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道教,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有人问观音是道教还是佛教的人物,当然了,还有朋友想问观音菩萨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这到底是咋回事?实际上道教与观音菩萨有什么不同呢,今天小编整理了观音是道教还是佛教,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观音是道教还是佛教
观音菩萨即属于佛教中的人物,也属于道家中的人物。只是在佛教和道教观音菩萨是两种不一样的身份。
在佛教中,在西方他是男性形象,乃是阿弥陀佛坐下主要的菩萨之一,与大势至菩萨排名相同,一起作为西方教主的侍从佛,而他们三尊佛,就是俗称的“三圣”。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
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 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而且还有说观世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先说在道教中的观音,她原本是阐教的十二金仙之一,修行道场位于落伽洞,书籍中并没有关于她徒弟的记载,因此实际上理解其为无徒弟,可是在后世的影视作品里,却称其有一个名为龙吉的徒弟。
且说她当时的道号还是慈航道人,适逢封神大战,有西方的圣人前来助战,恰巧碰到她大显神威,认为她很有资质,于是便度化她到了西方,而她也就此完成了由道转佛的身份变换,一举成为佛教中的观音大士,因为慈航本是女儿身,因此在道教中,她的身份一直都是女性,观音自然也是女性角色。
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 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而且,观世音菩萨最能适应众生的要求,对不同的众生,便现化不同的身相,说不同的法门。
在佛教的众多菩萨中,观世音菩萨也最为民间所熟知和信仰。在中国的江、浙、闽、广、台湾, 以及南洋华侨间,观音信仰极为普及,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浙江的舟山群岛,自古以来也一直被视为观世音菩萨应化的道场。
百度百科-观世音 (观世音菩萨)
观音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
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
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 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而且还有说观世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 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而且,观世音菩萨最能适应众生的要求,对不同的众生,便现化不同的身相,说不同的法门。
在佛教的众多菩萨中,观世音菩萨也最为民间所熟知和信仰。在中国的江、浙、闽、广、台湾,以及南洋华侨间,观音信仰极为普及,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浙江的舟山群岛,自古以来也一直被视为观世音菩萨应化的道场。
观世音尊号义释
1、自修义:观世音,是《楞严经》卷六所说这位菩萨最初的修行方法,是耳根不向外闻,而是向内自闻耳根中能闻的闻性,由此达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的境地。
佛教认为,一般人的耳根是向外分别声音,受外境例如赞叹或诽谤所动,所以生起烦恼并促成恶业,从而受轮转生死的苦报。而观察分析世间音声的虚妄不实,能不受所动,达到“如如不动”大解脱境。
《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自述了得名的原因,他说自己正是因为达到了“观世音”的修行境界,被当时的如来所赞叹并赐名“观世音”。
2、度他义:观世音,指的是这位菩萨能观察世间众生的心声并救拔其苦。《法华经普门品》说,凡有众生,若在苦恼之时,只要听说有一位观世音菩萨,而专心虔诚地称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便会立即听到每一众生的音声而同时予以救济,所以叫做观世音。
《悲华经》中说,宝藏佛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功德,所以赐名为“观世音”。
佛教与道教中为什么都有观音呢?
道教中,观世音也叫做慈航道人,佛教叫做观世音,这个原因是因为佛教进入中原之后和道教产生融合的结果,就好像道教四天王成为了佛教的四金刚一样的道理
观音菩萨是属道教还是佛教的呢?
属于中国土生土长的国教道教。慈航道人。佛教强拉去的佛教还硬着脸皮强拉去了关帝做了什么伽蓝菩萨拉去了天庭大将军韦陀做了护法神算个什么东西。还有道教的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是太上感应篇经文里的一句话,他们佛教搞成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真能瞎编滥造。老君说的佛教也能多加一句变成佛说。最近道教开始改变了,开始兴盛,首先,要把咱们中国的国教道教的内容,全部都拿回来,不能让他们外道继续借鉴了。不懂佛不懂道的,听佛教的人瞎说一通就很容易的被洗了脑皈依了佛。道教的神仙是脱离轮回的,而天人不是神仙,所以还在轮回之中。并非佛教说造谣道教还要轮回什么什么的。
观音菩萨到底是属于道教的还是佛教的神明
理论上属于佛教。但是神佛是没有分别心的,他既属于佛教也属于道教。佛道神明系例皆将观世音菩萨纳入供奉体系中了,而观世音菩萨又处处显灵,无分彼此了,所以实际中是不分道教或佛教的。
观音菩萨是佛教的还是道教的?
观音菩萨即属于佛教中的人物,也属于道家中的人物。只是在佛教和道教观音菩萨是两种不一样的身份。
在佛教中,在西方他是男性形象,乃是阿弥陀佛坐下主要的菩萨之一,与大势至菩萨排名相同,一起作为西方教主的侍从佛,而他们三尊佛,就是俗称的“三圣”。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
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 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而且还有说观世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先说在道教中的观音,她原本是阐教的十二金仙之一,修行道场位于落伽洞,书籍中并没有关于她徒弟的记载,因此实际上理解其为无徒弟,可是在后世的影视作品里,却称其有一个名为龙吉的徒弟。
且说她当时的道号还是慈航道人,适逢封神大战,有西方的圣人前来助战,恰巧碰到她大显神威,认为她很有资质,于是便度化她到了西方,而她也就此完成了由道转佛的身份变换,一举成为佛教中的观音大士,因为慈航本是女儿身,因此在道教中,她的身份一直都是女性,观音自然也是女性角色。
寺庙
寺和庙是不一样的。庙是中国古代祭祀天地鬼神的地方。皇帝有太庙,民间有土地庙,龙王庙等等。而寺是古代的行政单位。比如大理寺,是主管考核官员的。鸿胪寺,是主管外交的。
永平十年,汉明帝派特使把两位法师迎请到了中国,开始就是鸿胪寺负责接待的。后来因为佛教受到朝野普遍的欢迎就把两位法师留在了中国,另设一个新寺,叫白马寺。
这是中国第一个佛寺,是当时朝廷直属的行政机构。它的目的就是翻译经典,再一个就是指导大众共同修行。
观音菩萨到底是属于道教的还是佛教的
观世音菩萨于久远已经成佛,号正法明如来,为救度众生,而示现为大菩萨。
观世音菩萨相关的佛经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古往今来,受持这些经典及观世音菩萨名号,而远离厄运的感应事迹非常多。
道教与观音菩萨有什么关系吗?
世俗中常把道教“慈航道人”和佛教“观世音菩萨”视为同一位。
在正统宗教中,慈航真人就其来源道教有二种说法。其一据《历代神仙通鉴》卷记载:普陀落伽岩潮音洞中有一女真,相传商王时修道于此,已得神通三昧,发愿欲昔度世间男女。尝以丹药及甘露水济人,南海人称之曰慈航大士。其二据李善注引《灵宝经》曰:禅黎世界坠王有女,字姓音,生仍不言。年至四岁,王怪之,乃弃于南浮桑之阿空山之中。女无粮,常日咽气,引月服精,自然充饱。忽与神人会于丹陵之舍,柏林之下。姓音右手题赤石之上。语姓音:汝虽不能言,可忆此文也。遣朱宫灵童,下教姓音治弟之术,授其采书入字之音。于是能言。于山出,还在国中。国中大枯旱,地下生火,人民焦燎,死者过半。穿地取水,百丈无泉。王郄惧。女显其真,为王仰啸,天降洪水,至十丈。于是化形隐景而去。
依照道教的说法,慈航真人乃是原原本本的女真,而佛教的观世音则是从一开始就是男人身修行的。再者,依照《历代神仙通鉴》来说慈航真人商朝得道,而依照佛教《楞严经》来说,观世音,远在恒河沙劫前,就已经修成。
慈航道人是道门的慈航道人,观音是佛门的观音,两者殊途不可混谈。
然而在《封神演义》中慈航道人是元始天尊的弟子,阐教十二金仙之一,阐教截教二教在“万仙阵”中斗法时,金光仙被收服,成为慈航道人的坐骑。当时太上老君也暗示,慈航道人未来将投入西方教(佛教)。可见《封神演义》是将慈航道人和观世音菩萨视为同一位的。
观音菩萨原来是道教的吗?
是的。
现在的观音菩萨是道教、佛教、儒家文化相互借鉴、相互影响、最后相互认同而形成的,各家都十分推崇观音菩萨。
1、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观音菩萨的原型为慈航道人,即慈航真人,又称慈航仙姑真人,也称慈航大士,是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登场的人物,天道圣人元始天尊的第九位弟子,慈航真人是元始天尊门下唯一的一位女弟子,十二金仙之一。
据《历代神仙通鉴》卷记载:普陀落伽岩潮音洞中有一女真,相传商王时修道于此,已得神通三昧,发愿欲普度世间男女。尝以丹药及甘露水济人,南海人称之曰慈航大士。道场在普陀山。
据李善注引《灵宝经》曰:禅黎世界坠王有女,字姓音,生仍不言。年至四岁,王怪之,乃弃于南浮桑之阿空山之中。女无粮,常日咽气,引月服精,自然充饱。忽与神人会于丹陵之舍,柏林之下。姓音右手题赤石之上。语姓音:汝虽不能言,可忆此文也。遣朱宫灵童,下教姓音治弟之术,授其采书入字之音。于是能言。于山出,还在国中。国中大枯旱,地下生火,人民焦燎,死者过半。穿地取水,百丈无泉。王郄惧。女显其真,为王仰啸,天降洪水,至十丈。于是化形隐景而去。
2、在佛教经典中,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 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而且还有说观世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悲华经》叙述阿弥陀佛过去生中曾为转轮王无诤念,他有一千个儿子,长子名不眴,他出家在宝藏佛前发愿说,若有众生遭受种种苦恼恐怖,如果他能够忆念我,称念我的名号,即为其免除如此种种痛苦烦恼。宝藏佛即为他授记并命名观世音。
不空三藏所译出的密教《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经》中认为无量寿佛(阿弥陀佛的另一名称),又名“得自性清净法性如来”、“观自在王如来”,在西方清净佛土中,他即现佛身。但在五浊恶世中,他即以观自在菩萨的形像出现。
《大悲心陀罗尼经》载,观世音菩萨亦称观世音自在、捻索、千光眼,具有不可思议的威神力,于过去无量劫中已然成佛,名为正法明如来。然以大悲愿力,以菩萨行广度众生。
观音菩萨典载的道场:
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观世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辅弼,所以他的根本道场,是西方极乐世界。
《观世音菩萨往生净土本缘经》说,观世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位居补处的大菩萨。
《悲华经》说,观世音菩萨在阿弥陀佛入灭后继承佛位。
《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世音受记经》等也说,观世音菩萨常住极乐世界,师承并辅助阿弥陀佛。
《观无量寿经》说,观音菩萨宝冠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等诸圣众共同迎接众生到极乐世界。
南印度普陀山(方便有余土):补怛洛伽山。梵文:Potalaka,又译布怛落迦山、普陀洛迦山,简称为普陀山,义净译名海岛山,或小白华山,又名光明山。在此娑婆世界,南印度海边普陀落伽山,是观世音菩萨的古道场。
《华严经》说,光明山(Potalaka)有菩萨叫观世音。
《华严经探玄记》说,光明山在南印度南边,山上的花草树木常有光明,是观世音菩萨大悲光明的示现。
《千手经》提到释迦牟尼佛曾在补陀落山,而此地是观世音菩萨道场。
《大唐西域记》说,观自在菩萨居住在环境危险的布呾洛迦山(Potalaka),而有人不顾危险前往求见菩萨。
观音菩萨是道教还是佛教
观音菩萨是大家所熟知的神,关于观音菩萨的出身和来历在道家和 佛教 以及民间有不同的说法。在《 西游记 》中的观音菩萨起到了链接道家与佛教的中间人,不管是道家也好还是佛教也罢,都与观音菩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道教说法
慈航道人,昆仑十二仙之一,修行于普陀山落伽洞,无徒弟,因封神一战被西方的准提道人看中,后弃道入佛,成为佛门三大士中的观音菩萨,化男为女,最是著名,号称“大慈大悲观世音”。
相关战绩:破风吼阵,杀董天君;战菡芝仙,破风袋;破四象阵,收金光仙;联手文殊、普贤,斗平金灵圣母。此仙法力与文殊、普贤接近,跟性更高,出主意让赤精子收伏殷洪,并逼迫赤精子含悲忍泪收拾了自己徒弟,属于昆仑十二仙里最为心狠的人物,也是昆仑十二仙中拥有法身能力的三大高手之一。随身法宝玉净瓶属于罕见的收容系法宝,比较强大。
民间传说
普陀落伽岩潮音洞中有一女真,相传商王时修道于此,已得神通三昧,发愿欲昔度世间男女。尝以丹药及甘露水济人,南海人称之曰慈航大士。
因纣王无道,常将百姓致残,以取妲己欢心;欲要慈航之母手眼,慈航主动献出了自己手眼,其孝心感动上天。 女娲 娘娘传慈航千手千眼之术,指引其拜师于 元始天尊 ,传说元始天尊传授慈航一本天书——道德天尊的《道德心经》,让其在普陀山修道成仙,称为慈航道长,又称千手神仙。
佛教说法
在佛教中,他是西方 极乐世界 教主 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他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观世音。
唐朝 时因避唐太宗 李世民 的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故我们常常会说观音菩萨。菩萨的应化道场,到处有记载。例如,陕西的南五台山、大香山,浙江天竺山、南海普陀山。尤其是位于浙江舟山群岛的普陀山,世称观世音菩萨道场,其名载于《华严经》。历代 皇帝 屡屡敕建,举世钦崇,各国景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观音菩萨的分量很重,并不像是外来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