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x简讯 >

什么过什么过四字成语

  • x简讯
  • 2021-09-13

讲到成语,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有人问什么过饰非的四字成语,还有人问什么过什么过四字成语,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其实什么然什么什么四字成语呢,今天小编整理了什么过什么过四字成语,欢迎大家阅读!

什么过什么过四字成语

得过且过

读音:dé guò qiě guò]

解释:过一天算一天。形容胸无大志,苟且偷安。也指对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任。

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一五:五台山有鸟,名曰寒号虫,四足,肉翅,不能飞。其粪即“五灵脂”。当盛暑时,毛羽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若雏(刚出壳的幼禽),遂自鸣曰:“得过且过。”

翻译:五台山上有(一种)鸟,名字叫做寒号虫,(它有)四只脚,翅膀肉(很多),不会飞。它的粪便就是“五灵脂”。在夏天时,(它的)羽毛的花纹与色彩(很)绚烂,就自己鸣叫说:“凤凰比不上我(美丽)!”等到了冬末严寒的时候,(它的)羽毛脱落了,像刚出壳的幼雏,就(对)自己鸣叫说:“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得过且过下去。”

得过且过近义词

1、自暴自弃

读音:zì bào zì qì

解释:用以形容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暴:糟蹋;损害。弃:抛弃,鄙弃。

出 处:《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翻译: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例句: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暴自弃。

2、敷衍了事

读音: fū yǎn liǎo shì

敷衍:做事不认真;了:完。指办事马马虎虎,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

出 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好像我们敷衍了事;不肯出力似的。”

翻译:好像我们没有认真做事,不愿意出力气似的。

例句:做事要认真仔细,不能敷衍了事。

文过饰非 [wén guò shì fēi]

释义: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四字成语什么过什么关?

没有什么过什么关。有“蒙混过关”这个成语。

蒙混过关:用欺骗的手段逃避询问或审查。

什么什么生四字成语

1、得意门生:指最满意的弟子或学生。

出自:清代曾朴《孽海花》第十一回:”两位都是石农的得意门生哟。”

2、一介书生:意思是指一个普通的读书人。

出自:唐代王勃《秋日登洪州滕王阁饯别序》:“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白话文:我王勃,地位低微,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

3、绝处逢生:形容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找到希望。

出自:明代冯梦龙《喻世明言》:“喜得绝处逢生,遇着一个老者携杖而来。”。白话文:高兴地找到了希望,遇到一个老人拄拐而来。

4、九死一生:死的可能性远大于活的可能性,但终于脱险。比喻多历艰险而大难不死。

出自:唐代刘良注:“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白话文:虽然死的可能性远大于活的可能性,但是我也不后悔。

5、苟且偷生:指将就着活下去,不顾将来的祸患。

出自:当代作家郭沫若《屈原》:但他知道,那种高官厚禄、那种的苟且偷生,是比死还要可怕。

什么人什么出四字成语

什么人什么出四字成语是没有的。

含有人和出的成语有:出人意料、人才辈出、出人头地、出口伤人、人才出众。

1、出人意料

【解释】: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出自】:《南史·袁宪传》:“宪常招引诸生与之谈论新义,出人意表,同辈咸嗟服焉。”

【解释】:宇文宪经常邀请学生和他们谈论新义,出人意表,同辈人都赞叹佩服他。

【示例】:才貌却相当,缘合未堪奇赏,~,在那错联鸾凰。 明·无名氏《赠书记·奉诏团圆》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事物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近义词】出乎意外、出其不意、出乎意料、出人意表、出乎预料

【反义词】料事如神、意料之中、不出所料、防患未然

2、人才辈出

【解释】:辈出:一批一批地出现。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断涌现。

【出自】: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元纪·世祖至元二十年》:“得如左丞许衡教国子,则人才辈出矣。”

【解释】:能像左丞许衡教国子,就人才辈出了。

【示例】:我们的时代是~的时代。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人才济济

【反义词】人才零落

3、出人头地

【解释】:指高人一等。形容德才超众或成就突出。

【出自】: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解释】:老人要躲避路程,放他出来也就是一头地罢了。

【示例】:孙俊英见人家看得起,能~,一呼百应,好不威风自在。 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前途

【近义词】卓尔不群、高人一、鹤立鸡群、高人一等、卓绝群伦、头角峥嵘、出类拔萃、头角崭然、佼佼不群、出头露面、出一头地、崭露头角

【反义词】庸庸碌碌、相形见绌

4、出口伤人

【解释】:说出话来污辱人;说出的话有损人的尊严。

【出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八回:“好妖道:‘焉敢如此出口伤人,欺吾太甚。”

【解释】:好妖怪道:‘他敢这样出口伤人,欺我太甚。

【示例】:何世清也用手一指他:“你不能~!” 刘流《烈火金刚》第十一回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指言语攻击别人

【近义词】血口喷人、赤口毒舌、出言不逊

【反义词】彬彬有礼、谦厚有礼

5、人才出众

【解释】:人品才能超出众人。

【出自】: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二:“年二十五岁,丰姿洒落,人才出众,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解释】:年龄二十五岁,长得英俊潇洒,人的才能出众,琴棋字画,无所不达。

【示例】:俺李相公~,天凑良姻。 明·汤显祖《紫钗记·借马》

一什么一什么的四字成语?

一五一十、一心一意、一模一样、一唱一和、一举一动

一、一五一十 [ yī wǔ yī shí ]

白话译文:数数目时往往以五为单位,一五,一十,十五,二十…数下去,因此用“一五一十”比喻叙述时清楚有序而无遗漏。

出处:《水浒全传》第二十五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朝代:明

作者:施耐庵

翻译:这妇人听了这些话,也不说话,但反过来,清楚有序而无遗漏,都跟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二、一心一意 [ yī xīn yī yì ]

白话译文: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宦海》第四回:所以彭官保便一心一意的料理防守事宜,庄制军便一心一意料理军需器械。

朝代:清

作者:张春帆

翻译:所用彭官保就心思、意念专一的料理防守的事情,庄制军就心思、意念专一料理军需器械。

三、一模一样 [ yī mú yī yàng ]

白话译文:形容完全相同,没有什么两样。

出处:《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今日抬头一看,却见他黄着脸、秃着头,就和前日梦里揪他的师姑一模一样,不觉就懊恼起来。”

朝代:清

作者:吴敬梓

四、一唱一和 [ yī chàng yī hè ]

白话译文:此唱彼和。比喻互相配合,互相呼应。

出处:《警世通言》卷三十四:自此一唱一和 ,渐渐情熟,往来不绝。

朝代:明

作者:冯梦龙

翻译:从互相配合,互相呼应,渐渐地情成熟,往来不断。

五、一举一动 [ yī jǔ yī dòng ]

白话译文:指人的每一个动作。

出处:《镜花缘》第七十四回:“可见古人一举一动,莫不令人归于正道,就是游戏之中,也都寓著劝世之意。”

朝代:清

作者:李汝珍

翻译:可以看到古人的每一个动作,无不让人归于正道,在这个游戏中的,也都在著劝世之意。

最好的四字成语100个有什么

1--【琴心相挑】:以琴声传达心意,表示爱情。

2--【秋菊春兰】:秋天的菊花,春天的兰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3--【酸甜苦辣】:指各种味道。比喻幸福、痛苦等各种境遇。

4--【痛快淋漓】:淋漓:心情舒畅。形容非常痛快。

5--【天生尤物】:尤物:特殊的人物,多指美女。指容貌艳丽的女子。

6--【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7--【意懒心慵】:懒、慵:怠倦,消沉。心情怠倦消沉。亦作“意慵心懒”。

8--【开怀痛饮】:开怀: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比喻敞开胸怀,尽情饮酒。

9--【一代风流】:指创立风尚、为当时景仰的人物。

10--【心宽意适】:指心情开朗,意兴闲适自得。

11--【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宁:宁愿;莫:不。宁愿做太平年代的狗,也不愿做战乱年代的人。形容人们遭逢乱世的痛苦心情。

12--【一叶落知天下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13--【英雄难过美人关】:指英雄人物往往因迷恋女色而失去斗志,身败名裂。

14--【兔园册子】:本是唐五代时私塾教授学童的课本。因其内容肤浅,故常受一般士大夫的轻视。后指读书不多的人奉为秘本的浅陋书籍。

15--【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16--【坐立不安】: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17--【凿壁悬梁】:凿:打孔,挖洞;悬:吊挂。形容刻苦读书。

18--【心焦如火】:内心焦躁得如着火一般。形容焦灼难忍的心情,亦作“心焦如焚”。

19--【书呆子】:指只知读书而缺乏实际知识的人。

20--【襟怀洒落】:襟怀:胸怀;洒落:洒脱。心情坦率,光明正大。

21--【疾首痛心】:①伤心到时极点。②痛恨到极点。

22--【心神不宁】:定:安定。形容心情不平静。

23--【甜甜蜜蜜】:指人内心感到幸福、愉快、舒适。

24--【痛心刻骨】:伤心悲痛已刻入到了骨髓内。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25--【魁垒之士】:魁垒:光明磊落;士:旧时指读书人。为人正直,胸怀坦荡的人。

26--【揉眵抹泪】:眵:眼屎,此指眼睛。擦着眼泪,揉着眼睛。形容落泪伤心的样子。

27--【鸦窝里出凤凰】:乌鸦的窝里生出了凤凰。比喻贫苦人家培养出了才化的人物。

28--【唾壶击缺】: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四字成语及解释100个

29--【惟有读书高】:只有读书以求进取,才是高尚的途径。

30--【感物伤怀】:感:感动;伤怀:伤心。因见到某种事物而感动伤心。

31--【一世龙门】:一世:一代;龙门:后汉时李膺有重名,后起的文人有登门拜访的,称之登龙门。称文人所崇仰的人物。

32--【宵旰攻苦】:宵:夜;旰:天已晚。早起晚睡,刻苦读书学习。

33--【书生气】:书生:读书人。常用来形容看问题简单、幼稚,对实际问题缺乏了解。

34--【汗下如流】:汗水像小溪一样往下淌。形容极其羞愧的心情。也形容汗水出得特别多。

35--【囊萤照雪】: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36--【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37--【洞察秋毫】: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38--【恍然自失】:自失:好像自己失去了什么。形容猛然醒悟后的迷惘惜恋的的心情。

39--【孜孜汲汲】:心情急切、勤勉不懈的样子。

40--【万里无云】:湛湛蓝天,没有一丝云彩。形容天气晴朗。

41--【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42--【心寒齿冷】:张口叹气的时间长了,牙齿会感到寒冷。形容对于挫伤感情或伤心的事的感叹。

43--【才贯二酉】: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

44--【纳士招贤】: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45--【死不甘心】:就是死了也不甘心情愿或满足。

46--【废书而叹】:废:放下。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发出感叹。形容读书时对其内容有所感触而置书兴叹。

47--【须眉毕现】:现:显现,显露。形容作品中人物的刻画传神而逼真。

48--【士农工商】: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49--【凄风寒雨】:形容天气恶劣,或比喻境况的凄凉悲惨。同“凄风苦雨”。

50--【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51--【心焦如焚】:心里焦躁,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焦灼难忍。

52--【燕颔儒生】: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

53--【福由心造】:心地好,能行善,就能得到幸福。

54--【一现昙华】:比喻事物或人物一出现就很快消失。华,同“花”。

55--【饮冰茹檗】:茹:吃;檗:俗称黄柏,味苦。喝冷水,吃苦味的东西。比喻处境困苦,心情抑郁。也形容生活清苦。

56--【抱璞泣血】:比喻怀才不遇上,伤心悲痛。

57--【云迷雾锁】:形容天气昏暗,气氛阴森。四字成语及解释100个

58--【一代风骚主】: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泛指文学。一个时代的文坛领袖人物。

59--【一介儒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60--【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61--【士穷见节义】:士:读书人;穷:困窘;节义:节操,气节。读书人在困境中才能看出节操来。

62--【若释重负】: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同“如释重负”。

63--【燕雀不知鸿鹄志】:鸿鹄:指天鹅。燕子与麻雀不知道天鹅的志向。比喻平凡的人不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64--【祸福相生】:指祸害与幸福是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的。

65--【屋梁落月】:比喻殷切的思念朋友的心情。

66--【人莫予毒】:莫:没有;予:我;毒:分割,危害。再也没有人怨恨我、伤害我了。形容劲敌被消灭后高兴的心情。

67--【立地书厨】: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68--【腹为笥箧】:笥:盛书等物的方形竹器;箧:箱子一类的东西。腹部成了书箱子。形容读书多,有学识。

69--【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70--【一时之秀】:一个时期的优秀人物。亦作“一时之选”。

71--【如释重负】:释:放下;重负:重担子。象放下重担那样轻松。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

72--【能忍自安】:能够忍耐,心情自然平静。

73--【焦沙烂石】:将沙烧焦,石烧烂。形容天气非常酷热。

74--【英雄短气】:短气:志气沮丧。指有才能的人因遭受困厄或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

75--【士穷见节】:士:读书人;穷:困窘;节:节操。读书人在困境中才能看出节操来。

76--【鸦巢生凤】:乌鸦的窝里生出了凤凰。比喻贫苦人家培养出了才化的人物。

77--【誓山盟海】: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表示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同“山盟海誓”。

78--【望云之情】: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79--【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80--【蜀得其龙】:龙:杰出人物。蜀国得到诸葛亮。

81--【燕雀岂知鸿鹄之志】:鸿鹄:指天鹅。燕子与麻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比喻平凡的人不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82--【心奓体泰】:奓:通“侈”,放逸;泰:安泰。指养尊处优者心情放逸而身体舒泰。

83--【忧喜交并】:交并:一起出现。忧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84--【肃杀之气】:酷烈肃索的秋气。形容秋天草木凋零的气氛。

85--【橙黄桔绿】: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86--【人道主义】:道:道义。关心人类幸福。

87--【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四字成语及解释100个

88--【闷闷不悦】:闷闷:心情不舒畅,心烦;悦:愉悦。形容心情烦闷不快活。

89--【学如不及】: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90--【凿壁借光】: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91--【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92--【与民偕乐】: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93--【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94--【细雨斜风】:形容微风夹着毛毛雨的天气。也比喻用温和舒缓的语气批评别人。

95--【一时之标】:标:出色。一个时期最出众的人物。

96--【满脸春风】:形容心情喜悦,满脸笑容。

97--【如饥如渴】:形容迫切的心情或要求。

98--【吉凶祸福】:吉祥、不幸、灾祸、幸福。

99--【无心恋战】:没有心情去留恋战事。指不想做某事。

100--【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什么然什么什么,四字成语

哑然失笑 、轩然大波、戛然而止、油然而生、安然无恙 。

一、哑然失笑 [ yǎ rán shī xiào ]

解释:失笑:忍不住地笑起来。禁不住笑出声来。

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禹乃哑然而笑。”

译文:禹于是失声而笑

二、轩然大波 [ xuān rán dà bō ]

解释:轩然:波涛高高涌起的样子。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

出自: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

译文:突然兴起轩然大波,让宇宙也显得狭隘而有妨害。

三、戛然而止 [ jiá rán ér zhǐ ]

解释: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出自:清·章学诚《文史统义·古文十弊》:“夫文章变化,侔于鬼神,斗然而来,戛然而止,何尝无此景象?”

译文:夫子文章变化,等同于鬼神,陡然而来,戛然而止,何尝没有这种景象?

四、油然而生 [ yóu rán ér shēng ]

解释: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出自:宋朝苏洵《族谱引》:“观吾之谱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

译文:观看我家谱的人,孝弟的思想可以油然而生。

五、安然无恙 [ ān rán wú yàng ]

解释: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九卷:“按院照旧供职;陆公安然无恙。”

什么什么什么生的四字成语

栩栩如生、绝处逢生、起死回生、自力更生、死里逃生

一、栩栩如生 [ xǔ xǔ rú shēng ]

【解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出自】:秦牧《虾趣》:这些画里的虾所以栩栩如生,是由于他深刻观察过真正的虾的生活,笔墨变化、写照已经达到了极高境界的缘故。

二、绝处逢生 [ jué chù féng shēng ]

【解释】:绝处:死路。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出自】:元·关汉卿《钱大尹知勘绯衣梦·正名》:“李庆安绝处幸逢生。”

三、起死回生 [ qǐ sǐ huí shēng ]

【解释】: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把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挽救过来。

【出自】: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对于时人那虚弱的感情,这真有起死回生的力量。

四、自力更生 [ zì lì gēng shēng ]

【解释】:更生:再次获得生命,比喻振兴起来。指不依赖外力,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起来,把事情办好。

【出自】:闻一多《组织民众与保卫大西南》:“我们人民能以自力更生的方式强起来了。”

五、死里逃生 [ sǐ lǐ táo shēng ]

【解释】: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脱,幸免于死。

【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二:今日死里逃生,夫妻再合。

言什么什么什么四字成语

言不尽意、言多必失、言之凿凿、言听计从、言外之意等。

1、言不尽意

【解释】: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出自】:《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译文】:文字不能写尽言语,言语不能表达尽心意。

2、言多必失

【解释】: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

【出自】:《鬼谷子·本经符》:“言多必有数短之处。”

【译文】:说多了,必然会有失误的地方。

3、言之凿凿

【解释】: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言之凿凿,确可信据。”

【译文】:说得非常确实,是可信的证据。

4、言听计从

【解释】:听:听从。什么话都听从,什么主意都采纳。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出自】:司马迁·西汉《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译文】:汉王给我上将军的印信,给我几万人马,解开衣服我,把食物吃我,言听计用,所以我才能够到这里。

5、言外之意

【解释】: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

【出自】: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译文】:必须能够描述难写的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是到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