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课程标准,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有朋友问课程设计与课程标准的区别,另外,还有人问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者的关系,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其实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区别,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区别
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了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其中,开设哪些科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展开。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教材可以是印刷品,也可以是声像制品。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课程设计分为实际课程与虚拟课程,所谓实际课程就是实际操作的计划安排,例如,安排好今天要学习的课本章节,上午要学习哪些内容,下午要学习哪些内容;虚拟课程就是把将要做的任务安排记在头脑里,不一定要立即实行。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中小学课程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什么哪些
中小学课程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
大纲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标准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由于教学大纲的重点是对教学工作做出规定,主要表现的是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的效果,忽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课程目标发生了根本改变。过去,课程目标侧重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如今,课程的功能由过去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新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对培养新时期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对做好老师有什么好处
课程计划可以让你的课堂安排的更有条理。计划计划,就是要你准备好课程怎么上,怎么合理有序的进行教学工作。
课程标准,所谓标准就是告诉你该把握一个怎样的度,该年级的学生应该学习哪些内容、应该学到什么程度都有一个标准,教师完成了课程标准圈定的范围,这个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就完了。
不熟悉课程标准的老师可以打印一份所任科目的《xx课程标准(2011版)》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有何区别
1、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 2、大纲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标准关注的5、课程标准提出了多元评价建议 6、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者、教师教学及学业
什么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本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课程标准设计的标准和结构有哪些
第一部分为前言,叙述科学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叙述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和三个分目标: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以及各部分目标的相互关系。第三部分为科学课程的内容标准,描述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五个方面的内容标准及活动建议。第四部分为实施建议,由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编写建议、教师队伍建设建议、关于科学教学设备和教室的配置等六个部分组成。第五部分为附录,含具体目标中行为动词的定义、教学活动的类型与设计、案例三个部分。
内容标准是《标准》的核心部分,它是总目标和分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教育方针·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的关系是什么
教育方针、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的关系是什么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
朋友,这个答案我知道,答案为:B、课程标
因为我现在正在做的就是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设定这一门课程到底设置哪些内容,以及如何安排内容的顺序,
课程的课时数量、学习要求、考核方式和考核要求以及考核标准等内容。
放心采纳吧,保准正确的!
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 课程计划 教学目标 教学计划
标准是相关部门和机构制定的规范要求。
目标是实施者依照标准要求想要达到的实际程度,目标不能低于标准。
计划是实施者如何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