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大棚,大家都了解,有朋友问种植大棚蔬菜的可行性报告怎么写,还有人想问蔬菜大棚反季节种植所用到的知识,这到底是咋回事?实际上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呢,下面小编就会给大家带来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一、大棚构建 (一)棚架类型和结构。塑料大棚的类型结构有很多种。目前推广应用最多的有装配式镀锌薄壁钢管型(简称钢管大棚)和竹木圆拱型大棚两种。主要用于番茄、甜(辣)椒、茄子、黄瓜等夏菜的春季早熟栽培和冬延后栽培,以及育苗、杂交制种等。还有一种竹架小棚,常单独或与大棚配合(即大棚套小棚),用于冬春季茄、瓜类蔬菜育苗和春季早熟栽培。 钢管大棚有两种规格:一种是中心高2.2米、宽跨度4.5米,长20米,面积90平方米;另一种是中心高2.5米,宽6米,长30米,面积180平方米。使用寿命一般为15年。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还可采用竹架大棚。棚架以毛竹或小圆木为材料搭成,高2米左右,宽4─5米,一般使用寿命为3年。 (二)覆盖材料:大棚覆盖材料有以下几种: 1、普通膜:以聚乙烯或聚氯乙烯为原料,膜厚0.1毫米,无色透明。使用寿命约为半年。 2、多功能长寿膜:是在聚乙烯吹塑过程中加入适量的防老化料和表面活性剂制成。浙江省新光塑料厂生产的多功能膜,宽幅7.5米、厚0.06毫米,使用寿命比普通膜长一倍,夜间棚温比其他材料高1─2℃。而且膜不易结水滴,覆盖效果好,成本低、效益高。 3、草被、草扇:用稻草纺织而成,保温性能好,是夜间保温材料。 4、聚乙烯高发泡软片:是白色多气泡的塑料软片,宽1米、厚0.4─0.5厘米,质轻能卷起,保温性与草被相近。 5、无纺布:为一种涤纶长丝,不经织纺的布状物。分黑、白两种,并有不同的密度和厚度,常用规格50克/
高产栽培
3.1 平整土地、平衡施肥
大棚蔬菜种植要求相对较高,不管是土壤的质量程度,还是施肥管理都有高要求,需从科学角度出发[3]。选择种植的蔬菜土地要平整、精细,在种植前对土地要翻新、施肥、除草等。由于大棚内的温度与外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施肥需适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土壤变质。适当增加施伯示麦磷钾肥,减少氮肥使用。
3.2 选择合理的棚型结构
在一般情况下,选择棚型跨度在8 ~ 12m,大棚长度在60 ~ 120 m,三面土墙、三排立柱,在立柱上最好使用竹或钢立架。在棚面使用覆盖无滴膜,从而增加大棚内的温度。
3.3 品种选择
最好选择的品种可以耐低温、光照要求低、抵抗力强、耐高湿、产量高、种植时间短的品种。种植的大棚蔬菜产量高、品质好才能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如种植黄瓜、番茄、青椒等。
3.4 合理利用“棚气”,调控温湿度
大棚蔬菜在种植过程中,由于大棚内密闭,易产生一些有害物质,损害了蔬菜的生长速度。因此,要正确控制棚气,并合理运用棚气。在早上大棚内的蔬菜较为缺乏二氧化碳,应适当补充CO气肥,促进蔬菜的生长。在午间气温较高的时候,适当打开通(2)风口,进行换气,避免有害气体伤害蔬菜[4]。选择种植的大棚蔬菜以喜温型为主,最佳温度25℃~ 33℃,生存上最高温度不能超过44°,最低不能在0°以下。当温度超过33℃时,要给予降温处理,可以采用定期开棚通风、换气孔、喷雾等。当低于0℃时,给予加温处理,如热风加温等。注意控制棚内湿度,避免湿度过大影响蔬菜的生长。因此,需经常通风换气,改善大棚内的湿度。
3.5 膜下滴灌浇水
在大棚内水分蒸发和扩散相对比较慢,多部分大棚蔬菜的蒸发速度比外面种植的蒸发量低一半,尤其在晚上、阴天、冬季的时候,空气的湿度早已在饱和状态。大棚内湿度过高,严重影响蔬菜的生长。因此,大棚蔬菜可以采用膜下滴灌浇水法进行灌溉,这种方式,不仅能大大改善棚内环境,而且把湿度控制正常范围内,保持棚内温度,降低了病害的发生率,蔬菜的产量也得到提升。膜下滴灌浇水是一个经济实惠、方便、有效的灌溉方法。
3.6 科学打药治病
由于蔬菜在生长过程中,易产生害虫,主要的防治方法就是打药除虫、综合防治。常见的害虫有地老虎、蚜虫等。除虫要选择科学打药,必须是正确的时间,选好药。一般情况下,选择含有铜、锌剂,这类药,不仅能超强杀菌,而且能增加蔬菜的抵抗力,有效促进农作物生长;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降低湿度,可以控制病虫的生长,减少打药次数;土传菌是严重的病菌,如果在早期没有很好的控制,生长的蔬菜就会被病菌污染,因此要重视苗期的预防;采用物理防治,如深耕深翻、品种选择等。当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时,要对症治疗、科学打药。
总结
大棚蔬菜种植要科学地选择栽培方式,消除制约蔬菜生长的因素,科学管理。做到平整土地、平衡施肥、搭建合理的棚型结构、选择抗菌品种、合理利用“棚气”、调控温湿度、膜下滴灌浇水、科学打药治病等技术,才能有效提升大棚蔬菜的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温室大棚蔬菜如何种植
在温度低,难以安全越冬的地区,需行大棚保暖栽培。一般采用宽6米、高2.5米、长30米的拱形大棚。构筑深沟高畦栽种,在地下水位较高,土壤较黏重的地区,沟深不得少于30厘米,每棚筑2~3畦,栽培密度和露地种植相同,培育管理工作也基本上和露地栽培相同。
南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冬季生产反季节蔬菜技术
冬季生产反季节蔬菜,是保证蔬菜周年供应的有效途径之一。主要是指春夏蔬菜秋延后及春季提前生产,种植时必须采取防寒措施,达到提早上市目的。
(一)地点选择
冬季反季节蔬菜生产的地区,要求选择在气候温暖、阳光充足、处于平原区域低海拔或丘陵的地方,水源方便,土壤条件适宜,并尽可能有挡风屏障(如北面高山屏障或其它建筑物),避免冷风直接袭击。
(二)品种选择
冬季反季节蔬菜生产要选择耐寒、抗病性强、早熟的品种,秋延后品种还要求苗期耐热。如辣椒有更新4号、更新5号、湘研9号辣椒、湘研10号辣椒、湘研11号辣椒、广椒2号、辣优4号,茄子有丰茄1号、丰茄2号,黄瓜有津杂三号黄瓜、津杂4号黄瓜、津春4号黄瓜,早青一代西葫芦等都是良好的保护地栽培品种。
(三)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冬季大棚蔬菜保温防寒
营养钵育苗:黑色塑料营养钵具有白天吸热、夜晚保温护根的作用,在阳畦内摆上塑料营养钵育苗,外界气温在-10℃左右时,畦内温度在6~7℃,营养钵内温度在10℃左右,幼苗能缓慢生长,不受冻害。
做蔬菜大棚种植如何管理与种植?
紫苏从种到收,前期生长较快,必须及时除草。当紫苏长有2~3片真叶时,每棚施尿素1.8~3千克,并叶面喷施1%磷酸二氢钾液2次。紫苏以收获嫩叶为主,因此应及时摘心,以维持茎叶旺盛生机,提高嫩叶的产量和品质。
冬季大棚紫苏的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锈病等,可用5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用15%粉锈宁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如有蚜虫,可用0.6%阿维菌素3000倍液;或10%一遍净3000倍液;或20%好年冬3000倍液喷雾防治。
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中旬,天气较暖和,大棚两头的膜日开夜关,以开为主;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大棚两头的膜以关为主,适当通风换气;12月下旬至收获期,以保温防冻为主。如遇强低温天气,棚内可加盖小拱棚,小拱棚应夜盖日揭。
大棚蔬菜种植需要注意什么?
一、大棚蔬菜浇水时的注意事项
合理浇水,是保证大棚蔬菜健壮生长、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冬季气温低,大棚菜浇水不同于其它季节,既要看天,又要看地看苗情,以避免副作用。根据经验,大棚蔬菜浇水应采取以下四个措施:
1.浇水时间适当冬季棚菜浇水应安排在中午前后,以上午10点以后下午3点以前为好,这段时间棚温较高,浇水后副作用最小。要避免清晨和傍晚浇水,以防引起蔬菜冻害。浇水应尽可能用井水,因井水温度较高,可减少对蔬菜的生理刺激。
2.看天灵活浇水:根据天气状况,掌握“晴天适当多浇,阴天少浇或不浇,风雪天切忌浇水”的原则进行。当天气由晴转阴时,水量要逐渐减少,间隔时间适当拉长;由阴转晴时,水量由小到大,间隔时间相应由长变短。
3.浇水应有侧重:大棚各部位的温度相差较大,浇水量也要有所区别。大棚南部及靠近火炉、烟道等热源的地方,土壤水分及靠近蒸发量大,浇水量可适当大些;大棚东西两侧及北部温度较低,日照时间亦短,浇水量应适当少些。
4.浅水且不宜过大在低温下,棚内蔬菜蒸发慢,需水量相应减少,所以浇水量要小,间隔时间适当长些,切忌大水漫灌,应以浇灌或喷雾为宜,以免低温高湿导致蔬菜沤根。浇水后的前两天,容易引起棚内湿度加大,应注意合理通风降温,防止诱发病害。通风一般在中午气温较高时为宜。
二、大棚蔬菜肥水管理技术
大棚蔬菜要增施有机肥,有机肥料能改善土壤结构,丰富土壤微生物,增加土壤保肥、供肥、畜水能力。而且要以基肥为主,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便于日后的生产管理,减轻或避免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危害。在使用化肥时,要注意深施,一次施肥不要过量。在棚内决不允许化肥面施。掌握上述施肥原则后,生产者可根据作物的种类,不同的生长阶段和个体生长情况进行追肥。如在低温季节追肥,应选在晴天中午,追肥以后要通风1~2小时,直到叶子上的水干。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二氧化碳施肥以增加产量。
大棚蔬菜的灌水以滴灌较好,不但可以节水,而且可以降低棚内湿度。若没有滴灌设施,也可以浇灌或沟灌。在低温季节尽量不要沟灌,浇灌也须在晴天中午进行,浇灌后开棚通风,最好灌水与追肥结合进行。如果棚内土壤很干,确实需要沟灌的,要在持续晴好天气后才可沟灌。沟灌时,水不能淹没畦面。
三、如何防止大棚蔬菜弱光症
冬春季节,采用塑料大棚栽培的蔬菜,往往会因为光照不足而出现弱光障害(简称“弱光症”),其一般症状为:植物生长不良,茎秆细软;叶薄、色浅,容易黄化;花芽分化不良,花器畸形,落花落果严重;果实生长缓慢,色浅,味涩,着色不良。弱光症对蔬菜产量和品质都有一定影响。
预防措施:主要是尽可能地改善棚内光照条件。定植时,适当加大株行距,减少株间遮光。保持棚膜清洁,防止膜面附着水滴和尘物。蔬菜生长中后期,中午前后膜外温达到15℃时,适当揭开部分棚膜,让阳光直接射入棚内。另据试验,利用聚酯镀铝膜拼接成2米宽、3米长的反光幕,挂在塑料大棚(或温室)后立柱上端,下边垂至地面,可使地面增光40%_43%,棚温提高三四摄氏度,地温提高1.8℃_2.9℃,可使番茄增产41.8%_58.1%,并对果实品质有所改善。地面铺设银灰膜或铝箔,也能增加植株间光照强度,使果实着色良好,并能有效防止下部叶片早衰。
四、蔬菜大棚建设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1.蔬菜大棚建设必须要考虑其耐久性。温室耐久性受温室材料耐老化性能、温室主体结构的承载能力等因素的影响。透光材料的耐久性除了自身的强度外,还表现在材料透光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衰减,而透光率的衰减程度是影响透光材料使用寿命的决定性因素。
2.温室大棚建设时要注意保温性能。提高温室的保温性能,降低能耗,是提高温室生产效益的最直接手段。温室的保温比是衡量温室保温性能的一项基本指标。温室保温比是指热阻较小的温室透光材料覆盖面积与热阻较大的温室围护结构覆盖面积同地面积之和的比。
3.温室大棚建设时需要有良好的透光效果。透光率是评价温室透光性能的一项最基本指标。透光率是指透进温室内的光照量与室外光照量的百分比。温室透光率受温室透光覆盖材料透光性能和温室骨架阴影率的影响,而且随着不同季节太阳辐射角度的不同,温室的透光率也在随时变化。
五、大棚蔬菜受冻后采取的措施
在种植蔬菜期间,有时会出现蔬菜受冻的现象,这就需要一定的补救方法来使蔬菜正常生长。
1.人工喷水:喷水能增加棚内空气湿度,使棚温稳定,并抑制受冻组织脱出的水分蒸发,促使组织吸水。
2.灌水保温:灌水能增加土壤热容量,防止低温下降,稳定接近地表层的大气温度,有利于气温平稳上升,使受冻组织恢复机能。
3.放风降温:棚内蔬菜受冻后,不能立即闭棚升温,只能放风降温,以使棚内温度缓慢上升,避免温度急速上升使受冻组织坏死。
大棚蔬菜种植的原理
大棚蔬菜种植最常见功能就是能遮风挡雨,提高或者降低温度 减少病虫害,提前 延迟采收期,打造一个适合蔬菜生长的环境,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供我们蔬菜的反季节蔬菜种植。
直到现在大棚主要分为冬暖大棚和大拱棚,
冬暖大棚适合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冬季栽培;大拱棚适合南方四季栽培。
我想学习蔬菜大棚种植技术,请问到哪里可以学习?
来我们河北省沧州市青县盘古镇官庄村。免费学,老菜农手把手教,跟着老菜农全套种菜流程走一遍,如何改良土壤、如何育种、如何嫁接、如何田间管理等等。别怕辛苦就行,师傅教你不要钱,相当于给师傅家免费打工了。吃住都不要钱,学成走的时候还给你个大红包。
大棚种植技术有哪些?
大棚种植技术有:
1、蔬菜大棚耐候无滴保温膜
2、冬春多层覆盖保温技术
3、蔬菜大棚微灌技术
4、早春增施CO2
5、遮荫降温栽培技术
6、防虫隔离栽培技术
7、蔬菜大棚避雨栽培技术
大棚蔬菜种植前景如何,大棚蔬菜种植前景分析
大棚蔬菜种植存在的问题
大棚蔬菜种植经历了近3年的发展壮大,已成为我村产业开发的重头戏,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取得的成绩让人鼓舞,可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集中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棚种植缺乏专业技术支撑,经济效益低下,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集中反映在:
1、农民缺少蔬菜生产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知识,蔬菜技术人员数量不能满足需要,且缺乏在田间地头的实地指导。
2、农户对引进特优品种力度不够,主要还是以往的西红柿、茄子、黄瓜、辣椒等大众化品种,没有依据本村资源特色形成“一村一品”的规模化种植。
3、一些种植户一遇到蔬菜产品及农药化肥种子市场价格波动,就会迅速减少种植面积,有的甚至放弃,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村里大棚蔬菜发展的良好氛围,不利于大棚蔬菜的稳定协调发展。
4、5.12大地震后,大棚蔬菜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基础设施受损严重,地震时期蔬菜卖不出去,再加上唐家山堰塞湖泄洪,蔬菜不能采摘,很多种植户资金积压,大棚种植面积大量减少,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
二是基于传统农耕思想观念较重,村民认识不到位,限制了大棚蔬菜发展。
由于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不少农户对发展大棚的认识不够,种棚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不能将种植大棚当作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严重束缚了思想解放。绝大部分农民思想观念陈旧,接受新事物意识淡薄,种植停留在传统的农作物上;还有部分村民缺乏种植技术,别人种啥他种啥,别人干啥他干啥,边种植边摸索,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也有一部分农民形成了“以土为本”过分依附土地的思想;还有部分村民存在“小富即安”的现象,易满足于现状,不能把结余投入扩大再生产,无法获得更多更大的结余,缺乏改变现状的冲动和欲望;另外,绝大多数农民缺乏开放意识、商品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在生产过程中害怕失败,怕担风险,缺乏战略性和前瞻性眼光。
此外,抱有种地不如打工思想的人很多,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靠种植生活的村民很少,种地的积极性不高。
三是销售渠道不畅,受外地蔬菜市场冲击,抑制菜农种植大棚的积极性。
我村的蔬菜种植总体上讲,由于数量少,技术含量低,种植成本大,在市场上竞争能力太弱,大部分菜农是自种自销。再加上外地蔬菜的调入,影响了大棚种植菜农的销售和种菜的积极性。
大棚蔬菜种植前景方向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大量的农业人口流向城市,接近两亿农民成为了农民工,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农业人口的劳动力不断升值的同时,原来城市周边的菜田又变成了高楼大厦,农村人口也改变了吃菜靠田间地头自给自足的方式。社会逐渐进入到专业分工的时代。
进入九十年代,我国的蔬菜产业迎来了他的一次新的革命。光能利用率高,越冬能力强,作物病虫害减轻。通过嫁接,作物根系发达,产量成倍提高,极大的丰富了城市居民的菜篮子,同时又鼓起了菜农的钱袋子。
但是,一家一户零、小、散、乱的生产模式,很难保证蔬菜的品质,近几年出现的农药残留超标,严重的威胁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一家一户的生产,对市场规律缺乏预见性,难以保证市场供应的同时,又很难规避市场风险。在这样的形势下,国家倡导公司化的蔬菜基地,农业合作社,却是恰逢其时。
进入新世纪,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的意识深入人心。生产绿色有机蔬菜,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成为广大菜农的共识。品牌意识,精品意识,优质优价的意识,成为广大菜农改进生产设施,改进生产技术,由此而来的就是产品更优质,回报更丰厚。最近几年,国家积极引导,菜农的科技水平不断高,我国的蔬菜生产正在逐步走向世界。温室大棚节水灌溉技术应运而生,以下是河北润田节水就大棚温室节水灌溉的滴灌带技术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