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到写法,我们很多人都了解,有朋友问中国福字有几种写法,还有朋友想问福字的100种写法,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其实写福字的书法名家呢,下面小编整理了福字的100种写法,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福字的100种写法
农历新年快到了,贴福字是中国人过新年的一个风俗。那么,福字有几种写法呢?不同的写法又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呢?
“福”字在国人心目中,是一个最具魅力、最尚追求的美字!在汉字里可以说源远流长,享誉日盛。早在三千年前的商周青铜器铭文上,就有不同结构福字出现。福字书体之多变,即其自身美化的过程;正、草、隶、篆,具备各种写法。后人集书的“百福图”,更是百体并举,美不胜收。
古之骚人墨客,以其精美绝伦的书法,书“福”成幅,悬挂庭堂,示雅趣,呈福祉,易风俗。 福字成为人的精神追求象征,是一种大众文化现象。
旧时有钱人家影壁书刻大型福字,或将其偏旁变形成狗头,叫“狗头福”(狗谐音勾)。
通体金色印刷的“天官赐福”
四角勾画蝙蝠、中嵌福字的“五福同堂”
以十二生肖镶福,构成“属相年福
剪纸也是福字美化中的一族,最大的福字剪纸莫过于“吊钱”了
五尺幅
各种不同的福
福字写法最少有100种写法。
河南省洛阳市出土一块古碑,即“福寿图”古碑 ,其中一面刻有一百个福字的,福字的写法,无一重复,形态各异,即使部分无法分辨属于那种字体,没有书法意义上的统一形体。
但却没有谁去较真,打假,或许这就是汉字的包容与魅力吧。作为一种最传统,普遍的象征符号,福字的写法,始终表达的都是老百姓心目中,一种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福印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大门上的福字一定要正贴,意为“开门迎福”。
福字在草书中的写法
福字的不同写法
篆、隶、楷、行、草,皆可查询:http://sf.zdic.net/sf/cs/0610/ec07a323340f05b3074fea9502fa8b3c.html
福字的写法
福字写法如下
福,会意兼形声字。从河南殷圩出土的甲骨文(图A)来看,“福”是双手虔诚地捧着酒坛(酉)敬神(示)的形象,是用“手”、“酒”、“示”三个部分组合成的会意字。
原是以酒敬神,祈求福备(万事顺遂)的意思。从上列甲骨文字形来看,它的左半部的上面是个“酉”字,是个盛酒的容器,实际上就是个“酒”字的初文。左下半部分是两只“手”(又),表示双手捧着一个酒樽;它的右半部分是个“示”字,代表祖先的神主。
整个字的意思是会意双手捧着一樽酒在祖先的神主前祭献,求得神主保佑。《说文解字》在解释“福”字的意义时说“祐也”,“祐”就是赐福、保佑的意思。这个字发展到金文阶段,有种种不同的形式,首先是该字的左右结构换了个位置,“示”由右移到左,而“畐”由左移到右,同时金文比甲骨文还省去了捧酒的两只“手”。
如图(B)的“福”,捧酒坛的双手已简省掉了,酒坛样子也变了;图(C)的酒坛子大大讹变,并且已放到“示”的右旁来了;图(D)在“酉”、“示”的上头还加上房顶屋盖,表示在家里敬神析福;图(E)的讹变最大,“示”放到酒坛下面,两边平添了两个背对背的人(这背对背的人就是“北”字),作为“福”字表音的声符。
到了秦代的小篆(图F)阶段,背对背的二人省去了,酒坛子竟讹变为“畐”(fù,读副),于是“福”便成为以“示”表意以“畐”表音的形声字了。以后便以这一小篆的构形作为基文,发展成为图(G)的汉隶和图(H)的楷书,而“畐”也作为“富、副、幅、辐……”等形声字的声旁,一直沿用到今天。
福字写法有几种?
福字至少有108中写法,参见百福图,其中最出名的福字为天下第一福。
康熙“福”字碑,书写于公元1673年,当时康熙19岁,即位13年,风华正茂。周恩来总理将其命为“天下第一福”。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私访时,当朝中堂大臣和珅建私宅时,将宫中康熙御笔“福”字碑,转移至私宅内为镇宅之宝。至今康熙御笔“福”字碑,仍然在北京市西城区柳荫街甲14号恭王府“秘云洞”内。
古人云:“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清康熙皇帝依据“五福”内涵,为祖母孝庄皇太后请福续寿,御兴大发,提笔挥毫写下“福”字,刻在碑上,存于宫中,被后人称为佳话。
康熙“福”字,左上角为汉字草书“一”,左下角为汉字草书“子”,右上角为汉字草书“多”,右下角为汉字草书“田”,合起来看是“福”,分开来读则是,一子多田。不封口,则地大物博乃为福也。
福字有多少种写法
[福]字,是中国民俗中使用率较高的汉字。因此,写法也相对较多。
如历代名家名帖的写法。
求福字书法的多种写法?
如下图:
1.
2.
3.
4.
“福”字是新春时的一个传统习俗,与爆竹、春联、年画一样,成为春节的一种像征。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据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
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由此可知,贴福字的风俗,至少从宋代已经开始,历史可谓悠久。
倒贴“福”字的传说:
朱元璋、马皇后说。明太祖朱元璋攻占南京后,命心腹悄悄在曾经支持和帮助过自己的人家门上贴一“福”字,以便第二天将门上没有“福”字的人家通通按暗通元贼杀掉。好心的马皇后得知这一情况后,为消除这场灾祸,遂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连夜在各自门上贴一个“福”字。
于是,各家各户都遵懿旨照办。其中有一廖姓人家因为不识字,把“福”字给贴倒了。第二天,朱元璋命令御林军把没有贴“福”字的人家满门抄斩。
不料没过多久,御林军头目却前来回禀说,全城家家都贴有“福”字。朱元璋一听,不由勃然大怒。御林军头目接着又说,有一家人把“福”字倒着贴在了门上。朱元璋听了更加生气,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人一个不留全部杀掉。
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
朱元璋听完后立刻转怒为喜,便消除了杀人的念头,一场大祸得以避免。从此以后,有些人便将“福”字倒贴起来。
福字的各种写法
有14种写法。
"福印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人民日报和人民网多次普及福字的正确贴法:大门上的福字一定要正贴,意为"开门迎福" 。
正确贴法
折叠大门要正贴
人民网、人民日报 这些年不止一次科普过,福字的正确贴法应该是:
大门上的福字一定要正贴,意为"开门迎福",倒着贴会把福气挡在门外。
"福"字的偏旁"礻"有祈神的意思,而"畐"可拆分为"一""口""田",即一个家里的每个人都有饭吃、有工作做、有学可上,就是福。
如果把福字倒贴了,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倒贴福字,不是福"到"了,而是把福"倒掉"了。
福字几点贴最好?很有讲究
真正贴福字的时间应该在三十的下午,太阳尚未落下之前。
且顺序应该是从外面向里贴,先贴抬头福,再贴门福,最后才能贴倒福,意味着一年的福气都要从外面流进来。
且由大门开始从外到里的福字先大后小。
折叠倒贴的情况
倒贴福的情况主要出现在:①屋内的柜子;② 垃圾桶和水缸;③ 厕所等污秽之地;④ 家中发生不幸时。
民俗学家王作楫说,传统文化中的确有倒贴福字的地方,但是是在垃圾桶、水桶等器具上。
福字草书写法图示
赵孟頫(写法),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士,故画史又称“赵吴兴”。生于1254年九月十日(10月20日),死于1322年六月十六日(7月30日)。
智永(写法),陈、隋间僧人,名法极,姓王,会稽人,善书法,尤工草书。为王羲之七世孙,王羲之第五子徽之之后。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人称“永禅师”。
启功(写法)(1912——2005),自称“姓启名功”, 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
王羲之(写法)任江州刺史时(公元345-公元347),曾置宅于临川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抚州市临川区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临川内史荀伯子的《临川记》和宋朝文学大家曾巩的《墨池记》均有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