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x技巧 >

幼儿园随笔小班50篇

  • x技巧
  • 2022-02-06

说到小班,大家应该都知道,有人问小班保育员随笔300篇,当然了,还有人想问幼儿园保育员随笔关于安全的,这到底是咋回事?实际上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简短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幼儿园随笔小班50篇,欢迎大家一起来阅读!

幼儿园随笔小班50篇

小班教育随笔

开学以后,天气依旧很冷,小朋友都穿着厚厚的棉衣、毛线衣、外套……,午睡的穿脱衣服也依旧是我们老师头疼的一件事。这不,一到午睡室,小朋友就叽叽喳喳的互相帮助着,有点小朋友能干点,能帮忙别人把衣服袖口先拉出来;有的却只是在床上磨蹭,也不着急;还有的更是趁势和旁边的小朋友打闹嬉戏起来了……真是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啊!再说起床的时候吧,“老师,你帮帮我!”“老师,你帮我拉一下!”……很多个声音会同时从四面八方向你传来,红彤彤的小脸上都摆出了一副“请教”之相,有时候真是会让我们老师手忙脚乱,头皮也发麻。

这个学期开学不久,我就对这个现象仔细反思了,虽然孩子们年龄小,自理能力很薄弱,但一定还是有方法可以引导的。

  这天起床后,我们老师故意对这些小家伙的帮助视而不见,不一会儿,有的小家伙不耐烦,自己穿了起来,不穿不要紧,一穿我们大呼上当受骗,原来很多孩子还是能够自己穿的。除了几个幼儿衣服太多,实在穿不进去,很多孩子还是走出了这关键性的第一步。

  接下来,我们隆重地表扬了几个会穿衣的孩子,并给他们颁发了红苹果奖。这下小家伙们的士气倍增,一个个都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也会穿,也要得红苹果,看得我们老师心里直偷偷乐。

小家伙们渐渐掌握了要领,但是穿的衣服很多,难度也很大,所以我们还让孩子们相互合作,发扬互助精神,从那以后,每到睡前与睡后,教室里一片热闹红火的景象,帮着拉袖子的、帮着扣纽扣的、帮着掏袖子的,孩子们忙得不可开交,“请帮帮我”、“谢谢你”等声音不绝于耳。我们不禁感叹:4岁儿童竟有如此精诚的合作精神,咱们成年人真自叹不如啊

  专家曾说过,两岁的幼儿就有独立穿衣的愿望,3岁的幼儿已经具备独立穿衣的能力,那为什么现在很多幼儿到了6岁还不会穿衣服呢?这个都是“心软”惹的“祸”呀!

发生在蒙蒙身上的转变

记得小班幼儿刚入园的时候,蒙蒙就不爱说话,向其家长了解情况,也说蒙蒙在家也不爱说话,即使说话了,也是听不出他到底在嘀咕什么。一段时间下来,家长甚至担心蒙蒙是个半哑之人。我们老师也非常担心这个特殊的孩子,他的年龄在班中是最小的,各方面的能力都和别人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平时很多事情都要我们老师包办代替,这样下去对他的发展很极为不利。

经过查找资料,我也了解到,幼儿初期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培养幼儿说话能力,帮助幼儿在语言表述中认识周围事物,对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抓紧这一时期训练幼儿说话的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培养小班幼儿的说话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事。于是,我们采取了措施:

首先,从生活上多关心帮助他,与他多亲近,逐渐消除他对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的一些陌生感和恐惧感。每天入园时,我都会热情的与他打招呼,亲切的同他谈话,询问他:“你有没有吃早餐”、“你早餐吃了什么呀”、“这件衣服真好看,是谁买的?”等等,使他觉得我像家人一样在乎他,没有忽视他的存在。

其次,在许多事情上,对他一视同仁,比如在点名的时候,也一样要求他说:“到!”,“我在这里!”虽然第一次他说“我在这里”的时候,口齿很不清楚,声音也很清,但是我还是很兴奋,大大的奖励了他一颗五角星。在上课的时候,也常常会问问他,“蒙蒙,你懂了吗?”“蒙蒙,你来说一说!” 每次帮孩子穿衣服的时候,也会悄悄的和他说上几句悄悄话,和他谈谈,逐渐的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蒙蒙也慢慢能说几句比较清楚的话了。每天早上来园也可以自己喊老师早了。看着他的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让我非常感动。

第三,要加强与家园之间的联系、沟通。蒙蒙一直是奶奶接送的,在家庭教育问题上,我觉得父母亲给予他的教育不够突出。家长对孩子说话能力这方面的问题也比较敏感,所以我想应该多利用一些适宜的机会,和家长多多交流沟通,帮助蒙蒙渐渐摆脱不能说、不敢说、不爱说的恶性循环。

相信只要我们真心的付出,相信他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俗语说:“医者,父母心”,我却想说:“师者,父母心”。

总是在流水与大地顶牛、赌气的时候,或者在山险水急、山和水互不买账的时候,桥就来了。桥将身子趴下,手搭牢这边,脚踏实那边,此时,争强两方便不由得笑了,气也全消了。世间总有磕碰,有了桥,不知少了多少疙疙瘩瘩。

小班下学期,我们小三班的吴老师被调入小小班,所以,钱老师调入了我们班。所以开学前报到收费的时候,我就一一和家长们打招呼,告诉他们此事,大家对这样的分配都没什么异议,于是我也就觉得这没什么问题。

几个星期过去了,小班幼儿的情绪也渐渐都稳定下来了,只有个别的幼儿早上来园的时候还会哭哭鼻子,我们老师安慰引导以后,就能很快的稳定下来。然而,一天中午,我在电脑前打印东西的时候,突然接到了子怡爸爸的电话,子怡爸爸的语气非常激动:“老师,我们子怡最近上幼儿园总是哭,你们班是不是换了老师了?怎么小班下学期就换掉了老师呢?……”不容我说话解释,他一口气的说了几分钟,在我印象里,子怡爸爸40来岁,平时来接送,态度都很和气,与我们老师笑眯眯的,说话不多,也没有和我们过多的交流过什么,今天这样的态度令我一下子有点吃惊,他继续说:“我知道你们老师平时很疼自己子怡,甚至比妈妈还要疼孩子,可是现在我们的孩子不想上幼儿园,你们幼儿园到底是怎么搞的?你们园长电话多少?”他说话的中间,我也想和他解释我们幼儿园的安排,还有孩子的一些情况,可是他的情绪一直都很激烈,他甚至说:“我很疼自己的孩子的,我今天是忍不住了,我知道我脾气不好的,如果你们不把老师换回来,我是要打电话到教育局的!”当时我心里就想,他这样的火头,看来我的解释当场未必能听进去,所以我就耐心的听他说,让他说完以后,我告诉他我会想办法解决这件事情的,请他等待我的答复。挂掉电话以后,我的心情久久的不能平静,突如其来的这个电话,让自己有所震惊,也有一些的委屈。

前几年我调入幼儿园工作,成为了一名保育员,刚调入幼儿园那会儿,我以为保育员就是做好班级的卫生消毒工作及一些杂碎的日常事物。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教师的工作压力非常大,有些工作需要保育员的配合,而保育员的日常工作也需要教师的协助才能完成。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幼儿园的工作不是单纯的教育与保育,而是需要保教配合,保教共育。

  我所在的班级是中班,我园中班的幼儿年龄比较小,多为三岁半的幼儿,因此,幼儿新入园时不是很适应,需要老师耐心细致的关心和爱护。以前,接待新生都是老师的事,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孩子对我这个保育员也非常依赖与信任,于是,我也参与到了接待新生入园的工作中来,并且,把接待工作记录下来,总结成败做成笔记,让自己的工作再遇到类似的问题能够得心应手,提高了个人的工作效率,也正是因为细致的工作,受到了家长和园领导的一致好评。

  下面将自己在工作中的保育笔记总结如下:

  一、新生入园的情绪表现

  新生入园第一天,大部分幼儿表现为情绪紧张、害怕、哭闹,不愿意上幼儿园,拉着家长的手不放,要回家。但当家长离开后,多数幼儿在老师的说服下能停止哭闹,个别幼儿会表现激烈,不听劝说,哭闹不止,更有甚者会耍赖,踢打是老师或咬人等不受控行为。这时一定不能生人探望,这样会让他们更加想起自己的亲人,会重新哭闹。有些家长能与老师很好的配合,放心的将孩子交到老师手中,有些家长则表现为放心不下,跑来偷看,这样一旦孩子看到会加剧孩子的哭闹情绪。还有的孩子在第一天来时并不哭闹,他们会对幼儿园的一切都感兴趣,第二天就会醒悟过来,不再想上幼儿园。其实,把孩子放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孩子用哭闹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孩子的表现为分离焦虑,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渐渐的适应新的环境,只要家长能够配合,孩子会适应得更快。我们班有一个小朋友只用了一周就适应了幼儿园丁生活。

  雷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第一天入园时表现得非常开心,还和妈妈再见,自己一会儿玩积木,一会儿看图书,别人哭闹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玩的兴致,有时还劝身边的小朋友不要哭,还给他们擦眼泪,那副模样真叫可爱。第二天,妈妈送雷入园,雷满脸泪水,一双小手紧紧的抱住妈妈的腿不放,妈妈强行掰开雷的小手走了,雷委屈的嚎啕大哭,我赶紧抱住雷,正在安慰他的时候,他呕吐了我和他一身,我没有生气,拉着他清理了赃物,并安慰她说妈妈下午会第一个接他。第三天,他依然抱住妈妈的腿,我走过去轻轻的叫了一声“轩轩来,抱这里,我拍拍自己的大腿,“你看,老师像不像妈妈,老师也是妈妈,老师和妈妈一样喜欢你。”第四天,雷来的时候有点抽泣,但没有大声哭闹,也没有呕吐,我及时地表扬了他的进步,他逐渐的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二、尽快与新生建立情感

  孩子的情绪稍许稳定,老师就要及时的与他们建立情感。让他们觉得老师也是亲人,也是妈妈。活动中对孩子轻言细语,经常抱抱孩子,让他们有安全感,教孩子的学习方法,让孩子有成功感和满足感,对做得不对的要及时纠正教育,不能放任。组织活动要丰富多彩,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喜欢老师,依恋老师。特别对适应能力差的孩子要多关心,避免他们的情绪影响到其他有所好转孩子。

  三、进一步稳定情绪

  幼儿生性好奇,因此,幼儿的注意力容易转移,幼儿园的环境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如我园鲜艳好看的大型滑滑梯玩具,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忘记离开父母的焦虑,教室的桌面玩具也能让孩子静下心来摆弄一会儿。孩子入园前,家长要带孩子多玩一会儿滑滑梯,安抚一下孩子的情绪,再进入一日正常的活动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

  孩子在哭闹时并不能一味的迁就满足。幼儿虽然年龄小,但他们很会看大人的眼色行事。如果一次通过哭闹达到了目的,那么下次他还会故伎重演。因此,老师和家长要配合默契,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方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因此,观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反应,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稳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在幼儿园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1. 给小调皮多一点的关爱

不管是在教育活动中,还是在游戏中,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得到老师的关爱,而那些喜欢调皮、爱捣乱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评教育,但往往又事与愿违。细想起来,其实这些喜欢调皮捣乱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

庞豪是我们学前班特别活泼可爱的孩子,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看上去很讨人喜欢。可他又是典型的调皮大王,捣乱鬼。在与小朋友的游戏时特别容易发生冲突,小朋友们都不喜欢跟他交往。在我的观察中,庞豪其实特别喜欢与小朋友交往,也乐意与他们一起游戏。每次在区域活动中,他都积极的参加,表现自己,总希望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关注。

但他与人交往的方法不是很正确,所以经常导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经常让小朋友给打小报告。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庞豪免不了要被小朋友告状:看书的时候,他总是不断的下座位,和别的小朋友抢图书,而在抢图书的时候不小心又碰到了旁边的小朋友,所以,我听到的就是:“老师,庞豪抢我的图书了”“老师,他碰到我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有意识的去接近他,多关注他,摸一下他的头,给他一个会意的微笑,与他交谈在与小朋友玩时,遇到情况怎么办,鼓励他与小伙伴要搞好团结,互相谦让,有玩具大家玩,学会与小朋友共享快乐。庞豪小朋友的绘画比较有创意,在活动时,我有意拿着他的作品向小朋友进行展示,进行表扬,引导孩子们向他学习。慢慢的,庞豪小朋友的笑声多了,小朋友们都爱跟他玩了。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纯洁的、善良的,喜欢调皮的孩子也不例外。”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是我们的教育宗旨,爱是我们的教育手段,让我们多一点爱心,多一些赏识,多关爱一下调皮的孩子吧!你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 图书架旁的碎纸片

开学了,我在图书架上摆了很多新图书。

可没过多久,图书架旁边就有了不少从图书上掉下来的纸片。为了找原因,我仔细观察,发现有的书特别受孩子们欢迎,看的人多了。图书就容易破损。于是,我利用晨间谈话,对他们进行了爱护图书的教育。

没想到,以后的几天里,图书架旁还是每天都会有碎纸片,这是怎么回事呢?经过和孩子们交流,我找到了真正的原因,原来孩子们为了折纸飞机玩,就从图书上撕纸。于是,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只篮子,里面装着平日里孩子们用过的作业纸,放在他们随手就能拿到的玩具架上。

可过了几天,我发现图书架旁的纸片是少了,但图书封面还是被撕坏了不少。怎么会这样?我不是已经提供了纸张,满足了孩子们折纸的需要了吗?为什么他们还要把图书撕坏呢?看来,我该找出撕坏图书的孩子狠狠地批评一下。

这天,我正好看到泽泽在撕图书封面,我忍住心中的怒火问他:“你为什么要把图书撕坏呢?…‘我想要折纸飞机。”泽泽轻声回答。“我不是已经给你们准备纸了吗?你为什么还要撕图书上的纸呢?”我不由得提高了声音。他好像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低下头说:“因为图书封面纸厚,折的飞机飞得远……”原来是这样!泽泽的话引起了我的思考:在我了解孩子们有折纸飞机的需要后,我就为他们提供了纸。看上去我已经给予支持了,其实这种支持还是非常表面和初步的。在孩子们初步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会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愿望。而且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需要。只有作更深入的了解和更细致的思考。发现幼儿感兴趣的“折飞机”活动中隐含的教育价值,及时提供不同质地、不同大小的纸,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理解和支持。 小班的孩子入园已有一段时间了,他们对幼儿园的生活开始适应,这时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开始出现,最让老师头疼的事——排队。无论是课间、户外活动还是放学,孩子们的那条队总也排不好,总是你争我强,你推我挤,还有几个调皮的小家伙总要去“加塞”,一个顶一个的往前挤,对于这样的现象我提醒了好几次,可是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一会儿队又乱了。

3. 排队的习惯养成

今天户外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排队喝水,来了一阵吵闹声,保温桶旁的几位小朋友喊着:“要排队!要排队!”我连忙赶过去,原来是朱宝旭张开双手,当在了杯子柜前不肯走,小朋友们被挡住了,挤在一起乱成一团。我把朱宝旭拉开,他却僵在那里不肯走,还大声哭喊起来:“妈妈,妈妈!”我耐着性子对她说:“老师不批评你,只是想知道到底怎么了。”这时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朱宝旭不排队!还插队。”“他还推我!”听到孩子们纷纷告状,朱宝旭继续大声的哭喊。“真是这样吗?我相信朱宝旭不排队是有原因的,你把你的理由说给大家听听吧!”听了我的话,朱宝旭擦了擦眼泪,慢慢停止了哭喊,还略微带点哭腔地说:“我口渴,我不要排队,他们太慢了。”“小朋友你们渴吗?”“我们也很渴。”“小朋友们都很渴,这该怎么办呢?谁愿意让朱宝旭排前面”。这时有一个小朋友愿意让朱宝旭排前面,我表扬了这位小朋友。其他小朋友也跟着说愿意。“朱宝旭,小朋友们对你真好!”朱宝旭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下次也让小朋友排我前面。”这件事后,我引导孩子们讨论我们的队为什么总排不好,他们很快的找到了有人插队的原因,我们又讨论怎么才能把队排好。

通过这些活动我深切的感到:幼儿的常规习惯养成非一朝一夕,需要有重点的关注、教育,并采取多种方式去进行培养。另外,常规教育也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能死守。

幼儿园学习笔记200篇

幼儿园保育员随笔300

时刻在孩子的成长中过去了,虽然只有短短两个月的时刻,但对于我个人来说,要领悟的东西、知识还有很多,无论是教育还是保育知识,都是我要发奋领悟的目标。在这两个月中,从刚开始的手忙脚乱,甚至有时候疲惫的提不起任何力气来,到此刻的游刃有余,能把每件事都做到位,这就是一种习惯。虽然对于我来说当作一名保育员,有些累,但这也是一种领悟的好办法,并不是说当了保育员我就学不到知识了,我在作保育员中就学到了如何在忙碌的状况下还能学到专业知识,手里的事情也丝毫不落。这就是一种收获。随笔随笔,顾名思义: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言禁未开之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

幼儿园小班教育笔记

幼儿园小班9月教育笔记(案例)

有的时候还是“袖手旁观”的好

从事幼教工作几年来,今年头一次带小班。几个月下来,我深深感到小班的孩子们对老师的依赖性是那么强,诸如系鞋带、扣钮扣等小事也要老师帮助才能完成。尤其每天午睡醒来后,总有一大群孩子围在身边,让我帮助他们做这些事晴。说实话,有的时候真的感觉有点烦,但当我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充满恳求的小脸听到孩子们稚气十足的话语:“老师,帮我穿一下衣服行吗”,“老师,我的鞋带系不上了”,“老师,帮我……”我还真不忍心不去帮忙。但是往深处一想,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本来就很差,如果一味这样迁就照顾下去,孩子的自理能力怎么能提高呢?怎么办呢?好长时间,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

一天,在带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我的胳膊不小心扭了一下,一时间动都不能动。午睡起来后,孩子们仍像往常一样围在我身边,要我帮助做这做那的,但有几个孩子看到我受伤的胳膊,懂事地自己穿起了衣服。过了一会儿,几个平时一直要我穿衣服的孩子,竟然也穿“好”了。虽然,他们的衣服钮扣扣错了,鞋子穿反了,但毕竟是他们自己穿的。我猛然发现,这些事情他们不是不会做,而是不想做。那么,我何不利用这个机会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于是,我便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老师的胳膊不小心弄伤了,医生说要过好长一段时间才能好,看来这几天,老师不能帮你们穿衣服了,你们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扣钮扣,好不好?”绝大多数孩子都答应了,但仍有少数几个孩子拿着衣服坐在床沿上一言不发。我知道,他们的确不会自己穿,于是,我一边叫能力强的孩子帮他们一下,一边告诉他们回家后让妈妈教他们,自己也多练习练习,争取早日自己穿衣服,系鞋带,孩子们满怀信心地点了点头,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们终于全部穿好了衣服,系好了鞋带,扣上了钮扣。望着一张张通红的小脸,我心里感到了―阵欣慰。

经过这件小事,长时间困扰着我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对于如何提高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我也有了一些新的见解。有的时候,“袖手旁观”地逼孩子们自己动手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育方式。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小班保育员随笔

以下是整理的小班保育员随笔,欢迎阅读参考!

1、小班保育员随笔一

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我们每一天过着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日子,然而在我的心里只有这样的一个追求,那就是做好自我的本职工作,把自我的爱奉献给每一位幼儿!

做为一名保育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只要你真心地去爱他们,去对他们好,他们是能够感觉到的。因为真心地对待别人的同时你也能感受到他人的真心。在工作中,时刻提醒自我:“用饱满的热情和微笑服务每一个孩子、接待每一位家长,用我的爱心、细心、耐心去浇灌他们、感染他们”。

爱是与孩子沟通必不可少并贯穿着整个教育的始终!张向葵校长就曾提出过这样的教育思想:“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一细小的动作足以说明孩子需要老师给予最多的是爱。

二十一世纪的保育教师,应从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潜力的提高来进行教育,在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基础上,保育不仅仅要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更要体现以科学为主的实际需求;要重视“保”与“育”的相互作用过程,将保育和教育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认真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整理好本班教室的卫生,减少幼儿与细菌接触的机会。教室的地面随脏随擦,避免地面有水使幼儿滑到。为幼儿创造一个清洁、干净的环境,同时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次,正确为幼儿服药是保证幼儿生命安全的必要行为之一,做好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工作是保证幼儿健康的重要工作。早上拿药时,保育员应将药品名称、幼儿姓名、服药时光一一跟家长登记的的核对清楚,如有家长表述不清楚或有异议,及时与家长联系,待确实以后再给孩子服药。同时加大幼儿的饮水量,增加抵抗力。第三,定期晾晒、清洗被褥,让孩子体会老师像妈妈一样的爱,保证幼儿的良好睡眠。

作为一名拥有“不泯童心,眷眷爱心”的保育教师,还就应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给自我定一个能够够得着的目标。愉快工作,体验成功的快乐,应对世界上最纯净的天空,唱出世界上最幸福的旋律!

2、小班保育员随笔二

前几年我调入幼儿园工作,成为了一名保育员,刚调入幼儿园那会儿,我以为保育员就是做好班级的卫生消毒工作及一些杂碎的日常事物。经过一段时光的观察,我发现教师的工作压力十分大,有些工作需要保育员的配合,而保育员的日常工作也需要教师的协助才能完成。透过学习,我明白了幼儿园的工作不是单纯的教育与保育,而是需要保教配合,保教共育。

我所在的班级是中班,我园中班的幼儿年龄比较小,多为三岁半的幼儿,因此,幼儿新入园时不是很适应,需要老师耐心细致的关心和爱护。以前,接待新生都是老师的事,透过一段时光的观察,我发现孩子对我这个保育员也十分依靠与信任,于是,我也参与到了接待新生入园的工作中来,并且,把接待工作记录下来,总结成败做成笔记,让自我的工作再遇到类似的问题能够得心应手,提高了个人的工作效率,也正是因为细致的工作,受到了家长和园领导的一致好评。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