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x保养 >

世界上真正抗病毒的三种药

  • x保养
  • 2021-12-22

谈到世界上,大家都了解,有人问抗病毒都有些什么药,还有朋友想问国外已经研制出了一些能够有效治愈艾滋病的抗病毒药物,这到底是咋回事?事实上同时服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可以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们整理的世界上真正抗病毒的三种药,希望能帮到大家。

世界上真正抗病毒的三种药

1:干扰素(普通干扰素、长效干扰素):疗效与麻烦同在的“富人药”

有人将干扰素的出现誉为乙肝抗病毒药物的第一个里程碑,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起,干扰素广泛应用于乙肝治疗,也标志着历史推进到“干扰素时代”。刚刚出道的干扰素便带给人们不小的惊喜,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疗效。经过干扰素正规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大约有35%以上能达到预定疗效,若在此基础上再联合使用胸腺肽,疗效还可更上一层楼。干扰素是一种注射用2药,药物半衰期短,要维持药效须隔天注射一次,这给病人带来不小的痛苦和不便。2005年,罗氏公司的长效干扰素派罗欣通过美国FDA批准,被正式用于乙肝治疗,使这个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因为它只需每周注射一次。

医生们发现,治疗前转氨酶高(但低于正常值的10倍)、DNA指标小于2×108者以及女性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效果相当的好,此外,病程短、非母婴传播、肝纤维化程度轻且无合并其他

肝炎

病毒感染者使用效果也相当不错。

另外,据高志良教授透露,干扰素还有一项特别的能耐,它居然能使一部分人的乙肝表面抗原转阴,不过这个数量不大,只有3%,而这是拉米夫定等核苷类药物所不能做到的。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随着干扰素剂量的不断加大,以及疗程的不断延长,干扰素的缺点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在使用干扰素的开始几天,医生们发现很多病人都像得了重感冒一般:发热、头痛、乏力、全身肌肉和关节疼痛……不过,这种症状在注射三五次后便可消失。

有些病人用完干扰素后,发现脱发开始增多,有时拿起梳子一梳,头发便一缕缕往下掉。很多使用者的骨髓受到抑制,血小板和白细胞都会降低,病人感觉很难受。有少部分病人可能出现精神方面的损害,如

抑郁

、妄想症、重度焦虑。不过,这些不良反应只是在部分病人身上出现,而且其损伤是一过性的,停用后几天到几个月,上述不良反应便可烟消云散。所以,在用药过程中,病人需要密切留意这些不良反应的出现,有异常情况马上告诉医生,这样医生便可根据不良反应的程度来调整剂量和给药频率。肝功能失代偿(转氨酶高于正常值的10倍以上)的病人要特别小心,因为他们一旦用了干扰素,肝功能将发生急剧的损害,出现严重黄疸。

高志良教授特别强调,使用干扰素者应密切监测副反应,要每3个月检测1次甲状腺功能、血糖和尿常规等指标。如治疗前就已存在甲亢,最好先用药物控制好,再开始干扰素治疗。另外,应定期评估精神状态,尤其是对出现明显

抑郁症

和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立即停药并密切监护。

不良反应较多,是限制干扰素广泛使用的一大瓶颈。价格昂贵,则是干扰素的另一大缺点。普通干扰素70块钱左右一支,隔天打一支,一个月下来就耗去一千多块钱。长效干扰素贵得更是惊人,一支的价格在1000~1400元之间,这样一个月下来也要5000多块,优势是一个星期打一次就行了,效果优于普通干扰素。干扰素的疗程至少半年,这半年下来普通干扰素大约要六七千元,长效干扰素大约要三万五。这还仅仅是抗病毒花掉的钱,算上保肝降酶药等其他药物,还有一系列的检查费用,这不是一个普通收入的病人可以轻易承受的。何况,有些病人疗程还不止半年。

2:拉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被全世界普遍认可的乙肝抗病毒药物,除了干扰素之外,还有另一大门派——核苷类药物,这类药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广泛用于治疗乙肝。这一门派的大师兄便是赫赫有名的拉米夫定(商品名“贺普丁”)。拉米夫定被誉为乙肝抗病毒第二个里程碑性的药物。

当年,拉米夫定刚出道时风光无限,呼声很高,在很多乙肝病友的记忆中也许还依稀能记起当时的媒体给了拉米夫定怎样的评价——“(拉米夫定)的面世为无数乙肝患者带来了希望与福音”。

拉米夫定进入肝细胞内通过抑制HBV过程中必需的酶――HBV聚合酶,有效阻止病毒的合成和复制,适用于HBV活动性复制的慢乙肝成年病人(16岁以上)。拉米夫定起效非常快,很多病人用药大约1周后就后显现疗效,HBV-DNA平均阴转时间比干扰素治疗提前2个月。拉米夫定第二个优点是HBV-DNA下降幅度大,阴转率高,在使用的头2~3个月,DNA一般能下降2~3个对数级,如从107下降到105~104,用到半年左右有超过一半的人DNA都能阴转。拉米夫定第三个优点是适应范围广,由于其毒副作用低,一些病情危重不宜使用干扰素的病例在使用拉米夫定后能够获得较好疗效,加上拉米夫定只需每天口服一粒,较干扰素大为方便。

然而,拉米夫定好是好,可是用久了容易使乙肝病毒产生“审美疲劳”,居然可以在拉米夫定的眼皮底下,不屈不挠茁壮成长。是什么让病毒不再惧怕拉米夫定?科学家们仔细分析后发现,原来病毒的基因已出现变异,对拉米夫定已不再“感冒”。

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乙肝患者发生病毒变异的比例增高,第一年为14%,也就是说使用拉米夫定满一年的病人中,有14%的人再用拉米夫定已经无效;第二年这个数字变为38%;第三年变为49%;第四年变为66%。高变异率限制了拉米夫定的长期应用。有些乙肝病人在发生病毒耐药变异后会出现病情加重,少数甚至发生肝功能失代偿。

3:阿德福韦:拉米耐药后的新希望

拉米夫定的病毒耐药变异问题一直让医生和病人们非常头疼。拉米夫定耐药后该怎么办,人们迫切期待着新的药物出现,阿德福韦(有两种产品,包括国产的“代丁”和进口的“贺维力”)的上市无疑是一场及时雨,让对拉米夫定耐药的病毒株重新低头。

其实,阿德福韦在抗病毒能力方面并不比拉米夫定强,甚至可以说弱于后者。这体现在其抗病毒速度没有拉米夫定快,起效时间慢,而且抗病毒的强度不够高。阿德福韦一般使用3个月后才起效,很少在1~2个月DNA就能阴转的。所以阿德福韦一度被列为二线药物,只有在拉米夫定耐药时才替补登场。然而,专家们认为,阿德福韦同样可作为一线药物使用,只不过患者需要有更久的耐心,等待疗效的出现。

阿德福韦同样会产生耐药,但出现的机会比拉米夫定更小,出现耐药病毒变异的时间也更晚一些。由于“代丁”和“贺维力”都是2005年才刚刚在国内上市,大多数病人用药尚不满一年,所以关于阿德福韦的耐药问题,国产还缺乏相关资料。贺维力在国外使用较早,参考国外的研究资料,阿德福韦耐药发生率数据是第1、2、3年分别为0%、1.6%、3.1%。

阿德福韦还个缺点,就是可能会导致肾功能的损害。阿德福韦上市之前做临床试验时,曾经有4种不同的规格和剂量用在不同的病人身上,有些用量较大的病人(30mg/天)中有部分出现肾功能损害。为此,医生们现在将每天应用的剂量减少到10mg,这个剂量被认为是比较安全的。尽管如此,对于长期应用阿德福韦治疗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当定期监测肾功能。

在药店的随访过程中,记者留意到,在拉米夫定的药盒中有这样一句警示性文字:“请遵医嘱用药和停药。”这样一句话,与一般药品的说明有所区别:一般药品只强调了“请遵医嘱用药”,而拉米夫定,则特别地强调了“停药也需遵医嘱”。

拉米夫定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停药指征之前不能随便停药,否则一停药就容易反跳,轻重程度不一。有的人反跳症状比较轻,只是表现为一过性的转氨酶升高。但是有大约8%的人反跳症状比较严重,出现黄疸和肝功能失代偿,拉米夫定近年来惹出的纠纷和官司基本上都是出在这些病人身上。高志良教授也指出,由于病人依从性较差,经常吃吃停停,停停吃吃,这也是加速拉米夫定耐药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维也要遵医嘱停药。

4:恩替卡韦:令人惊喜的一匹黑马

乙肝新药上市的步伐,并不是到阿德福韦便嘎然而止,如果说2006年乙肝抗病毒药物带给人们最大的惊喜是什么,那非恩替卡韦(商品名“博路定”)莫属。

恩替卡韦于2005年底通过中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审批,并于2006年初在中国上市。高志良教授说:“恩替卡韦的抗病毒效力是拉米夫定的300倍。”。

据介绍,恩替卡韦的生产厂商、制药界巨头施贵宝公司做了一项世界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即对比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结果无论是肝组织学、e抗原转阴还是病毒DNA数量转阴,恩替卡韦均优于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抑制病毒速度快,亦不反弹,组织学改善显著。当然,抗病毒效力是否真有宣传的那么强,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恩替卡韦抗病毒效力既然如此之强,那医生们岂不是都“情不自禁”用上恩替卡韦,那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岂不是通通成了过眼云烟?

“恩替卡韦价格太高,根据中国国民的经济情况,它近几年都不会取代拉米夫定。”高志良教授分析道。

是的,恩替卡韦的价格的确高得令人咋舌——39.2元/片(每天口服一片),足足是拉米夫定的2.5倍。他们的差价太大,对于国内多数老百姓来说,这个差别是难以接受的。虽然恩替卡韦DNA转阴的速度较快,一般是一周左右,而拉米夫定大约要三四周,为了省钱,很多人还是不在乎拉米夫定的抗病毒作用较恩替卡韦缓的事实。况且对于很多初治乙肝病人,拉米夫定还是有效的,而且很多医生习惯用拉米夫定,并且积累了相当的用药经验。

也许很多人要问,难道中药就不能用于抗病毒吗?这也正是目前中药抗病毒所面临的尴尬局面。中药抗病毒的效果,在临床上已经被很多医生和病人所接受。如从中药苦豆子中提取的苦参素,已制成静脉内和肌肉内注射及口服制剂,对于改善肝脏生化学指标及抗乙肝病毒具有一定的作用。然而,高志良教授委婉而客观地指出:“这些中药里的多数药物缺乏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其抗病毒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

目前,世界各大药厂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其他乙肝药物的研制和各期临床试验,不要过多久,市场上还会出现更多的乙肝新药,如韩国的克拉夫定,等等。到时,医生和病人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

五种药物,有没有绝对“大腕”?

也许很多人要问:“乙肝抗病毒药物现在有这么多,我该如何选择呢?”

实际上,抗病毒药物并没有谁是真正绝对的“大腕”,它们各有利弊和优劣,使用的适应症、剂量、疗程以及不良反应各不相同,所以正确掌握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药物选择、治疗时机以及疗程格外重要。

“治疗前应做肝穿。患者在进行抗病毒之前最好先做一次肝穿检查,明确肝组织内病毒分布及数量、肝脏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以决定使用哪种抗病毒药物和抗病毒治疗方案。”

如果是首次使用抗病毒治疗,以上几种抗病毒药物,选择其中一种进行治疗都可以。但是需要和病人密切协商,医生应充分了解根据病人的经济、身体、工作、生活、婚姻、生育等等情况,选定最为合适的治疗方案和药物,由于抗病毒治疗时间长、投入精力、物力、财力巨大,治疗方案一定要切实可行、实事求是。“具体选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有明确家族乙肝背景(垂直传播,即母亲在妊娠分娩时传给孩子)者,干扰素效果不佳;如肝功能失代偿阶段(晚期肝硬化)、高黄疸者不能使用干扰素;拉米夫定最好不要用于儿童;阿德福韦最好用于拉米夫定治疗发生病毒变异者。拉米夫定可用于肝功能失代偿的病人。重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病人如果乙肝病毒复制指标为阳性,可以选择拉米夫定和恩替卡维。”

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前,最好和医生探讨病情,包括病毒复制指标,肝脏功能状态,肝脏组织病理表现,的确需要抗病毒治疗,不要轻易错过抗病毒治疗的时机。同时患者也因清楚利害轻重:第一,抗病毒治疗要冒一些风险,如有些患者抗病毒治疗的钱可能会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第二,有一部分即使做了抗病毒治疗,病情还是不能很好地控制。

担忧的声音

对“真正的”抗病毒药物有一定了解的慢性乙肝患者,存在着种种的疑虑,主要是以下三种,这使得他们在抗病毒治疗大门外徘徊不定,担忧不已。

“应用拉米夫定最可怕的就是产生乙肝病毒变异,一旦变异病情将加重甚至死亡。”

变异却并非洪水猛兽,专家们研究发现,发生变异后可有如下几种情况:①已获疗效(DNA转阴),病人没有不适感,转氨酶也不升高。这时可继续用药,不必停。②转氨酶轻度升高,但低于用药前水平,病人没有症状。也可继续用药。③除转氨酶轻度升高外,病毒指标如HBV DNA也有轻度升高,但仍低于用药前水平。还可继续用药,不必停。前3种情况多见,占变异病例的70%。④转氨酶明显升高,HBV DNA也明显升高,这时需要停药或更换其他药物。

许多乙肝病人长期服用拉米夫定,多年后出现了乙肝病毒变异,这时乙肝病毒复制指标再次转阳,肝功出现异常,此时不要轻易停用拉米夫定,防止野生毒株的反跳,此时可以加用阿德福韦,与拉米夫定并用一个月,之后停用拉米夫定,长期使用阿德福韦抗病毒治疗,阿德福韦出现病毒变异的概率很小。

“拉米夫定用了就停不掉,停了就复发”。

这不是事实。所有抗病毒药物都是有疗程的,不会一辈子用下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可以如期停药。停药后有可能复发,但不是必然复发。乙肝复发问题的确没有解决,复发率可达到30%~50%。不过,复发后再度应用抗病毒药继续有良效,这就是抗病毒药物应用的反复性。怎样看待乙肝的复发?复发是指康复阶段后病情又反复了,你不能小看这个“康复阶段”,有了这一阶段,就阻止或推迟了向肝硬化的进展,为防止发生肝癌立了功。因为目前还没有“一劳永逸”的药物,不用抗病毒药物,真正的“康复阶段”都没有,况且,并非人人都会复发。实际上,不少复发者存在用药不规范、滥用药、过多用药、饮酒、生活不规律等问题,如注意到这些问题,复发是可能减少和预防的,有许多慢性乙肝病人就没有经受“复发”的挫折。

“用了拉米夫定耐药,再上阿德福韦,阿德福韦不行就上恩替卡韦,以后抗病毒药真的就不能停吗?那岂不是陷入到一个无底洞之中去了吗?”

这个顾虑反映了乙肝病人的普遍心声,很多人担心现在的抗病毒药物“能上不能下”,不能随便停药,要求长期甚至终生服药,可能永远没有终点。等哪天病毒变异了,还得上下一个。这悲惨的场景就好像没抗病毒的时候,属于老老实实呆在岸上的安全者,抗了病毒则就是上了抗病毒药物的“贼船”:上得去,下不来,以后不得不抗……于是,各种称呼就出来了:拉米夫定那阵就叫“上了拉米夫定的贼船”,以后可能还有“上了阿德福韦的贼船”,或是“上了恩替卡韦的贼船”……

高志良教授对“无底洞”一说亦不完全否认,的确有相当多的乙肝病人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之间不停轮换,抗病毒治疗始终停不下来。迄今为止,还没有抗病毒药物能够理想地清除乙肝病毒,所以就必须换药,我们只能慢慢等待更好的抗病毒药物的出现。但他同时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核心:将这么多钱砸向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是为了为抑制病毒、保护肝脏、延缓肝硬化肝癌争取更多的时间。有部分病人吃完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或恩替卡韦等)已经成功地抑制了病毒;另一部分病人不幸出现耐药情况,这些人就不得不一直治疗下去,用更先进更高级的药物继续维持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与否,其重症肝炎发生率、死亡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并非所有的病人都会掉到无底洞中去。”高志良教授如是说。而这,相比于将钱砸向那些毫无保障,未被证实效果的保健品、乱七八糟的药品上面,要明智得多。

那么,抗病毒,抗到什么时候才到头?高教授告诉记者,这其实就是治疗终点的问题。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都有停药的指标。“大三阳”要转到“小三阳”,“小三阳”要治疗到乙肝病毒DNA连续两年阴性,达到这个目的后还是有一部分病人可以停药的。

有治疗指征的大三阳病人变为小三阳后,再连续使用半年抗病毒药就可以把药停掉,如果其病毒DNA观察一年都是阴性的,这种病人今后复发的机会较少。不管是拉米夫定、阿德福韦还是恩替卡韦,如果没转到小三阳,那就得一直吃下去,否则停药后病情就可能反跳。若已转成小三阳,一般不反跳。

对于有治疗指征的小三阳病人,DNA转阴后至少还要服用两年的抗病毒药。

高教授最后指出,抗病毒虽是乙肝治疗中最重要的环节,但并非治疗的全部,一般在抗病毒的同时也要结合1~2种护肝降酶药,以求更全面的治疗效果。

包括病毒灵、金刚烷胺、利巴韦林、双密达莫、西咪替丁、干扰素、聚肌胞、蜂胶等 1、病毒灵

(1)退热作用。配合VBI、扑尔敏、VC使用,控制症状:退热。

(2)痘病不建议使用该产品,如配合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体温能降到正常体温以下。 2、金刚烷胺

(1)抗病毒:甲型流感病毒、肿瘤病毒(马立克、传贫)有预防治疗效果,对传支、传喉、法氏囊没有作用。

(2)强效剂:是一些抗生素的强效剂

(3)配合扑热息痛,退烧效果更好,特别是病毒性继发。 (4)提高免疫力:速度效果都比左旋咪唑好。 3、利巴韦林

(1)抗病毒:甲型、乙型流感病毒、轮状病毒、核胞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 (2)主治:肺部感染、腹泻、角膜炎

(3)用法:喷雾给药效果是饮水给药的10—50倍。饮水给药没有抗病毒作用,只有退热作用。只有喷雾和静脉注射给药才有抗病毒作用。静注:症状出现48小时以内有效,超过48小时静注没有抗病毒作用,即:48-96小时之间没有抗病毒作用,96小时后又起作用。即该产品初级和后期有作用,中期没有抗病毒作用。

现有的抗病毒药物有哪些?

现有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主要分为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三类。

在中国销售的核苷类药物包括齐多拉米双夫定、去羟肌苷、司坦夫定、阿巴卡韦、阿巴卡韦双夫定;蛋白酶抑制剂为硫酸茚地那韦;非核苷类包括奈韦拉平与依非韦伦。

2003 年3 月15 日,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第四种抗病毒药物——融合抑制剂恩夫韦肽上市,这是目前唯一一种在细胞外起作用的药物,它可以阻止病毒与细胞的接触与融合,但其价格相当昂贵,且目前国内无法获得。

什么是抗病毒药?常用的有哪些?

大多数病毒缺乏酶系统,不能单独进行新陈代谢,必须依赖宿主的酶系统才能生存繁殖。抗病毒药物必须具有高度选择性地作用于细胞内病毒的代谢过程,并对宿主细胞无明显损害,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病毒药主要有五类:  抑制脱氧核糖核酸型病毒(抗DNA):阿昔洛维,阿糖腺苷,阿糖胞苷等。  抑制核糖酸型病毒(抗RNA):病毒唑(三氮唑)核苷。  激发宿主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繁殖,干扰素等。  抑制病毒颗粒表面神经氨酸酶活性,阻止病毒释放;异喹啉类等。  阻止病毒穿入宿主脱壳,防止宿主细胞感染:金刚烷胺等。  其它:中草药穿心链、板蓝根、大青叶、金奶花、地丁、黄芩、紫草、贯众、茵陈、虎仗等也具有某种抗病毒作用,常常用于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防治。

国外已经研制出了一些能够有效治愈艾滋病的抗病毒药物。 (判断题)

错的,目前世界上还没研制出能彻底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应该是有效控制或抑制吧。

有哪些中草药可以抗病毒?

你好,肝硬化的治疗临床一般还是要抗病毒的,但从临床效果来看,单纯抗病毒治疗效果并不好,病情一直在发展,因为病毒是没有杀完的。所以建议还是选择中医中药来调理,如果能遇上一个好些的中医,那么肝硬化还是要以治疗好的。另外要保护好脾胃,如果脾胃不好,就易出现腹水,这时候就不太容易治疗了。

市面上什么抗病毒性感冒药比较有效?

莲花清瘟胶囊,官方消息说它治疗甲流比达菲还厉害。

抗病毒药和抗生素有什么区别?

一、概念

1、抗病毒药:抗病毒药是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在体外可抑制病毒复制酶,在感染细胞或动物体抑制病毒复制或繁殖,在临床上治疗病毒病有效的药物。

2、抗生素: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二、特点

1、抗病毒药:病毒是病原微生物中最小的一种,核心含有核酸(核糖核酸RNA或脱氧核糖核酸DNA)和复制酶,其外包有蛋白质的外壳和膜,本身无细胞结构,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必须依赖寄主的细胞和酶而繁殖。

2、抗生素:直接作用于菌体细胞,抗生素能选择性地作用于菌体细胞DNA、RNA和蛋白质合成系统的特定环节,干扰细胞的代谢作用;具有选择性抗生谱;有效作用浓度,抗生素是一种生理活性物质。

三、作用

1、抗病毒药: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

2、抗生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与细胞膜相互作用、干扰蛋白质的合成以及抑制核酸的转录和复制抑制。

抗病毒601是种什么样的药

抗病毒口服液(抗601合剂) 主要成分:黄芩、黄柏、大黄、板蓝根、金银花。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抗病毒。用于病毒性肺炎、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扁挑腺炎、腮腺炎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日3次,每次:6~12个月3ml;1岁5ml;2~3岁8ml;4~6岁10ml;7~9岁15ml;10岁以上20ml。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本品久贮后,可能会有少量的沉淀,不影响疗效。

规格:10ml,6支/盒,管制玻璃瓶。

有真正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吗?包括中药、西药、内吸消毒剂、物理体内抗病毒方法。

  当然有抗病毒药物了。种类是很多的,不是想问什么具体的问题。粘贴了一点,让你看看。

  病毒是病原微生物中最小的一种,在细肥内繁殖,其核心是核糖核酸(RNA)或脱氧核糖核酸(DNA),外壳是蛋白质,不具有细胞结构。病毒寄生于宿主细胞内,依赖宿主细胞代谢系统进行增殖复制。在病毒基因提供的遗传信息调控下合成病毒核酸和蛋白质,然后在胞浆内装配为成熟的感染性病毒体,以各种方式自细胞释出而感染其他细胞。多数病毒缺乏酶系统,不能独立自营生活,必须依靠宿主的酶系统才能使其本身繁殖(复制),病毒核酸有时整合于细胞,不易消除,因此抗病毒药研究发展缓慢。

  抗病毒感染的途径很多,如直接抑制或杀灭病毒、干扰病毒吸附、阻止病毒穿入细胞、抑制病毒生物合成、抑制病毒释放或增强宿主抗病毒能力等。

  病毒病是人类的主要传染病,病毒可侵犯不同组织器官,感染细胞引起疾病。由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有①流行性疾病: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麻疹、腮腺炎、小儿麻痹症、传染性肝炎、小儿麻痹、②慢性感性:乙型肝炎、艾滋病(AIDS)③潜伏感染:疱疹性角膜炎、性病疱疹病毒与肿瘤有关:某些肿瘤。

  病毒唑 金刚乙胺阿昔洛韦 地昔洛伟聚肌胞 干扰素金刚烷胺 澳烯尿苷病毒灵 阿糖腺甙 叠氮胸苷 二脱氧胸苷更昔洛韦疱疹净

  【药 名】病毒唑 Ribavirin(三氮畦唑核苷、Virazole)

  【作用机理】为合成广谱抗病毒药,可能是抑制磷酸肌酐脱氢酶,使鸟嘌呤核苷酸不能合成而阻止病毒核酸的合成。对流感病毒(A型、B型)、DNA和RNA病毒均有效,但对乙肝病毒作用不明显;对病毒性肺炎、甲型肝炎、疱疹、麻疹有防治作用,但临床评价不一。国内已证实对流行性出血热特别是早期疗效明显,有降低病死率、减轻肾损害、降低出血倾向、改善全身症状等作用。

  【功 能】临床用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和疱疹病毒,如角膜炎、结膜炎、口炎、小儿腺病毒肺炎等。

  【注意事项】①极少数病人口服或肌注本品后有口干、软便或稀便、白细胞减少等症状,停药后可恢复正常。②妊娠初3月者禁用。

  --------------------------------------------------------------------------------

  【药 名】盐酸金刚乙胺 Rimantadine Hydioch1oride

  【作用机理】为一全身抗病毒药。

  【功 能】临床用于预防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对其他型流感病毒作用甚小。

  【注意事项】肝功能不全者对金刚类药过敏者禁用。

  --------------------------------------------------------------------------------

  【药 名】无环乌苷Aciclovir (阿昔洛韦)舒维疗

  【作用机理】为一广谱高效的抗病毒药,本品抗疱疹病毒活性强。在宿主正常细胞的磷酸激酶作用下,转化为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三磷酸阿昔洛韦,对单纯性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最敏感,对乙型肝炎病毒、EB病毒和巨细胞病毒均有抑制作用。不仅可用于局部,还可用于全身的治疗或预防疱疹病毒性感染,毒性低、起效快、口服几无副作用。

  【功 能】临床用于治疗单纯性疱疹病毒(HSV)I型 、2型的皮肤或粘膜感染、带状疱疾病毒感染及乙型肝炎。

  【注意事项】①注射给药,只能缓慢滴注(持续1~2小时),不可快速推注,不可用于肌注和皮下注射。②对疱疹病毒性脑炎及新儿疱疹的疗效尚未能肯定、③不良反应有一时性血清肌酐升高,肾功能不良者、孕妇、哺乳妇女慎用。肾功能不全者酌情减量。④合用丙磺舒增加t1/2和血浆药时曲线下面积(AUC)。⑤输液时必须输入适量的水,以免无环鸟苷的结晶在肾小管内积存而影响肾功能。稀释后药液应立即使用,不得保存后再用。

  --------------------------------------------------------------------------------

  【药 名】脱氧无环鸟苷地昔洛伟,脱氧阿普洛韦,6-Deoxyacyclovir,BW-51U。

  【作用机理】作用机理与阿昔洛韦相同。本品为阿昔洛韦前体药物,口服吸收好,与a一干扰素联用,在治疗过程中能抑制所有乙肝病毒标志物。其余见阿普洛韦。

  --------------------------------------------------------------------------------

  【药 名】聚肌胞苷酸Polyinosinic polycytidylic Acid(聚肌胞)

  【作用机理】本品为一种合成的双链RNA,高效干扰素诱导剂,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增强免疫和抗肿瘤作用。

  【功 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性角膜炎、带状殖疹、各种疣类和呼吸道感染等

  【注意事项】因其为大分子物质应注意过敏反应的发生。静注有发热反应,个别有轻微不适或注射局部疼痛、过敏等。对本品过敏者慎用。

  --------------------------------------------------------------------------------

  【药 名】干扰素 Interferons

  【作用机理】本品是脊椎动物细胞在病毒感染受其他刺激后,体内产生的一类抗病毒的糖蛋白物质。用于病毒性感染,如病毒性角膜炎、肝炎、流感等,以及恶性肿瘤等的治疗或辅助治疗。

  【注意事项】尚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药 名】盐酸金刚烷胺 Amantadini Hydrochloridum

  【作用机理】本品为一抗病毒药。显著抑制病毒脱壳作用使病毒核酸不能脱壳,抑制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用于防治甲型流感病毒所致呼吸道感染。也有利于神经元的贮存部位释放多巴胺,对特发性帕金森综合征,疗效优于抗胆碱药但不及左旋多巴,可缓解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临床用于治疗特发性帕金森氏综合征和伴有脑动脉硬化的帕金森氏综合征老年患者。

  【功 能】临床用于与甲型流感密切接触的人的预防感染,也用于抗震颤麻痹;具有见效快之特点。

  【注意事项】①可见抑郁、充血性心衰、体位性低血压、尿储留、精神病、幻觉、共济失调、焦虑、厌食、恶心、便秘等不良反应。过量较大时可有头痛、嗜睡等不良反应,恶心、皮疹等偶见。②哺乳期妇女禁用,有癫痫、精神病史、充血性心衰、肝、肾功能不全及脑动脉硬化的患者慎用。

  --------------------------------------------------------------------------------

  【药 名】澳烯尿苷 赫尔品,布里伍定,澳乙烯去氧尿苷,澳呋啶

  【作用机理】本品是一种无药理活性的物质,口服吸收良好,在透入敏感的感染细胞后被细胞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激酶磷酸化生成单磷酸酯衍生物和二磷酸酯(DP)衍生物,二磷酸酯又可在细胞激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三磷酸酯衍生物,后者是一种病毒转录酶的抑制剂及底物,病毒DNA的形成由于三磷酸酯参与而被阻断。

  【功 能】用于水痘病毒和带状疮疹病毒型皮肤病和1型单纯性病毒引起的先天性免疫功能低下或继发免疫缺损病人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时出现的皮肤及粘膜感染。

  【注意事项】①可见轻微的过敏和变态反应,少数病人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部压迫感等胃肠道反应,偶见蛋白尿、糖尿、转氨酶及总肌酐增高,极个别病人有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和血清肌酐值。②肾功能不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

  【药 名】吗啉胍,病毒灵,吗啉啡双胍,病毒灵,ABOB。

  【作用机理】对DNA病毒(腺病毒)和RNA病毒(埃可病毒及流感甲型病毒)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腮腺炎、水痘、麻疹及病毒性角膜结膜炎,局部用于眼浅表部位的真菌感染。

  【注意事项】可引起出汗、轻度厌食和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

  【药 名】 阿糖腺甙 Ara-A, Adenine

  【作用机理】静滴后在体内迅速去氨成为阿拉伯糖次黄嘌呤,有抗单纯疱疹病毒HSV;和HSV作用。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也用于治疗免疫抑制病人的带状疱疹和水痘感染,但对巨细胞病毒无效;也有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作用。

  【注意事项】①不良反应有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和氨基转移酶升高等;也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震颤、眩晕、幻觉等;尚有血液系统反应,如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和红细胞压积下降。②肝功能不全者及哺乳妇女慎用,孕妇(特别是头3个月内)、对本品过敏者禁用。③超推荐剂量使用,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脑水肿、肾功能不全时,剂量及输注速度需监测。④用药期间应检查血象。⑤不可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配得的输液不可冷藏以免析出结晶。⑥不宜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合用。别嘌呤醇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使阿拉伯糖次黄嘌呤的消除减慢而蓄积,可致较严重的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

  【药 名】叠氮胸苷 叠氮脱氧胸苷,齐多夫定,Azidothymidne,Retrovir,AZT。

  【功 能】主要用于治疗艾滋病。病人有并发症(卡氏肺囊虫病或其他感染)时需与对症的其他药物联合治疗。

  【注意事项】①可能有骨髓抑制作用,可引起意外感染、疾病痊愈延缓和牙龈出血等。在用药期间要进行定期血象检查。嘱咐病人在使用牙刷、牙签时要防止出血。尤其遇到喉痛、发热、寒颤、皮肤灰白色、不正常出血、异常疲倦和衰弱等情况,应注意到骨髓抑制的发生。②可改变味觉,引起唇、舌肿胀和口腔溃疡。③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者易引起血象变化。④在肝脏中代谢,肝功不足者引起毒性反应。⑤合用以下药物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醋氨酚、乙酰水杨酸、苯二氮革类、西咪替丁、保泰松、吗啡、磺胺药等均可抑制本品的葡萄糖醛酸化,而降低清除率,应避免联用;与阿昔洛韦联合应用可引起神经系统毒性,如昏睡、疲劳等;丙磺舒可抑制本品的葡萄糖醛酸化,并减少肾排泄,有引起中毒的危险。

  --------------------------------------------------------------------------------

  【药 名】二脱氧胸苷 维得新生,双脱氧胸苷,Videx,DDS。

  【功 能】适用于成年或6个月以上儿童较严重HIV感染症,或对叠氮胸苷不能耐受者及治疗期有明显的临床或免疫学上的恶化的艾滋病人。

  【注意事项】①使用本品期间应避免与已知对胰脏有毒性的药物(如静注戊烷脒)合用。②本品应空腹时给药,除饮水外,服药前且小时或眼药后2小时不要吃或饮用其他东西。③在服用本品2小时内,不能联用四环素、氟喹诺酮或能与本品添加剂铝、镁络合的其他药物。在服本品前2小时内避免用酮康唑,以免产生相互作用。④本品不能与果汁或其他含酸的液体相混合,液体必需搅拌2~3分钟,直到缓冲粉末剂完全溶解,病人应立即饮下全部药液;片剂必须充分咀嚼、手工碾碎或分散在水中服用后有胰腺炎或酒精中毒病史者急用。苯丙酮酸尿病人慎用。

  --------------------------------------------------------------------------------

  【药 名】羟甲基无环鸟苷 更昔洛韦

  【作用机理】主要抑制巨细胞病毒。用于治疗严重免疫功能低下并发的CMV感染症,如致盲性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艾滋病、器官移植、恶性肿瘤等,以及肺炎、胃肠炎、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CMV感染。

  【注意事项】①小儿慎用,有药物性白细胞减少或无环鸟苷过敏者、精神病或呈神经毒性者应慎用。②孕妇禁用。哺乳妇女在用药期间应中止授乳。③当嗜中性粒细胞下降到5X105 /L,血小板下降

  25X109 /L以下,应停用本品。④本品与叠氮胸苷(AZT)有重叠的毒性作用。同时使用抑制细胞分裂、增殖或使肾功能改变的药物,须特别谨慎。

  --------------------------------------------------------------------------------

  【药 名】碘苷疱疹净,碘甙,IDU。

  【作用机理】干扰病毒DNA的复制,仅对单纯疟疾病毒、腺病毒和牛痘病毒等DNA病毒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用于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及其他疱疹性眼病。

  【注意事项】①长期应用可出现角膜混浊或染色小点。②局部有瘙痒、疼痛、水肿,甚至睫毛脱落。③孕妇、肝病或造血功能不良者禁用或慎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