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晚睡,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有朋友问晚睡晚起算熬夜吗,对身体的危害?,还有朋友想问为什么晚上迟睡早上早起,这到底是咋回事?其实每晚凌晨一两点睡觉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晚睡晚起算熬夜吗,供大家参考!
晚睡晚起算熬夜吗
不算哦,熬夜是指“睡得少”而不是“睡得晚”。你长期晚睡晚起,身体会自己调节过来的。你想嘛,对我们来说,西方人天天都在“晚睡晚起”是吧?而且,对每个人来说,思维活跃的时间不同,有些人是白天活跃,而有些人是晚上活跃。
如果你的生物钟已经被调整为这样子的话就不算熬夜。例如在美国的人他们的作息时间换算成中国时间就是早上睡觉下午起床。而所谓的十一点睡觉九点起床是针对正常人的生物钟。但如果你持续多日按照你的生物钟来,身体已经调整好了,就不会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今天十一点睡,明天三点睡,后天五点睡,还有就是睡眠不够八个小时。
晚睡晚起到底算不算熬夜?
如果不是因为必须夜班工作等等原因,建议遵循千百年来祖辈摸索出来比较适合通常人体质的养生规律的作息时间对身体健康比较有好处,这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而不仅仅是睡眠的时间足够就行了。所以才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说法。
晚睡晚起算熬夜吗?
算的呀,熬夜,代表着睡得晚,影响了睡眠质量和生理规律,起的晚只能缓解疲劳,但改变不了熬夜的事实。
晚上迟睡,但早上也晚起床也算熬夜吗?
理论上是没有影响的,因为大脑只要保证8小时休息就行了。但实际我结合自身的感觉,晚睡晚起第二天头都是昏昏沉沉的,身体很不舒服。原因我觉得你看看下面:按照中国枕头网睡眠研究中心的介绍:深度睡眠是睡眠的一个部分,只占整个睡眠时间的25%,深度睡眠也被称作是“黄金睡眠”。人的夜间睡眠,一般分5到6个周而复始的周期,每个睡眠周期约60分钟~90分钟。根据睡眠中脑电波、肌电波及眼球活动的变化,睡眠周期由非快速眼动周期和快速眼动周期组成。非快速眼动睡眠又分为浅睡期、轻睡期、中睡期和深睡期4期,然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算是一个睡眠周期结束,而后继续启动下一个睡眠周期。研究表明,占整个睡眠时间大约55%的浅睡期和轻睡期,对解除疲劳作用甚微,而只有进入深睡眠状态的中睡期、深睡期及快速眼动睡眠期,才对解除疲劳有较大作用。因为在深睡眠状态下,大脑皮层细胞处于充分休息状态,这对于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免疫抗病等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种深度睡眠,只占整个睡眠时间的25%。因此对睡眠好坏的评价,不能光看时间,更重要的是看质量。提高睡眠质量,最终要看深度睡眠时间的长短。在睡眠科学来说,“深度睡眠”是你入睡以后大脑不进行活动的深度休息,你睡觉的这一个晚上,先进入浅睡眠然后自然计入深睡眠,然后又是浅睡眠然后又深,来回交替直到醒来,人在浅睡眠时可能做梦,但深睡眠不会。深度睡眠也被称作是“黄金睡眠”,也就是通常说的“金质睡眠”、“金子般的睡眠”。其实我想说的就是当你要到深度睡眠的时候大家都开始起来了,天也亮了这些都会一只让你处在浅睡状态,所以休息自然不好。
很有规律的晚睡晚起也不好吗
关键是要保证睡眠的质量,同时睡足7小时,在哪个时间段睡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是生物钟稳定下来就好。外国人也有许多是晚睡晚起的习惯,没听说过与精神不好有关系。
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
我们知道,睡眠对于大脑健康是极为重要的。人一般需要有8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并且必须保证高质量。如果睡眠的时间不足或质量不高,那么对大脑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大脑的疲劳就难以恢复,严重的可能影响大脑的功能。如果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就应适当增加睡眠的时间,比如夏天午睡片刻,并且要设法改善睡眠状况等。
按照一般的观点,睡眠是消除大脑疲劳的主要方式。如果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太差,就会严重影响大脑的机能,本来是很聪明的人也会变得糊涂起来。很多人患上了神经衰弱等疾病,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严重睡眠不足引发的。
总之,一个人的一中,有三分之一多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政党的良好睡眠,可调节生理机能,维持神经系统的平衡,是生命中重要的一环。睡眠不良、不足,第二天就会头错脑胀、全身无力。睡眠与健康工作和学习的关系甚为密切。
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 睡眠要适量
1、我们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觉不可少睡。在很多书上都说,成年人一般每天睡7-8个小时就差不多了。可是最近美国心理学教授詹姆斯•马斯博士指出:一个人晚上睡眠6-7个小时是不够的。他对睡眠研究的结果表明,只有8个小时睡眠才能够使人体功能达到高峰。所以什么是“适量”,主要是“以精神和体力的恢复”作为标准。
人的睡眠分为慢动眼睡眠和快动眼睡眠两个时向。浓度的快动眼睡眠在记忆储存、维持组织、信息整理及新的学习、表现等都发生在快动眼睡眠的最后阶段,而快动眼睡眠通常发生在8小时睡眠期的后部,并可以持续90分钟左右。虽然我们可能并没有觉察到,但是,我们当中大部分人的睡眠其实都是不够的,这不仅降低了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疾病。
为了弥补这种普遍的睡眠不足,马斯博士提倡“小睡”。这种小睡是指每天正式睡眠醒来后再小睡20分钟,其效果比晚上早睡要好得多。
我们特别强调的是,现在中小学生虽然说“减负”了,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考试压力,他们并不轻松,很多人睡眠的时间明显不足。与过去相比,实际上是明松暗紧。这实际上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家庭都是得不偿失的。我们认为,只有睡好觉,才能学习好。睡好觉并不会妨碍前程:睡眠时间必须保证!
* 睡觉的环境
要想晚间得良好的睡眠,注意睡前三宜三忌非常重要。
三宜是:
睡前散步。
《紫岩隐书•养书》说:“入睡时行,绕室千步,始就枕……盖则神劳,劳则思息,动极而求静。”
睡觉应该有一个合适的环境,主要是一个清静的卧室和舒适的卧具。
通风是卧室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新鲜的空气比什么都重要。无论室外的温度高低,睡觉之前都应该开窗换气。选择一张舒适的床,一般以软硬适中的棕绷床或软木板的褥子为宜。枕头软硬要适中,尽量做到冬暖夏凉。
要有正确的睡眠姿势。
一般主张向右侧卧,微曲双腿,癸身自然放松,一手屈肘放枕前,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
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无论是每晚的睡眠还是白天的小睡都要尽量保持在同一个时间上床和起床,节假日也不例外。要进行有规律的适度的行动。
* 顺应生物钟
如果我们每天准时起床,定时去迎接每天早晨的阳光,那么你的生物钟就会准时运转。研究表明,这是提高睡眠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
影响生物钟的运行的因素之一是体温。研究证明,人的体温波动对生物钟的节律有很大的影响。人的体温下降就容易引起睡意,这是利用体温调节生物钟的有效方法。如果体温调节失控,就会引起睡眠生物钟发生紊乱。控制体温的方法很多,例如睡前洗澡,或睡前做20分钟的有氧运动等,睡觉的时候体温就会有所下降。
总之,形成习惯之后,人就会按时入睡。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这是最重要的。生物钟是不能轻易破坏的,千万不要在星期六、星期天晚上不睡,白天不起,破坏了自己的生物钟。
* 调节饮食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少数人在晚上大量食用咖啡、巧克力、可乐、茶等食品或饮料之后主观上没有睡眠不良的感觉,但是实验证实,他们的深度睡眠会受到不良的影响。所以睡觉之前,不要食用这些东西。
为了获得一个良好的睡眠效果,睡前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忌讳:
忌饱食
晚餐七八成饱即可。睡前不要吃东西 ,以免加生胃肠负担。
忌饮浓茶与咖啡
晚上不要饮用浓茶、咖啡等食品,以免因精神兴奋或尿频影响正常的睡眠。
忌喝酒
研究证明,喝酒好像可以帮助人入睡,但是实际上是不正确的。酒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会释放一种天然的兴奋剂,破坏我们下半夜睡眠。
* 噪音
不少青少年朋友因为经常处在某种噪声中,习惯成自然,适应了这种不良的环境。这对我们的睡眠是不利的,会减少我们浓度睡眠的时间。所以睡觉的环境应该尽量避免噪音干扰。
另外,对于容易失眠的人来说,应在有睡意的时候才上床,早早上床的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只会加重心理压力。有人曾经进行过这样的试验,在某些情况下,晚睡早起,减少睡眠时间,而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 睡觉时间
要想提高睡眠质量,入时间必须注意;
能取得较好的睡眠质量的入睡时间是晚上9点到11点,中午12点到1点半,凌晨2点到3点半,这时人体精力下降,反应迟缓,思维减慢,情绪低下,利于人体转入慢波睡眠,以进入甜美的梦乡。
什么样的睡眠才是最好?睡眠应该是一种无意识的愉快状态。
就算睡的时间短,而第二天起床能够很有精神,就表示有好的睡眠‘品质’,但是如果在睡了很久之后仍然觉得很累,就表示睡眠质量很差。
现代医学家证实,食疗对于失眠来说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优于安眠药,无副作用。下面介绍数则以供试用:
(1)食醋一汤匙,倒入一杯冷开水中饮之,可以催眠入睡并睡得香甜。
(2)经常失眠者,用莲子、龙眼、百合配秫米(粟米)熬粥,有令人入睡的疗效。
(3)血虚失眠者,可常服藕粉,或用小火煨藕加蜂蜜适量吃;也可用龙眼肉10g,红枣5个去核,蒸鸡蛋一个食用,每日一次。
(4)心虚、多汗、失眠者,用猪心一个切开,装入党参、当归各25g,同蒸熟,去药,吃猪心并喝汤,有良效。
(5)因高血压而致的失眠者,用芭蕉根50g,猪瘦肉100g,同煮服用,能催眠入睡。
(6)怔忡不安而失眠的病人,取芭蕉根50g,猪瘦肉100g,同煮服用,能催眠入睡。
(7)神经衰弱的失眠患者,可取莴笋浆液一汤匙,溶于一杯水中。由于这种乳白汁液具有镇静安神功能,所以有一定的催眠疗效。
(8)临睡前吃苹果一个。或在床头柜上放上一个剥开皮或切开的柑橘,让失眠者吸闻其芳香气味,可以镇静中枢神经,帮助入睡。
(9)洋葱适量捣烂,装入瓶内盖好,临睡前放在枕边嗅闻其气,一般在片刻之后便可入睡
晚睡晚起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晚睡晚起”的生活习惯医学上称为“睡眠时相推迟综合征”,青少年和30岁前的成年人更常见。一般表现为睡眠时间段后移超过2小时;典型患者有入睡困难,并且喜欢晚起。
晚睡晚起有可能诱发不同程度的工作、学习、社会功能障碍。晚睡会导致褪黑素分泌减少,与内在自然时钟不吻合,出现“倒时差”现象。褪黑素还会影响内分泌、体温、体内的电解质变化。晚睡者抵抗力随之下降,一般易疲劳、常感冒;还会引起心情低落、易发脾气、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甚至增加精神疾患的发生率。睡眠时相推迟综合征还可诱发梦游症等睡眠疾病。30岁后,随着新陈代谢减缓,修复功能减弱,容易引发肝病等疾病。
当然,还有一种例外,有些人就是天生的晚睡晚起者,但这种人所占比例非常少。
除了天生的“晚睡晚起”需看情况治不治外,后天形成的治疗办法是调整周期,一是调整起床时间:比习惯的早起些,第二天由于少睡,容易感到困倦,晚上就会想早睡。还有就是服用褪黑素。还有的医生会采用光疗方式,通过强光照射调节睡眠节律紊乱。不管怎么说,想要治疗的话,还是和医生商量着来比较好,有约束也有保障。
凌晨一两点睡觉,睡足八小时算不算熬夜
凌晨一两点睡觉,睡足八小时不算熬夜,这属于睡眠时相对延迟。
熬夜一般是指睡得不规律,睡得不够,通常个人所需睡眠时间在4~10个小时不等,以需要8小时才能睡够的人为例:
1、假如总是凌晨2时睡,每天早上7时必须起床,睡眠被剥夺,算熬夜;
2、同样总是凌晨2点睡,但你有条件保持上午10时才起床,且白天不犯困,这属于睡眠时相对延迟,不算熬夜。如果想改变这种状态,建议咨询医生,考虑用专业疗法调节生物钟。
长期熬夜,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行
1、精神状态变差:大脑容易断片儿,注意力很难集中,情绪容易暴躁或抑郁,头痛等;
2、代谢受影响:显而易见的就是便秘、脱发、爆痘、脸色变差、大姨妈紊乱等,还会增加糖尿病和不孕不育等情况的风险;
3、疾病风险增加,免疫功能下降: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经常熬夜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另外,如果出现明显的心慌、心跳不整齐甚至胸痛等情况,需要尽快到医院做检查。
4、患癌风险提高:长期熬夜导致内分泌激素水平紊乱,影响人体细胞正常分裂,细胞更容易突变,进而提高了患癌风险。
5、长期熬夜,整个人都是虚脱的。变挫变丑变笨是一回事儿,更重要的是你的健康也被不断透支。
每天熬夜但是睡眠充足,即“晚睡晚起”,对身体会有什么影响?
熬夜的概念就是晚上11点还没有进入到深度睡眠的状态,就是熬夜,而熬夜后,无论睡的时间多久,都不能修复身体已经受到的伤害,虽然能稍作弥补,但是危害依旧会影响身体的健康。经常熬夜的人,即便能补足睡眠,但是却依旧觉得没有办法缓解身体的疲劳,因为健康的睡眠时间才能帮助身体更好的回复体力。
一般情况下,晚上12点以后睡的话容易对肝脏不好,容易脸上长斑的。根据您说的情况,对肝脏不好的,建议你早睡早起,是比较好的。
有充足的睡眠虽然比熬夜并且睡眠还不充足对身体影响小的多,但是依旧会出现熬夜的种种特征,如免疫力下降/疲劳感/精神紧张/便秘/肤色暗沉/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只是相对于疲劳感短期之内生活中没有什么太明显的感觉。
但是长期下来就能感觉到体力的下降,无论是应对基本的生活还是运动,但其实运动是最明显的。
因此无论白天有多少时间来补觉,熬夜的伤害就是伤害,不会因为白天补足觉而消失,经常熬夜依旧会导致亚健康,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一样会有疲劳过度猝死的风险,因此对于健康来说,生活作息的规律非常的重要,再搭配健康的饮食,在生活节奏这么快/工作压力这么大的社会中,才能勉强支撑健康。
每天的生活一定要有规律,不熬夜不吃宵夜少抽烟不喝酒,多进行体育运动,人的身体机能活跃,人才会更年轻更健康!
晚睡晚起 和 熬夜(睡得少) 性质一样吗?
最好是早睡早起,不过睡眠时间有保障的话不会猝死。这个不要太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