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文 >

扈三娘被方腊煮着吃的过程

  • 图文
  • 2021-12-14

谈论到过程,大家应该都了解,有人问《水浒传》书中的人物有哪些?,还有朋友想问扈三娘被方腊煮着吃的过程,这到底是咋回事?事实上扈三娘怎么死的原文呢,下面小编整理了扈三娘被方腊煮着吃的过程,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扈三娘被方腊煮着吃的过程

征方腊阶段,扈三娘仍然常与王英一同作战,有活捉“江南十二神”中的“吊客神”范畴以及“杭州二十四将”之一温克让的战绩。

后扈三娘与王英跟随宋江打到乌龙岭边,乌龙岭关隘一时难取,便先去取睦州。方腊派出“灵应天师”包道乙和他的徒弟“郑魔君”郑彪,以及猎户出身的将领夏侯成去救应。王英、扈三娘夫妻两人带着三千马军,正迎上了郑彪,郑彪先与王英交战,战到八九合,突然用法术变出一个金甲神人,吓得王英手忙脚乱,被刺下马。扈三娘见丈夫落马,急忙来救,与郑彪打了一合,郑彪回马便走,扈三娘追赶时,郑彪用一块镀金铜砖打中她面门,将她打落下马而死。书中此处写道:“可怜能战佳人,到此一场春梦”。

扈三娘,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一丈青”,是梁山三位女将之一。她是独龙冈扈家庄扈太公的女儿,与祝家庄的祝彪订亲,宋江攻打祝家庄时,扈家庄派兵救援祝家庄,扈三娘于阵前俘获了梁山的王英,又被林冲所擒。宋江派人连夜将她送上梁山,交给其父宋太公看管。三打祝家庄后,她成了宋江的义妹,又被指婚给王英,成为梁山一员女将。梁山大聚义时,排名59,星号地慧星(或地彗星)。与丈夫王英共同担任“专掌三军内探事马军头领”。后来梁山受招安后,南征北战,征讨方腊时,丈夫王英战死,扈三娘前往接应时,也被方腊部下郑彪所杀。追封花阳郡夫人。

水浒传中一丈青扈三娘最后是怎么死的

被方腊部下郑彪所杀。

扈三娘,《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一丈青”,是梁山三位女将之一。她是独龙冈扈家庄扈太公的女儿,与祝家庄的祝彪订亲,宋江攻打祝家庄时,扈家庄派兵救援祝家庄,扈三娘于阵前俘获了梁山的王英,又被林冲所擒。宋江派人连夜将她送上梁山,交给其父宋太公看管。三打祝家庄后,她成了宋江的义妹,又被指婚给王英,成为梁山一员女将。梁山大聚义时,排名59,星号地慧星。与丈夫王英共同担任“专掌三军内探事马军头领”。后来梁山受招安后,南征北战,征讨方腊时,丈夫王英战死,扈三娘前往接应时,也被方腊部下郑彪所杀。追封花阳郡夫人。

希望能帮助到你

王英与扈三娘是如何死的?

在《水浒传》中王英与扈三娘都是在征方腊时被郑彪杀死的

征方腊阶段,扈三娘仍然常与王英一同作战,有活捉“江南十二神”中的“吊客神”范畴以及“杭州二十四将”之一温克让的战绩。

后扈三娘与王英跟随宋江打到乌龙岭边,乌龙岭关隘一时难取,便先去取睦州。方腊派出“灵应天师”包道乙和他的徒弟“郑魔君”郑彪,以及猎户出身的将领夏侯成去救应。王英、扈三娘夫妻两人带着三千马军,正迎上了郑彪。

郑彪先与王英交战,战到八九合,突然用法术变出一个金甲神人,吓得王英手忙脚乱,被刺下马。扈三娘见丈夫落马,急忙来救,与郑彪打了一合,郑彪回马便走,扈三娘追赶时,郑彪用一块镀金铜砖打中她面门,将她打落下马而死。

王英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矮脚虎,两淮人氏,车家出身,原为清风山二寨主。他因救助宋江,大闹青州,而到梁山入伙,三打祝家庄后娶扈三娘为妻。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五十八位,上应“地微星”,职司为专掌三军内探事马军头领。征方腊时战死于睦州,追封义节郎。

扈三娘是独龙冈扈家庄扈太公的女儿,与祝家庄的祝彪订亲,宋江攻打祝家庄时,扈家庄派兵救援祝家庄,扈三娘于阵前俘获了梁山的王英,又被林冲所擒。宋江派人连夜将她送上梁山,交给其父宋太公看管。

三打祝家庄后,她成了宋江的义妹,又被指婚给王英,成为梁山一员女将。梁山大聚义时,排名59,星号地慧星(或地彗星)。与丈夫王英共同担任“专掌三军内探事马军头领”。

后来梁山受招安后,南征北战,征讨方腊时,丈夫王英战死,扈三娘前往接应时,也被方腊部下郑彪所杀。追封花阳郡夫人。

一丈青扈三娘的性格特点

三娘的性格:

没上山之前,三娘是个充满了美好梦想的姑娘,所谓那个少女不怀春,就算你战场上再勇猛,那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

上山以后的三娘,自从做了黑三承诺的牺牲品以后的三娘,那就性格大变,成了哑巴美人,也从没见有过笑脸,真正的扈冰冰,这是因为三娘已经给黑三迫害的心都死了。

三娘长大了,亭亭玉立,宛如那水中的莲花一般。自古都说女子是弱者,但是三娘可不好欺负,那一对日月双刀,使起来就好比雪花乱舞,几百人也近身不得。

这一年,三娘十八岁,不知道迷倒了多少男人,前来求亲的队伍要多长有多长,各种英俊小生,但是这些三娘都看不上,三娘的心里早就有了人,那就是扈家庄隔壁李家庄上的三公子祝彪,这祝彪比三娘大两岁,两个人青梅竹马,有着这层关系,三娘就成了祝彪的未婚妻。

梁山人马攻打祝家庄,三娘就再也坐不住了,带领人马前来策应,首战就活捉了烂人王英,然后又连续败了欧鹏和马麟。黑三兵败,林冲赶到,救下黑三,而三娘则遇见强劲对手,被林冲活捉。

三娘被俘以后,黑三没有对他怎么样,交给自己老父亲看管,扈家庄少庄主扈成见丢了妹子,就想和梁山谈判,扈家庄就不再卷入这场是非之中,也就是实质上已经投降了黑三。

再说三娘被押上梁山,在途中,三娘就听押送他的人说黑三要为自己找个压寨夫人,这三娘那能受得了,在山人,有人把她看的紧,吃喝拉撒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陪着,根本就没给你自裁的机会。

过了一段时间,三娘也习惯了,唯独你的哥哥逃跑了。三娘一听几乎晕倒。黑三又接着说,你那个未婚夫祝彪,也被杀了,三娘的眼角泪水就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三娘不说话,自从上了梁山以后,三娘就做了哑巴美人,从没说过一句话。当三娘知道自己不做黑三的媳妇的时候稍微心里安慰,可当知道自己还不如做黑三媳妇的时候,她的心就已经死了。

三娘就这么悲剧的留在了梁山上,作为梁山仅有的三员之一,但是其余两员女将和三娘比起来就差远了,排名都扔到一百后面去了。

而且每次的任务也就是装扮个村妇要艄婆呀之类的角色。远不如三娘在战场上的风姿,三娘每次都是作为主力战将出征的,那功劳自然也不少,但是排名在梁上却排不上号。

后来梁山受招安后,南征北战,征讨方腊时,丈夫王英战死,扈三娘前往接应时,也被方腊部下郑彪所杀,追封花阳郡夫人。

梁山好汉中的三位女将都是谁,她们最终结局如何?

这三位女将分别就是孙二娘,扈三娘和顾大嫂,三位在与方腊交战过程中都战死了,孙二娘顾大嫂是中了暗器死亡,而扈三娘是被方腊将士杀死,可以说命运都没有善终

水浒传里面的梁山,108将也有着三位女将,都说个个好汉都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这三位女将不仅仅颜值不差,武艺比起部分男将,丝毫也是不逊色的,尤其是扈三娘,面对不少对战过程中,还将别的将领生擒,可以说是水浒版的穆桂英,女中豪杰巾帼英雄的代表了,扈三娘和王英也算是天生的一对,扈三娘个子高挑,而王英则比较矮小,可惜两人最后也都战死了,因为敌军方腊实在是太强大了。

而孙二娘,最吸引大家目光的就是她擅长做人肉馒头,因为为人凶悍,加上武艺高强,也被誉为母夜叉,后来跟着武松上了梁山以后,也继续开饭馆,成为了梁山对外招待的主要人物之一,孙二娘虽然性格凶狠,但是为人还是很讲情义,也是一位女中豪杰,最后不小心中了毒镖而死,电视剧是被方腊杀死。

顾大嫂比起这两位女将,名气要小一些,在祝家庄的时候才出场,但是顾大嫂虽然名气不算大,为人也比较低调踏实,武艺可不差哦,最后在征讨田虎的时候,来了一位更厉害的女将叫做琼英,也是她和扈三娘一起上马对战的,论战场上武力,她是不比扈三娘差的,比孙二娘更会打仗。

水浒传里,扈三娘最后嫁给谁了?

水浒传里,扈三娘嫁给了矮脚虎王英。相关情节在第五十回“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里。王英的介绍为:王英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矮脚虎,两淮人氏,车家出身,原为清风山二寨主。他因救助宋江,大闹青州,而到梁山入伙,三打祝家庄后娶扈三娘为妻。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五十八位,上应“地微星”,职司为专掌三军内探事马军头领。征方腊时战死于睦州,追封义节郎。

新水浒扈三娘怎么死的

第一百十七回

睦州城箭射邓元觉 乌龙岭神助宋公明

话说宋江因要救取解珍、解宝的尸,到于乌龙岭下,正

中了石宝计策。四下里伏兵齐起,前有石宝军马,后有邓元

觉截住回路。石宝厉声高叫:“宋江不下马受降,更待何时?”

关胜大怒,拍马抡刀战石宝。两将交锋未定,后面喊声又起。

脑背后却是四个水军总管,一齐登岸,会同王绩、晁中从岭

上杀将下来。花荣急出,当住后队,便和王绩交战。斗无数

合,花荣便走。王绩、晁中乘势赶来,被花荣手起,急放连

珠二箭,射中二将,翻身落马。众军呐声喊,不敢向前,退

后便走。四个水军总管,见一连射死王绩、晁中,不敢向前,

因此花荣抵敌得住。刺斜里又撞出两阵军来:一队是指挥白

钦,一队是指挥景德。这里宋江阵中二将齐出,吕方便迎住

白钦交战,郭盛便与景德相持,四下里分头厮杀,敌对死战。

宋江正慌促间,只听得南军后面,喊杀连天,众军奔走。原

来却是李逵引两个牌手——项充、李衮,一千步军,从石宝马军

后面杀来。邓元觉引军却待来救应时,背后撞过鲁智深、武

松、两口戒刀,横剁直砍,浑铁禅杖,一冲一戳。两个引一

千步军,直杀入来。随后又是秦明、李应、朱仝、燕顺、马

麟、樊瑞、一丈青、王矮虎,各带马军步军,舍死撞杀入来。

四面宋兵,杀散石宝、邓元觉军马,救得宋江等回桐庐县去,

石宝也自收兵上岭去了。宋江在寨中称谢众将:“若非我兄弟

相救,宋江已与解珍、解宝同为泉下之鬼。”吴用道:“为是

兄长此去,不合愚意,惟恐有失,便遣众将相援。”宋江称谢

不已。

且说乌龙岭上,石宝、邓元觉两个元帅在寨中商议道:

“即目宋江兵马退在桐庐县驻扎,倘或被他私越小路,度过

岭后,睦州咫尺危矣。不若国师亲往清溪大内,面见天子,奏

请添调军马,守护这条岭隘,可保长久。”邓元觉道:“元帅

之言极当,小僧便往。”邓元觉随即上马,先来到睦州,见了

右丞相祖士远说:“宋江兵强人猛,势不可当,军马席卷而来,

诚恐有失。小僧特来奏请添兵遣将,保守关隘。”祖士远听了,

便同邓元觉上马,离了睦州,一同到清溪县帮源洞中,先见

了左丞相娄敏中说过了,奏请添调军马。

次日早朝,方腊升殿,左右二丞相一同邓元觉朝见。拜

舞已毕。邓元觉向前起居万岁,便奏道:“臣僧元觉领着圣旨,

与太子同守杭州。不想宋江军马兵强将勇,席卷而来,势

难迎敌,致被袁评事引诱入城,以致失陷杭州,太子贪战,出

奔而亡。今来元觉与元帅石宝,退守乌龙岭关隘,近日连斩

宋江四将,声势颇振。即目宋江已进兵到桐庐驻扎,诚恐早

晚贼人私越小路,透过关来,岭隘难保。请陛下早选良将,添

调精锐军马,同保乌龙岭关隘,以图退贼,克复城池。”方腊

道:“各处军兵,已都调尽。近日又为歙州昱岭上关隘甚紧,

又分去了数万军兵。止有御林军马,寡人要护御大内,如何

四散调得开去?”邓元觉又奏道:“陛下不发救兵,臣僧无奈。

若是宋兵度岭之后,睦州焉能保守?”左丞相娄敏中出班奏曰:

“这乌龙岭关隘,亦是要紧去处。臣知御林军兵,总有三万,

可分一万跟国师去保守关隘。乞我王圣鉴。”方腊不听娄敏中

之言,坚执不肯调拨御林军马,去救乌龙岭。

当日朝罢,众人出内。娄丞相与众官商议,只教祖丞相

睦州分一员将,拨五千军,与国师去保乌龙岭。因此,邓元

觉同祖士远回睦州来,选了五千精锐军马,首将一员夏侯成,

回到乌龙岭寨内,与石宝说知此事。石宝道:“既是朝廷不拨

御林军马,我等且守住关隘,不可出战。着四个水军总管,牢

守滩头江岸边,但有船来,便去杀退,不可进兵。”

且不说宝光国师同石宝、白钦、景德、夏侯成五个守住

乌龙岭关隘。却说宋江自折了将佐,只在桐庐县驻扎,按兵

不动。一住二十余日,不出交战。忽有探马报道:“朝廷又差

童枢密赍赏赐,已到杭州。听知分兵两路,童枢密转差大将

王禀,分赍赏赐,投昱岭关卢先锋军前去了。童枢密即日便

到,亲赍赏赐。”宋江见报,便与吴用众将都离县二十里迎接。

来到县治里开读圣旨,便将赏赐分给众将。宋江等参拜童枢

密,随即设宴管待。童枢密问道:“征进之间,多听得损折将

佐。”宋江垂泪禀道:“往年跟随赵枢相,北征辽虏,兵将全

胜,端的不曾折了一个将校。自从奉敕来征方腊,未离京师,

首先去了公孙胜,驾前又留下了数人,进兵渡得江来,但到

一处,必折损数人。近又有八九个将佐,病倒在杭州,存亡

未保。前面乌龙岭厮杀二次,又折了几将。盖因山险水急,难

以对阵,急切不能打透关隘。正在忧惶之际,幸得恩相到此。”

童枢密道:“今上天子,多知先锋建立大功,后闻损折将佐,

特差下官引大将王禀、赵谭,前来助阵。已使王禀赍赏往卢

先锋处,分表给散众将去了。”随唤赵谭与宋江等相见,俱于

桐庐县驻扎。饮宴管待已了。

次日,童枢密整点军马,欲要去打乌龙岭关隘。吴用谏

道:“恩相未可轻动。且差燕顺、马麟去溪僻小径去处,寻觅

当村土居百姓,问其向道,别求小路,度得关那边去。两面

夹攻,彼此不能相顾,此关唾手可得。”宋江道:“此言极妙。”

随即差遣马麟、燕顺引数十个军健,去村落中寻访百姓问路。

去了一日,至晚,引将一个老儿来见宋江。宋江问道:“这老者

是甚人?”马麟道:“这老的是本处土居人户,都知这里路径

溪山。”宋江道:“老者,你可指引我一条路径过乌龙岭去,我

自重重赏你。”老儿告道:“老汉祖居是此间百姓,累被方腊

残害,无处逃躲。幸得天兵到此,万民有福,再见太平。老

汉指引一条小路,过乌龙岭去,便是东管,取睦州不远。便到

北门,却转过西门,便是乌龙岭。”宋江听了大喜,随即叫取

银物,赏了引路老儿,留在寨中,又着人与酒饭管待。

次日,宋江请启童枢密守把桐庐县,自领正偏将一十二

员,取小路进发。那十二员是:花荣、秦明、鲁智深、武松、戴

宗、李逵、樊瑞、王英、扈三娘、项充、李衮、凌振。随行

马步军兵一万人数,跟着引路老儿便行。马摘銮铃,军士衔

枚疾走。至小牛岭,已有一伙军兵拦路。宋江便叫李逵、项

充、李衮冲杀入去,约有三五百守路贼兵,都被李逵等杀尽。

四更前后,已到东管。本处守把将伍应星,听得宋兵已透过

东管,思量部下只有二千人马,如何迎敌得,当时一哄都走

了。径回睦州,报与祖丞相等知道:“今被宋江军兵私越小路,

已透过乌龙岭这边,尽到东管来了。”祖士远听了大惊,急聚

众将商议。宋江已令炮手凌振放起连珠炮。乌龙岭上寨中石

宝等听得大惊,急使指挥白钦引军探时,见宋江旗号,遍天

遍地,摆满山林。急退回岭上寨中,报与石宝等。石宝便道:

“既然朝廷不发救兵,我等只坚守关隘,不要去救。”邓元觉

便道:“元帅差矣。如今若不调兵救应睦州,也自由可。倘或

内苑有失,我等亦不能保。你不去时,我自去救应睦州。”石

宝苦劝不住。邓元觉点了五千人马,绰了禅杖,带领夏侯成

下岭去了。

且说宋江引兵到了东管,且不去打睦州,先来取乌龙岭

关隘,却好正撞着邓元觉。军马渐近,两军相迎,邓元觉当

先出马挑战。花荣看见,便向宋江耳边低低道:“此人则除如

此如此可获。”宋江点头道是,就嘱付了秦明。两将都会意了。

秦明首先出马,便和邓元觉交战。斗到五六合,秦明回马便

走,众军各自东西四散。邓元觉看见秦明输了,倒撇了秦明,

径奔来捉宋江。原来花荣已准备了,护持着宋江,只待邓元

觉来得较近,花荣满满地攀着弓,觑得亲切,照面门上飕地

一箭。弓开满月,箭发流星,正中邓元觉面门,坠下马去,被

众军杀死。一齐卷杀拢来,南兵大败,夏侯成抵敌不住,便

奔睦州去了。宋兵直杀到乌龙岭上,擂木炮石,打将下来,不

能上去。宋兵却杀转来,先打睦州。

且说祖丞相见首将夏候成逃来报说:“宋兵已度过东管,

杀了邓国师,即日来打睦州。”祖士远听了,便差人同夏侯成

去清溪大内,请娄丞相入朝启奏:“现今宋兵已从小路透过到

东管,前来攻打睦州甚急,乞我王早发军兵救应,迟延必至

失陷。”方腊听了大惊,急宣殿前太尉郑彪,点与一万五千御

林军马,星夜去救睦州。郑彪奏道:“臣领圣旨,乞请天师同

行策应,可敌宋江。”方腊准奏,便宣灵应天师包道乙。当时

宣诏天师,直至殿下面君。包道乙打了稽首。方腊传旨道:

“今被宋江兵马,看看侵犯寡人地面,累次陷了城池兵将。即

日宋兵俱到睦州,可望天师阐扬道法,护国救民,以保江山

社稷。”包天师奏道:“主上宽心,贫道不才,凭胸中之学识,

仗陛下之洪福,一扫宋江兵马。”方腊大喜,赐坐设宴,管待

包道乙。饮筵罢,辞帝出朝。包天师便和郑彪、夏侯成商议起

军。

? 原来这包道乙祖是金华山中人,幼年出家,学左道之法。

向后跟了方腊谋叛造反,但遇交锋,必使妖法害人。有一

口宝剑,号为玄元混天剑,能飞百步取人,协助方腊,行不

仁之事,因此尊为灵应天师。那郑彪原是婺州兰溪县都头出

身,自幼使得枪棒惯熟,遭际方腊,做到殿帅太尉。酷爱道

法,礼拜包道乙为师,学得他许多法术在身。但遇厮杀之处,

必有云气相随,因此,人呼为郑魔君。这夏侯成,亦是婺州

山中人,原是猎户出身,惯使钢叉,自来随着祖丞相管领睦

州。当日三个在殿帅府中,商议起军。门吏报道:“有司天太

监浦文英来见。”天师问其来故,浦文英说道:“闻知天师与

太尉将军三位提兵去和宋兵战,文英夜观乾象,南方将星,

皆是无光,宋水江等将星,尚有一半明朗者。天师此行虽好,只

恐不利。何不回奏主上,商量报拜为上,且解一国之厄。”包

天师听了大怒,掣出玄元混天剑,把这浦文英一剑挥为两段,

急动文书,申奏方腊去讫,不在话下。史官有诗曰:王气东

南已渐消,犹凭左道用人妖。文英既识真天命,何事捐生在

伪朝?

当下便遣郑彪为先锋,调前部军马出城前进。包天师为

中军,夏侯成为合后,军马进发,来救睦州。

且说宋江兵将攻打睦州,未见次第。忽闻探马报来,清

溪救军到了。宋江听罢,便差王矮虎、一丈青两个出哨迎敌。

夫妻二人带领三千马军,投清溪路上来。正迎着郑彪,首

先出马,便与王矮虎交战。两个更不打话,排开阵势,交马

便斗。才到八九合,只见郑彪口里念念有词,喝声道:“疾!”

就头盔顶上,流出一道黑气来。黑气之中,立着一个金甲天神,

手持降魔宝杵,从半空里打将下来。王矮虎看见,吃了一惊,

手忙脚乱,失了枪法,被郑魔君一枪,戳下马去。一丈青看

见戳了他丈夫落马,急舞双刀去救时,郑彪便来交战。略战

一合,郑彪回马便走。一丈青要报丈夫之仇,急赶将来。郑

魔君歇住铁枪,舒手去身边锦袋内摸出一块镀金铜砖,扭回

身,看着一丈青面门上只一砖,打落下马而死。可怜能战佳

人,到此一场春梦。

获那郑魔君招转军马,却赶宋兵。宋兵大败,回见宋江,

诉说王矮虎、一丈青都被郑魔君戳打伤死,带去军兵,折其

大半。宋江听得又折了王矮虎、一丈青,心中大怒。急点起

军马,引了李逵、项充、李衮,带了五千人马,前去迎敌。

早见郑魔君军马已到。宋江怒气填胸,当先出马,大喝郑彪

道:“逆贼怎敢杀吾二将!”郑彪便提枪出马,要战宋水江?。

李逵见了大江,掣起两把板斧,便飞奔出去,项充、李衮急

舞蛮牌遮护,三个直冲杀入郑彪怀里去。那郑魔君回马便走,

三个直赶入南兵阵里去。宋江恐折了李逵,急招起五千人马,

一齐掩杀,南兵四散奔走。宋江且叫鸣金收兵。两个牌手当

得李逵回来,只见四下里乌云罩合,黑气漫天,不分南北东

西,白昼如夜。宋江军马,前无去路。但见:阴云四合,黑雾

漫天。下一阵风雨滂沱,起数声怒雷猛烈。山川震动,高低

浑似天崩;溪涧颠狂,左右却如地陷。悲悲鬼哭,衮衮神号。

定睛不见半分形,满耳惟闻千树响。

宋江军兵,当被郑魔君使妖法,黑暗了天地,迷踪失路。撞

到一个去处,黑漫漫不见一物,本部军兵,自乱起来。宋江

仰天叹曰:“莫非吾当死于此地矣!”从已时直至未牌,方才

黑雾消散,微有些光亮。看见一周遭都是金甲大汉,团团围

住。宋江见了,惊倒在地,口中只称:“乞赐早死!”不敢仰

面,耳边只听得风雨之声。手下众军将土,一个个都伏地受

死,只等刀来砍杀。须臾,风雨过处,宋江却见刀不砍来,有

一人来搀宋江,口称:“请起!”宋江抬头仰脸看时,只见面

前一个秀才来扶。看那人时,怎生打扮,但见:头裹乌纱软角

唐巾,身穿白罗圆领凉衫。腰系乌犀金鞓束带,足穿四缝干

皂朝靴。面如傅粉,唇若涂朱。堂堂七尺之躯,楚楚三旬之

上。若非上界灵官,定是九天进士。

宋江见了失惊,起身叙礼,便问秀才高姓大名。那秀才

答道:“小生姓邵名俊,土居于此。今特来报知义士,方十三

气数将尽,只在旬日可破。小生多曾与义士出力,今虽受困,

救兵已至,义士知否?”宋江再问道:“先生,方十三气数,何

时可获?”邵秀才把手一推,宋江忽然惊觉,乃是南柯一梦。

醒来看时,面前一周遭大汉,却原来都是松树。宋江大叫军

将起来,寻路出去。此时云收雾敛,天朗气清,只听得松树

外面发喊将来。宋军兵从里面杀出去时,早望见鲁

智深、武松一路杀来,正与郑彪交手。那包天师在马上见武

松使两口戒刀,步行直取郑彪,包道乙便向鞘中掣出那口玄

天混元剑来,从空飞下,正砍中武松左臂,血晕倒了。却得

鲁智深一条禅杖,忿力打入去,救得武松时,已自左臂砍得伶

仃将断,却夺得他那口混元剑。武松醒来,看见左臂已折,

伶仃将断,一发自把戒刀割断了。宋江先叫军校扶送回寨将

息。鲁智深却杀入后阵去,正遇着夏侯成交战。两个斗了数

合,夏侯成败走,鲁智深一条禅杖,直打入去,南军四散。夏

侯成便望山林中奔走。鲁智深不舍,赶入深山里去了。

且说郑魔君那厮,又引兵赶将来,宋军阵内,李逵、项

充、李衮三个见了,便舞起蛮牌、飞刀、标枪、板斧,一齐

冲杀入去。那郑魔君迎敌不过,越岭渡溪而走。三个不识路

径,只要立功,死命赶过溪去,紧追郑彪。溪西岸边,抢出

三千军来,截断宋兵。项充急回时,早被岸边两将拦住,便

叫李逵、李衮时,已过溪赶郑彪去了。不想前面溪涧又深,李

衮先一交跌翻在溪里,被南军乱箭射死。项充急钻下岸来,又

被绳索绊翻,却待要挣扎,众军乱上,剁做肉泥。可怜李衮、

项充到此,英雄怎使!只有李逵独自一个,赶入深山里去了。

溪边军马随后袭将去,未经半里,背后喊声振起,却是花荣、

秦明、樊瑞三将,引军来救,杀散南军,赶入深山,救得李逵

回来。只不见了鲁智深。众将齐来参见宋江,诉说追赶郑魔

君,过溪厮杀,折了项充、李衮,止救了李逵回来。宋江听

罢,痛哭不止。整点军兵,折其一停,又不见了鲁智深,武

松已折了左臂。

宋江正哭之间,探马报道:“军师吴用和关胜、李应、朱

仝、燕顺、马麟,提一万军兵,从水路到来。”宋江迎见吴用

等,便问来情。吴用答道:“童枢密自有随行军马,并大将王

禀、赵谭,都督刘光世又有军马,已到乌龙岭下。只留下吕

方、郭盛、裴宣、蒋敬、蔡福、蔡庆、杜兴、郁保四,并水军

头领李俊、阮小五、阮小七、童威、童猛等十三人,其余都

跟吴用到此策应。”宋江诉说:“折了将佐,武松已成了废人,

鲁智深又不知去向,不由我不伤感。”吴用劝道:“兄长且宜

开怀,即日正是擒捉方腊之时,只以国家大事为重,不可忧

损贵体。”宋江指着许多松树,说梦中之事与军师知道。吴用

道:“既然有此灵验之梦,莫非此处坊隅庙宇,有灵显之神,

故来护佑兄长。”宋江道:“军师所见极当,就与足下进山寻

访。”吴用当与宋江信步行入山林。未及半箭之地,松树林中

早见一所庙宇,金书牌额上写“乌龙神庙”。宋江、吴用入庙

上殿看时,吃了一惊,殿上塑的龙君圣象,正和梦中见者无

异。宋江再拜恳谢道:“多蒙龙君神圣救护之恩,未能报谢,

望乞灵神助威。若平复了方腊,敬当一力申奏朝廷,重建庙

宇,加封圣号。”宋江、吴用拜罢,下阶看那石碑时,神乃唐

朝一进士,姓邵名俊,应举不第,坠?而死。天帝怜其忠直,

赐作龙神。本处人民祈风得风,祈雨得雨,以此建立庙宇,四

时享祭。宋江看了,随即叫取乌猪白羊,祭祀已毕。出庙来

再看备细,见周遭松树显化,可谓异事。直至如今,严州北

门外,有乌龙大王庙,亦名万松林。古迹尚存,有诗为证:忠

心一点鬼神知,暗里维持信有之。欲识龙君真姓字,万松林

下读残碑。

且说宋江谢了龙君庇佑之恩,出庙上马,回到中军寨内,

便与吴用商议打睦州之策。坐至半夜,宋江觉道神思困倦,伏

几而卧,只闻一人报曰:“有邵秀才相访。”宋江急忙起身,出

帐迎接时,只见邵龙君长揖宋江道:“昨日若非小生救护,义

士已被包道乙作起邪法,松树化人,擒获足下矣。适间深感

祭奠之礼,特来致谢,就行报知睦州来日可破,方十三旬日

可擒。”宋江正待邀请入帐再问间,忽被风声一搅,撒然觉来,

又是一梦。

宋江急请军师圆梦,说知其事。吴用道:“既是龙君如此

显灵,来日便可进兵,攻打睦州。”宋江道:“言之极当。”至

天明,传下军令,点起大队人马,攻取睦州。便差燕顺、马

麟守住乌龙岭这条大路,却调关胜、花荣、秦明、朱仝四员

正将,当先进兵,来取睦州,便望北门攻打。却令凌振施放

九厢子母等火炮,直打入城去。那火炮飞将起去,震的天崩

地动,岳撼山摇,城中军马,惊得魂消魄丧,不杀自乱。

且说包天师、郑魔君后军,已被鲁智深杀散,追赶夏侯

成,不知下落。那时已将军马退入城中屯驻,却和右丞相祖

士远、参政沈寿、佥书桓逸、元帅谭高、守将伍应星等商议:

“宋兵已至,何以解救?”祖士远道:“自古兵临城下,将至濠

边,若不死战,何以解之!打破城池,必被擒获,事在危急,

尽须向前!”当下郑魔君引着谭高、伍应星并牙将十数员,领

精兵一万,开放城门,与宋江对敌。宋江教把军马略退半箭

之地,让他军马出城摆列。

那包天师拿着把交椅,坐在城头上,祖丞相、沈参政并

桓佥书皆坐在敌楼上看。郑魔君便挺枪跃马出阵。宋江迎阵

上大刀关胜,出马舞刀,来战郑彪。二将交马,斗不数合,

那郑彪如何敌得关胜,只办得架隔遮拦,左右躲闪。这包道

乙正在城头上看了,便作妖法,口中念念有词,喝声道:

“疾!”念着那助咒法,吹口气去,郑魔君头上滚出一道黑

气,黑气中间显出一尊金甲神人,手提降魔宝杵,望空打将

下来。南军队里,荡起昏邓邓黑云来。宋江见了,便唤混世

魔王樊瑞来看,急令作法,并自念天书上回风破暗的密咒秘

诀。只见关胜头盔上,早卷起一道白云,白云之中,也显出一

尊神将,红发青脸,碧眼撩牙,骑一条乌龙,手执铁锤,去

战郑魔君头上那尊金甲神人。下面两军呐喊,二将交锋,战

无数合,只见上面那骑乌龙的天将,战退了金甲神人。下面

关胜,一刀砍了郑魔君于马下。

包道乙见宋军中风起雷响,急待起身时,被凌振放起一

个轰天炮,一个火弹子,正打中包天师,头和身躯击得粉碎。

南兵大败,乘势杀入睦州。朱仝把元帅谭高一枪戳在马下。

李应飞刀杀死守将伍应星。睦州城下,见一火炮打中了包天

师身躯,南军都滚下城去了。宋江军马,已杀入城,众将一发

向前,生擒了祖丞相、沈参政、桓佥书,其余牙将,不问姓

名,俱被宋兵杀死。

宋江等入城,先把火烧了方腊行宫,所有金帛,就赏与

了三军众将,便出榜文安抚了百姓。尚兀自点军未了,探马

飞报将来:“西门乌龙岭上,马麟被白钦一标枪标下去,石宝

赶上,复了一刀,把马麟剁做两段。燕顺见了,便向前来战

时,又被石宝那厮一流星锤打死。石宝得胜,即日引军乘势

杀来。”宋江听得又折了燕顺、马麟,扼腕痛哭不尽。急差关

胜、花荣、秦明、朱仝四员正将迎敌石宝、白钦,就要取

乌龙岭关隘。不是这四员将来乌龙岭厮杀,有分教:清溪县里,

削平哨聚贼兵;帮源洞中,活捉草头天子。直教宋江等:名标青

史千年在,功播清时万古传。

毕竟宋江等怎地迎敌,且听下回分解。

扈三娘的结局,我在这里做一个交代。都知道,尤其电视连续剧播了以后,人最终死于江南。在征方腊这一战里边,梁山好汉一共折了59位,战死59位。但是别人的战死都是正常的交战,当阵阵亡,中伏兵遇难,重伤不治而死,或者是被俘而杀。只有扈三娘夫妻死得莫名其妙,为什么呢?她遇到了一个做妖法的,郑魔君。王英是跟郑魔君做战,郑魔君使出妖法,王英一看云中有一个金甲神人,王英大惊失色,一不小心就被对方一刀砍于马下。扈三娘一看要给丈夫报仇,拍马冲上前去,被郑魔君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镀金铜砖,砸在面门上,倒下马死去。我们现在可以说死得不值。为什么作者对59位好汉里边,57位都是正常的战争死亡,而就他夫妻两个人是这样一种结局呢?莫名其妙。不管《水浒传》写扈三娘英雄了得,用了如何重笔浓彩,作为人物形象,作为艺术形象单薄的,没有性格可言,只是一个概念,一个符号。这个符号是什么?能征惯战,美貌佳人。所以呀,连她的死都写得如此潦草,那么从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出,作者对女性的一种态度。

水浒传 中三位女将的 丈夫!的名字和绰号

一丈青扈三娘 母夜叉孙二娘 母大虫顾大嫂

一丈青扈三娘认宋太公为义父,拜宋江是大哥,宋江给说的亲,保的媒,跟矮脚虎王英皆为夫妻呼延灼领兵攻打梁山伯的时候,扈三娘擒获神火将魏定国,后征讨方腊和王英双双战死。孙二娘身世可怜,跟张青结婚后在十字坡开了一个酒店,后遇武松帮武松脱离大难,送去二龙山,后来征讨方腊战死。顾大嫂是孙立的弟媳妇,在关胜攻打梁山的是夫妻两个冒死回山送信,后来也战死征讨方腊的战争中。

水浒传里的人物都有谁?

水浒传里的人物有:林冲、鲁智深、宋江、杨志、武松。

1.林冲是一个忍辱负重,逆来顺受,奋起反抗的人。林冲的事迹有:豹子头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梁山泊林冲落草、林冲水寨大并火。

2.鲁智深是一个爱憎分明,刚爽豪迈,见义勇为的人。鲁智深的事迹有: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花和尚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单打二龙山、浙江坐化、解脱缘缠井。

3.宋江是一个仗义疏财,满腔抱负,忠于朝廷的人。宋江的事迹有:私放晁天王、怒杀阎婆惜、夜看小鳌山、 揭阳岭宋江逢李俊、及时雨会神行太保、浔阳楼吟反诗、智取无为军、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一打祝家庄、二打祝家庄、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

4.杨志是一个粗暴旷达,勇猛无畏,急功近利的人。杨志的事迹有:汴京城杨志卖刀、青面兽北京斗武、杨志押送金银担、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5.武松是一个急侠好义、刚猛不屈、敢作敢当的人。武松的事迹有:景阳冈打虎、武松斗杀西门庆、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威镇平安寨、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夜走蜈蚣岭、醉打孔亮。

扩展资料: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

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后镇压田虎,王庆,方腊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势力,最终走向悲惨失败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同时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