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x景点 >

中山十景免费景点

  • x景点
  • 2022-02-21

谈论到景点,大家应该都知道,有朋友问中山好玩的地方有哪些,另外,还有人想问中山十景免费景点,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实际上中山十景免费景点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说说中山十景免费景点,快来了解一下吧

中山十景免费景点

菊城金瓣 小榄镇

中山十景之一的“菊城金瓣”,其实是中山市小榄镇的美称。小榄镇的群众酷爱种养菊花已有几百年历史,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花圃亭园。阳台楼顶,以至街头巷尾,都有数不清品种名目的菊花种养。

长江叠翠

相传,三百年前,有姓龙的叔侄二人,从江西老家来到这里拓荒,为表示不忘故土之情,把定居地方叫长冈(因他们来时,曾走过一列长长的山冈),又把冈字谐音为江,暗喻他们祖居江西之意。这就是长江名字之来源。

兴中缀锦 东区

兴中道是中山新十景之一,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兴中缀锦。

兴中道是中山市改革开放后新建的交通要道之一,也是优质环境路段的典型代表。它集中了中山市全国绿化园林城市的特点

五桂雄峰

五桂雄峰,是老景点,又是中山新十景之一,这里有巍峨的峰峦,有奇花异卉,有建设发展新貌,有优美的民间传说,而最激动人心的,是革命战争岁月,在这里发生的可歌可泣抗敌斗争的事迹。

中山温泉

中山温泉坐落于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位处广珠公路旁,毗邻港澳,距珠海、澳门26公里,至石岐城区24公里,离孙中山先生故居翠亨村1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

阜峰文塔

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九月,知县蔡善继创建。该塔为七层八角形楼阁式砖结构塔,塔置平座,凌角牙砖与线砖相间叠涩出檐,高24.5米,原为空心塔,1952年重修时,把上三层改为实心。

紫岭鸣嘤 东区

紫马岭公园位于中山市中山四路南侧,占地88.5公顷,1992年7月破土兴建,1993年10月1日落成开放,是天工与人力交融,游憩共生态并重的大型城市公园。

孙中山纪念堂 石歧区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的英名伟绩永为后人怀念和敬仰。

孙中山纪念堂位于石岐城区中心,由我县旅港同胞郭得胜先生捐款一千万港元兴建而成。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南朗镇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是以翠亨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纪念性博物馆,坐落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在中山市区东南方17.6公里处,广(州)珠(海)公路主干道旁。北距广州约100公里,南距澳门约30公里,隔珠江...

孙西步行街

98年底,孙西步行街二期工程全面竣工,为完善配套设施,增强文化内涵,步行街文化广场于98年9月底初具雏形,经过前后两次改建,在99年元月底全面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

中山好玩地方之中山十景

中山十景是中国广东省中山市的市政府从位于中山市的众多旅游景点评选而出的,包含了中山市旅游景点的精华。于1985年和1998年进行过两次,目前的中山十景为:中山故居、老街新韵、兴中缀绵、仁山玉宇、五桂雄峰、温泉碧苑、阜峰文笔、长江叠翠、紫岭鸣嘤、菊城金瓣。其中“中山故居”是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故居,每年都有大量中国人和海外华人前来瞻仰。

中山十景之中山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位于南朗镇翠亨村,坐东向西,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平方米,是孙中山长兄孙眉于1892年从檀香山汇款回来由孙中山主持建成的。它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两层楼房,并设有一道围墙环绕着庭院。外表仿照西方建筑。楼房上层各有七个赭红色装饰性的拱门。屋檐正中饰有光环,环下雕绘一只口衔钱环的飞鹰。楼房内部设计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中间是正厅,左右分两个耳房,四壁砖墙呈砖灰色勾出白色间线,窗户在正梁下对开。居屋内前后左右均有门通向街外,左旋右转,均可回到原来的起步点。正门上挂一副对联,曰:"一椽得所,五桂安居。"据传是楼宇落成后孙中山亲笔撰写的。庭院右边设有一口水井,水井的周围(约32平方米)是孙中山诞生时的旧房所在地。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于此。

中山十景之长江叠翠

长江叠翠是中山市新十景之一,指的是长江水库游览区,这里离中山城区中心石岐东南九公里,是建设在著名抗日游击根据地五桂山区北面的以水库为中心的游览区。水库1963年基本建成,它包括里面相连的6条大水坑,7处山梁山埔和一道拦库大坝,集水面积三十六平方公里,库容达五千万立万。雄伟的水库大坝顶面宽6米多,长330米。往水库区里望, 莽莽群山,重峦叠嶂,一望无限的松林,郁郁葱葱,还有杉树、樟树、苦楝和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树木。一派生机,浓绿如绒如砌,倒映湖中,就是这里美景“叠翠”风韵之所在。

中山十景之兴中缀锦

兴中道是中山新十景之一,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兴中缀锦。

兴中道是中山市改革开放后新建的交通要道之一,也是优质环境路段的典型代表。它集中了中山市全国绿化园林城市的特点,不仅绿化、美化得好,道路两旁的建筑物还各具有特色,成为中山市的政治、文化、宣传、科学、体育的中心。

中山十景之温泉碧苑

中山温泉坐落于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位处广珠公路旁,毗邻港澳,距珠海、澳门26公里,至石岐城区24公里,离孙中山先生故居翠亨村1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

中山温泉占地220万平方米,四季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具有浓烈岭南气息的楼层别墅、亭台廊园,使人领略到古代皇家园林的恢宏壮观;精心雕琢的人工建筑与罗三妹山自然景致和谐搭配,营造了中山温泉“园中带园,景中藏景”如诗如画的幽美。

中山十景之阜峰文笔

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九月,知县蔡善继创建。该塔为七层八角形楼阁式砖结构塔,塔置平座,凌角牙砖与线砖相间叠涩出檐,高24.5米,原为空心塔,1952年重修时,把上三层改为实心。宝瓶状刹为铁铸。现该塔一至三层向外开放,游人沿级而上,每登一层,便可顺门户步出塔廊,欣赏四周河山秀色,中山城区亦尽收眼帘。

中山十景之仁山玉宇

孙中山纪念堂位于中山市城区中心,由我市旅港同胞郭得胜先生捐款一千万港元兴建而成。1982年2月1日动工,次年4月落成,11月12日正式开幕。

纪念堂外观庄严宏伟、富丽堂煌,高35米,总面积为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400平方米,建筑既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又充满了时代的特色。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承志同志生前亲笔敬题了横匾"孙中山纪念堂"六个刚劲有力的大字。

中山十景之五桂雄峰

五桂雄峰,是老景点,又是中山新十景之一,这里有巍峨的峰峦,有奇花异卉,有建设发展新貌,有优美的民间传说,而最激动人心的,是革命战争岁月,在这里发生的可歌可泣抗敌斗争的事迹。五桂山区有大花园和小花园的天然景物,有奇岩怪石,异羽奇禽,流泉飞瀑,景色可与岭南胜景西樵山、罗浮山媲美,引人入胜。

中山十景之紫岭鸣嘤

紫马岭公园位于中山市中山四路南侧,占地88.5公顷,1992年7月破土兴建,1993年10月1日落成开放,是天工与人力交融,游憩共生态并重的大型城市公园。

紫马岭是“香山八景”之一的“天池芰荷”故址,空气清新,景色怡人,明清两代,是富家子弟跑马游乐的场地。

中山十景之菊城金瓣

中山十景之一的“菊城金瓣”,其实是中山市小榄镇的美称。小榄镇的群众酷爱种养菊花已有几百年历史,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花圃亭园。阳台楼顶,以至街头巷尾,都有数不清品种名目的菊花种养。每到金秋季节,七彩纷呈的菊花到处盛放,生意盎然。而金黄色的菊花更成主色调,形成名符其实的菊城金瓣。

中山十景之老街新韵

步行街文化广场位于大庙下路段,总建筑面积303平方米,广场内修建了市内首个平地式喷水池,骑楼下的墙身是著名画家陈宅中的大型壁画,壁画是二、三十年代孙文西路的缩影,画中人物栩栩如生,形态逼真,与步行街建筑风貌融为一体。广场正前方设置了一个60平方米的舞台,为辖区商户、市民及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表演。

广州中山地区都有什么习俗?

  广州没有中山地区,是不是广东省中山市?还是广州市东山区呀?

  中山市是中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中山市古称香山,因境内五桂山多奇花异卉而得名。近代以来,涌现了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首任国务总理唐绍仪等名人。1925年,为纪念刚刚去世的孙中山,香山易名为中山。中山市总面积为1800.14平方公里,南部是以五桂山为主的低山丘陵区,北部是平原河网区。2005年底,中山市常住总人口为243.46万人,民族以汉族为主,主要语言为粤语。中山市是珠三角经济圈的9个地级市之一,是一个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工业化城市。中山市凭着城市绿化率高、环境卫生状况良好等条件,近几年陆续荣获联合国和中国政府的一些城市荣誉,在城市绿化、环境卫生方面的建设位于中国城市的前列。

  饮食文化

  中山传统的本地菜式以粤菜为主,在五桂山一带的客家人中还保留有传统的客家菜式。中山菜按地区和民俗的不同,又可细分为民田地区菜、沙田地区菜、小榄地区菜、五桂山区菜和岐江环城菜五个流派,其中除五桂山区菜为客家菜流派之外,其余均为粤菜流派。

  中山粤菜的特点是口味清淡、鲜美、注重原汁原味,入菜的原料取材广博,烹调手法推阵出新,在传统菜式的基础上不断变化。相比于广州的粤菜,中山的菜式来自于民间,乡土色彩浓郁一些,多为家居烹调方式的菜式。另外中山是水乡,靠近海边,海鲜和淡水鱼虾等食品资源丰富,使得中山菜有了良好的原材料。中山粤菜的特色菜式有:石岐乳鸽、钵仔禾虫、走地三黄鸡、小榄炸鱼球、三乡小炒、椒盐水蛇、蒸三干、白灼鱼皮、砂锅鱼头等。

  中山五桂山一带的客家菜是另一种特色,由于居于山区的客家先民多从事重体力劳作,为了补充盐分和不易饥饿,客家菜一般都加了很多的油盐,味道偏重咸、肥、香,食物的原料多取材于放养于山间的鸡、鸭等家禽。五桂山客家菜的特色菜式有酿豆腐、娘酒煮鸡、客家咸鸡、炒山坑螺、煎焗山坑鱼等。

  中山还形成了两种特别的饮食习惯,它们是饮茶和打边炉。中山的饮茶和北方的不同,并不是以品茶为主,而是以吃各种广式点心为主。饮茶的时间通常比较长,人们习惯在这段时间内谈生意和交流感情等。打边炉则是中国北方所称的火锅,中山的特色火锅有狗肉火锅、鲤鱼火锅、脆肉鲩火锅,还有沙溪的粥底火锅等。这两种饮食习惯由来已久,在民国时期,中山县城即有多达30间的酒楼,分布在凤鸣路、长堤路、孙文西路一带,而大庙下、长堤路、悦来路一带则沿街分布着很多打边炉的食档。

  中山的土特产丰富,有杏仁饼、黄圃腊味、粉果金咤、三月红荔枝、神湾菠萝、石岐硖龙眼、茂生围香蕉等,其中以杏仁饼最为有名。杏仁饼是由90多年历史的咀香园饼家首创,最初的杏仁饼是选用绿豆磨成粉,再制成杏仁状的饼,在饼中间夹一块糖腌猪肉,经烘烤后制成绿豆饼。杏仁饼也以它的外形而得名,现在经过改良,己变成圆饼状。

  旅游

  中山十景之阜峰文笔元朝,香山县令王天祥召集文人墨客第一次评选出了“香山八景”,他们是阜峰文笔、石岐晚渡、长洲烟雨、金鼓朝阳、南台秋月、金紫岩溜、天池芰荷、浮虚春涛。历经几百年之后,现在只剩阜峰文笔仍成为一景,其余七景都已不复旧观了。

  1985年和1998年,中山市政府连续进行了两次“中山十景”的评选活动,目前的中山十景为:中山故居、老街新韵、兴中缀绵、仁山玉宇、五桂雄峰、温泉碧苑、阜峰文笔、长江叠翠、紫岭鸣嘤、菊城金瓣,“中山十景”包含了中山旅游景点的精华。

  “中山十景”中的“中山故居”是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的故居,每年都有大量来自中国国内外的华人前来瞻仰。中山故居位于南朗镇翠亨村,由孙中山亲自设计建成。1986年起被中国国务院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此地己开辟成以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纪念性博物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中山十景”中的“老街新韵”是指石岐区的孙文西路,是一条从隋唐开始建立、共有800多年历史的老街。现存的这些老建筑多半建于清朝和民国时期,多是归国华侨所建,建筑风格是欧式殖民地建筑风格与岭南骑楼风格的混合体,在建筑学上被称为“南洋风格建筑”。1997年开始,政府对孙文西路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修缮,使其焕然一新,成为如今中山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

  除了中山十景之外,中山还有一些热门的旅游景点,例如岐江公园、中山城、岭南水乡、詹园、横门海上庄园、广丰村旅游区、泉林山庄、卓旗山庄、逍遥谷等。

  中山曾是广东的农业大县,被誉为广东的“鱼米之乡”,曾是桑基鱼田种植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近年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已使农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在逐年降低,2005年中山市农业的增加值为30.75亿元人民币,仅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3.8%[7]。中山的农业主要以粮食、蔬菜、水果的种植业,淡水渔业和猪、家禽的养殖业为主,此外,小榄镇以菊花为首的花卉种植业在华南地区也相当知名。

中山十景分别在那??

菊城金瓣 小榄镇

中山十景之一的“菊城金瓣”,其实是中山市小榄镇的美称。小榄镇的群众酷爱种养菊花已有几百年历史,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花圃亭园。阳台楼顶,以至街头巷尾,都有数不清品种名目的菊花种养。

长江叠翠

相传,三百年前,有姓龙的叔侄二人,从江西老家来到这里拓荒,为表示不忘故土之情,把定居地方叫长冈(因他们来时,曾走过一列长长的山冈),又把冈字谐音为江,暗喻他们祖居江西之意。这就是长江名字之来源。

兴中缀锦 东区

兴中道是中山新十景之一,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兴中缀锦。

兴中道是中山市改革开放后新建的交通要道之一,也是优质环境路段的典型代表。它集中了中山市全国绿化园林城市的特点

五桂雄峰

五桂雄峰,是老景点,又是中山新十景之一,这里有巍峨的峰峦,有奇花异卉,有建设发展新貌,有优美的民间传说,而最激动人心的,是革命战争岁月,在这里发生的可歌可泣抗敌斗争的事迹。

中山温泉

中山温泉坐落于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位处广珠公路旁,毗邻港澳,距珠海、澳门26公里,至石岐城区24公里,离孙中山先生故居翠亨村1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

阜峰文塔

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九月,知县蔡善继创建。该塔为七层八角形楼阁式砖结构塔,塔置平座,凌角牙砖与线砖相间叠涩出檐,高24.5米,原为空心塔,1952年重修时,把上三层改为实心。

紫岭鸣嘤 东区

紫马岭公园位于中山市中山四路南侧,占地88.5公顷,1992年7月破土兴建,1993年10月1日落成开放,是天工与人力交融,游憩共生态并重的大型城市公园。

孙中山纪念堂 石歧区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的英名伟绩永为后人怀念和敬仰。

孙中山纪念堂位于石岐城区中心,由我县旅港同胞郭得胜先生捐款一千万港元兴建而成。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南朗镇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是以翠亨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纪念性博物馆,坐落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在中山市区东南方17.6公里处,广(州)珠(海)公路主干道旁。北距广州约100公里,南距澳门约30公里,隔珠江...

孙西步行街

98年底,孙西步行街二期工程全面竣工,为完善配套设施,增强文化内涵,步行街文化广场于98年9月底初具雏形,经过前后两次改建,在99年元月底全面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

中山十景名称

1 中山故居

2 老街新韵

3 兴中缀锦

4 仁山玉宇

5 五桂雄峰

6 温泉碧苑

7 阜峰文笔

8 长江叠翠

9 紫岭鸣嘤

10 菊城金瓣

广东中山市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中山好玩地方之中山十景

中山十景是中国广东省中山市的市政府从位于中山市的众多旅游景点评选而出的,包含了中山市旅游景点的精华。于1985年和1998年进行过两次,目前的中山十景为:中山故居、老街新韵、兴中缀绵、仁山玉宇、五桂雄峰、温泉碧苑、阜峰文笔、长江叠翠、紫岭鸣嘤、菊城金瓣。其中“中山故居”是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故居,每年都有大量中国人和海外华人前来瞻仰。

中山十景之中山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位于南朗镇翠亨村,坐东向西,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平方米,是孙中山长兄孙眉于1892年从檀香山汇款回来由孙中山主持建成的。它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两层楼房,并设有一道围墙环绕着庭院。外表仿照西方建筑。楼房上层各有七个赭红色装饰性的拱门。屋檐正中饰有光环,环下雕绘一只口衔钱环的飞鹰。楼房内部设计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中间是正厅,左右分两个耳房,四壁砖墙呈砖灰色勾出白色间线,窗户在正梁下对开。居屋内前后左右均有门通向街外,左旋右转,均可回到原来的起步点。正门上挂一副对联,曰:"一椽得所,五桂安居。"据传是楼宇落成后孙中山亲笔撰写的。庭院右边设有一口水井,水井的周围(约32平方米)是孙中山诞生时的旧房所在地。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于此。

中山十景之长江叠翠

长江叠翠是中山市新十景之一,指的是长江水库游览区,这里离中山城区中心石岐东南九公里,是建设在著名抗日游击根据地五桂山区北面的以水库为中心的游览区。水库1963年基本建成,它包括里面相连的6条大水坑,7处山梁山埔和一道拦库大坝,集水面积三十六平方公里,库容达五千万立万。雄伟的水库大坝顶面宽6米多,长330米。往水库区里望, 莽莽群山,重峦叠嶂,一望无限的松林,郁郁葱葱,还有杉树、樟树、苦楝和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树木。一派生机,浓绿如绒如砌,倒映湖中,就是这里美景“叠翠”风韵之所在。

中山十景之兴中缀锦

兴中道是中山新十景之一,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兴中缀锦。

兴中道是中山市改革开放后新建的交通要道之一,也是优质环境路段的典型代表。它集中了中山市全国绿化园林城市的特点,不仅绿化、美化得好,道路两旁的建筑物还各具有特色,成为中山市的政治、文化、宣传、科学、体育的中心。

中山十景之温泉碧苑

中山温泉坐落于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位处广珠公路旁,毗邻港澳,距珠海、澳门26公里,至石岐城区24公里,离孙中山先生故居翠亨村1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

中山温泉占地220万平方米,四季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具有浓烈岭南气息的楼层别墅、亭台廊园,使人领略到古代皇家园林的恢宏壮观;精心雕琢的人工建筑与罗三妹山自然景致和谐搭配,营造了中山温泉“园中带园,景中藏景”如诗如画的幽美。

中山十景之阜峰文笔

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九月,知县蔡善继创建。该塔为七层八角形楼阁式砖结构塔,塔置平座,凌角牙砖与线砖相间叠涩出檐,高24.5米,原为空心塔,1952年重修时,把上三层改为实心。宝瓶状刹为铁铸。现该塔一至三层向外开放,游人沿级而上,每登一层,便可顺门户步出塔廊,欣赏四周河山秀色,中山城区亦尽收眼帘。

中山十景之仁山玉宇

孙中山纪念堂位于中山市城区中心,由我市旅港同胞郭得胜先生捐款一千万港元兴建而成。1982年2月1日动工,次年4月落成,11月12日正式开幕。

纪念堂外观庄严宏伟、富丽堂煌,高35米,总面积为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400平方米,建筑既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又充满了时代的特色。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承志同志生前亲笔敬题了横匾"孙中山纪念堂"六个刚劲有力的大字。

中山十景之五桂雄峰

五桂雄峰,是老景点,又是中山新十景之一,这里有巍峨的峰峦,有奇花异卉,有建设发展新貌,有优美的民间传说,而最激动人心的,是革命战争岁月,在这里发生的可歌可泣抗敌斗争的事迹。五桂山区有大花园和小花园的天然景物,有奇岩怪石,异羽奇禽,流泉飞瀑,景色可与岭南胜景西樵山、罗浮山媲美,引人入胜。

中山十景之紫岭鸣嘤

紫马岭公园位于中山市中山四路南侧,占地88.5公顷,1992年7月破土兴建,1993年10月1日落成开放,是天工与人力交融,游憩共生态并重的大型城市公园。

紫马岭是“香山八景”之一的“天池芰荷”故址,空气清新,景色怡人,明清两代,是富家子弟跑马游乐的场地。

中山十景之菊城金瓣

中山十景之一的“菊城金瓣”,其实是中山市小榄镇的美称。小榄镇的群众酷爱种养菊花已有几百年历史,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花圃亭园。阳台楼顶,以至街头巷尾,都有数不清品种名目的菊花种养。每到金秋季节,七彩纷呈的菊花到处盛放,生意盎然。而金黄色的菊花更成主色调,形成名符其实的菊城金瓣。

中山十景之老街新韵

步行街文化广场位于大庙下路段,总建筑面积303平方米,广场内修建了市内首个平地式喷水池,骑楼下的墙身是著名画家陈宅中的大型壁画,壁画是二、三十年代孙文西路的缩影,画中人物栩栩如生,形态逼真,与步行街建筑风貌融为一体。广场正前方设置了一个60平方米的舞台,为辖区商户、市民及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表演。

中山有什么习俗?

中山市是中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中山市古称香山,因境内五桂山多奇花异卉而得名。近代以来,涌现了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首任国务总理唐绍仪等名人。1925年,为纪念刚刚去世的孙中山,香山易名为中山。中山市总面积为1800.14平方公里,南部是以五桂山为主的低山丘陵区,北部是平原河网区。2005年底,中山市常住总人口为243.46万人,民族以汉族为主,主要语言为粤语。中山市是珠三角经济圈的9个地级市之一,是一个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工业化城市。中山市凭着城市绿化率高、环境卫生状况良好等条件,近几年陆续荣获联合国和中国政府的一些城市荣誉,在城市绿化、环境卫生方面的建设位于中国城市的前列。

饮食文化

中山传统的本地菜式以粤菜为主,在五桂山一带的客家人中还保留有传统的客家菜式。中山菜按地区和民俗的不同,又可细分为民田地区菜、沙田地区菜、小榄地区菜、五桂山区菜和岐江环城菜五个流派,其中除五桂山区菜为客家菜流派之外,其余均为粤菜流派。

中山粤菜的特点是口味清淡、鲜美、注重原汁原味,入菜的原料取材广博,烹调手法推阵出新,在传统菜式的基础上不断变化。相比于广州的粤菜,中山的菜式来自于民间,乡土色彩浓郁一些,多为家居烹调方式的菜式。另外中山是水乡,靠近海边,海鲜和淡水鱼虾等食品资源丰富,使得中山菜有了良好的原材料。中山粤菜的特色菜式有:石岐乳鸽、钵仔禾虫、走地三黄鸡、小榄炸鱼球、三乡小炒、椒盐水蛇、蒸三干、白灼鱼皮、砂锅鱼头等。

中山五桂山一带的客家菜是另一种特色,由于居于山区的客家先民多从事重体力劳作,为了补充盐分和不易饥饿,客家菜一般都加了很多的油盐,味道偏重咸、肥、香,食物的原料多取材于放养于山间的鸡、鸭等家禽。五桂山客家菜的特色菜式有酿豆腐、娘酒煮鸡、客家咸鸡、炒山坑螺、煎焗山坑鱼等。

中山还形成了两种特别的饮食习惯,它们是饮茶和打边炉。中山的饮茶和北方的不同,并不是以品茶为主,而是以吃各种广式点心为主。饮茶的时间通常比较长,人们习惯在这段时间内谈生意和交流感情等。打边炉则是中国北方所称的火锅,中山的特色火锅有狗肉火锅、鲤鱼火锅、脆肉鲩火锅,还有沙溪的粥底火锅等。这两种饮食习惯由来已久,在民国时期,中山县城即有多达30间的酒楼,分布在凤鸣路、长堤路、孙文西路一带,而大庙下、长堤路、悦来路一带则沿街分布着很多打边炉的食档。

中山的土特产丰富,有杏仁饼、黄圃腊味、粉果金咤、三月红荔枝、神湾菠萝、石岐硖龙眼、茂生围香蕉等,其中以杏仁饼最为有名。杏仁饼是由90多年历史的咀香园饼家首创,最初的杏仁饼是选用绿豆磨成粉,再制成杏仁状的饼,在饼中间夹一块糖腌猪肉,经烘烤后制成绿豆饼。杏仁饼也以它的外形而得名,现在经过改良,己变成圆饼状。

旅游

中山十景之阜峰文笔元朝,香山县令王天祥召集文人墨客第一次评选出了“香山八景”,他们是阜峰文笔、石岐晚渡、长洲烟雨、金鼓朝阳、南台秋月、金紫岩溜、天池芰荷、浮虚春涛。历经几百年之后,现在只剩阜峰文笔仍成为一景,其余七景都已不复旧观了。

1985年和1998年,中山市政府连续进行了两次“中山十景”的评选活动,目前的中山十景为:中山故居、老街新韵、兴中缀绵、仁山玉宇、五桂雄峰、温泉碧苑、阜峰文笔、长江叠翠、紫岭鸣嘤、菊城金瓣,“中山十景”包含了中山旅游景点的精华。

“中山十景”中的“中山故居”是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的故居,每年都有大量来自中国国内外的华人前来瞻仰。中山故居位于南朗镇翠亨村,由孙中山亲自设计建成。1986年起被中国国务院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此地己开辟成以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纪念性博物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中山十景”中的“老街新韵”是指石岐区的孙文西路,是一条从隋唐开始建立、共有800多年历史的老街。现存的这些老建筑多半建于清朝和民国时期,多是归国华侨所建,建筑风格是欧式殖民地建筑风格与岭南骑楼风格的混合体,在建筑学上被称为“南洋风格建筑”。1997年开始,政府对孙文西路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修缮,使其焕然一新,成为如今中山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

除了中山十景之外,中山还有一些热门的旅游景点,例如岐江公园、中山城、岭南水乡、詹园、横门海上庄园、广丰村旅游区、泉林山庄、卓旗山庄、逍遥谷等。

中山曾是广东的农业大县,被誉为广东的“鱼米之乡”,曾是桑基鱼田种植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近年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已使农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在逐年降低,2005年中山市农业的增加值为30.75亿元人民币,仅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3.8%[7]。中山的农业主要以粮食、蔬菜、水果的种植业,淡水渔业和猪、家禽的养殖业为主,此外,小榄镇以菊花为首的花卉种植业在华南地区也相当知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