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信用卡,大家都了解,有人问信用卡恶意透支5万以下,当然了,还有人想问信用卡恶意透支立案后多久抓人,这到底是咋回事?其实怎样算恶意透支信用卡呢,今天小编和大家说说恶意透支信用卡的量刑标准,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恶意透支信用卡的量刑标准
信用消费的时代,很轻习惯使用信用卡来支付,虽用卡给我们的生活了较多便利,但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如果大家使用信用卡不当,也很可能会因信用卡而产生一些风险,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信用卡逾期风险,信用卡逾期严重的可能被立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2020信用卡逾期立案标准。
信用卡逾期立案分两种情况,具体如下:
1、刑事立案。相信大家通过“刑事”两个字就可以看出,这种立案是比较严重的,所以对于刑事立案会有一定的门槛要求,只有符合刑事立案标准的逾期用户被银行起诉后相关部门才会进行刑事立案。
如果信用卡持卡人逾期金额达到5万元,在发生逾期后经过银行2次及2次以上催收,用户仍然超过了90天未归还欠款,那么这种情况银行就可能以恶意透支为由对持卡人提起刑事诉讼。
2、民事立案。民事立案相对于刑事立案来说,民事立案的标准要低许多,信用卡逾期情节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的,都可以进行民事立案。
简单来说就是持卡人只有发生逾期行为,无论信用卡逾期金额是多少,银行都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可以看出,信用卡逾期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不过通常信用卡发生逾期后,银行并不会马上起诉持卡人,而是会先打电话催收,只有多次催收无果的情况下,银行才可能起诉逾期用户。
如果卡友不小心发生逾期行为,那么建议第一时间将欠款还清,若在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因消费过度导致暂时无法偿还欠款的,建议可以偿还最低还款额,或者办理分期,这样虽然会支付部分利息费用,但是不会影响到个人信用。另外也可以尝试主动联系银行,和银行协商还款。
总的来说,信用卡逾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大家平时在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消费,按时还款
此回答由康波财经提供,康波财经专注于财经热点事件解读、财经知识科普,奉守专业、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财经内容,用生动多样的方式传递财经价值。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
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徒刑,并处五万上五十以下罚金。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恶意透支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两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
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信用卡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和量刑是什么?
卡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一、使用伪造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行为。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3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
1、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2、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3、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4、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二、恶意透支1万元以上的行为。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1、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
2、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
3、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
4、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
4、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6、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在第一款规定的条件下持卡人拒不归还的数额或者尚未归还的数额。不包括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
信用卡诈骗罪的量刑:
1、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有期徒刑与其他刑罚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它在一定期限内对罪犯实行关押,剥夺其人身自由。
2、有期徒刑的刑期幅度大,具有广泛适用性。有期徒刑的刑期上限与无期徒刑相接,下限与拘役相联,中间跨度很大,具有较大的可分性。
它既可作为重刑适用于严重的犯罪行为;也可作为中度刑罚适用于危害居中的犯罪行为;还可以作为轻刑适用于危害较小的犯罪行为。因此,有期徒刑在我国刑罚体系中是一种适用范围最广泛的刑罚方法。刑法分则中,凡是规定了法定刑的,都规定了有期徒刑。
3、罪犯应强制接受教育和劳动改造。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凡是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这种劳动是强制性的,体现了我国对罪犯实行劳动和教育改造的政策。
百度百科-信用卡诈骗罪
使用信用卡恶意透支5000元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面临刑事诉讼。如户在透支2个月后还不行就打电话提醒用户还款。如果还款,银行就请律师向用户发出律师函。如果还不还款,银行就会报案,涉嫌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根据我国《刑法》第196条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恶意透支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将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应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的要件在于,恶意透支金额在5000元以上并经发卡行催收3个月以上。
《刑法》196条规定了4种信用卡诈骗行为,其中一种就是恶意透支,指的是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单位催收后仍不还款的行为。恶意透支5000元以上就属于数额较大,可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两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2009年12月16日起施行。《解释》对信用卡“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以及“恶意透支”认定处罚的相关问题,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了界定,以区别于善意透支的行为。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谦介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恶意透支”属于信用卡诈骗的犯罪行为。这次“两高”司法解释对“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
第一,在司法解释中,对“恶意透支”增加了两个限制条件:一是发卡银行的两次催收;二是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这里面就排除了因为没有收到银行的催款通知或者其他的催款文书,而没有按时归还的行为,持卡人没有接到有关通知或者文书,过了一定的期限没有归还的,不属于“恶意透支”。
第二,因为“恶意透支”这种信用卡诈骗犯罪是故意犯罪,因此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这是该行为非常重要的构成要件。“非法占有”是区分“恶意透支”和“善意透支”的一个主要界限,只有具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透支的才属于“恶意透支”,才构成犯罪。
这次司法解释中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结合司法实践列举了六种情形,比如明知无法偿还而大量透支的不归还;肆意挥霍透支款不归还;透支以后隐匿、改变通讯方式,逃避金融机构的追款等。这些情形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表现。
第三,这次司法解释明确了“恶意透支”的数额,“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拒不归还和尚未归还的款项,不包括滞纳金、复利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
第四,根据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法院未判决或者公安机关未立案之前,偿还了这些透支款息的,从轻处理或者不追究刑事责任,这样既依法追究那些“恶意透支”的诈骗行为,同时又发挥法律的警示和教育作用,尽可能地缩小刑事打击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恶意透支
信用卡恶意透支立案标准是多少?
信用卡恶意透支量刑
恶意透支信用卡会判刑吗?怎么量刑的?
怎样算恶意透支信用卡 怎么量刑的
信用卡恶意透支量刑
信用卡恶意透支立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