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计算公式,大家应该都熟悉,有人问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还有朋友想问单缸柴油机功率计算公式,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其实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计算公式呢,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额定功率计算公式,让大家少走弯路。
额定功率计算公式
额定功率的计算公式:P额=U额*I额
额定功率是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它的值为用电器的额定电压乘以额定电流。若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大于额定功率,则用电器可能会损坏;若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则用电器无法正常运行。
在正常运行工作状况下,动力设备的输出功率或消耗能量的设备的输入功率。常以“千瓦”为单位。也指工厂生产的机器在正常工作时所能达到的功率。即平常所说的某机器的功率,机器的额定功率是一定的。
对于机械(电气、液压式或其他形式),他们的额定功率通常被定义为输出的功率,而不是通过设备输入的能量流。根据基本定义,如果大部分的能量都转化为机械能,只要知道转化效率η,就可以计算额定功率。
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的数量一定,时间越短,功率值就越大。求功率的公式为功率=功/时间。功率表征作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称为功率,用P表示。故功率等于作用力与物体受力点速度的标量积。
对功放来说,最大输出功率是指在一定的谐波失真指标内,给功放输入足够大的信号,并将音量和音调电位器调到最大时,功放所能输出的最大功率。它是车载功放在不考虑失真情况下,在极短时间(通常只有几毫秒)内不发生物理损坏或电气损坏时的功率值。
提高功率的措施都会导致发动机转速水平的整体提高,所以必须采用高级材料,使活动部件轻量化,同时提高加工精度,使之能够承受较大的负荷。还要采用更坚固的气门弹簧,甚至非接触式点火系统。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造,量产发动机的功率有可能增加一倍以上。
电热膜是个发热器件,是纯电阻设备可以不考虑无功功率。额定功率是指设备在额定电压(比如AC 220V)时特定电阻值产生的功率。
计算方法:可以是额定电流*额定电压 或者额定电压平方/电热阻值
实际功率可以理解为在实际电压中产生的功率,比如实际输入电压会有波动215-230V都有可能,所以实际功率就会变化。
计算方法:实际电流*实际电压 或者 实际电压平方/当前电热阻值
实际功率需要看实际电压的,如果你的用电电压是和额定电压相同,即也是220V,那么实际功率也是22W
然后如果你的实际电压是230V的话,那么你的功率应该是230^2 * 22 / 220^2 = 24W
在正常运行工作状况下,动力设备的输出功率或消耗能量的设备的输入功率。常以“千瓦”为单位。也指工厂生产的机器在正常工作时所能达到的功率。即平常所说的某机器的功率,机器的额定功率是一定的。
对于可以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等各种形式的设备,额定功率一般为最大功率。通常限制最大功率的因素为热量的损失,最大散热的计算方法与耗能设备的计算相同。额定功率通常由实际功率的瓦或者可视的伏安特性来表达,但是用于超大功率体系当中的设备,每个单元都会给出额定功率。
用电器生产出来以后,其额定电压、额定功率都是确定的。而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是不确定的(随用电器的工作条件而改变)。
如果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则实际功率就等于其额定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如果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不相等,则实际功率就不等于额定功率,用电器不是正常工作。经常处于不正常工作会影响用电器的使用寿命, 为此在使用时应尽量保证用电器的实际工作电压等于或接近其额定电压。
用电器的实际电压与实际功率是随电路的变化而变化的,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是不变的,当它们作为已知条件给出时,可以根据公式先求出用电器电阻的阻值大小。
不论用电器接入什么电路,电路特点虽然不同,它们的阻值是一定的。在串联电路中实际功率与电阻成正比,在并联电路中,实际功率与电阻成反比,从而得到实际功率的大小关系,得出结论。
求计算额定电流的公式?已知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
计算额定电流的公式:
额定功率P等于额定电压V乘以额定电流I , 即P=VxI ,所以额定电流I就等于额定功率P除以额定电压V , 即I=P/V 。
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公式:I=U/R
其中:I、U、R——三个量是属于同一部分电路中同一时刻的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
欧姆定律知识点
一、电压
1、电源的作用是给电路两端提供电压;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压;电路中有电压,却不一定有电流,因为还要看电路是否是通路。
2、电压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常用单位有千伏(KV,1KV=103V)和毫伏(mV,1mV=10-3V)。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一节干池的电压是1.5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3、电压表的使用:A、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电路并联;当电压表直接与电源并联时,因为电压表内阻无穷大,所以电路不会短路,所测电压就是电源电压。B、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接电源正级,负接线柱接电源负极度。C、根据被测电路的不同,可以选择“0~3V”和“0~15V”两个量程。
4、电压表的读数方法:A、看接线柱确定量程。B、看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多少伏)。C、看指针偏转了多少格,即有多少伏。
5、电池串联,总电压为各电池的电压之和;相同电池关联,总电压等于其中一支电池的电压。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对人体安全的电压应该不高于36V,因为根椐欧姆定律I=U/R可知,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电流就会越大,所以高压电对人体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2、我们不能用潮湿的手去触摸电器,因为人的皮肤潮湿时,电阻会变小,从而会增大触电的可能性。一般情况下,不要靠近高近带电体,不要接触低压带电体。
3、雷电是自然界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对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在有雷电现象时,不要站在大树或其它较高的导电物体下,也不能站到高处。
4、为了防止雷电对人们的危害,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让雷电通过金属导体进入大地,从而保证人或建筑物的安全。
电机额定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机的额定功率是指输出功率。计算公式是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得到的是电机的输入功率。但是我们都知道,电机在工作的时候会发热的。所以输入功率不可能等于输出功率,中间是有损耗的。这就是为什么要会有效率的原因。输出的功率是指的有功功率,所以要输入功率乘以功率因数才是有功功率,再乘以效率就是输出的功率了(额定功率)。
电机的额定功率就是它的输出功率,对于电动机来说,就是它的轴功率。电动机的输入电功率要比它的额定功率大,用根号3乘电动机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再乘功率因数,其值要比额定功率大,是电机的电功率。只有再乘效率,其值才等于额定功率。
柴油机功率计算公式??
Nf= (PH/n+Pe)/Ki,式中Nf—柴油机最小输出功率,kW;PH—机组的输出功率,kW;Pe-柴油机在标准环境状况下的标定功轧KW;K1—柴油机功率修正系数(当柴油机长期运行时,(K1=0.9,当柴油机连续工作时间<12h时,K1=1)。
P=n*M/9550(主要用于测试);n,转速rpm;M,扭矩N.m。
柴油机特点
1、由于交流电频率固定为50Hz,因此机组的转速只能是3000、1500、1000、750、500、375和300r/min,以1500r/min居多。
2、柴油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400/230V(大型机组为6,道依茨发电机.3kV),频率为50Hz,功率因素8.0cos=φ。
3、功率变化范围宽广。发电用的柴油机的功率可以从0.5kW变化到数万kW。通常,移动电站、备用电源、应急电源或农村常用电源的发电用柴油机功率在12~1500kW范围内。固定或船用电站作为常用电源使用,其功率可达数万千瓦。
4、具有一定的功率储备。发电用柴油机一般在稳定工况下运行,负荷率较高。应急和备用电源一般标定为12h功率,常用电源标定为持续功率。机组配套功率应扣除电机的传动损失和励磁功率,并留有一定功率储备,所以机组的配套功率应将柴油机功率除以匹配比,各类柴油发电机组的配套特点。
百度百科-柴油发动机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和技巧?
1.功率=功除以时间
带率字的 都是 单位时间内的XXXX
P=W/t=U*I=I方R=U方/R 2.至于技巧嘛,以下是个人经验:在电学部分中,电功率的计算是经常遇到的,要正确、迅速地计算这类问题,就要掌握电功率计算的一些技巧。 (1)计算电功率除了根据P=W/t=UI外,结合欧姆定律还可推出P=I2R=U2/R,这两个公式也常常在计算中用到,但应知道它只适应于计算纯电阻电路(初中阶段我们学的电路都为纯电阻电路),对电风扇、洗衣机之类的用电器便不再适用。 (2)额定功率与电路中的实际功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认为二者相等。只有在给用电器加的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相等时,实际功率才与额定功率相等。如标有“220V、110W”字样的灯泡,只有给它的电压是 220V时,其实际功率才会是100W。若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不相等那么实际的电流强度、电功率不再与其对立的额定值相符;其中唯一不变的量就是电阻,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受电压的影响。实际中常用“电阻不变”来解决是电功率的计算问题。例如:把“220V 100W”的灯泡接在110V的电路中,求实际功率。 (3)在比较两灯泡的亮度时,有的同学往往片面地比较通过两灯泡的电流强度式电压,这是错误的,实际这也是计算比较它们在电路中的实际功率(每秒钟消耗的电能)。 例如:把“220V,60W”和“220V,40W”的灯泡串联后接在220伏的电路中,问哪个灯泡更亮些? 因为,U1额=U2额,P1额>P2额。 所以:R1<R2,又∵两灯串联 ∴I1=I2 由P=I2R得到P1实<P2实 故“220V,40W”的灯泡在电路中实际功率大也更亮。 (4)课本上归纳了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电流强度、电阻的关系。而对于电功率,无论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都有以下规律: P总=P1+P2+……+Pn 证明:在串联电路中: P总=UI(U1+U2+……+Un)I=U1I+U2I+……+UnI =P1+P2+……+Pn 在并联电路中: P总=UI=UI(I1+I2+……+In)=UI1+UI2+U3I+……+UnI =P1+P2+……+Pn 三个物理理量的单位通常是:P:瓦特,W:焦耳,t:秒。但有时为了方便可均使用各量的常用单位:P:千瓦,W:度,t:小时。 例如:1度电可供“220V,40W”的灯泡工作多长时间?
额定电流计算公式
额定电流计算公式:
P--电动机额定功率;U--电动机线电压;μ--电动机满载时效率;cosφ---电动机满载时功率因数。
额定电流一般由下式计算得出:
额定电流=额定功率/额定电压(I=P/U)
额定电流I=
三相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指的是电机电源引入线的线电流,对于星型接法的电动机,线电流就等于相电流,对于三角形接法的电动机,线电流等于根号3倍的相电流。
变压器在额定容量下运行时,绕组的电流为额定电流。参照国家标准GB/T151641—1994《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变压器可以过载运行,三相的额定容量不超过100 MVA(单相不超过33.3 MVA)时,可承受负载率(负载电流/额定电流)不大于1.5的偶发性过载,容量更大时可承受负载率不超过1.3的偶发性过载。
电流380V三相电动机,功率因数一般为0.8左右,它的额定电流约为额定容量的2倍,当电动机的功率在2KW以下时,可按2.5倍考虑。
对于220V三相电动机,它的额定电流约为额定容量的3.5倍,当电动机的功率在2KW以下时,可按4倍考虑。
具体计算公式为I=KP
式中I---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电流(A)
P---电动机的功率(KW)K---系数
额定功率的计算公式
二、 电功电功率部分
12.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3.P=W/t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4.Q=I2Rt (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
15.P=P1+P2+…+Pn (适合于任何电路)
16.W=UIt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7. P=I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8. P=U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9. W=Q (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
20. W=I2Rt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21. W=U2t/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22.P1:P2=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
23.P1:P2=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
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区别:
1、额定功率是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它的值为用电器的额定电压乘以额定电流。额定电压是固定的,允许偏差10%。
2、电机的实际功率和实际电流是随着所拖动负载的大小而不同; 拖动的负载大,则实际功率和实际电流大; 拖动的负载小,则实际功率和实际电流小。
3、实际功率和实际电流大于额定功率和额定电流,电机会过热烧毁; 实际功率和实际电流小于额定功率和额定电流,则造成材料浪费。
4、它们的关系是,额定功率=额定电流IN*额定电压UN*根3*功率因数,实际功率=实际电流IN*实际电压UN*根3*功率因数。
实际功率公式
一般用 P实 表示,计算的公式为P=UI,其变形公式为:
①P=U2/R,根据欧姆定律,I=U/R,又P=UI,所以P=U2/R 。
②P=I2R ,根据欧姆定律,U=IR,又P=UI,所以P=I2R。
电机功率计算口诀
三相二百二电机,千瓦三点五安培。
三相三百八电机,一个千瓦两安培。
三相六百六电机,千瓦一点二安培。
三相三千伏电机,四个千瓦一安培。
三相六千伏电机,八个千瓦一安培。
以上都是针对三相不同电压级别,大概口算的口诀,具体参考电机铭牌比如:三相22OV电机,功率:11kw,额定电流:11*3.5=38.5A三相380V电机,功率:11kw,额定电流:11*2=22A三相660V电机,功率:110kw,额定电流:110*1.2=132A。
功率因数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功率因数的大小与电路的负荷性质有关, 如白炽灯泡、电阻炉等电阻负荷的功率因数为1,一般具有电感或电容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1。
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功率因数低,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 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所以,供电部门对用电单位的功率因数有一定的标准要求。
基本分析:每种电机系统均消耗两大功率,分别是真正的有用功(叫千瓦)及电抗性的无用功。功率因数是有用功与总功率间的比率。功率因数越高,有用功与总功率间的比率便越高,系统运行则更有效率。
高级分析:在感性负载电路中,电流波形峰值在电压波形峰值之后发生。两种波形峰值的分隔可用功率因数表示。功率因数越低,两个波形峰值则分隔越大。保尔金能使两个峰值重新接近在一起,从而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额定电流计算公式
1、三相电动机的额定电流的计算公式:P=1.732×U×I×cosφ
(功率因数:阻性负载=1,感性负载≈0.7~0.85之间,P=功率:W)
2、单相电动机额定电流的计算公式:P=U×I×cosφ
保护性空气开关的选择应根据负载电流来选取,一般来说:保护性空气开关的容量比负载电流大20~30%附近为宜。
3、通用计算公式。P=1.732×IU×功率因数×效率(三相的)单相的不乘1.732(根号3)
保护性空气开关的选择一般选总体额定电流的1.2-1.5倍即可。
额定电流计算注意事项:
1、功率因数的大小与电路的负荷性质有关,如白炽灯泡、电阻炉等电阻负荷的功率因数为1,一般具有电感或电容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1。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
功率因数低,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所以,供电部门对用电单位的功率因数有一定的标准要求。
2、 电动机的功率因数不是一个定数,它与制造的质量有关,还与负载率的大小有关。为了节约电能,国家强制要求电机产品提高功率因数,由原来的0.7到0.8提高到了现在的0.85到0.95,但负载率就是使用者掌握的,就不是统一的了。过去在电机电流计算中功率因数常常取0.75,现在也常常是取0.85。
3、在实际三相负荷电路中,由于负荷外部电源测量的方便,如果是星形接法,电压一般是指线电压,如果是角形接法,电流一般是指线电流,因此均用第一个计算公式(根号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