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艾滋病,我们很多人都了解,有人问背上脸上都长痘痘是怎么回事,还有人问背部长痘是艾滋病初期症状图片,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实际上脸上肩膀长痘痘呢,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背部长痘是艾滋病初期症状图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背部长痘是艾滋病初期症状图片
艾滋病是通过性传播、母婴传播、输血传播方式进行传播。没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就不会得艾滋病。
教学视频指出,艾滋病可以尝试在委中穴点刺放血:
患者,双手扶墙,脚尖着地;医生做好消毒,戴上手套,利用放血针(可以利用测血糖的放血针),在委中穴点刺放血,利用拔罐器把瘀血抽出来,直到见到新鲜血液为止。委中穴是解毒大穴。
中医强调治症不治病,虽然身体还有病毒,但是,只要症状能够解除,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就可以了。
需要强调:医生,一定要做好消毒、保护,防止病毒感染。
另外,可以把艾滋病作为一种疫病,尝试五苓散;五苓散是用来治疗疫病的。
绝对不是!
脸上的痘与内分泌失调有很大的关系,而且排毒功能不好,内分泌紊乱,新陈代谢功能下降,体内的毒素也就越积越多,脸上因此也就会不断的冒痘痘
这是因为背面的油脂分泌而形成的粉刺,因为背面清洁不完全而造成的。
平常洗澡很难彻底的清洁背部,而且清洁的次数非常少,不干净的灰尘或衣物的毛会堵塞背部的毛孔,油脂就会形成粉刺,有的发炎了就会产生脓包。
处理的方法可以买个沐浴球,用沐浴球洗澡来清洁背面的小粉刺,沐浴球就好想柔软的钢铁丝,可以轻轻的刮洗堵住皮肤的油脂和小粉刺,这样一个星期下来身体背部皮肤会健康很多,脓包会在多次清洁的情况下慢慢变小,自己消退,但是要靠你的耐性了,别憋不住把它挤爆,或者会留下疤痕的。
其实冬天身体油脂分泌比夏天少不了多少,最好用热水洗澡,多烫背部久一点,这样可以令背部毛孔充分扩张,容易清洁,祝你身体健康。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您的皮肤不好,主要是因为肺功能不太好。
可以去看中医,也可以自己看看中医方面的知识。如中里巴人老师的《求医不如求己》和杨奕老师的《手到病自除》,都有祛痘的方法,挺有效的。敲肺经,用白果泡成的酒擦脸等。
和HIV无关
艾滋病前期皮肤上长的小痘痘是越长越多啊,还是过几天就消了。?
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初期,大约50%~70%的感染者会出现急性期症状。通常发生在感染后的1~2周,出现发热、咽痛、头痛、腹泻、疲乏无力等症状,这些症状和一般感冒发烧无太大区别。,持续2~4周左右,可自行好转,进入艾滋病的潜伏期。 单凭症状很难确定排除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他原因也可以引起。 艾滋病的窗口期是14-90天,你已经检测了几次艾滋病抗体是阴性,感染的可能性较小,90天后再检查一次,如果均是阴性,可以排除感染艾滋病病毒,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爱知高危风险 恐艾朋友都aware天猫祝你健康
身上长红痘是艾滋病吗
自己不要想太多了,你应该是长了湿疹可能性最大。
这才是艾滋病的症状
艾滋病初期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
部分病人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痫及痴呆等。
艾滋病初期症状消化道症状:淋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呕吐、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难、食欲下降、口腔白斑及溃疡、各种皮疹、视力下降、失明、癫痫、肢体瘫痪、消瘦、贫血、二便失禁、尿储留、肠梗阻等。
身前后背长了七年和毛囊炎很像的痘,贴吧有人说是艾滋一期症状,此人是什么心理?我这是艾滋的几率大吗?
艾滋病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一般要有高危接触史,患病后它主要是免疫力下降引起的全身症状及局部表现。根据你后背的改变,我认为可能由于你内分泌比较旺盛,以致后背皮脂腺分泌受阻出现此现象。建议你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若精神不快,可以造成本来内分泌比较旺盛的时候,雪上加霜,出现神经内分泌紊乱,某些部位的皮脂腺分泌的管道-毛囊内栓塞,出现上述情况,所以要劳逸结合,充足的睡眠是非常重要。其次合理饮食,少食厚腻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然后要学会正确洗澡,禁用冷水及热水,因为冷水不易去除身上的油脂,热水可促进油脂的分泌,每次洗澡时应用温水洗澡,对于你怀疑的艾滋病,只要去医院做一次HIV的化验就可排除。。
脖子上面长痘痘会不会是艾滋
艾滋病的传染性很强,男性艾滋病初期症状表现许多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在潜伏期没有任何自觉症状,男性艾滋病初期症状也有一部分人在感染早期可以出现发烧、头晕、无力、咽痛、关节疼痛、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有些人还可发生腹泻。这种症状通常持续1-2周后就会消失,此后病人便转入无症状的潜伏期。在很长的潜伏期中,感染者虽然没有自觉艾滋病初期症状,外表一如常人,但全身免疫系统仍在继续受到艾滋病病毒的破坏,到免疫系统功能再也不能维持最低的防御能力时,多种对正常人不会引起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便会使患者发生条件性感染,引起脑、肺、胃肠道和其他部位的病变及症状。一些恶性肿瘤也因患者抵抗力极度低下而产生。这些都是男性艾滋病初期症状。
男性艾滋病初期症状主要表现有:
1.持续低热(93%)
2.疲乏(90%)
3.原因不明的喉炎(70%)
4.体重突然下降10%以上(70%)
5.头痛(60%)
6.恶心(60%)
7.肌肉和关节痛(60%)
8.夜间盗汗(50%)
9.持续腹泻(50%)
10.皮疹(40%)
急性感染期多发生于感染后 2-6 周。发热、头痛、肌关节痛、咽痛、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主要表示为流感样症状。有的像单核细胞增多症。有 10% 出现脑膜炎症状,脑脊液中单核细胞增多,蛋白质中度增多。有的病人此期症状轻微,常易忽略。一般继续 3-14 天,然后大部分病人进入无症状期,而部分病人则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消瘦。此时一般血象正常,或血细胞轻度增高,淋巴细胞减少,血液中可 HIV 抗原,但出现血清 HIV 抗体阳性时间延迟,一般为输血感染后 2-8 周,性交感染后 2-3 个月。
问:求大家帮我看看是不是艾滋病初期症状 前天发生的高危未带套、今天身上长了一个痘痘,阴囊有两个黑
你即使真的感染了艾滋病毒,也不能说艾滋病初期症状,而是艾滋病窗口期症状,也可以说急性期症状。所以你百度的症状是错误的。
然后窗口期症状是没有特异性的,你可以百度下最主要的症状,但我看你的症状不是主要症状,而像是其它性病症状,所以你不要太担心。但是你没带套,还是建议你42天去当地疾控中心检测一下,让自己放心,也让自己脱恐。
高位后脸上和肩膀、脖子后面长痘痘了 是艾滋病的预兆吗?或者跟艾滋病有关系不
不是,症状不能说明艾滋病。
关键是你要有途径感染。性行为。输血,吸毒等。
没有途径就不会感染。
如果有过高危,不管有没有症状,都应去检测。因为有一部分人不会出现任何急性期症状。
高危后6周检测,一般人即可足够排除。吸毒输血免疫严重低下者要3月以上。
长痘痘出疹子是很常见的。原因有很多。不能归类于艾滋病。对于艾滋病,检测是唯一的途径。
不要过于担心。要调整心态。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
下巴反复长痘痘会是艾滋病的症状吗
痘痘大多是由两个原因引起的,一个是因为皮肤属于油性皮肤,皮脂腺过于发达,皮脂分泌过旺。如果毛孔被堵塞或者是因为其它原因导致排油不畅,那么皮脂腺继续分泌,皮脂就在毛孔中累积起来,突起、成为痘痘。
另一个原因是,体内激素分泌失衡,使皮肤长痘。这个原因在青春期的时候比较常见。激素分泌失衡也会间接造成皮脂分泌过于旺盛,从而进一步加剧痘痘的状况。
激光祛痘就是使用特定波长的激光,对抑制痤疮赖以产生的皮脂过多,杀死导致痤疮的多种细菌,具有很强的功效,从而使新生的小痘痘及时隐退。
身上长痘痘,没有溃烂,是艾滋的症状么
不是,
艾滋病 编辑词条
B 添加义项
?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为治病就医依据
此词条由 挂号网 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经 中国健康教育卫生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 专家审核。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或称后天免疫缺乏综合症,英语: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音译为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乏病毒(简称HIV)的反转录病毒感染后,因免疫系统受到破坏,逐渐成为许多伺机性疾病的攻击目标,促成多种临床症状,统称为综合症,而非单纯的一种疾病,而这种综合症可通过直接接触黏膜组织(mucosa)的口腔、生殖器、肛门等或带有病毒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而传染。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1998年7月28日,卫生部宣布,今年6月底青海省报告发现了艾滋病病病感染者,这意味着艾滋病已经蔓延到中国大陆的全部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目录
1病原学
2流行病学
3发病机制
4病理改变
5临床表现
6疾病危害
7疾病检查
8诊断标准
9艾滋病并发症
10疾病治疗
11疾病预后
12疾病护理
13专家观点
14治愈新闻
15红丝带活动
16影视作品
17相关信息
折叠编辑本段病原学
艾滋病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的人类慢病毒组,分为1型和2型。目前世界范围内主要流行HIV-1。HIV-1为直径约100~120nm球形颗粒,由核心和包膜两部分组成。核心包括两条单股RNA链、核心结构蛋白和病毒复制所必须的酶类,含有逆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酶。HIV-1是一种变异性很强的病毒,不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是导致病毒耐药的重要原因。HIV-2主要存在于西非,目前在美国、欧洲、南非、印度等地均有发现。HIV-2的超微结构及细胞嗜性与HIV-1相似,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HIV-1相比明显不同。
HIV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对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较低。对热敏感,56℃处理30分钟、100℃20分钟可将HIV完全灭活。巴氏消毒及多数化学消毒剂的常用浓度均可灭活HIV。如75%的酒精、0.2%次氯酸钠、1%戊二醛、20%的乙醛及丙酮、乙醚及漂白粉等均可灭活HIV。但紫外线或γ射线不能灭活HIV。
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折叠编辑本段流行病学
1.流行概况:WHO报告2010年全世界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共3400万,新感染270万,全年死亡180万人。每天有超过7000人新发感染,全世界各地区均有流行,但97%以上在中、低收入国家,尤以非洲为重。专家估计,全球流行重灾区可能会从非洲移向亚洲。中国CDC估计,截止至2011年底,我国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约78万人,全年新发感染者4.8万人,死亡2.8万人。疫情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我国面临艾滋艾滋病病毒病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且已由吸毒、暗娼等高危人群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
2.传染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3.传播途径: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①性行为: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②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③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④血液及血制品(包括人工受精、皮肤移植和器官移植)。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4.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包括: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者、与HIV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者、经常输血及血制品者和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
折叠编辑本段发病机制
(一)病毒感染过程
1.原发感染
HIV需借助于易感细胞表面的受体进入细胞,包括第一受体和第二受体。HIV进入人体后,在24—48小时内到达局部淋巴结,约5天左右在外周血中可以检测到病毒成份。继而产生病毒血症,导致急性感染。
2.HIV在人体细胞内的感染过程
吸附及穿入:HIV-1感染人体后,选择性的吸附于靶细胞的CD4受体上,在辅助受体的帮助下进入宿主细胞。经环化及整合、转录及翻译、装配、成熟及出芽,形成成熟的病毒颗粒。
3.HIV感染后的三种临床转归
由于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形成慢性感染,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典型进展者、快速进展者和长期不进展者三种转归。
(二)抗HIV免疫反应
抗HIV免疫反应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以特异性免疫反应为主。包括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特异性细胞免疫,人体免疫系统主要通过针对HIV蛋白的各种特异性抗体、特异性CD4+ 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和CTL直接或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抑制病毒复制。
(三)免疫病理
1.CD 4+ 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
感染HIV后体内CD4+ T淋巴细胞数量不断减少,分为3个阶段:①急性感染期:CD4+ T淋巴细胞数量短期内一过性迅速减少,大多数感染者未经特殊治疗,CD4+ T淋巴细胞数可自行恢复至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②无症状感染期:CD4+ T淋巴细胞数量持续缓慢减少,多在800~350/mm3之间,此期持续数月至十数年不等,平均持续约8年左右;③有症状期:CD4+ T淋巴细胞再次较快速的减少,多在350/mm3以下,部分晚期病人降至200/mm3以下,并快速减少。
2.CD4+ 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
主要表现为T辅助细胞1(Th1)细胞被T辅助细胞2(Th2)细胞代替、抗原递呈细胞功能受损、白细胞介素-2产生减少和对抗原反应活化能力丧失,使HIV/AIDS病人易发生各种感染。
3.异常免疫激活
HIV感染后,CD4+、CD8+ T淋巴细胞表达CD69、 CD38和HLA-DR等免疫激活标志物水平异常的升高。异常的免疫激活状况不仅可以衡量血浆病毒载量的变化,还可以预测CD4+ T淋巴细胞减少的速度。
4.免疫重建
指经抗病毒治疗后,上述HIV所引起的免疫异常改变能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与艾滋病相关的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率下降,艾滋病病人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减少。但抗HIV治疗并不能使所有艾滋病病人获得免疫重建,也不能重建抗HIV的CD4+ T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反应,CD8+ T淋巴细胞特异性抗HIV的能力也下降,这意味着病人需长期维持用药.
折叠编辑本段病理改变
(一)免疫系统病理变化:包括HIV相关性淋巴结病、脾脏淋巴细胞的高度耗竭,儿童患者的胸腺过早退化和晚期患者骨髓细胞减少等。
(二)临床病例变化:艾滋病是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统的疾病,皮肤粘膜、淋巴结、眼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除免疫系统病变,还包括多系统机会性感染(如病毒、细菌、真菌和原虫)和恶性肿瘤(包括卡波氏肉瘤、恶性淋巴瘤和子宫颈癌),构成了艾滋病复杂的临床病理变化。
折叠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我国将HIV感染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一)急性期: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左右。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
此期在血液中可检出HIV-RNA和P24抗原,而HIV抗体则在感染后数周才出现。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一过性减少,CD4/CD8比例可倒置。
(二)无症状期
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
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但也有快速进展和长期不进展者。此期的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三)艾滋病期艾滋病传播途径
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病人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多<200/mm3,HIV血浆病毒载量明显升高。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
HIV相关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部分病人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痫及痴呆等。另外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其特点为①.除腹股沟以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②.淋巴结直径≥1cm,无压痛,无粘连;③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
HIV相关机会性感染及肿瘤的常见症状:发热、盗汗、淋巴结肿大、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头痛、呕吐、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难、食欲下降、口腔白斑及溃疡、各种皮疹、视力下降、失明、痴呆、癫痫、肢体瘫痪、消瘦、贫血、二便失禁、尿储留、肠梗阻等。
常见的机会性感染
呼吸系统: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肺结核、复发性细菌、真菌性肺炎。
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弓形虫脑病、各种病毒性脑膜脑炎。
消化系统:白色念珠菌食道炎,及巨细胞病毒性食道炎、肠炎;沙门氏菌、痢疾杆菌、空肠弯曲菌及隐孢子虫性肠炎。
口腔:鹅口疮、舌毛状白斑、复发性口腔溃疡、牙龈炎等。
皮肤、淋巴结:带状疱疹、传染性软疣、尖锐湿疣、真菌性皮炎、甲癣、淋巴结结核。
眼部:巨细胞病毒性及弓形虫性视网膜炎。
常见肿瘤:子宫颈癌、恶性淋巴瘤、卡波氏肉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