在“工程物资”或“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二)职工借支而预付的材料款误记入“其他应收款”科目。企业采购人员借支去采购材料等货物需要先付款,财务部门只有采购人员的借条,发票在当月收不到,也无供货企业的收据,会计人员做账时误用“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预付材料款。
一般来说,和主营无关的业务可以用其他应收款核算,而预付账款的核算内容是和主营业务有关的项目,如采购材料,需要有合同。所以,职工借支预付的材料款应记入“预付账款”。
(三)资产负债表中的预付账款项目填列可能不正确。会计期末会计人员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容易将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合并计算出错。如:将“预付账款”总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在资产负债表的“预付账款”项目中,这样计算不一定正确。
会计科目里的‘预付账款’ 为什么属于 资产类里的
1、先要了解资产和负债的特征。
资产其中的一个是特征是:未来会使企业资金流入或减少资金流出
负债对应的特征是:未来会使企业资金流出或减少资金流入
假设你向我买东西,先付了30%的款项,对你来说是预付,属于你的资产,以后交付时你就可以少付30%了。
2、对我来说,我什么东西都没给你,收了你的钱。(不考虑合同的赔偿条款)如果我日后提供不了货给你,那就要还你钱;给你货物时因为要冲减应收,会减少未来的资金流入。我收你的预付款,对我而言是属于负债。
你提前收别人的钱,但是还没提供相应的义务,就相当于提前花钱,但还没花钱,你说是不是应该算作负债呢
预付账款,企业预先支付,但还没确认支出,还是企业享有控制的,是享有对方提供商品劳务的权力,所以是资产类的。
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预付账款按实际付出的金额入帐,如预付的材料、商品采购货款等。对购货企业来说,预付账款是一项债权
和预付账款对应的科目是什么?
和预付账款对应的科目可能有银行存款、原材料、固定资产等科目。
具体理由分析如下:
账户的对应关系,是指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记录经济业务时,在两个或两个以卜有关账户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的相互对照关系。在借贷记账法下,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都要记录在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与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对每项经济业务记录所形成的这种“借”记账户和“贷”记账户之间的联系,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存在着这种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心账户,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和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预付账款是购买原材料、固定资产、库存商品等购买过程中预付的款项,因此涉及的分录有: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借:原材料、固定资产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为什么预付账款是资产类科目~预收账款是负债类科目呢~~
预付账款是你付给对方的款项,从实质上讲这个款项仍然归你所有,只不过形式上把资金先给对方了,所以是资产类;
预收款项是你先收了对方的款项,这个交易是不是一定成立还不确定,所以相当于你拿着别人的钱,但这钱可能由于比如你买的商品没库存等原因而无法交易,所以对你来说是负债。
这两个科目强调的是权责发生制原则。
不设预付账款科目的企业,可设应什么科目?
预付账款其账户性质为资产类账户,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账户用途是核算企业按照购货合同的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当预付账款期末余额出现贷方明细账余额时,表示应付账款性质。
应付账款其账户性质为负债类账户,借方记减少贷方记增加,账户用途是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都是采购环节发生的,因此当企业不设置预付账款科目时,预付账款应计入应付账款的借方。
如:企业预付购买原材料货款,款项以转账支票付讫,则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不设预付账款科目的企业,可设应什么科目?
一、预付账款其账户性质为资产类账户,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账户用途是核算企业按照购货合同的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当预付账款期末余额出现贷方明细账余额时,表示应付账款性质。
二、应付账款其账户性质为负债类账户,借方记减少贷方记增加,账户用途是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三、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都是采购环节发生的,因此当企业不设置预付账款科目时,预付账款应计入应付账款的借方。
如:企业预付购买原材料货款,款项以转账支票付讫,则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预付账款科目的借贷方各表示什么?
预付账款科目的借方表示:是本单位按采购合同支付的部分货款,本单位没有收到货物或发票,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的是本单位的资产。
预付账款科目的贷方表示:本单位没有收到货物或发票,转为应付账款。
预付账款的明细科目如何设置?
“预付账款”科目核算企业按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该科目应按供应单位设置三栏式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预付账款的二级科目一般为对方单位的名称;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预付账款按实际付出的金额入账,施工企业的预收账款主要包括预收工程款、预收备料款等。
“预付账款”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实际预付的款项;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补付的款项。
第一步:采购提出预付款申请。
采购员在遇到需要预付款的时候,会提出预付款申请。因为财务管理系统是一个单独的系统,没有跟进销存系统进行结合。所以,这个预付款申请的话,需要采购手动提出。
一般采购员会填写一张预付款申请单,有相关领导签字确认以后,拿到财务,让财务人员付款。财务人员看到这张预付款申请单的时候,在系统中输入相关的单据内容,并进行付款。
在系统中操作的时候,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单据类型的选择。为了与其他正常付款进行区别,在财务管理系统中,一般为预付款业务设置了一个特殊的的单据,即“预付款单据”。这个单据跟其他单据的区别在于,系统在开立普通付款单的时候,会去查询这个预付款单据,看看有没有未结账的预付款单。
因为预付款是其他的资产,而不是负债。所以,无论从实际操作上来考虑,还是从财务理论上来说,把两者进行分开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些财务管理系统,在单据上不做区别,但是,会有一个付款类型字段来进行分类。道理也是一样的。
二是最好在注明具体的采购定单号。因为财务管理系统没有跟其他的系统相关联,所以,预付款单只能够财务部门自己开立。在这开立的过程中,要注意写明具体的采购定单号码。这主要是为了后续冲销作业的方便。
因为在冲销的过程中,一般都是要对应到具体的采购定单上,而不是只要供应商对,什么采购定单都可以冲销的。若在这里注明采购定单的话,那在冲销业务的时候,就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这张预付款单是针对哪张采购单的。用户在选择的时候,就会非常的方便。
最后,还要注意一点,就是这张预付款单据的冲销状态。刚开立预付款单据的时候,这张单据的冲销状态显示为“未冲销”。这个字段一般不能手工维护,而是根据下面的冲销业务进行自动的更新。
第二步:付款单录入。
到了实际付款的时候,采购人员在填写付款申请的时候,一般会提交多张单据。如公司采购单、公司收货单、供应商发票。
若有预付款单的话,也会附上预付款单据。这里要注意一点,就是发票的问题。现在大部分企业的操作习惯是,供应商在收到预付款的时候一般不开发票,而是要等到货款结清的话,一次性开发票。
当然,具体如何操作,还是要企业跟供应商之间进行协商。若有多张发票的时候,为了后续稽核的方便,则要在发票管理中或者付款单中输入多张发票号码。
企业应设置“预付账款”会计科目,核算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1)企业因购货而预付的款项,借记“预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收到所购物资时,根据发票账单等列明应计入购入物资成本的金额,借记“物资采购”或“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金额,贷记“预付账款”科目。
(3)补付的款项,借记“预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4)退回多付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预付账款”科目。
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企业,也可以将预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不设置“预付账款”科目。
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企业应按预计不能收到所购货物的预付账款账面余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转入”科目,贷记“预付账款”科目。
除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预付账款外,其他预付账款不得计提坏账准备。
“预付账款”科目应按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预付账款”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实际预付的款项;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补付的款项。
分析预付账款账龄及余额构成,根据审计策略选择大额或异常的预付账款重要项目(包括零余额账户),函证其余额是否正确。
结合应付账款明细账抽查入库记录,查核有无重复付款或将同一笔已付清的账款在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两个科目中同时挂账的情况。
分析预付账款明细账余额,对于出现贷方余额的项目,应查明原因,由于预付账款是资产类的科目,一般期末余额在借方,如果出现在贷方的情况,需要进行重分类调整,有时候还需要看看出现负数的原因是什么,
有可能存在特殊的情况,比如企业有可能以前账务处理做错了或者由于各种各样的其他原因导致预付账款出现了负数,这个是需要进一步去了解和检查的。
分析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同时挂账的情况,查核有无重复付款或将同一笔已付清的账款在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两个科目中同时挂账的情况,对于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同时挂账的情况,一般情况下要予以对冲。
对于用非记账本位币结算的预付账款,检查其采用的折算汇率和汇兑损益处理的正确性。
检查预付账款长期挂账的原因。
检查预付账款是否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如果被审计单位是上市公司,则其会计报表附注通常应披露预付账款账龄分析、欠款金额较大单位的名称、期末数额、欠款时间、欠款原因,以及持有5%(含5%)以上股份的股东单位账款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