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贵妃,大多数人都知道,有人问安禄山与杨贵妃什么关系打开墓后,另外,还有人问安禄山与杨贵妃到底有没有鬼,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其实安禄山与杨贵妃什么关系打开墓后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安禄山与杨贵妃,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安禄山与杨贵妃
真的没有。
杨贵妃长得漂亮,贵为四大美女之一,且能羞花,可见她的美不是一般的靓丽。李白说:“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曾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不只是李白这样说,白居易也说杨贵妃的风韵那不是一般的漂亮,绝对称得上倾国倾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漂亮女子人人爱,关键是皇帝的女人谁敢多看一眼,偏偏有不怕死的。谁,就是镇守卢城的节度使安禄山。那安禄山曾认唐明皇为义父,出于孝顺也叫杨贵妃为母亲。安禄山长得肥大,又有一股子蛮力,当时又是唐明皇的爱将,因此贵妃和她的关系也不一般。曾经听过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的事情。其实也是有历史记载的,姚汝能的《安禄山事迹》这样记说:“(安禄山生日)后三日,召禄山入内,贵妃以绣绷子绷禄山,令内人以彩舆舁之,欢呼动地。玄宗使人问之,报云:‘贵妃与禄山作三日洗儿,洗了又绷禄山,是以欢笑。’玄宗就观之,大悦,因加赏赐贵妃洗儿金银钱物,极乐而罢。自是,宫中皆呼禄山为禄儿,不禁其出入。” 另有元稹的《连昌宫词》也写道:“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 一个大男人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在一起共浴,唐明皇难道不警觉,难道玄宗皇帝不怕杨贵妃给自己戴绿帽子:
其一,玄宗皇帝非常宠幸杨贵妃。唐明皇晚年猜得到杨贵妃,且是从儿子那里扒灰得到的,因此对杨贵妃有求必应,且皇宫里那些玩意早让杨贵妃玩腻了,杨贵妃想玩点花样,唐明皇自然不想反驳,毕竟想博美人一笑。其二,皇帝喜欢安禄山,倚之为朝廷重臣,且镇守边疆,屡立战功。其三,安禄山很会博唐明皇的高兴。唐明皇和杨贵妃关系莫逆的时候,已经六七十岁了,而贵妃才三十多岁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纪,因此安禄山投其所好给其贡献春药。刚开始安禄山进贡春药也许是为了获得唐明皇的好感,到后来春药用多了,肯定药效就差了,那么安禄山必然会制造药理更强的一种春药。如此曲线救国,就会更能得到皇帝的喜爱。其四,由于二人和大唐皇帝这样微妙的关系,以致手下人不敢猜疑。毕竟投鼠忌器,谁也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据说唐朝及唐朝以前,中国女子本来以露胸为美,但有次杨妃被安禄山抓破了美胸,杨妃为了不让皇帝发觉,将胸以丝巾遮住,鉴于杨妃的地位,众人都称赞杨妃以不露胸为美。后宫众佳丽亦纷纷效仿。最终,民间女子也开始仿,最终到现在。还有一个小故事,说杨贵妃有一次沐浴过后,和唐明皇安禄山在一起闲坐。当下杨妃懒妆便服,翩翩而至,更觉风艳非常。玄宗看了,满脸堆下笑来。适有外国进贡来的异香花露,即取来赐与杨妃,叫他对镜匀面,自己移坐于镜台旁观之。杨妃匀面毕,将余露染掌扑臂,不觉酥胸略袒,宾袖宽退,微微露出二乳来了。玄宗见了,说道:“妙哉!软温好似鸡头肉。”安禄山在旁,不觉失口说道:“滑腻还如塞上酥。”他说便说了,自觉唐突,好生局促,杨妃亦骇其失言,只恐玄宗疑怪,捏着一把汗。那些宫女们听了此言,也都愕然变色。玄宗却全不在意,倒喜孜孜的指着禄山说道:“堪笑胡儿亦识酥。”说罢哈哈大笑。于是杨贵妃也笑起来了,众宫女们也都含着笑。咦,有人感慨道:若非亲手抚摩过,那识如酥滑腻来?只道赤心真满腹,付之一笑不疑猜。
如此可见,二人关系的确不一般,但大家碍于皇家颜面,不敢道破。不过安禄山一直耿耿于怀,据说安禄山之所以扯旗造反,还是为了杨玉环。
安禄山与杨贵妃的故事是:
大唐天宝六年,安禄山被赐为平卢节度使,并兼任御史大夫,天宝九年,唐玄宗又把河东节度使的位置给了安禄山,并封为"东平郡王",这在大唐的历史上,是从来没有的。那时候的安禄山,已经不再是简单鲁莽的胡人了,他独霸三镇,拥兵20多万,权势很大,而且有雄厚的契丹队伍。
唐玄宗时代是大唐的"开元盛世",他给了安禄山这么多的好处也是为了笼络安禄山。没想到在安禄山生日的那一天,他竟信誓旦旦地称皇上和娘娘都是他的再生父母。
这时候的杨贵妃备受恩宠,美艳惊人,年纪尚轻,要收安禄山这个干儿子,有点为难了,但又不敢当面拒绝,于是,胡子一大把的彪悍男人居然和一个年轻貌美的皇帝的宠妃确立了母子关系了,实在可笑,安禄山就这样无意请安请出了一个干妈。
杨贵妃与安史之乱的关系:安史之乱起于杨贵妃,也终结于杨贵妃。
因为唐玄宗专宠杨贵妃而不理朝政,使得国家当时的情况很是混乱。这就引起了地方的不满,也可以说,这就是一个发动叛乱的可乘之机。于是安禄山就在云南发起了叛乱,并自己称帝。
当时燕君已经兵临城下。唐玄宗只好带着杨贵妃逃走,可是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次的叛乱没有被平息。叛军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要处死杨贵妃。
于是,在马嵬坡那个地方,唐玄宗忍痛赐死了杨贵妃。这就是这场战争的一个转折点。杨贵妃的死不仅是给了叛军一个交代,也激励了唐军的士气。从这个时候开始,唐军就开始大败燕军,最后赢了。
安史之乱是唐朝一个十分重要的事件。它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点,是唐朝一个由强盛变得弱小的一个时间点。安史之乱发生的地点如果是换成现在的中国的话,应该是在中国的北方。这件事开始的时候是在公元后755年的12月,一般认为这件事的结束时间是在公元后763年的2月。大概是经历了8年的时间。
安史之乱有两方作战,一方是唐朝,另一方是大燕。唐朝那一方是由李隆基、郭子仪、高仙芝、哥舒翰这些人做主要指挥的。大燕的那一方是由安禄山、史思明、史朝义、安庆绪这些人做主要的指挥。最后获胜的一方是唐朝。虽然唐朝一方是获胜了,可是自身的力量开始衰败了。
地方原来是不敢去冒犯中央的,经过了这一件事之后,地方也敢开始反抗中央,地方的势力希望自己能够代替李氏家族,统治全国。唐朝能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前累积的财富。还有就是兵力还是充足的。在安史之乱的中期时,唐朝大概是还有60万的兵力,大燕只有30多万的兵力。
百度百科—杨玉环
百度百科—安禄山
杨玉环和安禄山什么关系?
杨玉环是安禄山的养母。
《资治通鉴》卷216,天宝十年(751年)条记载,这年的正月二十日,是安禄山的生日。唐明皇与杨贵妃给安禄山送了很多生日礼物。为了笼络安禄山,唐明皇收安禄山为养子,于是,杨贵妃自然就成了养母了。
民间有生子第三日,给孩子洗澡的风俗。于是,安禄山生日过后的第三天,应召入宫,“贵妃以锦绣为大襁褓,裹禄山,使宫人以彩舆舁之(宫人用彩轿子抬着禄山)。”原来是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唐明皇还亲自前往观看,也觉得非常开心,赐给贵妃洗儿金银钱,又厚赐安禄山。
杨玉环(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唐朝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她的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除了母子关系外,两人之间也许也有一种师徒关系。安禄山很可能是杨玉环的舞蹈“教练”。
唐代盛行的中亚舞曲就是最有名的是胡旋舞。白居易的诗“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一句,明确指出贵妃与禄山都是胡旋舞的高手。
胡旋舞本来就出自安禄山的故乡西域。《旧唐书》卷200《安禄山传》记载,安禄山晚年身体肥壮,腹垂过膝,重330斤,行步不太方便,但是却很善于跳胡旋舞,他曾经在玄宗面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
杨贵妃要学舞的话,肯定是要学这种高级的歌舞了。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认为,杨贵妃是擅长胡旋舞。因此,与唐玄宗一起编导霓裳羽衣舞的杨贵妃,向安禄山学胡旋舞是很自然的事。
杨贵妃和安禄山睡过吗
应该有的,在《新唐书》上记载(原话忘记了):安禄山认了杨玉环为母后,安禄山经常到后宫去问候杨玉环,杨赐安禄山可以在她的华清池洗澡。读到这里请发挥你的逻辑思维想想杨为什么要给他这么“特别”的赏赐,毕竟杨玉环正是风华正貌,唐明皇都五六十岁了怎么满足得了她,安禄山却不同了正值壮年,而且又是她的名义上的儿子有冠免堂湟的理由可以经常见面。
更有野史说,安禄山与杨与环一起“那个”的时候把杨玉环的胸都抓破了,本人认为这断野史是真的,否则何来“禄山之爪”这个典故。
安禄山与杨贵妃到底有没有私情?
大唐历史上,安史之乱作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以安禄山为首的反叛军重创的大唐的元气,盛唐从此以后,慢慢的变得由盛转衰。
安禄山曾经的唐朝的节度使,为了讨好唐玄宗,特地认他为义父,这样一来,杨贵妃就成了义母。从此,安禄山成为了唐玄宗的宠臣,又跟杨贵妃走得很近。久而久之,安禄山与杨贵妃有私情的说法就慢慢地传开了,有传出了有关两人的具体故事。历史上有关杨贵妃与安禄山的传说很多,很多人都认为杨贵妃与安禄山关系不一般。《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记载,天宝十年正月三日是安禄山的生日,唐玄宗和杨贵妃赐给安禄山丰厚的生日礼物。过罢生日的第三天,杨贵妃特召安禄山晋见,替这个“大儿子”举行洗三仪式。杨贵妃让人把安禄山当做婴儿放在大澡盆中,为他洗澡,洗完澡后,又用锦绣料子特制的大襁褓,包裹住安禄山,让宫女们把他放在一个彩轿上抬着,在后宫花园中转来转去,口呼“禄儿、禄儿”,嬉戏取乐。
安禄山总是以一副愚憨之态示人,尤其在皇帝面前大演忠心耿耿的戏码。为讨皇帝欢心,在他认杨玉环做干娘的认养仪式中,安禄山竟扎了小辫,戴上肚兜,打扮为“小儿”,前来拜见“母后”。杨玉环虽从恩命,但对自己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却要认养一个五十岁的男人为养子,总觉得不是滋味。
据史载,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叛乱,率15万大军长驱直入,下潼关逼长安。唐玄宗携杨贵妃及朝中大员仓皇出逃蜀中,行至马嵬驿,禁军将士哗变,诛杀杨国忠,逼迫玄宗赐死杨贵妃。之后,唐朝用了整整八年时间才平定这场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
安禄山真的与杨贵妃有染?真相怕并非如此。其实,杨贵妃与安禄山私通之说当属坊间八卦传闻,从诸方面都难圆其说,首先是正史上毫无记载,就连暗示也没留下一点,杨贵妃与安禄山“私通”说,不仅有娱乐八卦的成分,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掺杂其间。李唐王朝的追随者,需要给那场著名的“安史之乱”找只“替罪羊”,杨贵妃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于是,杨贵妃便成为“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又是一个“红颜祸水”论。
古人的历史,总是需要理由的,可以想象,无论是杨贵妃还是安禄山,都是政治的牺牲品,历史的替罪羊。可怜了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总归是男人政治的一个玩偶罢了。正道是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可惜可叹!
安禄山强奸杨贵妃?
资治通鉴216卷751年有说到“自是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上亦不疑也”,里面发生什么大家自行判断,至于是强奸、诱奸、通奸还是清白,并无资料,无法了解
安禄山叛乱与杨贵妃有什么关系
安禄山叛乱与杨贵妃没有什么关系
唐玄宗在位时,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在重要的边境地区设立了十个军镇(也叫做藩镇),军镇的长官叫节度使。节度使带领军队,还兼管行政和财政,权力很大,地位很重要。按照当时的惯例,节度使立了功,就可能被调到朝廷当宰相。
李林甫掌权以后,不但排挤朝廷的文官,还猜忌边境的节度使。担任朔方等四个镇节度使的王忠嗣,立了很多战功。他手下的将领哥舒翰、李光弼,都是骁勇善战的名将,李林甫看王忠嗣的功劳大,威望高,怕他被唐玄宗调回京城当宰相,派人向唐玄宗诬告王忠嗣想拥戴太子谋反,害得王忠嗣险些丢掉了性命。后来还是哥舒翰在唐玄宗面前苦苦为王忠嗣申冤,玄宗才免了王忠嗣的死罪,改为降职处分。王忠嗣受不了这个冤枉,一气之下就病死了。
当时,边境将领中有一些胡族人。李林甫认为胡人文化低,不会被调到朝廷当宰相,就在唐玄宗面前竭力主张重用胡人,理由是胡人善战,而且跟朝官没联系,靠得住。唐玄宗本来最怕边境的将领谋反,就听李林甫的话,提拔了一些胡人当节度使。
在这些胡族的节度使中,唐玄宗、李林甫特别看中一个平卢(治所在今辽宁朝阳)节度使安禄山。
安禄山年轻时在平卢军里当过将官,因为不遵守军令,打了败仗。边境守将把他解送到长安,请朝廷处分。当时的宰相张九龄为了严肃军纪,把安禄山判了死刑。唐玄宗听说安禄山挺能干,下令把安禄山释放。
张九龄跟唐玄宗说:“安禄山违反军令,损兵折将,按军法不能不杀;而且据我观察,安禄山不是个善良人,不杀恐怕后患无穷。”
唐玄宗不听张九龄劝谏,还是赦免了安禄山。后来,张九龄被撤了职。安禄山却靠他奉承拍马的手段,一步一步地升官,当上了平卢节度使。不出三年,又兼任范阳(治所在今北京市)节度使。
安禄山当了节度使以后,就尽量搜罗奇禽异兽,珍珠宝贝,经常送到宫廷讨好唐玄宗。他知道唐玄宗喜欢边境将领报战功,就采取阴谋手段,诱骗平卢附近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将士,参加宴会。在酒席上,用药酒灌醉他们,把兵士杀了,又把他们的首领割了头,献给朝廷报功。
唐玄宗常常召安禄山到长安朝见。安禄山抓住这个机会,使出他狡猾的手段,尽量讨唐玄宗的喜欢。安禄山长得特别肥胖,凸肚子,矮个子,装出一副傻乎乎的样子。唐玄宗一见到他就乐了。
安禄山比杨贵妃大了十几岁,为什么安禄山还要认杨贵妃为养母?
因为安禄山看上的是杨贵妃的地位,又不是真的让她做自己的母亲。
安禄山当时是虽然是一方节度使了,但是他还不满足于自己的地位,想要升的更高,但是又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于是他就想着从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杨玉环入手,只要是得到了杨贵妃的赏识,她没事给唐玄宗吹吹枕边风,难道还怕唐玄宗不对他另眼相看吗。
安禄山当时是虽然是一方节度使了,但是他还不满足于自己的地位,想要升的更高,但是又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于是他就想着从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杨玉环入手,只要是得到了杨贵妃的赏识,她没事给唐玄宗吹吹枕边风,难道还怕唐玄宗不对他另眼相看吗。
安禄山凭借着杨玉环养子的身份地位一路水涨船高,最后甚至在唐玄宗上朝的时候安禄山都可以在旁边坐着,这是一份至高无上的殊荣。所以后来安禄山发动叛乱的时候才会那么顺利,因为当时唐玄宗和杨玉环对他是十分信任,根本不信他会对自己做什么不利的事情,安禄山才会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可以说如果安禄山没有认杨玉环为养母的话,他的地位根本不会上升的那么快,也就不会有实力去主导安史之乱。当然,杨玉环地位在那里摆着,别说当养母了,就是当奶奶,安禄山也会上赶着去做孙子的。
杨贵妃和安禄山有染?
历史上有关杨贵妃与安禄山的传说很多,很多人都认为杨贵妃与安禄山关系不一般……尽管安禄山使出浑身解数讨好皇帝和贵妃,但杨玉环始终不太喜欢安禄山。 安禄山是中国唐代安史之乱的祸首,他权势的取得,除了手段狡诈,善于谄媚逢迎,骗得唐玄宗、杨贵妃等人的宠信和支持外,还因为河北一带民族杂居,情况复杂,而他熟悉当地情况;另外,当时奚族和契丹族势力较强,不时进扰河北,他以征战或欺诈手法镇压两族立功,被玄宗倚为安边长城。玄宗晚年,朝政腐败,禁军虚弱。安禄山洞悉内情,有轻朝廷之心。他又与权臣杨国忠不和,遂阴谋叛唐。但安禄山在李隆基面前,头脑清晰,反应敏捷。李隆基曾经指着他的大肚子,开玩笑说:“你这蛮子的肚皮里,有什么东西,大成这个模样?”安禄山回答说:“什么都没有,除了一颗赤心!”李隆基大为喜悦。李隆基曾经命安禄山晋见皇太子李亨,安禄山却不肯叩头,左右侍从催他跪下,他拱手肃立,问说:“我是一个蛮子,不懂得中央的礼仪规矩,不知道皇太子是什么官?”李隆基说:“皇太子就是储备君王,我死了之后,他可以代替我!”安禄山说:“我非常愚昧,从前只知道陛下一个人,不知道更有储备君王。”假装万不得已,只好跪下叩头。李隆基以为他说的全是真话,对他更加宠信。 历史上有关杨贵妃与安禄山的传说很多,很多人都认为杨贵妃与安禄山关系不一般。《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记载,天宝十年正月三日是安禄山的生日,唐玄宗和杨贵妃赐给安禄山丰厚的生日礼物。过罢生日的第三天,杨贵妃特召安禄山晋见,替这个“大儿子”举行洗三仪式。杨贵妃让人把安禄山当做婴儿放在大澡盆中,为他洗澡,洗完澡后,又用锦绣料子特制的大襁褓,包裹住安禄山,让宫女们把他放在一个彩轿上抬着,在后宫花园中转来转去,口呼“禄儿、禄儿”,嬉戏取乐。 电视剧中的情节与野史有所不同,尽管安禄山使出浑身解数讨好皇帝和贵妃,但杨玉环始终不太喜欢安禄山。 那年六月一日,将是贵妃38岁生日,皇帝试谱新曲,但想不出一个好曲名。就在这时,安禄山买下了别人万里迢迢进贡的荔枝亲自带进宫进贡给贵妃娘娘。禄山驰至御前,马扑前而累死,禄山昏迷。皇帝救治,听说其乃得知“南海荔枝,比四川的更加好看好吃”,而贵妃爱吃新鲜的荔枝,故亲赴南海,驰驿而进。皇帝感其愚忠,因以曲名《荔枝香》。左右欢呼,声动山谷。而贵妃怏怏不乐:此荔枝之事已成为她的心结——她怕世人会视她为骄奢淫逸的罪魁祸首。 安禄山总是以一副愚憨之态示人,尤其在皇帝面前大演忠心耿耿的戏码。为讨皇帝欢心,在他认杨玉环做干娘的认养仪式中,安禄山竟扎了小辫,戴上肚兜,打扮为“小儿”,前来拜见“母后”。杨玉环虽从恩命,但对自己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却要认养一个五十岁的男人为养子,总觉得不是滋味。 朝政之上,安禄山称契丹进犯,请旨返回边关,忽然大哭,一再表明对朝廷的衷心,皇帝宣旨同意其归去,杨国忠得知消息时,安禄山已快马扬鞭远去。杨国忠扼腕叹息,此次的放虎归山,终有了之后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
安禄山和杨贵妃究竟有何关系?
杨贵妃是安禄山的干娘,除此之外,野史里边所谓杨贵妃和安禄山通奸的这层关系并不存在。杨贵妃是唐玄宗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而安禄山则是当时大唐的三镇节度使,深受唐玄宗和杨贵妃器重。
杨贵妃本来是唐玄宗的儿媳妇,寿王李帽的原配夫人,后来被唐玄宗看上,于是利用皇权强行将杨贵妃夺取到自己身边。而杨贵妃靠着自己的天资国色,还有能歌善舞,博得唐玄宗的宠爱,三千恩宠系一身。而安禄山本是大唐东北地区的节度使,靠着请客送礼节节高升。
他特别善于察言观色,处处巴结杨贵妃,从而进一步获得唐玄宗的信任。安禄山每次进京都会给杨贵妃和唐玄宗带去重礼,这些礼物都是他精心挑选,花费巨资,并且聘请能工巧匠精心雕琢而成。进而得到了杨贵妃的信任。一步步地走向了大唐的权力中心。安禄山擅长于跳舞,但是他身材肥胖,所以他跳舞没有那种美感,反而显得十分滑稽,但是也因此而引的唐玄宗和杨贵妃哈哈大笑。
后来安禄山为了进一步巴结唐玄宗和杨贵妃,提出了拜,唐玄宗和杨贵妃为义父义母,唐玄宗答应了。故而有后来的贵妃洗禄儿,就是杨贵妃为安禄山洗澡。很多人由此推测,安禄山和杨贵妃有奸情,实际上这个并不准确,因为这是在大唐皇宫,整个宫殿里边都是唐玄宗的眼线。而且唐玄宗如此宠爱杨贵妃,是绝对不会让其他人染指的。所以安禄山跟杨贵妃就是出于政治利益结拜的干娘,和干儿子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