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易懂,大多数人都知道,有朋友问怎样教孩子分成法视频教程,还有人问10以上的分成怎么教,这到底是咋回事?事实上分成怎么教简单易懂呢,今天给大家说说分成怎么教简单易懂,欢迎大家阅读!
分成怎么教简单易懂
按顺序分比如10可以分成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 ,6和4,7和3 8和2 ,9和1,以此类推,当然我说的是最大的,要先从2开始
可以让他去看一下网易公开课里边的可汗学院的网上教学视频。
讲的很好的,有很多科目的,关于数学的,简单易懂。
怎样教十以内的分成法
用实例教,熟记十以内的加减法。十以内的分成法如下:
2分为:1、1。
3分为:1、2,2、1。
4分为:1、3,2、2,3、1。
5分为:1、4,2、3,3、2,4、1。
6分为:1、5,2、4,3、3,4、2,5、1。
7分为:1、6,2、5,3、4,4、3,5、2,6、1。
8分为:1、7,2、6,3、5,4、4,5、3,6、2,7、1。
9分为:1、8,2、7,3、6,4、5,5、4,6、3,7、2,8、1。
10分为:1、9,2、8,3、7,4、6,5、5,6、4,7、3,8、2,9、1。
“凑十儿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一加九,十只小蝌蚪,
二加八,十只花老鸭,
三加七,十只老母鸡,
四加六,十只金丝猴,
五加五,十只大老虎。
孩子要牢记“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 凑十法简便易行,思考过程有“一看(看大数),二拆(拆小数),三凑十,四连加” 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幼儿园 数的分成怎么讲啊!(2的分成)希望能够给出全面的教案,里面包含教学目标 过程 以及游戏方法!
2的分成
教学目标:
1.学习2的组成,知道2可以分成1和1 ,1和1合起来就是2
2.认识分合符号^
3.正确书写数字2
教学准备:
1. 手一套分合符号,插片若干。
2. 具熊1个,玩具猫2个,玩具香蕉2个,2个乒乓球,2个盘子,香蕉卡片2个。
3. 课前每位幼儿都准备好了田字格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
一 指导幼儿通过实物操作,用整体分为两个部分来说明数的分解,用两个部分合起来为整体来说明数的组合
1.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2可以分成1和1 ,1和1合起来就是2。
例:今天的小熊家里来了两位客人小猫,(出示玩具熊和猫),小熊拿出了几个香蕉来招待客人呢?(2个),小熊送给每位客人各1个香蕉,同时用语言表述:2个香蕉可以分成1个和1个,可是小猫说了他们不爱吃香蕉,于是就把香蕉还给了小熊,现在小熊的手里有几个香蕉呢?并用语言表述:1个香蕉和1个香蕉合起来是2个香蕉,最后,教师在黑板上贴上卡片香蕉和数字,表示上述分和过程,同时出示分和符号“^”,向幼儿说明分合号及其用途,讲解分合号的使用方法,并教幼儿正确用语言表达:2可以分成1和1 ,1和1合起来就是2。
1. 教师出示2个乒乓球和2个盘子,问:“要把2个球放在2 个盘子里,并且每个
盘子里都有球,应该怎么放呢,引导幼儿说出2可以分成1和1 ,再用同样的方法把两个盘子的球合起来,表述称:1和1 合起来就是2。
2.启发幼儿学习用口语表述其分和关系:2可以分成1和1,1和1合起来就是2。
二.幼儿操作活动:要求幼儿把两个插片分成两堆,(用上分合符号),并能用语言表述出来整个分合过程。
三.指导
幼儿书写数字2
1.教师先在黑板上示范2的写法,(写法:起笔碰左线,再向上,向右碰线,略成半圆
斜线到左下角,碰线一横),讲明书写占格位置,请幼儿和教师进行书空练习。
2.幼儿在田字格上书写2,教师指导个别幼儿。
建议游戏和日常教育
1老师边拍手边问幼儿:“小朋友,我问你,2可以分成几和几”,幼儿拍手回答:“x老师,告诉你,2可以分成1和1 ”,合起来的儿歌同上述说法一样。
2在户外场地,请两名幼儿到大圆圈中站好,老师问:“圈中有几人”,(2人)老师接着问:“2可以分成几和几”,幼儿边跳到小圈中边说:“2可以分成1和1 ”,老师接着问:“1和1 合起来是几”?幼儿跳到大圈中说,1和1和起来就是2。
3在日常生活中抓住随机教育:例如幼儿穿鞋子时可引导幼儿说出鞋子是2只,穿上,脱下时说出2可以分成1和1 ,1和1合起来就是2。
2分成1和1怎么教?
用实物当堂举例。
两本书分发给两个同学,
两只铅笔一人一只,
两张试卷每人一张。
于是就有了:
2=1+1, 1+1=2,
怎样教孩子学数学的分成
孩子一定不大,数的分成应该让孩子在玩中学,数筷子,数人,玩扑克牌都可以学数学的分成,孩子小,数学不是教会的,是玩会的。
3的分成怎么教
您好
1和2
2和1
十以内的分成怎么教法
主要是培养方程概念,一个假设的概念,可以用生活中的物品来举例
怎样教小学一年级数学中的分与合
夏1990
2-5的分与合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能够掌握2-5的分与合,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体会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培养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情感。 本节的重点:掌握4和5的分与合,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本节难点:使学生能够熟练的说出4和5的分与合。
教学准备:教师:4朵向日葵, 3颗糖,课件, 卡片
一、 初步体验、激趣铺垫
师:小朋友看,老师手上拿了几颗糖啊?(3颗)。好现在我要把它们分两个手拿,而且每个手都要有,你们猜,我是怎么放的?自己先想好,再告诉大家。 师给小朋友看结果。
师:刚才哪些小朋友猜对了呀?真厉害,一猜就对了!没有猜对的小朋友不要急,我们再来一次,这次只有两颗糖了,你们猜我左手几颗糖,右手几颗糖?
师:其他小朋友呢?为什么呀?
二、动手操作、探求新知
1、教学4的分与合
小朋友们瞧,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两个框,老师这有几朵向日葵?(4朵花)老师想把这四朵向日葵花分到这两个框里,每个盒子都要有向日葵。你们会分吗?请小朋友们用你的小手来摆一摆、分一分。
学生操作。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生:可以左边放1个,右边放3个。
师:根据你的分法,你能说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4可以分成1和3) 贴出4的分成的式子。
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请你回答的时候也和刚才的小朋友那样先说怎么分,再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
学生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法贴出另外两个。
师:从你们不同的分法中我们可以发现4有3种不同的分法,一起来读读, 请你再用你的手势摆一摆,说一说,看看有没有什么方法能一个不漏地记住它。 师:小朋友一起来观察一下,是不是有这样的规律?
师:还有谁也想来试试的。(教师按他们的说法移动4的分成的式子)
师:刚才小朋友的分法真好,其他小朋友你也能按他们的顺序来把4的分成说全吗?
师:小朋友学会了4的不同分成,那么几和几合起来是4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说。
刚才小朋友真会动脑筋,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玩一个拍手游戏。规则:一共要拍4下,我先拍,你们拍剩下的。
师1,小朋友3。谁来说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起来是4?) 每次都请小朋友说4的分成和合成。同桌互相说一说。
2、教学5的分与合
讲述:小朋友真棒!刚才你们用小手研究了4的不同分法,那么5呢?5可以分成几和几呢?我们再来用你的小手来摆一摆、分一分。
1/2页
学生说5的不同分成,老师贴出相应的式子。
师:谁能按一定的顺序来排一排啊?
师:那么几和几合起来是5呀?学生回答。
讲述:我们再来玩拍手游戏,这次要拍5。师2,生3,老师说:5可以分成2和3,你们说合成。生说。再一次,师4,生1,师:5可以分成4和1,生:4和1合起来是5。下面同桌来玩这个游戏。
3、2和3的分与合(课件出示)
3个苹果和3个梨,说3的分成与合。2颗草莓,说2的分与合。
4、揭题: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了什么呀?(分与合)学会了哪些数字?(2、3、4、5)
板书:2—5的分与合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1、课件出示、
讲述:小朋友看,卡车上的数还没有填完呢,卡车不好开,你会填吗?先填一填,再说一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起来是4。
师:后面还有一量车,我们来比一比,谁先填好填对可以开走。
2.完成练习纸(在练习纸中也有类似卡车的题目,我们来看看是第几题) 总结评价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那学会了哪些新知识?
怎样让儿童快学分合式
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分合式教学(也就是数字的组成),以下是一位妈妈写的教他孩子学分合的经验之谈,希望对我班的家长在家辅导孩子时有所帮助.
孩子在刚上大班时不太会分合式,原因是五、六岁的小孩子对数的概念还很抽象,缺乏感性认识。
分合式就是2可以分成1和1,1和1合起来是2;3能分成1和2,2和1;4能分成1和3,2和2,3和1……等等。孩子简单的没问题,但分到6时,可能就会出问题。我开始觉得让孩子记下来,死记下来就行了,可是,对于孩子不感兴趣的东西,记住不久就忘了。每当出错,孩子就很懊恼的说:“妈妈,我真笨,总记不下!”那样子真让人心疼。有一天我突然灵感一来,就给儿子拿来十个核桃,先从5分起:我说:“孩子,分式呀就是把几个东西分成两堆,比如,6可以放成这边1个 ,那边5个,你说,6能分成几和几呢?”孩子眼睛一亮,看着核桃马上说:“6可以分成1和5。”然后我把5个中的一个拨拉到1个中去,又问孩子 这是几和几,孩子回答是2和4。那么孩子就很直观的知道6还能分成2和4。接着我又把4个中的一个拨拉在2个里,孩子立刻就说是6还能分成3和3。孩子开始模仿我的样子分7,8,9,10……我孩子很有耐心和热情, 又拿来几个核桃,一口气分到16,实在累了才歇了下来。以后孩子做分式题就再也没错过。呵呵,他文具盒里放了好多小五角形呢,我告他如果分分式,就拿出来按照分核桃的方式来分。
看来,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与方法,孩子才会把抽象的东西转化为具体的东西,把看似深奥的知识简单话,这样,孩子一路走来才会总是微笑,总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