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菜籽油,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有朋友问大豆油和菜籽油哪个好,当然了,还有朋友想问大豆和菜籽油区别,这到底是咋回事?其实花生油 大豆油 菜籽油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大豆油和菜籽油哪个好,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大豆油和菜籽油哪个好
1、提炼原料不同:
菜籽油是用油菜籽榨出来的一种食用油。
大豆油是从大豆中压榨提取出来的一种油,通常我们称之为“大豆色拉油”,是最常用的烹调油之一。
2、食疗作用不同:
菜籽油所含的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能很好地被机体吸收,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之的功效。
大豆油具有驱虫、润肠的作用。
3、颜色气味不同:
菜籽油色泽金黄或棕黄,有一定的刺激气味,民间引叫作“青气味”。
大豆油颜色为淡黄色,清澈透明,且无沉淀物,无豆腥昧。
4、食用不同:
菜籽油因为有一些“青气味”,所以不适合直接用于凉拌菜。
大豆油可以直接用于凉拌,但最好还是加热后再用。
这个因人而异,各有各的优势,对于我来说我比较倾向于菜籽油,从小吃到大,以前都是家里弄得菜籽油,现在出来工作了,去超市买的菜籽油我还是觉得长康的好一些,做饭出来好香。
大豆油和菜籽油的区别?
一、原料不同
1、大豆油:大豆油是从大豆中压榨提取出来的一种油,通常称之为大豆色拉油,是最常用的烹调油之一。
大豆油的保质期最长也只有一年,质量越好的大豆油应该颜色越浅,为淡黄色,清澈透明.且无沉淀物,无豆腥昧,温度低于零摄氏度以下的优质大豆油会有油脂结晶析出。
2、菜籽油:菜籽油就是我们俗称的菜油,又叫油菜籽油、香菜油、芸苔油、香油、芥花油,是用油菜籽榨出来的一种食用油。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 主产于长江流域及西南、西北等地,产量居世界首位。
二、营养成分不同
1、大豆油:棕榈酸:6%-8%、油酸:25%-36%、硬脂酸:3%-5%、亚油酸:52%-65%、花生酸:0.4%-0.1%、亚麻酸:2.0%-3.0%。
2、菜籽油:主要成分有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生育酚和菜子甾醇等。
三、作用不同
1、大豆油:味甘辛,性热,微毒,具有驱虫、润肠的作用,可治肠道梗阻、大便秘结不通,还有涂解多种疮疥毒瘀等。
2、菜籽油:味甘、辛、性温,可润燥杀虫、散火丹、消肿毒。人体对菜籽油的吸收率很高,可达99%。菜籽油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功效。
菜籽油和大豆油的区别是什么?
菜籽油就是我们俗称的菜油,又叫香菜油,是以十字花科植物芸苔(即油菜)的种子榨制所得的透明或半透明状的液体。菜籽油色泽金黄或棕黄,有一定的刺激气味,民间叫作“青气味”。这种气体是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芥子甙所致,但特优品种的油菜籽则不含这种物质。
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主产于长江流域及西南、西北等地,产量居世界首位。
人体对菜籽油的吸收率很高,可达99%。因此它所含的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能很好地被机体吸收,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功效。
由于榨油的原料是植物的种实,一般会含有一定的种子磷脂,对血管、神经、大脑的发育十分重要。
菜籽油的胆固醇很少或几乎不含,所以控制胆固醇摄入量的人可以放心食用。
菜籽油是一种芥酸含量特别高的油,是否会引起心肌脂肪沉积和使心脏受损目前尚有争议,所以有冠心病、高血压的患者还是应当注意少吃。
中医理论认为,菜油味甘、辛、性温, 大豆油的色泽较深,有特殊的豆腥味;热稳定性较差,加热时会产生较多的泡沫。大豆油含有较多的亚麻油酸,较易氧化变质并产生“豆臭味”。从食用品质看,大豆油不如芝麻油、葵花籽油、花生油。
从营养价值看,大豆油中含棕榈酸7-10%,硬脂酸2-5%,花生酸1-3%,油酸22-30%,亚油酸50-60,亚麻油酸5-9%。大豆油的脂肪酸构成较好,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大豆中还含有多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D以及丰富的卵磷脂,对人体健康均非常有益。另外,大豆油的人体消化吸收率高达98%,所以大豆油也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良食用油。
吃菜籽油好还是大豆油好?
因人而异,不能讲肉的营养就比青菜高,各有各的优势,专吃肉也不行,专吃青菜也不行,所以还是搭配着吃,要明白一样东西,营养不是一个绝对值概念,而是一个相对值概念,因人而异(脂肪多或有血脂高的人或整天都是以肉食为主的人那花生油就是毒药了,不单没有营养,反而有害,但对于农村整天只有青菜吃的人,花生油则又是最好的营养油了),所以还是不要在日常的中太讲究这些,有空就穷想一想,没有空有什么就吃什么就行,现在日常生活品种丰富,只要不是挑食和懒或有吸收缺陷的人,是不可能缺营养。
菜籽油
菜籽油一般呈深黄色或棕色。菜籽油中含花生酸0.4-1.0%,油酸14-19%,亚油酸12-24%,芥酸31-55%,亚麻酸1-10%。从营养价值方面看,人体对菜籽油消化吸收率可高达99%,并且有利胆功能。在肝脏处于病理状态下,菜籽同也能被人体正常代谢。不过菜籽油中缺少亚油酸等人体必须脂肪酸,且其中脂肪酸构成不平衡,所以营养价值比一般植物油低。另外,菜籽油中含有大量芥酸和芥子甙等物质,一般认为这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不利。如能在食用时与富含有亚油酸的优良食用油配合食用,其营养价值将得到提高。
大豆油
大豆油的色泽较深,有特殊的豆腥味;热稳定性较差,加热时会产生较多的泡沫。大豆油含有较多的亚麻油酸,较易氧化变质并产生“豆臭味”。从食用品质看,大豆油不如芝麻油、葵花籽油、花生油。
从营养价值看,大豆油中含棕榈酸7-10%,硬脂酸2-5%,花生酸1-3%,油酸22-30%,亚油酸50-60,亚麻油酸5-9%。大豆油的脂肪酸构成较好,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大豆中还含有多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D以及丰富的卵磷脂,对人体健康均非常有益。另外,大豆油的人体消化吸收率高达98%,所以大豆油也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良食用油。
大豆油减少患心脏病几率
大豆油含有的亚麻酸有降低血压作用,而且不含胆固醇。临床营养实验证实,引发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因素,除了高量胆固醇外,其他两种因素就是高血压及血管栓塞。大豆油的成分恰好可减少这两种因素,它可显著降低健康成人的血中胆固醇,有效地减少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性。
菜籽油和豆油那个贵?
看你要干啥,大豆油分冷榨和热榨。冷榨出油率低豆腥味淡,热榨出油率高豆腥味重。菜籽油有没有转基因的我不清楚,大豆油有转基因的,转基因和非转基因价格差距很大,有的同一品牌价差在30%以上。营养成分基本没啥太大区别,菜籽油可能更健康一些。南方人吃菜籽油多,北方人吃大豆油多。不过听厨师讲大豆油做菜要比菜籽油香,这是个啥原理就不清楚了。反正我也没吃过菜籽油。
花生油 大豆油 菜籽油 选哪种好
首先我们得知道,食用油都是由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又被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对我们心血管好的“好脂肪酸”。
我们常听说橄榄油比其他油好、能保护心血管,就是因为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其次,不同的油烟点也不一样。
以上三种花生油最好。花生油也最贵,所以我们平时炒菜食用选择花生油。
炒拌炖煮”用油指南
1.炒菜: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
它们富含抗氧化物质,抗热能力稍强,可以用在一般炒菜中,但不能“过火”,不适合于油炸,也不能反复加热。用不同类型油脂配合而成的各种“调和油”通常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适合于日常炒菜使用。
2.凉拌:特级初榨橄榄油、茶籽油、芝麻油、胡麻油、小麦胚芽油等
这类食用油特有的香味使其在用于凉拌的时候更加美味。吃油建议:儿童、孕产妇、老人等可以适当选择胡麻油,对智力发育、延缓记忆力下降有好处。胡麻油不饱和程度太高,开封后要尽快吃完,最好用于凉拌。
3.炖煮菜:用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
大豆油维生素E较为丰富,淡黄色来自于少量的胡萝卜素。这类油亚油酸特别丰富,难凝固,耐热性差,最好用于低温烹调。
一般来说,起烟点越高,高温下就越稳定,不易产生有害物质。而精炼油比未精炼的烟点高。(注:烟点是指加热的油开始产生烟的最低温度。)
1、花生油
【成分】不饱和脂肪酸(80%)、饱和脂肪酸(20%)。
【烟点】未精炼(160℃)、精炼(232℃)。
【用法】颜色黄亮,特别香,适合各种清炒和油炸。
【功效】健脾润肺、降低胆固醇、预防血栓、防止皮肤老化、延缓脑功能衰退。
【注意】痛风患者、糖尿病患者、胃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患者,需要控制好摄入量。
2、大豆油
【成分】不饱和脂肪酸(86%)、饱和脂肪酸(14%)、富含VE、 卵磷脂。
【烟点】未精炼(177℃)、精炼(232℃ )。
【用法】用来炒荤菜,煎豆腐会特别香,也可以用来做炖菜。但稳定性较差,加热时容易产生泡沫和浓烟,不建议用来煎炸或高温炒菜。
【功效】具有降低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可驱虫润肠的作用。
【注意】未精炼的大豆油有股豆腥味,对豆腥味反感的人不宜吃。
3、菜籽油
【成分】不饱和脂肪酸(92%)、饱和脂肪酸(8%)、维生素E。
【烟点】未精炼(240℃)、精炼(246℃)。
【用法】可用来炒菜,但不宜长时间油炸。
【功效】所含的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能很好地被机体吸收,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功效。
【注意】菜籽油含有芥酸,不建议大量食用,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病人最好不吃菜籽油。
花生油 大豆油 菜籽油哪个适合炒菜
个人意见如下:
纯度高的花生油炒菜最香,而且也省油。
几种食用植物油的营养特点
1、花生油
花生油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油酸37.6%)。另外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19.9%。
从上述含量来看,花生油的脂肪酸构成是比较好的,易于人体消化吸收。据国外资料介绍,使用花生油,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另外上,花生油中还含有甾醇、麦胚酚、磷脂、维生素E、胆碱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经常食用花生油,可以防止皮肤皱裂老化,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花生油中的胆碱,还可改善人脑的记忆力,延缓脑功能衰退。
2、菜籽油
菜籽油一般呈深黄色或棕色。菜籽油中含花生酸0.4-1.0%,油酸14-19%,亚油酸12-24%,芥酸31-55%,亚麻酸1-10%。从营养价值方面看,人体对菜籽油消化吸收率可高达99%,并且有利胆功能。在肝脏处于病理状态下,菜籽同也能被人体正常代谢。不过菜籽油中缺少亚油酸等人体必须脂肪酸,且其中脂肪酸构成不平衡,所以营养价值比一般植物油低。另外,菜籽油中含有大量芥酸和芥子甙等物质,一般认为这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不利。如能在食用时与富含有亚油酸的优良食用油配合食用,其营养价值将得到提高。
3、芝麻油
芝麻油有普通芝麻油和小磨香油,它们都是以芝麻油为原料所制取的油品。从芝麻中提取出的油脂,无论是芝麻油还是小磨香油,其脂肪酸大体含油酸35.0-49.4%,亚油酸37.7- 48.4%,花生酸0.4-1.2%。芝麻油的消化吸收率达98%。芝麻油中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而含有特别丰富的维生素E和比较丰富的亚油酸。经常食用芝麻油可调节毛细血管的渗透作用,加强人体组织对氧的吸收能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性腺发育,延缓衰老保持春青。所以芝麻油是食用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的优良食用油。
4、棉籽油
精炼棉籽油一般呈橙黄色或棕色,脂肪酸中含有棕榈酸21.6-24.8%,硬脂酸1.9 -2.4%,花生酸0-0.1%,油酸18.0-30.7%,亚油酸44.9-55.0%,精炼后的棉清油清除了棉酚等有毒物质,可供人食用。棉清油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最宜与动物脂肪混合食用,因为棉清油中亚油酸的含量特别多,能有效抑制血液中胆固醇上升,维护人体的健康。人体对棉清油的吸化吸收率为98%。
5、葵花籽油
精炼后的葵花籽油呈清亮好看的淡黄色或青黄色,其气味芬芳,滋味纯正。葵花籽油中脂肪酸的构成因气候条件的影响,寒冷地区生产的葵花籽油含油酸15%左右,亚油酸70%左右;温暖地区生产的葵花籽油含油酸65%左右,亚油酸20%左右。葵花籽油的人体消化率96.5%,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和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另外,葵花籽油中生理活性最强的a生育酚的含量比一般植物油高。而且亚油酸含量与维生素E含量的比例比较均衡,便于人体吸收利用。所以,葵花籽油是营养价值很高,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优良食用油。
6、亚麻油
亚麻籽油又称为胡麻油。亚麻油中含饱和脂肪酸9-11%,油酸13-29%,亚油酸15-30%,亚麻油酸44-61%。亚麻油有一种特殊的气味,食用品质不如花生油、芝麻油及葵花籽油。另外,由于含有过高的亚麻油酸,储藏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较差,其营养价值也比亚油酸、油酸为主的食用油低。
7、红花籽油
红花籽油含饱和脂肪酸6%,油酸21%,亚油酸73%。由于其主要成分是亚油酸,所以营养价值特别高,并能起到防止人体血清胆固醇在血管壁里沉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医疗保健效果。在医药工业上红花籽油可用于制造“益寿宁”等防治心血管疾病及高血压、肝硬化等疾病的药品。此外,红花籽油中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谷维素、甾醇等药用成分,所以被誉为新兴的“健康油”、“健康营养油”。
8、大豆油
大豆油的色泽较深,有特殊的豆腥味;热稳定性较差,加热时会产生较多的泡沫。大豆油含有较多的亚麻油酸,较易氧化变质并产生“豆臭味”。从食用品质看,大豆油不如芝麻油、葵花籽油、花生油。
从营养价值看,大豆油中含棕榈酸7-10%,硬脂酸2-5%,花生酸1-3%,油酸22-30%,亚油酸50-60,亚麻油酸5-9%。大豆油的脂肪酸构成较好,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大豆中还含有多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D以及丰富的卵磷脂,对人体健康均非常有益。另外,大豆油的人体消化吸收率高达98%,所以大豆油也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良食用油。
食用油----“对症”买
从今年10月1日开始,花生油、大豆油两种食用植物油强制性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新标准明示原料来源和加工工艺标识的要求,无疑使市民对食用油的品质及营养更加关注了。近日,记者走访了上海市营养学会和食疗研究会的有关专家,他们认为,选购食用油除考虑品牌、口味和价格之外,其实也有一个“对症”的学问。
大豆油减少患心脏病几率
大豆油含有的亚麻酸有降低血压作用,而且不含胆固醇。临床营养实验证实,引发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因素,除了高量胆固醇外,其他两种因素就是高血压及血管栓塞。大豆油的成分恰好可减少这两种因素,它可显著降低健康成人的血中胆固醇,有效地减少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性。
玉米胚芽油可抑制心血管疾病
高血脂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根源,维持人体脂肪在正常水平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除了多做户外运动,或多吃蔬菜及水果类食品之外,由于玉米胚芽油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可以有效控制血脂水平,从而能达到抑制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原生橄榄油有助消化吸收功能
原生橄榄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性极强,丰富的油酸能增强胃肠道的收缩,提高胰腺、肝、胆的分泌功能,保护肠道粘膜,使食物能在胃肠道得到很好吸收,还可以缓解各种原因产生的便秘。
葵花籽油帮助预防皮肤疾病
葵花籽油属于低脂油类,其中的亚油酸含量高达66%,远远高于市场上的其他油类。此外,葵花籽油还含有卵磷脂与胡萝卜素等,不含芥酸、胆固醇等有害物质,长期食用可预防皮肤疾病、支气管扩张和夜盲症,可降低人体血压,减低血清胆固醇。
花生油降低血液总胆固醇
花生油中所含的油酸可降低血液总胆固醇和有害胆固醇,却不降低有益胆固醇。营养界把油酸称为安全脂肪酸,它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能发挥有效作用。与基础膳食比较,富含高油酸的花生油膳食和花生油加花生膳食与低脂膳食一样,均降低了总胆固醇和有害胆固醇。
还要特别注意!!!!!!!!!!!!!!!!!!
食用油不宜久存
不少家庭主妇喜欢购买大容量的桶装食用油,以为这样可以省心一些。如果家里人口多,油用得快,这是个好方法。然而,如果家里人口少,油又用得慢,购买大桶装的食用油却不划算,因为食用油是不能放得过久的。
食用油是很容易变质的,因为油脂会自动发生氧化作用。油脂氧化会产生很多有毒的氧化分解物质,人如果长期食用已经劣化的油脂,会使细胞功能衰竭,诱发多种疾病。油脂氧化后形成过氧化物会造成酸败,产生令人不愉快的气味。油脂的酸败不像食物腐败霉变那样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当我们闻到不正常的气味时,油脂的过氧化物含量已经大大超过国家标准的数值了。
因此为了避免食用油的变质,建议消费者最好购买小容量的桶装油。
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和菜籽油,吃哪种对身体好一些?
花生油比较好
玉米油和花生油都是营养价值丰富的健康油,但是因为它们的制作原料不同, 所以不论是味道还是营养价值方面都略有差异。
玉米油和花生油都是我们常见的植物性食用油,如果你在纠结不知道买玉米油好还是花生油好呢?下面我们来探讨下。
玉米油中不含胆固醇,所含的脂肪酸可以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从而降低血脂,保护血管。经常食用玉米油可以降低血液里的胆固醇,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并对多种老年性疾病及糖尿病具有积极防治作用。在国外,人们将玉米油成为“营养健康油”。
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亚油酸、亚麻酸、花生油四烯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对调节人体机能提供了积极的意义。花生油中的锌元素含量较高,可以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有效地改善记忆力。
总的来说,它们有各自的优点,比如:玉米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可以有效控制血脂水平,从而能达到抑制心血管疾病的目的;花生油的脂肪酸构成是比较好的,易于人体消化吸收。建议隔段时间换种食用油,从营养均衡的角度来说,这样更加科学。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家用食用油可分为普通食用油、高级食用油两大系列以及调和油、煎炸油、猪油等几种专用食用油。根据原料品种不同,又可分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棉籽油、葵花籽油、米糠油、橄榄油等品种。 与高级食用油相比,普通食用油质量要求较低,一般是将毛油经过滤除杂、脱胶(或脱酸)、脱水(或脱溶)等简单加工制得。普通食用油可分为一级油、二级油、一级油的色泽、杂质、水分、酸价等指标都优于二级油,所以只要条件许可,一般家庭选油起码应选一级普通食用油。
大豆油好还是菜籽油好
你好,这两种油不存在谁好谁坏,他们的区别就是口味不一样,用途也不一样,菜籽油一般用来炸一些面食,或者做老油等,而大豆油用途广泛,炒菜等,都可以。所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