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公式,大家应该都了解,有朋友问材料成本差异和材料成本差异率,另外,还有人问会计材料成本差异率公式,这到底是咋回事?实际上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公式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材料成本差异率公式,快来了解一下吧
材料成本差异率公式
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材料成本差异+当月入库成本差异)/(期初原材料计划成本+当月入库材料计划成本)× 100%
实际工作中,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是通过编制“材料成本差异计算表”来完成的。
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X 100%
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X 材料成本差异率
本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 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本月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 本月增加材料的计划成本 — 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X (1+材料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率
例题:企业的存货按计划成本核算,期初甲材料库存数量为50吨,其单位计划成本为200元/吨,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借方余额为100元,本月以210元/吨购入甲材料50吨,这本期甲材料成本差异率为( )
甲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100+(210-200)x50]/[(50+50)x200]x100%=3%
材料成本差异的作用
在材料日常收发按计划价格计价时,需要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材料科目的调整科目。
科目的借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的超支额,贷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的节约额。发出耗用材料所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从本科目的贷方转入各有关生产费用科目;超支额用蓝字结转,节约额用红字结转。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可按材料类别进行,也可按全部材料合并进行。按材料类别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可使成本中材料费的计算比较正确,但要相应多设材料成本差异明细分类账,增加核算工作量。
如果将全部材料合并一起核算,虽可简化核算工作,但要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因此在决定材料成本差异的明细分类核算时,既要考虑到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又要考虑核算时人力上的可能性。
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根据发出耗用材料的计划价格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进行计算。
1、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2、材料成本差异额=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超支额)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 贷方登记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节约额)以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节约用红字,超支用蓝字)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指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间的差额。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超支;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节约。外购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采购业务的工作的质量。
关于材料成本差异有哪些计算公式?
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账务处理分录:
1、购入材料收到发票等结算单据时,按实际采购价格及相关的费用。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
2、材料验收入库,按计划价格计入原材料科目,计划价格与采购成本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
借:原材料
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
贷:材料采购
3、领用材料,按计划价格出库
借:生产成本(或其他)
贷:原材料
4、月底结转出库材料的成本差异,先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材料成本差异余额+本期材料入库产生的材料成本差异)÷(月初原材料(计划成本)余额+本期入库材料计划成本(不包括月底暂估入库的材料成本))。
应结转的材料成本差异=出库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注意有正负号)
结转分录:
借:生产成本(或其他)
贷:材料成本差异(金额为上面计算的应结转的材料成本差异,正数为正,负数为负)
例: 某企业月初"原材料"账户计划成本为18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期初贷方余额为50元;本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6800元,计划成本为7200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本月生产领用材料一批,计划成本为5400元。
要求:1、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 2、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3、会计分录
解题:
1、差异率=[-50+(6800-7200)]÷(1800+7200)=-5%
2、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5400×(-5%)=-270元
发出材料实际成本=5400+(-270)=5130元
3、具体分录为:
(1)购入时
借:材料采购 68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76
贷:银行存款 7276
(2)入库时 借:原材料 7200
贷:材料采购 6800
材料成本差异400
(3)本月领用时
借:生产成本 5400(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 5400
(4)月底结转时
借:材料成本差异 270(发出材料分摊的差异额)
贷:生产成本 270
那么材料成本差异率是怎么计算的?
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方法: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材料成本差异+当月入库成本差异)/(期初原材料计划成本+当月入库材料计划成本)× 100%。
材料成本差异额,是指材料的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正数表示超支差额率,负数表示节约差额率。实际工作中,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是通过编制“材料成本差异计算表”来完成的。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X 100%。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X 材料成本差异率。
拓展资料:
例题:
计划成本法,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假设某公司期初库存材料10吨,计划成本17800元,材料成本差异250元;本月购进材料10吨,总成本17600元。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因为本月购进的材料比上月便宜了200元,即少了200成本。17600-17800= - 200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本月材料的成本差异是-200,所以是减,不是加。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是实际与计划比,也就是你说的“实际成本减计划成本”,大于记入借方,小于记入贷方(资产类科目的贷方等于借方负数)。
其他公式: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材料成本差异+当月入库成本差异)/(期初原材料计划成本+当月入库材料计划成本)× 100%,实际工作中,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是通过编制"材料成本差异计算表"来完成的。
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X 100%
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X 材料成本差异率
本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 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本月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 本月增加材料的计划成本 - 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X (1+材料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率公式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
应该是 : 材料成本差异率= (8-10) /计划成本
公式1: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材料成本差异+当月入库成本差异)/(期初原材料计划成本+当月入库材料计划成本)× 100%
公式2: 当月入库成本差异 = 当月入库材料的实际价-当月材料入库的计划价
根据 公式1和公式2,可以得出 新的公式,称之为 公式3: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材料成本差异+(当月入库材料的实际价-当月材料入库的计划价)】/(期初原材料计划成本+当月入库材料计划成本)× 100%
根据形式3 举例说明:
假设公司 上月末 材料余额是 6000(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 余额 为8。 本月 采购材料 实际成本是 10000元、计划成本是 10010元 。 计算 材料成本差异。
数据代入 公式3
材料成本差异率=【8+(10000-10010)】/(6000+10008)× 100%
= (8-10)/(6000+10008)× 100%
看到了吧? (8-10) 出现了。
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
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超支额), 贷方登记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节约额)以及已分配的差异额。(节约用红字,超支用兰字)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又称“材料价格差异”。指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价格成本间的差额。 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超支;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节约。外购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采购业务的工作质量。 在材料日常收发按计划价格计价时,需要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材料科目的调整科目。科目的借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的超支额,贷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的节约额。发出耗用材料所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从本科目的贷方转人各有关生产费用科目;超支额用蓝字结转,节约额用红字结转。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可按材料类别进行,也可按全部材料合并进行。按材料类别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可使成本中材料费的计算比较正确,但要相应多设材料成本差异明细分类账,增加核算工作量。如果将全部材料合并一起核算,虽可简化核算工作,但要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因此在决定材料成本差异的明细分类核算时,既要考虑到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又要考虑核算时人力上的可能性。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根据发出耗用材料的计划价格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进行计算。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差为正数,表示实际大了,叫"超支差";差为负数,表示实际小了,叫"节约差".在发出材料时,先结转的是计划成本, 然后再调整为实际成本。 公式变换为: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 在这个式子中,材料成本差异是正数就加,是负数就减. 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公式的分子正负号问题
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超支额), 贷方登记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节约额)以及已分配的差异额。(节约用红字,超支用兰字)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又称“材料价格差异”。指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价格成本间的差额。
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超支;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节约。外购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采购业务的工作质量。
在材料日常收发按计划价格计价时,需要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材料科目的调整科目。科目的借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的超支额,贷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的节约额。发出耗用材料所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从本科目的贷方转人各有关生产费用科目;超支额用蓝字结转,节约额用红字结转。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可按材料类别进行,也可按全部材料合并进行。按材料类别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可使成本中材料费的计算比较正确,但要相应多设材料成本差异明细分类账,增加核算工作量。如果将全部材料合并一起核算,虽可简化核算工作,但要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因此在决定材料成本差异的明细分类核算时,既要考虑到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又要考虑核算时人力上的可能性。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根据发出耗用材料的计划价格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进行计算。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差为正数,表示实际大了,叫"超支差";差为负数,表示实际小了,叫"节约差".在发出材料时,先结转的是计划成本, 然后再调整为实际成本。
公式变换为: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
在这个式子中,材料成本差异是正数就加,是负数就减.
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
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单独设置本科目;也可以在“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设置“成本差异”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分别“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按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三、材料的计划成本所包括的内容应与其实际成本相一致,计划成本应当尽可能地接近实际。计划成本除特殊情况外,在年度内一般不作变动。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除委托外部加工发出材料可按月初成本差异率计算外,应使用当月的实际差异率;月初成本差异率与本月成本差异率相差不大的,也可按月初成本差异率计算。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四、材料成本差异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入库材料发生的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本科目,贷记“材料采购”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调整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的金额应自“原材料”等科目转入本科目:调整减少计划成本的金额,记入本科目的借方;调整增加计划成本的金额,记入本科目的贷方。
(二)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借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委托加工物资”、“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五、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原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原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关于计划成本下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
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是存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会计业务核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同时也是会计实践中应用的难点。如何提高这一部分学习和应用的效果,下面就此做粗浅的探讨。
一、明确材料成本差异核算的内容
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材料成本差异是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方式下,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额。但这里指的材料,不仅是“原材料”帐户核算的内容。还包括了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两部分。但材料成本差异并不核算存货的所有内容,其明细帐的设置与材料采购帐户是一致的,即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进行核算。
二、明确材料成本差异帐户与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帐户的内在关系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按计划成本计价,是指其收入、发出、结存均按计划成本计价。但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会计核算要遵循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核算的一般原则,这样月未必须将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收入及发出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材料成本差异”是一个调整帐户,通过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调增、调减,反映出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以符合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差异的调整是计划成本核算的核心问题,要做到熟练、正确地调整差异,笔者认为,必须要明确材料成本差异帐户与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帐户的调整与被调整的关系,从内涵上加以认识,而不是简单地对某些帐户的方向进行死记。这里需要再明确的一个问题是,有些同志认为材料成本差异调整的是其所对应的一切帐户,如“材料采购”、“生产成本”等,事实则不然,其调整的是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帐户。以原材料帐户为例,如对收入业务加以调整,假定原材料入库计划成本为100元。体现在帐簿是就有“原材料”帐户借方为100元),实际成本为105元(计划成本小于实际成本,习惯上称之为超支),则“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帐户必定在借方加以调增5元,原材料与材料成本差异两帐户共同反映出原材料的实际成本105元;如原材料入库计划成本为100元,实际成本为98元(计划成本大于实际成本,习惯上称之为节约),则“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帐户必定要在贷方加以调减2元,原材料与材料成本差异共同反映出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98元。
同样,如对发出业务调整差异,也可采用上述换位理解的方法,如发出原材料计划成本为100元,体现在帐簿上就有原材料贷方1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超支 2%(即100元的计划成本应负担差异之元,实际成本为102元),则在“材料成本差异一原材料”帐户的贷方必定要调增2元,两帐户反映出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02(100+2)元;如发出原材料为1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节约2%(即100元的计划成本应负担差异一2元,实际成本为98元),则在 “材料成本差异一原材料”帐户的贷方必定要调减2元,用红字反映,有的同志可能有疑问。为什么不用“材料成本差异一原材料”的借方金额反映,而在贷方用红字,主要是因为发出材料体现为原材料帐户的贷方,为与被调整帐户方向一致,便于从调整的角度加以理解。
通过上述举例可看出,只有明确材料成本差异帐户与被调整帐户的内在关系,才能准确熟练地把握调整的内容、方向和金额,也会很直观地明白了大家习惯上讲的 “对收入业务调差异,超支计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节约计贷方:对发出业务调差异,均计人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三、明确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环节
材料成本差异核算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收入与发出环节的差异额,因收入的途径及发出的用途不同,因此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也不相同。
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的公式,分子上超支额和节约额要带正负号吗?
是的。
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的公式,分子上超支额和节约额要带正负号。
材料成本差异率公式中本月入库材料成本差异包不包括委托加工入库
发给外单位加工的物资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库存商品 支付加工费用、应负担的运杂费等 借:委托加工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需要交纳消费税的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应将受托方代交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应付账款 银行存款 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按规定准予抵扣的,应按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贷:应付账款 银行存款 采用实际成本核算的企业,收到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的物资和剩余物资 借:原材料 库存商品 材料成本差异(计划成本小于实际成本的差额) 贷:委托加工物资 材料成本差异(计划成本大于实际成本的差额)。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在委托加工时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委托方就直接把消费税计入成本当中了,因为收回后就不再交消费税了,所以计入成本,计入成本是计入到委托加工物资。而如果用于继续加工,那就是说你的产品形态还会发生改变,成本还会增加或减少,金额也就变了,那么你的消费税是还要继续收的,就是说等你加工完了销售了还得交消费税,所以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至于受托加工物资,只作备查登记。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