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2018高中语文素材积累摘抄

  • 科技
  • 2022-05-08

导语:提到素材,我们很多人都了解,有朋友问2018公务员考试真题,还有人问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实际上2018高中语文素材积累摘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说说2018高中语文素材积累摘抄,希望能帮到你。

2018高中语文素材积累摘抄

一、把脉考情特点,明确积累方向
很多考生在素材积累时, 要么是觉得要积累的内容太多,无从下手;要么是带走盲目性,“广撒网”式记忆,每个知识点都略有了解,但都记不深刻,上了考场却感觉“用不上”;这两种情况的根源,均在于考生缺乏对《申论》考情的准确把握。
实际上,通过梳理近3年多省公务员考试的考情来看,2017年,考察主要内容是“发展与心态的快慢平衡”,涉及社会心态的理性平和和经济发展新常态;2016年考察“梦想驱动创业”,涉及“双创”驱动经济发展与青年人的理想信念;而2015年考察“创意农业”,涉及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创新意识。可以发展,从领域上,省考更趋向社会,经济与文化的交叉领域;从主题上,都是紧跟当年社会发展最热的话题;从内容上,都是从某个最“接地气”的微观概念出发,然后上升到理念信念等方面。因此,考生在备考时,无论是经典语录还是时政素材,可以集中积累近一两年经济、文化、社会交叉话题中,能够以微观话题切入而又能上升到思想层面的热点内容。比如社会不文明事件与法治思想,空气污染和环保理念,精准扶贫与扶智格局等等。
二、把脉素材内容,明确积累渠道
明确了从积累哪些领域的内容,考生还需要明确自己具体要积累什么,自己这些内容从哪积累。
《申论》作文是典型的议论文,在写作过程中,一篇好文章必然是论证方法丰富内涵深刻的。这就要求考生起码能够做到“理证与例证相结合”。从而也就要求考生着重积累理论性素材和案例型素材。理论性素材方面,应用比较方便的是习近平、李克强等主要领导人的名言,以及一些中央政策文件或重要会议的内容。考生一定要明确,如果使用名言,需要考生能够原句记忆;而使用文件或会议精神,则能记准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表述即可。表述方式可以采用“某某文件曾经谈到……”等类似句式。而案例型素材方面,则需要考生能够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个事件,这就需要事件本身尽量是人尽皆知且持续讨论的时政热点事件。诸如“北京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
鉴于考生积累的时间不长,这部分可以重点从十八大、十九大报告,《201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等中央重大会议报告中,提取理论性素材。从人民日报ap评论版和新华网社会频道去学习、积累热点事件。
三、以不变应万变,灵活应用已积累素材
能够积累足够多的素材,是我们提升作文水平的基础。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很多考生都反映自己无法准确猜中考题范围,因此积累的内容很少能应用到考试中。这一方面与考生积累素材不够多、不全面相关,但更重要的是很多考生不能将积累的内容进行灵活的运用。因此建议考生在积累素材时,就明确好这部分素材可以用于论证哪方面的内容。例如,积累了理论素材中的名言——习近平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 人民是阅卷人”,那我们同时需要去理解这句话可以论证什么内容。例如“时代是出卷人”,首先可以论证“要紧跟时代发展,顺应时代各类潮流”。因而凡是涉及时代潮流的内容都可以去论。如,需要论证“法治,为推进城市群建设奠基。”,此时城市群建设就是当下时代潮流,论证时就可以具体化为以下内容:
法治,为推进城市群建设奠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社会发展要跟得上时代的潮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自然资源相对短缺和资源利用率不高的“桎梏”逐渐显现;摒弃单一城市单打独斗,而通过大城市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解决当下问题的重要举措,是继新型城镇化之后,推进城市健身的又一浪潮。而在顺应这一大潮的过程中,诸如城市垃圾“跨界倾倒”等城市间合作分工的问题必然会逐步凸显。这就需要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法治化”水平,用制度和机制约束和规范城市行为,以法治的力量,为城市群的建设和有序发展奠基。
如此,就将看似无关的内容相关起来。那么同时,“我们是答卷人”,又可以论证与行政管理方式改善、行政体制改革等内容相关;“人民是阅卷人”可以与民生、以人为本理念等涉及“人”的方方面面相关。这样,积累一句话,实际上就可以论证多个领域的话题和观点。因而,积累的重点,除了“量”上要多,更要注重内容上的灵活使用,使自身的积累能够在不同的内容中都得到应用。

一、做好热点新闻的梳理。
很多人都关注了“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平台,关注每天的时政热点,但是你并没有真正把这些内容消化,在这里建议考生,将收集到的新闻用100字归纳概括,记录在电脑的WORD里,同时对此话题进行300字左右的分析评论,甚至引申论述。通过对热点新闻的加工和分析,能够帮助你真正将新闻记在脑子里,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分析能力,在考场上也能够提升论证的深度,写出属于你自己的“评论员文章”。
二、积累真题素材。
在复习过程中,真题是必须要做的,但同时要在做题过程中将材料中的素材积累下来,一方面可以在作文写作中充当论据,另一方面又可以为面试积累素材,真正让你的申论写作有话可说。
三、古文诗词积累。
近两年诗词、成语类的节目较多,大家可以利用刷宫斗剧的时间,多看看此类综艺节目,同时推荐大家找一本你高中语文学习时你的那本《中学语文必备篇目》,这本书中会有很多你熟悉的诗词古文,每天拿出它复习几页,即回忆了高中的青涩年华,又掌握了近百篇的优美词句,这些内容都将成为你申论写作时的决胜法宝。
四、看电视。
你没有看错,就是要让你看电视,2016、2017年央视推出了很多宣传片和纪录片,你可以利用午饭时间打开手机,了解近两年的政治工作。在这里推荐给大家几部比较好的纪录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大国外交》、《辉煌中国》、《永远在路上》、《法治中国》。

谁有这份公考PDF,申论素材案例积累高分背诵宝典(2018)

我有《奋吧牛公务员亿题库》,里面有申论的例子,免费的,你可以背诵,安智市场可以下载,请采纳。

2018年国家公务员面试怎么积累素材?

华图教育给大家介绍几种积累素材的途径。

(一)期刊

《半 月 谈 》、《理论热点面对面》等期刊都是非常不错的积累面试素材的选择。《半 月 谈 》是以时事政策、正面宣传为主的党刊,既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了主旋律,又体现了舆论引导的针对性、有效性。《理论热点面对面》是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组织理论界专家学者撰写的一本通俗理论读物。这本书对于大家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回答,观点准确、说理透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书中用最新素材阐述理论问题。用身边事例说明深刻道理,图文并茂、文字生动、通俗易懂。

(二)微信公众号

现在的考生99.9%玩微信,为了充分的利用闲暇时间备考,华图教育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公众微信号,上面经常会推送一些领导人讲话、热点新闻、还有面试热点评述等,是我们高效备考不可错过的途径之一。具体有【共青团中央】、【紫光阁】、【中国政治经济学智库】、【中国普法】、【人民日报评论】、【侠客岛】、【学习中国】等等,量不在多,贵在精,如果各位考生有好的微信公众号推荐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哦~

(三)微博

相信很多人玩微博都会看看热搜、看下现在大家都在关注些什么。在我们准备公务员面试期间,华图教育老师建议各位考生在刷微博的时候也可以有针对性,除了热搜之外,还可以看一下微博热门里面的社会新闻、国际新闻开拓自己的视野,关注领域除了娱乐之外,也可以有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科普、财经、历史等等,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四)网页

华图教育大量的教研经验证实,90%的综合分析题都是可以在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光明网等网站上找到新闻背景的,各位考生在备考期间可以多关注这几个网站的新闻,尤其是人民网和新华社热点评论一定要多看看,公务员的基本素质能力中第一点就是政治鉴别能力,就是说考生应善于从政治上分清是非;那么针对个别知识储备前丰富,看问题可能不太全面的考生来说,多学习权威评论是快速提升的方式之一。

(五)实际经验

介绍了这么多积累的途径,最后告诉各位考生,我们也要多关注自己,从自己身上找素材。在国家公务员面试中,会考到自我认知一类的题目,这类题目大概是要大家谈一谈自己的爱好、经历等信息,还有一些热点或着名人名言需要结合自身经历谈看法。那么这时候就需要考生讲讲自己的故事、说说自己的人生感悟了,这个是完全可以事先准备的,建议各位考生可以参照往年的题目提前准备。

关注华图教育,及时了解公务员考试资讯及备考资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