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到西施,大家应该都熟悉,有朋友问中国四大中国四大美女,还有朋友想问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这是施字是,这到底怎么回事呢?事实上中国古代四大美人都是谁呢,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四大美女之西施电影,欢迎大家阅读!
四大美女之西施电影
是古币就值钱
如果是后来人用四大美女噱头做的纪念银币,价值就一般般
不过我认为是古币的几率为零,毕竟四大美女的头衔也是宋朝或者更晚时期某些文人墨客推选的,而当时能有这种收藏头脑弄银币的人估计不是很多,毕竟银币这种东西是在清朝晚期才在中国大量出现,而那个时候基本处于外国殖民的混乱局面,有闲工夫做纪念币基本是不可能。而那个时期留到现在值钱的银币也只有俗称“袁大头”的官方银币,也就是电视剧电影里常说的大洋。
因此“四大美女”银币这种东西还是慎重购买,除非你个人觉得制作很精美,有比较高的艺术价值。如果是别人告诉你的艺术价值,个人还是建议你仔细考虑。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西施
西施出生在“春秋无义战”的如磐年代,一位16岁少女,锐身赴难,在吴越两国宫廷内之外,一场绵延十年的腥风血雨之中,上演了一个扭转乾坤、使一代霸主终成剑下魂的泣天恸地的故事。
西施的形象以及她在吴越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被稗官野史、民间故事和近代文艺塑造得除了极度神话的“美”之外,其中有些描写显得十分的浮躁,有些描写甚至是乱七八糟,根本没有揭示西施内心世界的真谛。有人把她描绘成用作“美人计”的香饵,有人把她说成是打进吴国的“高级色情间谍”、春秋时代的“克格勃”,甚至有人把她说成是“女色亡国”的祸水。我却认为西施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巾帼,具有高超智慧和纯朴的绝色女子,美得真,美得善,美在内,美在精、气、神。应当从更深的层次上揭示西施委曲求全、十分痛苦的悲剧命运,引发人们对历史教训的思考。
史料记载:西施之父,业采薪,其母纺绩以佐之。终日辛劳,仅供三餐粥饭。西施不肯坐食,父母为其选择了浣纱的轻活。一家人虽不十分富足,倒也过得安逸温馨。
西施入越宫以后,“与家人永别,回肠百折,情怀忧郁,万种伤心。清晨对镜,恒顾影而徘徊;日夕凭阑,时临风而雪涕。”西施在越王宫中被授以机宜,教授宫廷礼仪,熟悉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锦衣美饰后,被送到了吴王宫中。她入吴十载,夕无虚度,含辛茹苦,曲意逢迎,在吴国上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得吴国朝廷大乱。西施在越国做准备工作的半年中和范蠡产生了恋情,但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而要去陪伴异国君主,身病、心病,身累、心更累。这一切都是为了完成越王交给她的“复国”使命。西施对于自己的祖国确是忠心耿耿的。为了祖国,西施割舍了双亲和个人情爱。从个性的角度来看,西施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吴王夫差对其十分宠爱,真情无假,恩爱备至。直到勾践打到吴国,逼得吴王夫差引剑自刎时,还在为西施的安危呼叫哀伤,使西施大为动情,一阵恸哭,然而西施最终没有和吴王夫差同归于尽,而是回到了越国。本来,西施是应该作为越国最大功臣受到隆重礼遇的,而后让其和亲人团聚,同她的情人重叙旧情。像梁辰鱼的《浣纱记》和黑龙江朝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施全传》中描写的随范蠡泛舟五湖,同恋人出走他乡异水,来自民间回归于自然,倒是很有人情味也不失为圆满的归宿和结局。然而史实结果,正如杨佩在《浣纱王后》和张铮在《东岳论丛》中所述的那样,越王勾践丧尽天良,竟在西施归国当晚,就要她“伴寝”,把西施作为自己的“玩物”,对她进行蹂躏和摧残。这时的西施不是比沦落在吴王夫差手中更为痛苦万分吗?赴汤蹈火地为越王勾践的政权赴难,完成任务回国后却受到得恩自己的越王勾践的侮辱,最后以“不能伴寝”的“抗君之罪”判处死刑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不正是西施的悲哀之处吗?这一违背人们心愿的史实,人们往往不甘于接受,宁信其无,不信其有。越王勾践,你为什么要去践踏和杀害为你立了大功的一个小女子呢?
王昭君
王昭君的故事,代代相传,妇孺皆知。《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载:“昭君字婧,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为掖庭。”作为四大美女的王昭君,我从小喜爱听她的故事,但对她的爱情了解不多。一个女人的爱情往往会令人着迷,一个公认美人的爱情更会让人心动。在历史书籍,古典著作中描述王昭君爱情不多。我看了部份资料,认为她的爱情是凄美的,与她漂亮美丽的美貌是不相匹配,她没有那种只教人生死相许的壮举,只有一个女人不安份的心,将爱情演绎的淋漓尽致。
历史上和亲的女子比比皆是,比较有名气的是文成公主,最被人传诵的是美丽的王昭君。文成公主的赞誉多是传播民主文化,而王昭君却多是为她的美丽而凄凉的故事倾倒天下男人。其实不然,王昭君是一位在封建社会争取爱情的化身,人们在赞美她的美丽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同时,还写了她主动嫁单于,并后来嫁给单于的儿子。
一个貌美天仙的女人,老单于和他儿子复株累怎会对她如此情有独衷。主要还是她的美征服了人们。总体是:一个风华绝代的美女,云鬟雾鬓,光彩照人,两道黛眉轻颦微蹙,微露一丝幽怨。她的美是鬼斧神工,天地之灵秀结晶。更难能可贵的是昭君出塞和亲是出于自愿。自愿是自己对和亲心甘情愿,可反过来想一想,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边塞哪?还有什么比爱情更会让一个女孩心动,然而,封建社会的好丈夫,树立的是夫贵妻荣爱情观,最好的丈夫也就是皇帝。王昭君的理想的丈夫是什么样的呢?从她的所作所为,不难看出是嫁皇帝。
残酷的现实却不能让她如愿以偿,毛延寿的索贿不成,故意将王昭君的花容月貌,绘成泥塑木雕的平庸女人。在王昭君出塞时,有人评说:曾闻汉主斩画师,何由画师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王昭君以一个少女怀春的心,默默地想:我在这里只是等死,如何才见君王面,直教红颜伴枯灯。王昭君住在汉宫里的时候,每天都这样告诉自己。可是王昭君无计可施,直到听见皇帝要选宫女嫁给呼韩邪单于的消息。她那棵向往和追逐爱情的心被重新点燃,不嫁王候嫁君王,汉元帝你不是不选我吗?我要走出这片郁闷的天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王昭君凝视着铜镜里自己的面容,专心地抹上鲜艳的胭脂,灿烂如同汉宫中缤纷绽放的桃花,美若出水芙蓉。出塞前,精心打扮后的王昭君被带去见曾经日思夜想魂牵梦绕的最有权势的两个男人,怀着一丝期望和祈祷。直到后来,当王昭君听到汉元帝驾崩的消息时,虽然很久以后才传到的,但王昭君的心情很奇特。她想那曾经是自己日思夜盼的男人啊,于是感到一点点感伤。面对汉使:“满面胡沙满鬃风,眉销殊熏脸销红。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这也许是王昭君当时心情的表白。
“昭君拂玉鞭,上马啼多颊。近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这是真实的写照。既然王昭君出塞既是自愿,那就说明对出塞和亲有一定的认识,既然有认识,那就不会以远嫁为悲了。我认为她是诗人们“伶其远嫁”的思想,可能来源于安土重迁和对“红颜薄命”的同情。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古代封建社会里,这种思想是可以理解的,故不应对它有过多的指责,但它究竟和历史上的王昭君的精神相去甚远,没有如实地反映了昭君的内在心情。我想王昭君只所以被人传颂,这与她追逐爱情和向往自由是分不开的,也与生活在贫困交加的封建社会里的人的思想是分不开的。那时,人们生活“君为臣纲、夫为妇纲”的年代,爱情是由别人主栽的,自己渴望的爱情,大多是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的。当王昭君挣脱绳索,过上自己的生活,特别是先嫁老单于,后嫁老单于儿子,这在华夏闻所未闻,罕见。人们把自己的幻想与王昭君真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成为精神寄托。
书写王昭君的故事言语过多,我不想重叙,我只是想到那个年代的女子,压迫的爱情,甚至是扭曲的爱情,如何不动容。我非凭空捏造,据葛亮在2004年第5期《河北学刊》上说,在汉代,所谓的民族“和亲”,是指有仇怨、相互战争的民族,彼此商定,捐弃仇怨,消弭战争,进而缔结和平亲近的民族关系。因此,在和平时期的西汉竟宁元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嫁匈奴呼韩邪单于,本是巩固、强化汉与匈奴的政治整合,而非什么民族“和亲”,汉代史籍中也从未出现过“昭君和亲说”。“昭君和亲说”既无助于阐明王昭君嫁呼韩邪单于的真正历史意义,又会导致人们在释读汉代史料时思维混乱。
貂蝉
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尽雁之容”。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 “闭月”,是述说貂婵拜月的故事。 “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 “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据学者孟繁仁先生考证:貂蝉,任姓,小字红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15岁被选人宫中,执掌朝臣戴的貂蝉(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冠,从此更名为貂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貂蝉进行了详细的刻画和描写,后经民间互相传诵,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大美人。她先戏吕布,引吕杀董卓,成为美谈。更令人折服的是当曹操将她送与关羽时,貂蝉为不祸及桃园兄弟,“引颈祈斩”将人性发挥到极点。后有人传说貂蝉没死当了尼姑。
“美人计”中貂蝉成为传世佳话,貂蝉素有“闭月”之称,容俊貌美绝非一般人可比。三国演义有词赞曰: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还有:一点樱桃启绛唇,两行碎玉喷阳春。丁香舌衠钢剑,要斩奸邪乱国臣。
美女沦为政治的工具在历史上绝不貂蝉一个,四大美女都与政治有关。我感觉貂蝉在四大美女中,被世人赞叹,与她传奇故事相辅相成。她自幼被选入宫中,后在王允家歌妓,身份地位低下,如无与吕布、董卓纠葛,且美人计一举成名,笼罩在她身上的光环和美丽的躯壳,将沦落尘埃之中,埋于世俗之间,更无人知晓,即便是国色天香,倾城倾国,美貌无比,妖艳照人,也不过是男人的玩物而已,历史上名妓比比皆是,可挤身四大美女的,仅此一女。
在民间貂蝉的故事流传也是比较早的。如:《锦云堂暗定连环记》、《夺戟》、《关公月下斩貂蝉》等,使 美丽的貂蝉栩栩如生,。《关公月下斩貂蝉》的故事,更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曹操阴险狡诈地将貂蝉送给了刘备,关羽为了不重蹈董草、吕布的覆辙,闭目竟将她斩于月下。关公月下斩貂蝉——关于貂蝉,正史上没有记载。《三国演义》在吕布死了以后,也未对貂蝉作交代。对于关公月下斩貂蝉,大多史学家认为是虚构。如果是真事,关羽也太不配做男人了。如果真有关公斩貂蝉,我是相信是貂蝉扑向刀,是扑剑自戕的。
你想貂蝉为国家而嫁董卓,引吕布杀之,后从吕布多年。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为国为民的女子,为不让曹操阴谋得逞,挺身赴难,顺应人物的发展。
由此,貂蝉是刚烈的,她人如花美貌,但内心燃烧着刚阳之火,怎不令人赞叹至今。
杨玉环
启封历史厚重的卷宗,四大美人的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把四大美女形容的美仑美奂。同时历史的正史野传在述说着她们的酸甜苦辣,在众说纷纭中,她们如一个个耀眼的明珠,璀璨闪烁。杨玉环在四大美女中独树一旗,前人们形容她美艳无比,风情万种,而且能歌善舞,智慧过人,聪颖异常。
杨玉环是薄州永乐(今山西芮城)人,她是隋梁郡汪氏的四世孙,父亲杨玄琰。16岁时,她被聘为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后被玄宗不贪色忘礼,横刀夺爱,成为自己的贵妃。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杨玉环专宠后宫,玄宗在宫中称她为娘子,仪体规制等同皇后。天宝初年,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杨玉环何以如此迷人,令玄宗神魂颠倒,这当然有原因。杨玉环不仅姿容出众,体态丰腴,肌肤细腻,且面似桃花,是个令人谗涎欲滴的美女。杨玉环还擅长歌舞,通晓音律,善解人意。玄宗极为喜欢,渐渐迷恋,不能自拔。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杨玉环如何使玄宗如此迷恋于她呢?一种是她的天生丽质,肌肤白皙如"凝脂";不有是她的"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迷人媚态;再有就是她的羽服霓裳,能歌善舞。玄宗熟悉音律,会作曲,能舞蹈,杨玉环身美体丰,娇艳若花,又擅长旋律快速的西域舞蹈,有记载说杨玉环是个琵琶名手,古书记载:有一次,玄宗倡议用内地的乐器配合西域传来的5种乐器齐奏,当时玄宗兴致勃勃,手持羯鼓,杨玉环弹奏琵琶,轻歌曼舞,昼夜不息。对于玄宗而言,当然精于音律的杨玉环就显得格外有魅力。
另一种意见认为玄宗会迷恋上杨玉环,固然有杨玉环的一些魅力在起作用,而更主要的应是当时社会环境与皇家小家庭的变化在起决定作用。值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当朝皇帝骄纵奢侈,温饱思淫欲,难免以声色代替求治世之心。玄宗当上皇帝大权在握,对政治逐渐失去兴趣,对政事也产生厌倦怠慢,在宰相与宦官的迎合和奉承下,很快就“高忱无忧”倦怠政事,后来玄宗就任由李林甫等专权擅政,自己落得清闲。同时他这样就有了时间纵欲享乐声色犬马了。
我认为,最能使玄宗如痴如狂地迷恋杨玉环的,应是她有过人的聪颖,善于掌握男人的心理,又善解人意,更是貌比天仙。例如在她被赐死时也毫无怨言,这又怎能不使玄宗皇帝日后此恨绵绵无绝期,直至抑郁而死呢!杨玉环每每执板吟咏轻歌曼舞的时候,总要眼送秋波,向玄宗传达万种风情,直引得这个声色皇帝爱欲不尽,情不绝。如果玄宗和杨玉环是爱神情圣,我看不尽然。杨玉环先嫁寿王李瑁,可谓青梅竹马,郎才女貌,地设地配一双。后嫁玄宗之时,却了极尽奢侈,贵妃池里展丰姿。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有证: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面对这样的现实。以至人们盼望多生女儿,而不想生男儿。玄宗即位前,任潞州驿驾,喜欢赵丽妃。随后,又移爱于钱妃、皇甫德仪、刘才人,直至武惠妃等等,可谓对爱情不专。后能宠杨玉环,这与杨氏美貌不无关系。还有就是杨贵妃有三位姐姐,皆天香国色,也应召人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可以说玄宗爱的是色,而不是情。这也更说明杨玉环美貌绝非一般。
中国四大美女的电视剧有哪些?
西施:
80年代台湾版《西施》冯宝宝
83版《西施》 董智芝
84亚视版《西施》 黎燕珊(亚视当年开拍“四大美人”系列,此为其中之一)
1995版《西施》 蒋勤勤
1998年台湾电视剧《战国红颜》张敏
2005年大陆剧《越王勾践》周扬
2005年大陆剧《卧薪尝胆》安以轩
香港无线《争霸传奇》 郭羡妮
杨贵妃
电影《唐明皇》 周洁
电视剧《唐明皇》林芳兵
电影《杨贵妃后传》候俊杰
台湾版电视剧《杨贵妃》冯宝宝(亚视当年开拍“四大美人”系列,因《貂蝉》收拾不佳,最后买了这套台湾剧集顶数,凑齐“四大美人”。)
台湾版电视剧《杨贵妃外传》 汤兰花
TVB版《杨贵妃》向海岚
TVB70年代版《杨贵妃》 殷巧儿
TVB80年代《欢乐长安》 陈秀珠
TVB《天子寻龙》 文颂娴
《大唐芙蓉国》 范冰冰
《大唐歌飞》 王璐瑶
王昭君
亚视85年电视剧《王昭君》魏秋桦(亚视当时开拍“四大美人”系列,此为其中之一)
邵氏电影《王昭君》林黛
87年内地版电视剧《王昭君》 黄虹
88年台湾版电视剧《昭君传奇》 宋罔陵
2005年电视剧《昭君出塞》李彩桦
2005年电视剧《王昭君》杨幂
貂蝉
大陆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和《吕布与貂蝉》 陈红两次饰演貂蝉
香港亚视70年代电视剧《三国春秋》欧阳佩珊
香港亚视86年电视剧《貂蝉》利智 (亚视当时开拍“四大美人”系列,此为其中之一)
《曹操》 曹颖
台湾版电视剧《三国英雄传之关公》 邱于庭
《曹操与蔡文姬》 宁静
邵氏电影《貂婵》 林黛
台湾版电视剧《貂婵》潘迎紫
《关公》 李馨雨
16年的四大美人系列电影为什么只有杨贵妃、王昭君、貂蝉三个的?没有西施的么?怎么回事?
地位不一样吧,西施是民间美女,其他的都是公众人物,放到现在来看就是明星,肯定话题度很高啊。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
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是西施。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第一位。
西施,原名叫做施夷光,是越国美女,一般称她为西施,后人尊称她为西子。
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苎萝村,很小的时候就跟随母亲在浣纱江边,所以又被人称为浣纱女。她天生丽质、秀媚出众,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在公元前496年,吴国伐越,越国首败,两年后,在伍子胥等精明将领的指挥下,吴国再次打败越国。
这回,越王勾践只好乞和投降,并被吴王夫差带到吴国侍奉吴王。所谓卧薪尝胆,那越王勾践也算是个能屈能伸的人,在国破被擒后,他处处讨好吴王夫差。
好不容易被放回越国,他也睡在柴堆上,每日舔一下悬挂在头顶的苦胆,潜心谋求灭吴计划。后来,范蠡告诉勾践,吴王淫而好色,宰佞以曳心,并献计,不如给他制造个温柔乡,使他惑乱沉湎,不领政事。
据说,范蠡派人各处寻找美女,后在越国苎萝山浣纱溪边的一个村子里看到了西施,见其灵秀可人,就一并招了。
经过培训,西施被送往吴国,用尽浑身解数讨好吴王夫差。吴王也的确上钩,还对她宠爱异常,有求必应,更大兴土木,在虞山北麓筑姑苏台,在灵岩山建馆娃宫,终日沉湎酒色。
吴王昏庸,吴国势力自然衰退了,虽说有伍子胥这等能人,但前有西施旁敲侧击,后有伯嚭挑拨离间,吴王对伍子胥早就不再信任。
之后,勾践几番伐吴,终于打了翻身仗。所谓 一双笑靥才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西施可谓光荣完成使命,范蠡的美人计也非常成功。
而此次计谋除了利用西施,据说还找了绝代佳人郑旦等来助攻,给吴王设了一个巨大的局,最终成为史上最经典的美人计之一。
中国的四大美女处了西施.貂禅.杨贵妃外,还有谁?是杨玉环吗?
四大美女是谁?四大美女是指中国古代的貂蝉,西施,王昭君和杨贵妃。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就是关于四大美女的传说。
而杨玉环就是杨贵妃
哪位演员把古代四大美女都演了个遍?
应该是没有 的,
西施
江青:1965年《西施》
冯宝宝:80台湾版《西施》
董智芝:83版《西施》
黎燕珊:84亚视版《西施》
蒋勤勤:1995版《西施》
曹颖:1997 年《古吴春秋》
张敏:1998年台湾电视剧《战国红颜》
周扬:2005年大陆剧《越王勾践》
安以轩:2005年大陆剧《卧薪尝胆》
郭羡妮:2006年香港无线《争霸传奇》
邬靖靖:2011年《西施秘史>
颖儿:2012年大陆电视剧 -《英雄》
杨玉环
殷巧儿:TVB70版《杨贵妃》
陈秀珠:1983年《欢乐长安》
林芳宾:1990年电视剧《唐明皇》
周洁:1992年 《唐明皇》1994年 《杨贵妃》
周洁:1994年电影《杨贵妃》
恬妞:1994年《天师钟馗之杨贵妃》
候俊杰:1996年《杨贵妃后传》
汤兰花:《杨贵妃外传》
向海岚:2000TVB版《杨贵妃》
王璐瑶:2003年《大唐歌飞》
范冰冰:2007年《大唐芙蓉国》
白雨:2009年《大明宫》
殷桃:2011年《杨贵妃秘史》
王昭君
林黛:1967年《王昭君》
魏秋桦:1984年 《昭君出塞》
黄虹:87内地版《王昭君》
宋罔陵:1988 年《昭君传奇》
李彩桦:2006年《昭君出塞》
杨幂:2006年《王昭君》
貂蝉
陈红:1991年《三国演义》、2001年《吕布与貂蝉》
曹颖:1996年《曹操》
潘迎紫:1988年《 貂蝉 》
邱于庭:1996年《三国英雄传》
宁静:2002《曹操与蔡文姬》
利智:2010年《貂蝉》
陈好:2010年《三国》
古代四大美人都是谁啊?
古代四大美人,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
西施:西施,名夷光,出生于越国诸暨苎萝村,苎萝有东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首,又称西子,天生丽质。当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西施忍辱负重,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传说,西施在吴亡后和心爱的人范蠡驾扁舟,入太湖,不知所终。
王昭君:王昭君,姓王名嫱,南郡秭归人。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昭君北去路上,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扇动翅膀,跌落地下。
貂蝉:貂蝉,山西忻州人。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把貂蝉献给董卓。二人都是好色之人。从此以後,貂蝉周旋於此二人之间,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
杨贵妃:传说杨玉环初入宫时,因见不到君王而终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宫女们一起到宫苑赏花,无意中碰着了含羞草,草的叶子立即卷了起来。宫女们都说这是杨玉环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唐玄宗召见封为贵妃。
历史典故
据说,当年越国选美,西施名列榜首。在进京途中,行人争相围观,结果造成交通堵塞,寸步难行。护送西施的越国相国范蠡,见此盛况,心生一计,索性叫西施住进路旁旅社的一幢华丽小楼,而后四处张榜:欲见美女者,付金钱1文。
告示贴出,四下轰动。西施登上朱楼,凭栏而立,飘飘然似仙女下凡。观赏者排成长龙,为一睹西施芳容,慷慨解囊,有的竟付两三次之多,真是百看不厌。
三天下来,范相国所得金钱无数。进京后,他把这些钱都交到国库。西施因此仰慕范蠡的才智和品德,两人遂结为生死之交。范蠡的举措,不折不扣地为后代的“美女经济”开了先河。
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四大美女是谁?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杨玉环贵妃醉酒观花时的故事。
关于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的话剧,可以讲穿越到现代,搞一期相亲节目。急急急急
可以把现代的审美与古代的对比,然后得出那样的小家碧玉不受欢迎,女汗子才是真谛,四人黯然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