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传统文化,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有朋友问现在流行的传统文化讲座是传销吗,还有人想问关于弘扬中华民族的内容,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实际上传统文化公益讲座人为何要遵守五伦大道呢,接下来,小编就来教教大家传统文化视频讲座150集,欢迎大家一起来阅读!
传统文化视频讲座150集
一是讲一些“想要改变孩子,家长先改变自己,孩子是家长的复印件”之类的大道理,花言巧语欺骗迷惑家长,以高强度密节奏洗脑。二是树立一个大师的偶像,搞个人崇拜,宣传他的各种神奇之处,不停地暗示和宣扬“布施”。三是针对家长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态,宣扬各种成功学理论和例子。
近日,广西破获了某特大传销组织,涉案人数高达7300余人,而在警察侦破之前,竟无一人报案。他们注重文化教育,要求参与者爱国,甚至每天早上开早课,齐声朗诵《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国学热已经从殿堂普及到了传销分子,可见已经热过头了。近年来,从高等学府到市井民间,从大学课堂到幼儿读经,从电视讲坛到签名售书,所谓的“国学”现象在我国形形色色,不一而足。一些诸如《弟子规》等国学经典也成为传销者们的“洗脑”新利器。为什么传销的喜欢国学呢?为什么中国的老板也喜欢国学呢?今天壹读君就来扒一拔“国学”的事。【备受推崇的《弟子规》是本什么书?】国学热兴起,最热的书除了于丹老师的著作之外,莫过于《弟子规》。有党校教授专门写了《大家都学弟子规》,各级干部都组织学习;许多企业老板爱读,也推荐给员工读;各种国学少年班,它也是必读经典。现在,传销组织也在推崇它。到底《弟子规》是本什么书,这么有魅力呢?《弟子规》诞生于清朝康熙年间,其作者李毓秀是一名山西的私塾老师,一辈子没考上举人,就是个秀才。他还写过不少关于“国学”的著作,比如《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这些书由于水平相当凑合,基本上没怎么传世。不过李老师在写儿童读本上还是有一套的。因为当时清朝的幼儿教育读本,语言大多艰涩难懂,于是李老师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精神,在借鉴前人所著蒙书的基础上,用较为通俗的语言,编撰出了这本《训蒙文》,后经贾存仁修订更名为《弟子规》。此书因为语言较为活泼简洁,也备受当时老师和学生们的青睐,成为私塾和义学的童蒙德育课本,设于《小学》、《孝经》、《论语》等蒙书之先学习。如梁家园的《习字馆义学条规》中规定:“初学幼童,读《弟子规》后,即读《小学》、《孝经》,再读《四书》。《四书》概读朱注,以为将来上进地步。”也就是说,这就是一本清代的“幼童行为规范”,给没上小学的孩子看的。由于作者本身水平相当有限,加上所处时代是专制集权最为鼎盛、精神压迫最为空前的时代,《弟子规》里有很多对儒家经典的曲解。比如“号泣随,挞无怨”,只强调子女对于父母的顺从,与健康人格相逆,更无独立意识可言。而儒家真正的经典《论语》里,孔子说的是:“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意思是,如果父母做错事,孩子要和颜悦色地劝说,即便劝不了,也得恭恭敬敬,不要抱怨。孔子从来没有说,挨爸妈打就是活该。【“上下尊卑”适合传销洗脑】人们通常把传销术称做“洗脑”。对“一夜致富”的神话,从一无所知再到深信不疑,甚至不到最后绝不死心,这其中究竟有何奥秘?这个得从传销组织的整体架构上来看。传销组织实质上是一个层次分明、等级森严、行为有序的群体组织。而有权威也就会有顺从者。社会心理学认为,权威所具有的强大力量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即使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也会为了服从权威的命令作出一些完全丧失理智的事情来。而在传销组织中,对于权威的尊重会演变成必须“听话”。同样,在单位、企业之中,中国的领导和企业家也特别喜欢“听话”的下属。这就《弟子规》让他们特别喜欢的地方。表面上读《弟子规》是为了学会感恩,实际上是为了灌输“听话”。正因为如此,《弟子规》中被传播最广的,就是那几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总而言之,就是上面说的话,你一定要听,要积极,不然就是不懂得尊卑上下。而对中国的家长来说,这种教育“听话小孩”的“国学”,正好迎合了他们的传统观念。于是近年来,诸如国学夏令营、国学速成班之类的讲座等遍地开花。国学越来越被国人当做了一种精神信仰,成为了企业主提升企业文化,提升凝聚力,乃至家长管教小孩的法宝。大家统一穿上唐装,跟着“国学大师”,读读《弟子规》、《三字经》,就成了国学修行,洗涤心灵。据媒体报道,在全国很多幼儿园专门开设国学班,根据课程设置不同,学费从600元至2000元不等。至于这些“国学大师”的成色,壹读君只好说“呵呵”了。那几位经四处招摇,讲授“国学应用”、“国学管理”的“大师”,壹读君就不一一点名了,不服来辩。【是“国学”,还是“鸡汤”?】其实,要揭开“国学热”的画皮,最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国学。上世纪初,国学大师章太炎给国学下了一个定义:“国学即国故,就是本国固有学术的意思。”晚清民初,西学东渐,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为了跟西学对抗,维护传统的学者于是祭出了“国学”概念。章太炎指出,国学是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的总称,它包括“经学、史学、哲学、文学”,内容博大庞杂。而今天读过《弟子规》、《三字经》这些给小孩看的读物,就胆敢妄称国学,实在让先贤笑(lei)掉(liu)大(man)牙(mian)。钱穆曾经推荐七本国学经典
听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讲座有什么收获
做到忠孝仁智礼义信,一切前提是孝顺父母,自己做好了,其他的事方能有成就。
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讲座为什么观看这部记录片
因为纪录片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
听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讲座对教育孩子有怎样的想法
听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讲座,我认识到了中国古代感恩、谦卑、敬畏的三种教育方法,得到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我知道了教育孩子应从仁、义、礼、智、信角度去教育,并结合身边的典型例子,加以让孩子认识更深。
授课中老师生动风趣的演讲,深入浅出的报告,深深吸引了我。对我来说,这是一场心灵之旅,所有人在都聆听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感动中汲取师德的正能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座,不仅提升了文化素养,同时,在“如何对人”、“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对待社会”、“如何对待家庭”等方面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传统文化学习后,我进一步认识到,不管是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还是家庭生活、与人相处等方面“身教胜于言教”的重要性。今后,我将把这种平和的心态运用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努力践行“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念,教育和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一个真正人格健全的人,不断推进教育教学健康发展。
适合小孩看的传统文化讲座
父母爱孩子所以希望看讲座。
熟不知 孩子也爱父母啊。
与其让孩子在那里听天书,不如父母带孩子出去耍一耍,在生活中 做到 礼 义 仁 智 信,孩子自然学会嘛
感恩父母、孝道经典、感恩教育的孝道讲座道德讲堂传统文化论坛必备德育最全面系统感人的视频汇集大全有没
百度上有很多这种视频,直接搜索。
有一段是传统文化论坛、道德讲堂推荐德育必备的感恩父母的视频,非常全面系统的总结父母恩的,根据难忘父母恩甲骨文画册改编的。
百度关键词:感恩父母 道德讲堂 推荐 德育孝道必备经典 视频
http://baidu.ku6.com/watch/9072871213885841892.html?page=videoMultiNeed
传统文化公益讲座 是否忽悠人,幕后有什么利益
好多传统文化讲座的背后推手是佛教。佛教在借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大力宣扬佛教文化。主要经济来源目前我了解的是布施
传统文化公益讲座 是否忽悠人,幕后有什么利益
该讲座没有任何政治性,非盈利性,不宣传宗教思想。所有服务人员都以志愿者的形式,没见过哪个志愿者要工资的。而租用场地的费用有均由邀请者承担。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不接受任何团体公司的赞助,没有任何广告。都要政府的支持下才有的公益是伪公益。
在传统文化和刘善人讲病视频讲座中有很多非常玄乎的疗病实例,可信吗
信则有,不信则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