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南无,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有朋友问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歌,当然了,还有人想问常持观世音菩萨的感应,这到底是咋回事?其实南无观世音菩萨歌曲呢,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念诵,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念诵
观世音菩萨圣号完整说法是“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通常称念圣号就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或者“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恭敬念去,不可思议。
观世音菩萨(梵文: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vara) 两种最通用的译法是: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
观世音菩萨(梵文:,Avalokiteśvara),观世音来自于竺法护与其弟子译于长安敦煌寺的 《正法华经》。竺法护初译“光世音” 其弟子聂道真改为“观世音”。 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
传说的道场
浙江普陀山:浙江定海的普陀山,
本名梅岑,受《华严经》补怛洛迦的影响,改名为“普陀山”。古时我国与日本、高丽、新罗等诸国来往,多以为此岛为转站等候风信扬帆。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来华求法的日本僧人慧锷,在五台山请到一尊观音像,想带回日本供养。
慧锷从四明(浙江宁波境内)出海,当船经过舟山群岛时,被狂风恶浪阻住了归程,传说当时的海面伸出了许多铁莲华,船不能前航,被迫将圣像留在岛上结庐供奉。 [27-28] 观世音菩萨与此岛有缘,朝拜的人日渐多了起来,终更名为普陀山,成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普陀山与洛迦山,是属于舟山群岛的两个小岛。普陀山的面积为11.82平方公里,呈南北走向,其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最高点为佛顶山白华顶,海拔288.2米。
现存有三十多座寺院散布于全岛各处,其中以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并称为三大寺,其余尚有梵音洞、紫竹林、福泉庵、梅福庵、杨枝庵、大乘庵、广福庵、圆通庵、海澄庵、祥慧庵等较为知名。
西藏普陀宫:西藏拉萨的“普陀宫”(即布达拉宫),也被视为观音化身处。布达拉之得名,同普陀山得名一样,由梵文的补怛洛迦而来。
楼主,你是在一段话中看到这个词的吧。比如:多多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
圣号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圣者的名号”的意思,或“神圣的名称”。多多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就是要求我们多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这样念下去。
念诵1000声南无观世音菩萨需要多少时间
您念1000遍,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不就知道!
如果每分钟念50声,20分钟足以!
该怎么正确的念观音菩萨圣号
宣化上人开示
我们在念“南无观世音菩萨”,首先要了解它的意义。“南无”是梵语,译为皈命。“观”是观察,用妙观察智来观察。谁有妙观察智?观世音菩萨有。他有这种的智慧。故在世间上一切的声音,悉知悉见,都骗不了他。“世”是世间。“音”是声音。观世音菩萨修反闻闻自性的法门,所以用心来观察世间的众生呼救的声音。菩萨闻之,即刻分身前往,救出苦海。令众生离苦得乐。所谓“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观世音菩萨如慈母一般,有求必应,不会令子女失望。所以说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菩萨是梵语,应读菩提萨埵,译为觉有情,或译有情觉,意思差不多。觉是觉悟,有情是众生。也就是觉悟中的众生。也可以说众生中的觉悟者。菩萨是自觉觉他的圣人,没有自私心,没有自利心,一切为众生的幸福着想,而忘掉自己的存在,这就是无我的精神。
我们想祈求观世音菩萨保护或帮助,必须用真心来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这时产生心电感应作用。观世音菩萨闻到众生的求救声,一定来拯救出苦海。但如果念时不诚心,掺杂求名求利的心,便不会有所感应。我们现在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的圣号,要纯净其心、至诚恳切地念。不为私欲而念。乃是为五浊恶世中所有的众生而念。祈求观世音菩萨慈悲,令全世界的人类,消灾免难,罪灭福生,都能获得好处。
人人抱定这种宗旨来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这样感应道交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各位!把念观世音菩萨的功德,皆回向给法界众生。所谓“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紧急关头念观音
今天传授你们一个要诀,什么要诀呢?就是在紧急关头的时候,保持镇静,不要紧张。将生死置于度外,一心念观世音菩萨,一定会化险为夷,渡过难关。
在最危险的时候,心中这样观想:“反正我现在快要死了,可是在我未死之前,我要拼命来念观世音菩萨,也许有一线希望。”要有这种思想,可以遇难呈祥。
好像所乘的飞机,在空中忽然发生故障,即将堕地。这时要念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是救苦救难的菩萨,是有求必应的菩萨,我不念观世音菩萨,我的生命危险到万分,没有希望了。这时,你必定最诚心的念,感应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拯救全机人的生命。打七时要这样的想,来念观世音菩萨。
再想,我所乘的火车,现在出轨道,在千钧一发之际,如果我不念观世音菩萨,全列车的旅客,都要死亡。念观世音菩萨就是求救声,菩萨闻之,无论千山万水之遥远,即刻来到你的面前,救你出离苦难,非常有灵验。
再想,我所乘的轮船,在大海中发生不幸,即将沉没,葬身鱼腹。在这最危险关头,我们也念观世音菩萨。就是在最后一分钟,一秒钟,我也念观世音菩萨。如果这样,定会逢凶化吉。
再想,我所坐的汽车,在路急行,忽然机件失灵,车飞起来,下边是万丈悬崖,若掉下去,粉身碎骨,一切都完了。这时,若拼命念观世音菩萨,车子会平安落到悬崖下,有惊无险。这是念观世音菩萨的感应。
在紧急危险之情形下,你能念一句观世音菩萨,胜过平常百千万声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因为在不危险的时候,所念的观世音菩萨,不够恳切、不至诚的缘故。所以念观世音菩萨,要虔诚的念,要真心的念,才有不可思议的感应。
刚才我对果谦说:“你现在在万佛城念观世音菩萨,能像在船上那样诚心的念,就会有感应的。那时候,你所坐的船,在大风大浪中,危险到万分,时刻有翻船的可能。如不念观世音菩萨,一点希望也没有。念观世音菩萨,才有万分之一的希望,或者有救。所以拚命的念,最后渡过难关,风平浪静,到达海岸。你现在念观世音菩萨,还要休息,就因为没有那样的危险”。其实“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 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念观世音菩萨,要随时随地的念。换言之,行住坐卧,都可以念。口念心念有同样的功德。不要起分别心,一切随缘。当知,等死了的时候,想念观世音菩萨,也没有机会了。所以说:“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六根互用念观音
念观世音菩萨,不但口念得清清楚楚,而心里也记得清清楚楚。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门头,都在念观世音菩萨。眼睛也念,耳朵也念,鼻子也念,舌头也念,身体也念,意识也念。总而言之,都在念观世音菩萨。这叫都摄六根,一门深入的境界。
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上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大意是这样的解释:都摄六根,就是教我们把六根摄住,不散乱、听使唤,依教奉行,将六贼(六根)变成六个护法。都摄就是令六贼守规矩,不许它作怪。把它们训练柔顺,非常听话。人为什么不能专心念观世音菩萨?就因为没有都摄六根,没有驾御眼耳鼻舌身意六贼。所以它们兴风作浪,引起妄想纷飞,不能安份守己,而到处找麻烦。
若能都摄六根,那么,就能净念相继。清净的念,如同水波一样,一个跟着一个,继续不断。清净其心来念观世音菩萨,亦复如是。不间断的念,不停止的念,念到相应时,就得到三摩地。三摩地译为正定正受。这是第一圆通法门,到了这种境界,便能六根互用来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
有入三摩地的境界,才能得到念观音三昧,才算是打观音七的人。没有得到念观音三昧,不算是打观音七的人。入三摩地的境界,从清晨开始,一直到晚间休息。
在这中间,口里只知念观世音菩萨,不知时间的过去,也不知时间的现在,更不知时间的未来。把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都空了,这是入三摩地的境界。
在这里念观世音菩萨,精神集中的念,忘掉一切烦恼。我吃没吃饭?不记得啦!为什么?因为我专心念观音嘛。我穿没穿衣服?不记得啦!为什么?因为我专心念观音嘛。我睡没睡觉?不记得啦!为什么?因为我专心念观音嘛。如果把吃饭穿衣睡觉这三件事情都忘了,这就是三昧现前。心中没有无明,没有烦恼,没有妄想。念观世音菩萨,念得清清楚楚、欢欢喜喜,念得比什么都自在,比什么都愉快。有病,病也好了。有痛,痛也忘了。没有吃饭也不饿了,没有睡觉也不困了。这就是入念观音三昧的境界。
念自性中的观音
我们现在专心一致来念观世音菩萨,也要念自己自性中的观世音菩萨。我们修行,外面有什么,内里也有什么,外边有观世音菩萨,内边也有观世音菩萨。所以念观世音菩萨,要念内外一如,自他无二。
我们的自性中,具足十方诸佛无量恒河沙数的性德,所以口里念观世音菩萨,心里更要至诚恳切,杂念不生,妄想不起,专一其心来念观世音菩萨。也不要有个所求,有个所贪。更不要有“为什么念观世音菩萨”的念头。念观世音菩萨,乃是自性的本分。
我们念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境界上,自性观音现前,打成一片,忘人无我。这时还有什么烦恼?还有什么无明?到自在无碍的境界,大圆镜智自然现前,平等性智自然现前,妙观察智自然现前,成所作智自然现前。虽然四智同前,不过是一个开始而已。在四智中有千差万别种种不同的阶段。不是一现出来,就和佛的四智是一样。无论哪一个阶段,哪一个果位,都有种种不同的地位。
修道人,要明白“差之丝毫,谬之千里”的道理。要念兹在兹向前去用功,不要落在旁门外道中,那是邪知邪见的谬论。要存正知正见,正念才能现前。
念观世音菩萨,要念自己的观世音菩萨,不要念人家的观世音菩萨。什么是自己的观世音菩萨?就是把自己念成和观世音菩萨一样,也有观世音菩萨那样的慈悲,也有观世音菩萨那样的喜舍。也像观世音菩萨有七难二求,三十二应身。念观世音菩萨,要学观世音菩萨那种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大智大慧、大愿大力。
移民到极乐世界
在中国有这样一句话:“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 观世音菩萨和我们特别有缘,欢迎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住,不需要办移民的手续。只要有“一念真心”的证明,则一切通过,绝不会找麻烦。如果没有“一念真心”的证明,就不能移民到极乐世界去。
那么,“一念真心”的证明,怎能得到?方法非常简单,而且容易。只要真心诚意来念“南无阿弥陀佛”或“南无观世音菩萨”或“南无大势至菩萨”就可以了。
因为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教主。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也是左右二胁士。这是西方三圣,无论念那一位的名号,念到一心不乱、一尘不染的境界,就能带业往生,花开见佛或见菩萨。
若不想移民到极乐世界去,那就不必念三圣的名号。若想移民到极乐世界住,必须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生时可以免三灾七难,死时可以往生净土。一举二得,何乐而不为。
我们念观世音菩萨,念到和观世音菩萨合而为一,分不开家。到那时候,不想去极乐世界,也办不到。为什么?因为根已经扎下去了,将来就会生枝长叶,开花结果。
【录自宣化上人开示录】
如何持观世音菩萨的圣号?
就是一句接一句念“那摩观世音菩萨”。无人可高声,有人可默念。躺卧、方便时不宜出声。
那种口音都可以,可以唱,但以念为主,要听到心里去,才算数。念菩萨名号的意义是让菩萨圣号中的功德熏陶自心,所以要自念自听自我净化。
平时可以念那摩观世音菩萨,事急或静卧可以只念“观音菩萨”四个字。
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中,常念是心口常念名号,恭敬是指有条件的话,经常礼拜菩萨。
为什么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会流泪
可能是过去的善根成熟,有这样一种清净的信心会暂时出现,所以流泪;这种信心叫清净信,不是很稳固的,一会儿就没有了。有时候看到三宝,读诵经典会流泪,数数欢喜,汗毛直竖,起鸡皮疙瘩等等。都是属于这一种。比这个更稳固的还有欲乐信,胜解信。
如果睡前盘腿或躺着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有何作用,请哪位高人帮我解决可以吗?
修习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法要
一.观世音菩萨能加持的事相、作用:(一)救苦救难的加持、护佑:1.事苦:水、火难; 罗刹、夜叉难; 枷锁、王难; 怨贼、遇险等难......包含摄受一切果报苦。 2.因苦:淫欲(过分贪心、侵占) 瞋恚(怨恨心)愚痴(没有智慧)..... 包含摄受一切烦恼苦。
(二)与乐加持力:求财宝、求地位、求名闻; 求眷属、求子女、求寿命等......一切都能如愿之加持(帮助)。
( 三)度脱的加持力(事相作用 ):以身口意三轮,三十二应身(实无量应身)度三乘; 度天类、(六种)、人类(十五种); 度八部(八种);度执金刚(一种); 度人非人等(包含摄受一切种类)。
二.怎么得到加持? :修因。
(一)学修、分别之教理: 1.教---获得加持之法: 有真诚、决定、信乐 如法取得“三体”(身口意清净)而且行持无犯,犯已还净; 忍定,业因报果; 黑白(善恶)二业取善舍恶; 忏悔洗涤过去、今日之恶业,防止未来之黑恶业;以上四条若能切实修行,即能获得人天等好身,而又不离三宝之加持,并能转起获得果位的加持。知苦断集,幕灭修道(四圣谛);勤修戒定慧,出世为怀而重戒律 ;(此得果之道,成佛之先因);菩提愿心,菩萨戒行(此获大乘地道乃至成佛加持正因)。 2.理-----感应道交,之理 : 能感应 1.真诚三归依,信心之水如泉涌不断 ;智慧如日月彻照。2.知业果取舍,修一切善法(故善)。3.修一切法无为,无为有不生(故空)。4.忏悔身心洁,王宫任你行(故净)。5.以菩提心 持戒与行事,源泉来至大悲心和悲智双运。感应时的情形---自己如滴水汇入到观世音菩萨大悲智海,激起种种波澜浪涌。 不能感应:1障盖(业障)日不照,盲者(少善根)不见日。2缺戒乱因果,能加力不应。3加持若磁石,非铁不能引。 信乐自心清净意 平等无砠菩提心 无畏(能摧破)无流(除烦恼流)度(众生)摄(自己)行(为) 能与观音心相应 。
怎样修行? 正修: 1.多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喃摩):归依 崇尚 敬礼 信顺 爱慕 钦仰 不离 求救 赐于,,,,有无量义。总说清净身口意三门,归投供献得菩萨三轮加持,无余获得。 观:观真,摄一切法生无自性,二我不可得之正观。 世音:观俗,观世间一切万物十界如等;同时具足相应而成 ;这一大缘起的显现。此所显现,无常刹那,如幻如化。 菩萨:由前归敬、加持二力,自身等若观音自在。 观幻梦有情等同父母子女,拔苦予乐,自他全具智、断、悲三德,等观世音。诸观世音,交光互遍,(佛心、众生心、我心);成大加持 正确知明以上义理,正念不失;以七字圣号“南无观世音菩萨”心为其所缘系,摄心在定而不放逸。一念即获一念全分加持,若念念相继者,就是肉身成佛。 若不能理念,只要具足信心,恳切称名,福不唐捐;要喜欢净土,决定往生。
(二)助修 (事修) 1礼拜 (诸佛) 2赞叹 (宣传) 3供养(修福) 4忏悔(消业) 5随喜功德 (扩展法力) 6请宣佛理(讲解佛法 ) 7请常住世 (祈请) 8随观音学 (时常学佛 ) 9恒顺众生犹如观音(随缘而为) 10普皆回向 (回向法界、增强佛法)
助修十种,怎样总持:随缘参加一种,便能全部含摄其余众义。若僧若俗,归诚信仰,生欢喜心,因‘念’得理(果),决定出离。菩提大悲,悲智同运(悲人而知他应该如此,再邦助他出离此苦);闻思修用,戒定慧行;度摄方便,包含了一切佛法。
规仪怎来?由得道果人,应众生所需要;选取和组合上面十种义,理义系属在心口意三门体上,成为众多轨式。
怎样修行?1依各种规仪起用,全盘转活。2不缘非缘(戒成就),而成就于止(定成就)。3能如理观而成正观(观成就)。4止观并作运,心不外缘,也要调整成柔和。5随事入观,随事停而观止;长期练习,久而成自然;举身动念发话,恬然持空有、顺因缘、成中道。6以上也说有次序(由生而熟,由简入繁,修烁自性思维习惯)。也无次序(可同时并作,在事相上同时相应具足。
这就是获得菩提大悲体用完全乃至成佛的加持。
正修入定修 助修随缘转 随转而不变 体相用完全 如是如理修 佛位在现前 兴悲智相应 加持如涌泉
如何加持? 三 顺违正邪加持之辨识
1.加持得顺缘: 由正信、行力之感招,得佛菩萨不思议力的加持;得成就或满愿等,在其中间助缘增胜,任意满足。这种情况,多是积修福德、供养、善行资粮的酬报;此加持,多能增长福、德、信、愿。但是因此而增长我慢、我贪爱(初学者),反招退步堕落。
2.加持得违缘: 这类加持,也是成就圆满诸善;但给以逆缘、因境(考验)以成就你;如欲远行,天雨足病;多是少积福德资粮所致。 但是这种加持,最能增加智慧和坚固我们的信愿;而且为破除我见、我慢等不善,纠正偏邪的利器。遇到菩萨违逆缘加持,应正观、安忍、忍定果报;这样能增长极广大的净福资粮。
3.因人邪而得邪加持之现象(学邪了): 不敬三宝 谤毁正法 破坏律仪 悔弃正愿 显异惑众
赞杀盗淫 坏人善法 咒出世善 邪智鬼通 说陀罗尼 篡改经论 揭人隐私 说法教人 人皆信仰 自称得果 妄授人记 辱骂出家 称道己能 潜行贪欲 不顾惭愧 心神乱异 喜忧无凭 成患致疾 言不能尽 但违正理 即摄邪类 观已观人 外相可见
4.得正加持之现象: 敬爱三宝 随顺律义 身礼恭敬 和悦近人 动止如理 不憎恨人 不做戏伪 耐劳恒勤 语无四恶 不说他短 言顺人心 喜赞人善 爱诵经法 赞佛赞僧 不做谤毁 歌声调柔 不顺三毒 邪执我慢 爱乐正法 隐藏己善 能觉八风 五欲过患 成人之美 不咒人善 悲心慈意 平等不倦 得正加持 外相可见
(参照自能海师全集三辑.教理初基)
2.多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3.以菩萨大悲心应对世事;心中有观世音是最好的供养。 4.多做供养礼拜菩萨的各种法事。
南无观世音菩萨 (圣号唱诵) 歌词
歌曲:《南无观世音菩萨 (圣号唱诵) 》
演唱:许巍
其他演唱者:黄慧音,孟庭苇,何禹萱等
原词:经文
专辑:《南无观世音菩萨》
歌词:
观音菩萨妙难酬
清净庄严累劫修
三十二应遍尘刹
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常时洒
手内杨柳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现
苦海常作度人舟
观音菩萨妙难酬
清净庄严累劫修
三十二应遍尘刹
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常时洒
手内杨柳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现
苦海常作度人舟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观音菩萨的佛号怎么念的?
念南无阿弥陀佛 ,同时念“南无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的佛号不矛盾。
狭义的佛号,指已证佛果的佛陀名号,如: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药师佛、南无释迦牟尼佛,等等。南无是恭敬、皈依之意,佛号一般将两字也包括进去。
广义的佛号,包括各大菩萨名号,如: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菩萨、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等等。
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 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而且,观世音菩萨最能适应众生的要求,对不同的众生,便现化不同的身相,说不同的法门。
在佛教的众多菩萨中,观世音菩萨也最为民间所熟知和信仰。在中国的江、浙、闽、广、台湾, [4] 以及南洋华侨间,观音信仰极为普及,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浙江的舟山群岛,自古以来也一直被视为观世音菩萨应化的道场。
自修义:观世音,是《楞严经》卷六所说这位菩萨最初的修行方法,是耳根不向外闻,而是向内自闻耳根中能闻的闻性,由此达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的境地。
佛教认为,一般人的耳根是向外分别声音,受外境例如赞叹或诽谤所动,所以生起烦恼并促成恶业,从而受轮转生死的苦报。而观察分析世间音声的虚妄不实,能不受所动,达到“如如不动”大解脱境。
《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自述了得名的原因,他说自己正是因为达到了“观世音”的修行境界,被当时的如来所赞叹并赐名“观世音”。
度他义:观世音,指的是这位菩萨能观察世间众生的心声并救拔其苦。《法华经普门品》说,凡有众生,若在苦恼之时,只要听说有一位观世音菩萨,而专心虔诚地称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便会立即听到每一众生的音声而同时予以救济,所以叫做观世音。
《悲华经》中说,宝藏佛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功德,所以赐名为“观世音”。
观世音菩萨,并不说有固定道场。佛典说观世音菩萨往劫中久已成佛。虽安住常寂光土,而以大悲垂形实报土和方便土;虽常侍阿弥陀佛,而在十方界普现色身广行救度(同居三土)。
观世音菩萨为令众生投诚有地而示迹普陀,并非只在普陀不在他处,而是“无刹不现身”。《普门品》宣说,观世音菩萨普随一切众生根性施行解救,而不独立一门。
“普门”即普遍通达,法力广大无边。若菩萨只在南海,则不称为普门。印光大师认为,观世音菩萨的普门救度,犹如一月投影万川,即使是一勺乃至一滴水,也皆现全月。但如果水昏暗波动,月影便不能分明。众生的心如水,如果心不志诚,便难蒙救护。
百度百科-观音菩萨
怎样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才有感应
真诚恭敬,,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精神,孝亲尊师,帮助大众!,,观世音菩萨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