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说到摔到,大家应该都熟悉,有人问任正非把手机摔到余承东脸上,另外,还有人问任正非把手机摔到余承东脸上,这到底是咋回事?事实上任正非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芯片呢,接下来,小编就来教教大家任正非把手机摔到余承东脸上,让我们来看看吧。
任正非把手机摔到余承东脸上
任正非,企业家,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创始人、总裁。1944年10月25日出生于贵州省镇宁县,祖籍浙江省浦江县。代表作品:《华为的冬天》。
余承东,1969年生,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人,现任华为消费者业务CEO、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同时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 、常务董事。
不是,华为下面分很多机构,任正非是华为董事长,余承东现任华为终端公司董事长,负责手机方面,归任正非领导
华为余承东“被转岗”,任正非为什么对余承东这么重视?
其实余承东在担任消费者业务CEO以来,他把消费者BG这一块做的很好,还成功拿下了中国市场手机老大的宝座,所以华为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其中少不了余承东的功劳,目前余承东依旧担任消费这一板块。
余承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爬到现在的位置,而且任正非也很看好余承东,所以任正非一步步把余承东推上现在的位置。
余承东在华为的地位很高,能够和任正非有得比较,且余承东的级别是在领导地位,所以他的工资肯定很高。任正非之所以会把华为给余承东,其实就是看到他所付出的努力得到的回报,也很重视余承东的能力。虽说余承东很喜欢吹牛,但他吹牛也是要用实际行动换来的。
而且余承东自2011年接掌华为消费者BG以来,带领华为从一个手机领域的无名之辈一路狂奔,2016年以来更是一直稳居全球第三大手机品牌。余承东算是立下汗马功劳。尤其过去三年,每年的智能终端业务是华为财务报表中最抢眼的一块。2017年12月29日,华为宣布,预计2017年华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53亿部,全球市场份首次突破10%,稳居全球前三。
本质上是因为华为内部对华为云寄予厚望,但业绩却摆在那儿,不争气,如果按照现在稳扎稳打的局面,很难达到任正非希望华为云“三年超阿里云,五年超亚马逊”的鸿鹄之志,因此需要余承东这样的人来守正出奇。
任正非不准余承东说超越苹果公司,到底是怎么回事?
众所周知,经过短短四、五年的突破性发展,华为手机已经从一款小众品牌手机一跃发展成为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二的世界知名品牌,而被华为取而代之的,正是现位居世界第三的iPhone手机。可以说,华为手机的出现,让苹果公司真正感受到了对手的存在感。
而今年上月刚刚发布的华为Mate 30系列,更被国内人士称之为阻击iPhone 11“最有力”的“武器”。确实也如预测一样,华为Mate 30系列自国内发售以来,销量直线上升,国内首发上市当天,就创下一分钟内破5亿,三小时销量突破100万台的销售记录,让人看到了成功阻击iPhone 11的希望。而来自产业链的消息更确认,华为已经给富士康追加Mate 30系列订单,以满足用户的购买需求。
这个数字代表着什么?让我们再来看看分析人士对于iPhone 11的预测。自iPhone 11系列上市以来,火爆的销售业绩惊呆了此前喊衰iPhone 11的分析人士。时至今日,iPhone 11系列某些型号已经进入脱销状态。而传来的消息是苹果公司已经给富士康等供应商下达增加订单指标,直接增加了800多万台的订单数量,订单增幅达10%。而分析人士也调高了今年iPhone 11的整体出货量,预计达到7300多万台左右。
虽然有分析人士预测,今年华为智能手机销量可能突破2.5亿台大关,继续雄踞世界第二的宝座,并进一步缩小与三星手机的差距,却也掩盖不了华为与苹果公司差距所在。
那么,究竟是哪方面不足?哪些差距呢?认为存在于两个方面,首当其冲的是系统,iPhone用的是苹果公司自家的iOS系统,自成体系,并且用户认同感非常强,而时值今日,华为虽然拥有鸿蒙系统,但究竟达到了一个什么水平,由于目前还没有预装手机,无法得出结论,但与苹果公司的差距是巨大的。其次是品牌的溢价能力,虽然华为手机的价格也是越来越高,但其智能手机的利润却远远达不到苹果公司的标准;虽然华为手机整体出货量已经超过了苹果公司,但手机利润与苹果相比,差距很大。恐怕也正是因为基于此的认识,任正非于今年初表示,华为与苹果公司相比,还有很多不足(弱点),而这也恐怕才是任正非不准余承东说超越苹果公司的真正原因。
华为与苹果公司智能手机的激烈竞争,却为富士康创造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两大品牌的手机销量巨增,为富士康今年本来疲软的业绩带来了丰厚的保证,看来,在苹果和华为两大公司强力销售业绩的带动下,富士康今年又将迎来一年“好收成”。
华为余承东“被转岗”,任正非为什么对余承东这么重视?
因为余承东把荣耀手机做得非常好,所以比较重视。
总裁大还是董事长大?任正非大还是余承东大?
董事长大于总裁。
董事长是一家公司的最高领导者,统领董事会。董事长也是董事之一,由董事会选出,其代表董事会领导公司的方向与策略。而总裁的权责范围主要是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有计划权、建议权、否决权、调度权,或者对总经理决策有建议权。
任正非的权利要大于余承东,因为任正非是华为的创始人,而且是董事长。高层执行官员即高层经理人员受聘于董事会(余承东就是此类),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拥有对公司事务的管理权和代理权,负责处理公司的日常经营事务。
该执行机构的负责人就称为CEO或总裁,也就是首席执行官。担任企业CEO或总裁的,可以是董事长或副董事长兼任。而且余承东是华为消费者业务CEO。所以,任正非的权利要比余承东的大,因为任正非是董事长,而余承东是董事会董事。
董事长大于总裁,而任正非的权利要大于余承东,因为任正非是华为的创始人兼董事长,而余承东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同时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常务董事。所以任正非要比余承东的权利大。
CEO或总裁的主要职责是:任免经理人员;执行董事会的决议;主持公司的日常业务活动;经董事会授权,对外签订合同或处理业务等。
综上所述,如果创始人还是公司的大股东,则其权力最大,如果创始人已经不再是公司大股东的,则其基本上权力最小;一般来说,董事长权力大于CEO和总裁,但在两种情况下例外:一是内部人控制的情况下,CEO或总裁的权力大于董事长;二是CEO或者总裁是大股东的心腹,而董事长不是。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创始人、CEO、总裁和董事长到底谁更大,谁说话好使
百度百科-总裁
百度百科-董事长
百度百科-任正非
百度百科-余承东
任正非为什么不用身边的余承东,而是培养孙亚芳成为接班人?
然而孙亚芳并不是华为元老级人物,半路出家的她曾经只是河南某无线电厂的一枚普通技术员。任正非为啥如此看重她?1.雪中送炭。1989年的华为还是个小民企,远没有现在世界500强的风光无限,任老经常为资金问题急的团团转,这时孙小姐出现,利用自己的关系帮忙搞定贷款,妥妥的救命恩人啊!
2.有魄力。她进华为不久就敢为发放拖欠员工工资公然叫板任正非,一招让任老刮目相看。
3.有实力。她一手打造了日后令对手胆寒的华为狼性市场营销体系,华为的制度架构都有她的个人烙印;她还带领华为在2013年超越爱立信,成了全球最大通讯设备商。
4.有情商。任老母亲车祸重伤,她比任老还早到现场组织抢救,这件小事被任老写在亲笔传记《我的父亲母亲》里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5.有文笔。某年春节返工,任老突袭高管,布置半命题作文“无为而治”,只有她在规定的两小时内答完,一篇《不要挽狂澜于既倒的英雄》洋洋洒洒文采斐然,任老亲手点赞,命华为人集体阅读学习。
6.学习精神。2012年的国际通信技术大会上,她的英语演讲艳惊四座,口才和风度令歪果仁倾倒。华为公司级别的对外活动都有她的身影,在她的带领下,华为在国际上的形象越来越高大了。孙亚芳办事情雷厉风行、非常有魄力、并且还是一位刚柔并济的女性。在1992年华为最困难的时候,也是孙亚芳挺身而出,扭转了公司的局面。记得当时,华为因为货款回收慢,资金流出现问题。公司连续几个月没有发工资,很多员工士气十分低落,最后出现员工的辞职潮,这样下去华为十分危险。
非我莫属的人。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华为终于收到一笔大额货款,是当时高层却犹豫这笔款到底该怎么用?任正非也迟迟做不了决定,最后孙亚芳站了出来,用非常霸气的语调强调一定要先给员工发工资。没想到这笔工资却激发了大家的斗志,员工积极性上去了,华为的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就这样华为终于走出了困境。孙亚芳不仅办事情有魄力,而且做事情很细心,是华为的才女,哈佛EMBA的高材生。任正非的性格是很喜欢专注内部管理,而孙亚芳成为了华为出色的外交官。所以在业界,人们用“左非右芳”的美誉来形容他们两,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孙亚芳还是任正非的好搭档,在与外界露面时,任正非在场她只充当绿叶,做好任正非的顾问和参谋。而任正非不在时,华为的重大事情都是孙亚芳挑起了大梁。
雷军明明是和任正非同级别的,为什么只能对话余承东
我觉得从目前来说,任正非的“华为”已经超过了雷军的“小米”,以此来看,任正非要比雷军更红一些。
现在华为公司的老大是余承东吗?
一直是任正非,余算消费者BG老大!
任正非送歼15模型给余承东,是在哪家买的?
《阿宝》《鹦鹉奇缘》(阿英)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