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x常识 >

怎么测试是玉还是石头

  • x常识
  • 2022-01-03

谈论到石头,大家应该都熟悉,有人问如何鉴别玉和石头,还有朋友想问如何辨别普通的石头是玉石呀?,这到底是咋回事?事实上怎么看出一块石头是玉呢,下面小编就会给大家带来怎么测试是玉还是石头,一起细细了解。

怎么测试是玉还是石头

1、测重法。真玉的密度很高,可能不是很大一块但它拿着很重,在购买玉石的时候我们可以将玉石抛起接住,如果玉石落在手中会有很重的感觉,反之轻飘飘的辨明这玉可能是假的。

2、看色泽。真玉色泽自然剔透,将于朝向有光处观看会发现真玉没有杂质整块玉身一片通透。纹理)用放大镜观看,看有没有像蜘蛛网的小裂缝,观察颜色是不是在裂缝上或在玉石的表面上,如果有那就是假的主要是有无裂痕。

3、看质地。质地比较细,无明显颗粒感,看上去温润,微透明或半透明的,可基本判定是玉。还有就是如果这块石头有断口,断口出现“参差状”的可判定为玉的可能性大,如果断口为“贝壳状”的可判定为硅质玉的可能性大。

1、玉是石头的一种,也可理解为美丽的石头,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

2、常见的假玉有塑胶、着色玻璃、云石(大理石)、电色假玉以玉粉和水晶加盐水制成的合成班用硝子仿制的玉器等不同的做假方法,其鉴别的手段也有所不同。塑胶的质地比玉石轻,硬度差,一般还容易辨认。着色玻璃也容易区别,只要拿到灯光或阳光下检查,就会看见玻璃里面有不少气泡。

3、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具有实用价值的有玉斧、玉铲、玉刀、玉戈等生产工具和武器,用作装饰品的有玉环、玉球、玉镯、玉璜、玉玦、玉珠、玉管等。此期玉器简单素朴,薄厚不一,造型不规则。到了晚期,玉器才逐步脱离石器,在技术和艺术上走上独立发展的历程,并为后世玉器工艺的发展与提高奠定了社会的、技术的基础。

主要区别是:元素的化学组成、物理学上得密度和比重上得差异。

1.从构成上来讲,玉有其标准的组成物质Ca2(Mg,Fe2+)5 (Si4O11) 2(OH) 2;

2.从形成年代上不一样,玉的形成以上四个阶段可概括如下:

A、中元古代晚期陆缘海沉积/沉积白云岩(成玉物质来源之一)。

B、元古代末期塔里木运动,区域变质作用/白云岩变质为白云石大理岩(成玉物质结构改造)。

C、华力西晚期中酸性侵入活动,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白云石大理岩蚀变带(成玉物质基础)。

D、华力西晚期侵入体派生中酸性岩脉接触交代作用和阗玉形成 。

资料拓展

玉通俗的说法,美石为玉,玉是石头的精华,佛道雅称为大地舍利子,是具有祛邪避凶的灵石,在世界(尤其是东亚)各地区受到广泛欢迎的一个宝石的分类。

从广义上讲,只要是美丽的石头就是玉,包括蓝田玉、和田玉、岫岩玉、缅玉、南阳玉、蛇纹石玉、石英石玉、水晶石、鸡血石、方解石玉、青金石、玛瑙、珊瑚、大理石玉及其他意义上的宝石。

怎么判断是玉还是石头,有什么技巧?

1、打开手机里面的手电筒功能,用手电筒的强光贴近石头,打灯是半透明状或全透明状的,结构细腻。

2、用随身携带的第二个东西——钥匙。用钥匙用力划,不能划动的石头可能为玉石(硬度达到摩氏5.5以上,低于硬度摩氏5的刀基本上能划动,也就是行内说的吃刀)。

玉与石头怎样辨别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判断:

1、质地。质地比较细,无明显颗粒感,看上去温润,也就微透明、或者半透明,就值得进行下一步。

2、硬度。普通钢刀划一下硬度,找没有的被风化的面,可以划伤,就推断硬度小于6,不能划伤时硬度大于6,是玉的可能性大。

3、断口。如果有断口,断口为参差状,是玉的可能性大,如果断口为”贝壳状“,是硅质玉的可能性大。

4、透光性。透光,或者利用手电筒透光观察内部结构、基本等粒结构那是硅质玉的可能性大,如果感觉结构不均、纤维交织变晶结构、糜棱结构等可能是玉,需要进一步详细测试。

5、密度。只要有一个电子称、一桶水就可以方便的测密度,翡翠的密度一般在3.32-3.34,和田玉的密度一般在2.9-3.1之间。

扩展资料

玉,全称玉石,是一种美丽的矿石。也是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玉石、玉器、玉玺。

玉的分类:广义上的玉还包括彩石,即所谓假玉,汉白玉、京白玉等。另外广义上的玉还包括钻石、玛瑙、水晶、琥珀、绿松石、珊瑚、珍珠等宝石。

依据亚洲宝石协会(GIG)的研究,玉有软玉、硬玉之分。软玉是中国传统的玉料,玉的名称就来自软玉,因以新疆和田地区的玉出产最佳,人们常把软玉称为“和田玉”。软玉的硬度一般为5.6-6.5度,呈不透明或半透明状,按颜色分为以下几类:白玉、黄玉、青玉、青白玉、碧玉、墨玉、花玉和糖玉。硬玉是指产于缅甸的翡翠。

无论是软玉、硬玉,它们的质地都非常坚硬,颜色十分璀璨,故冠以“石中之王”的美誉。玉石价值本已不菲,再经过巧匠的加工雕琢,就变成了一件件价值连城的宝物。玉器随着时代发展,就逐渐形成了玉的文化。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网——中国古代玉器鉴定的基本方法

如何辨别普通的石头和玉石呢

1、滴水法:将水滴一滴在石头的表面,如果水滴像滴在荷叶上凝而不散,那就表明这块是玉石,不是普通石头。因为玉石有一定的细腻度和油性。

2、测硬度:石头的坚硬度,硬度越高玉质越好,一般作为玉起码的硬度要求的粗略标准是,小刀刻划无痕。

3、手摸法:玉石原石刚触摸时会很冰冷,触摸很久后,玉石的温度才会慢慢上升到人体温度,连续摩擦皮肤甚至会有温烫的感觉。停止触摸后,余温也会保持一段时间。

4、观察法:玉石原石虽然外貌与石头有一定差异,它色泽自然剔透,迎光(或者在亮度较高的手电筒照射下)观看会发现整块玉石有光能穿透。若用放大镜观看,有些还会有各种裂纹。要知道石头内部结构的交织程度,交织程度越密,越均匀玉质越好。

颜色:白玉的白色之中常微泛青色,极为洁白纯白色者少,而硝子都为一种匀净的洁白纯白色。灯下照后硝子还微有桔黄色光。

玉性:玉性之一就是温润匀腻,如膏似脂,而硝子虽也觉莹润,但却感觉精光外露,于莹润之中却感觉有贼光闪烁。

断口:这是明显分别的特征,白玉的断口为石性特点,暗碴无光,参差状或锯齿状,而硝子的断口为料性特点,亮碴有光,贝壳状。虽然珠宝鉴定不能作破坏性检验,但是却可以通过一些偶然的碰碴,不上光的磨面及边边角角等处来加以观察。

比重:玉的比重在2.9~3.1之间,硝子在2.5左右,相比之下硝子要轻飘一些。

声音:玉声凝重,而硝子声清脆,在有些情况下可以通过轻轻的碰击,从玉和硝子所发出的声音不同来给以识别。

如何鉴别石头是不是玉?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喜欢去户外捡石头,当捡到一块漂亮的石头时非常困惑到底是不是玉。

今天就给朋友们说几点鉴别石头是不是玉的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从石头的质地去看。

质地比较细,无明显颗粒感,看上去温润,微透明或半透明的,可基本判定是玉。

二,刀测石头硬度。

可以用刀测试以下这块石头的硬度,如果石头没有被刀划伤就证明是玉的可能性就大。

三,灯光测石头内部结构。

利用手电筒等强灯光对石头的内部结构进行鉴别,如果感觉结构不均,出现纤维交织变晶结构,糜棱结构等情况,可基本判定为玉。

四,观察石头断口。

如果这块石头有断口,断口出现“参差状”的可判定为玉的可能性大,如果断口为“贝壳状”的可判定为硅质玉的可能性大。

朋友们,如果你手中的石头具备以上几点特点,那么就恭喜你啦!有可能你就捡到一块玉石了。

怎么鉴别一块石头是不是玉?

玉,石之美者,它也是属

首先对玉做一个定义:和田玉和翡翠。这里面不包含石英岩、玉髓、岫玉、独山玉、蓝田玉、大理石(巴玉、阿富汗玉)等等……在宝玉石鉴定中,严格的说,这些都不能定义为"玉",而这些相似石头,常常被人误以为是玉。于宝石中的一种。定义宝石的三个特性:稀有、美丽、耐久,和田玉和翡翠具备这三个性质。而和田玉在中国7000-10000年历史长河中,起着使用、装饰、礼仪、宗教、哲学等重要作用,有很久远的文化底蕴。石英岩的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它的硬度够高6.5-7,做出的产品也耐磨,可以刻划动玻璃,只是产量太大了,缺少了稀有性。由于硬度高,它们的光泽一般是玻璃光泽,亮度极高;显晶质粒状结构,手电打侧光,肉眼观察,大部分时侯可以看到像是白砂糖被压在一起的小晶粒。市面上的成品有平安扣和手镯,白色的商品名称多半叫"京白玉",淘宝上很多商家在买,实体商铺也就10-20元一个平安扣,黄色叫"黄龙玉"等一系列地方名。称。玉髓的化学成分也是二氧化硅,硬度和光泽同石英岩。它是隐晶质结构,手电打透光,可以观察到鲕状(密集鱼籽样)结构或缟状(豆腐脑状)结构,非常特征,可以和玉区别开。玛瑙一样,手电透光打,可以看到缟状结构和规则的条带状构造。新疆北疆出的"金丝玉"就是这个品种,所谓宝石光,不过是起荧、又比较细腻罢了。岫玉比较有迷惑性,它的有些颜色跟和田玉非常相似。还从硬度来入手,岫玉的硬度低2.5-4,用它刻划玻璃,是打滑的,刻不动玻璃。如果在野外,用小刀(硬度5左右)划过它,可以留下明显的划痕。光泽是蜡状光泽,不亮不油,有软的感觉。它的比重比玉轻,手掂着偏轻。用手电侧光打观察,它常有黑色不透明矿物杂质和白色斑块。独山玉相对好区分,首先它只产地河南南阳地区,其他的地方也没有。其次它的颜色特别,一般一块上有多种颜色,色杂不均。再就是它也是粒状结构,感观和石英岩相似。蓝田玉这个名称,现在来说只是个神化。在古代,蓝田地区产和田玉,但是在古代已经开釆完了。如今,在西安地区市面上所称的蓝田玉其实大部分是蛇纹石化大理岩或岫玉。硬度不够,粒状结构,没有收藏价值。大理石在市面上常称为巴玉或者阿富汗玉。硬度软,仅是3,如果是成品,在不显眼的地方,用小刀轻轻的刻划一下,就可以看到很明显的白印和粉末。也是粒状结构,虽然不那么容易看出来。手电透光打或者侧光打,仔细找着观察,可以看到明显的层状构造,像是千层饼的横截面。其实比较纯净的大理石手镯也很好看,价格也低,只要40、50元一只,只是太软,韧性也差,耐久性就没有了,容易碰断,没有办法长时间的佩戴。这只是列出了几种常见的石头,它们与玉明显不同的地方,分辨伪的最重要的还要认识真的。和田玉和翡翠的特征也是从硬度、光泽、结构、颜色、手掂轻重感这几点去识别,在这里就不多说了。玉并不神秘,也不难认,她就在那里等着您去发现和了解,只要不放弃,多看多观察,您不用借慧眼,一样也可以识别出她来。愿您有缘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那块美玉,互相陪伴,终身到老~

怎么看出一块石头是不是玉?

教你个简单的方法: 1、对着阳光看,玉里有些云雾状的东西,一团一团的,象棉絮一样。 2、玉的硬度很高,象金刚石一样,所以可以在玻璃上划出一道道的痕来。 3、玉是凉的,放一根头在玉石上,用打火机烧,贴着玉的头发烧不断。

如何看出一块石头是玉石呢!

区别玉石和石头难度很高,去掉大量的坚硬石头才能取一块玉。行家才能看出的玉苗自然纹路,真正玉石大榔头每砸一下便发出清脆的音响,每进展一厘一分,要砸好几锤。取玉先要会识别玉和石的不同,与玉相连的岩石叫玉石根,看来像玉却是石,最难区分。取得不好,玉石俱碎,浪费珍宝,或者以石代玉,白费力气。玉石越大越成材,雕刻师雕玉又是依照每块玉石的自然形状来构思造型,然后下刀。

怎么分辨玉石和石头

石之美者谓之玉,玉有很多种,有翡翠、和田玉、石英质玉、玛瑙、岫玉、石榴石质玉等,每一种的价格不同,同一种不同品质、大小的价格也不同。翡翠A货指的是翡翠原料除切割、成型、打磨、抛光外没有经其他人工处理的翡翠,即天然翡翠。翡翠A货与翡翠的价值高低关系不大,只是相对处理过的B、C货的说法。

如果说翡翠的品种呢:有A,有B,有C,也有B+C,还有仿品统称D;

A货按颜色可分:绿、白、黄、红、紫、黑、双色、三色、飘花等;

按质地可以分为玻璃种、冰种、豆种、糯种、干青、白底青等;

如果要具体分辨以上种类,需要专门参加培训班,看丰富的标本才能掌握。

很多人觉得翡翠的评估很深奥,摸不到头脑,其实看翡翠的好坏就是对翡翠的评估,要从颜色、种份、大小、工艺四个方面去看,这与钻石的评估体系4C是一致的。4C也就是颜色 (Color)、净度 (Clarity)、克拉大小 (Carat) 和切工 (Cut)。

颜色:钻石的颜色是越白越好,翡翠的颜色是越绿越好

色调:绿色中有偏蓝、偏黄、偏灰的色调,最好的绿色是没有任何其它色调的纯翠绿色,这种绿色实在是太少了,人们管它叫“帝王绿”。偏蓝色调的绿色显得深沉,这种色调的翡翠往往种份很好,玉的感觉更强,人们常说的“祖母绿色”翡翠就是这种色调,北方人喜欢这种绿色,因为它更配北方人比较白的皮肤,那种深沉的调子也更接近北方人的性格。偏黄色调的绿色显得娇艳、活泼,像“黄杨绿”、“秧苗绿”、“金丝绿”,都是上好的偏黄色调绿色,有时候行家也叫“黄味重”,南方人更喜欢黄味重的翡翠。很多高档的翡翠都绿中偏蓝或偏黄,但如果色调偏灰,则只能是中低档翡翠了。灰的跨度很广,从白到黑。绿中偏白,是“豆绿色”;绿中偏黑,是行家所说的“油青”;绿中偏灰的颜色则非常多,很多中低档的翡翠都带灰调。

饱和度:饱和度越高、绿色越浓,越珍贵;饱和度低、绿色浅淡,则不珍贵。

均匀程度:在翡翠矿石中,绿色像是有生命似的,绝不会平平板板地分布,它一会儿是一条线,一会儿是一团团绿花,一会儿是一个平面,一会儿又是几个绿点。即使在同一块料中,绿色也是时而浓、时而淡,时而纯净、时而又有很多杂质,有些时候更是绿随黑走,绿中会夹杂很多黑点、黑花。所以行家都说绿有“色根”,色从根出,色随根长,真是非常玄妙。可见翡翠中颜色均匀的非常少,越匀越好。

翡翠中除绿色外,还有紫色、红色、黄色、灰色、白色、褐色、蓝色、黑色等很多颜色。

紫色翡翠也叫“紫罗兰”,是非常美丽的颜色,紫色翡翠也以“浓、阳、正、匀”为佳,但紫色不如绿色值钱。上好的紫翠价位也相当高,近年香港拍卖会上一对紫罗兰手镯、一串紫色大珠链都能卖到上百万。仅仅十年前,紫翠的价格还要低得多,如果当时投资买紫翠的话,现在肯定大大升值了。其实紫翠蕴藏量大大低于绿翠,也许有一天紫翠的价格会超过绿翠也未可知。大胆设想也可能就会实现,正如几十年前彩色钻石被看作钻石中的劣质品,不够级别,而现在一粒顶级彩钻价格动辄上百万美元。在几十年前,欧洲有一位收藏家专门去各加工厂低价收些工厂不愿留下的彩色钻石,而今天他的收藏已经成为宝藏了。

红色、黄色翡翠称为“翡”,翡的价值又低于紫罗兰。翡往往位于翠料的表皮,是氧化形成的。翡的产量比较多,但种份好的较少,种好颜色均匀的红翡亦有一定价值。2003年一串冰种蜜糖色的项链在香港亦拍卖了几十万,这在以前是绝对想不到的价钱,一时间洛阳纸贵,冰种蜜糖色开始流行。

白色,只有冰种和玻璃种翡翠即使是白色也有价值,因为种份太好了,没有颜色也可以。白色冰种、玻璃种花件,零售价由几百元、几千元可至几万元。由于没有颜色,其价值完全决定于种份、大小、杂质含量和工艺。

黑色翡翠也叫墨翠,有行家说在矿上开到墨翠都要请和尚念经的,所以墨翠有一种煞气,可以避邪。据说台湾警察都爱戴墨翠。另外黑色也很时尚,有年轻人喜欢白金镶的墨翠首饰,既有翡翠的“玉”意,又前卫时尚,与服装配起来更“酷”。墨翠近年的价格也是日见其高。

这些非绿色翡翠近年来价格纷纷看涨,可能也是资源将尽,人们不自觉地扩大翡翠收藏门类,增加供给以配合日益增长的需求吧

净度、种份:净度指含有杂质的程度,含杂质越少,净度越高。钻石对净度的要求非常高,在十倍放大镜下看不到瑕疵才最好。而翡翠没有这么高的要求,因为翡翠是由很多微小矿物组合在一起,具有杂质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用肉眼看没有特别明显的杂质就算无瑕了。翡翠中常影响净度的有黑花、白棉,还有绺裂。在戒面中,如果有这些杂质,对价值的影响比较大;而在花件中,这些杂质对价值影响不大,俗话说“无绺不做花”,花件中多少会有杂质、绺裂存在。

对于翡翠来说,比净度更重要的是种份,也就是透明程度。翡翠是由很多微小的硬玉矿物组成,这些小矿物互相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毡状结构。矿物结晶的颗粒越大,翡翠越不透明,种份越差;矿物结晶的颗粒越小,翡翠越透明,种份越好。

看种份是看翠的关键,俗话说“外行看色,内行看种”,如果能分清翡翠的种份,则看翠已经入门了。

对于外行来说,比较困难的是翡翠的种份没有一个系统的体系,行家也多是用一些形象词语比喻,像玻璃种、冰种、金丝种、油种、豆种、瓷地、干白地、藕粉地、鼻涕地等等,又是种、又是地,其中的区别只能是意会和体味。其实这也没什么玄妙,因为老行家多没什么文化,只是信手用生活中的样板比喻,只要多看就没问题。但对于买家来说,这种分法实无必要也不科学,我比较提倡根据结晶颗粒由细到粗,简单地将翡翠分为玻璃种、冰种、油种、豆种、干白种五级,其它比较常见的芙蓉种、糯化种可归入细豆种,金丝种可归入冰种,花青、白底青可归入豆种,瓷底可归入干白种

冰种翡翠龙佩

种也称为“水”,所谓“种水”也。种是形容性的,水则是数量级的划分。老行家常将水分三级,所谓一到三分水,但常常出现有的翡翠只有半分水,简单使用不够。对于在拍卖公司购买翡翠的买家,我帮他们将翡翠的水头分为十级:玻璃种为9~10分水,冰种为7~8分水,油种为6~7分水,细豆种为5~6分水,粗豆种为3~4分水,干白种为1~2分水。

现在市场上较常见的“铁龙生”(也叫“天龙生”)就只有1~2分水,它的颜色很好,就是水头太差,厚度一般加工成1毫米以下,有些甚至像纸一样薄。这种翡翠看起来很漂亮,但非常容易破碎。

大小:同样颜色、种份的翡翠,当然是越大越珍贵。同样的材料做成小花件可能是低档货,整个一块做成大摆件就可能成为高档品。

与大小相配合,翡翠的类别对价值的影响也非常大。如果同样大小的戒面和花件,颜色、种份均相同,戒面的价格要大大高于花件,因为做戒面要求高,不能有杂质、绺裂,颜色还要均匀,而花件则多是用不够做戒面的材料做成。还有人奇怪:为什么有些豆种的翡翠价格比玻璃种的高?这种情况非常常见,因为豆种可能颜色较好,而玻璃种无颜色价值就要低一些;另外,类别不同价值也不同,一只豆种满绿的翠镯能卖到几十万,而一般玻璃种无色的小花件只卖几千元。

工艺:工艺可分为不合格、合格、精彩三级。

翡翠沿用了数千年的传统玉器加工方法,虽然工艺价值在翡翠成品中不及在玉器成品中所占的那么重,但仍会影响到翡翠的价值。不合格的加工线条粗糙,连接不畅,会大大贬低翡翠的价值。好在现在这种劣质工艺的翡翠越来越没市场。记得几年前,北京某地卖了一件工艺粗糙的观音摆件,卖的价钱还不低,想来现在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了。

与之相反,精彩的加工能提升翡翠的价值。“俏作”,就是指巧妙地运用天然翡翠的不同颜色。好的加工能大大地提升了翡翠的价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