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到下册,大家应该都了解,有人问六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人教版答案,还有人问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答案,这到底是咋回事?其实六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人教版答案呢,今天给大家说说6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书内容,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6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书内容
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数一数
第二单元比一比:1、比多少 2、比长短 3、比高矮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1-5的认识 2、比大小 3、几和第几 4、2-5的分与合
5、加法 6、减法 7、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四单元 认识物体和图形: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长方体、正方形、三角形、圆
第五单元 分类
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6和7的认识 2、6、7的分与合 3、和是6、7的加法与6、7减几 4、解决问题 5、8、9的知识 6、8、9的分与合 7、和是8、9的加法和8、9减几 8、解决问题 9、10的认识 10、和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 11、填() 12、连加连减 13、加减混合 14、整理和复习(一) 15、整理和复习(二)
第七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1、数数、读数 2、写数 3、10或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
第九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1、9加几 2、解决问题 3、8、7、6加几 4、解决问题 5、5、4、3、2加几 6、整理和复习
第十单元总复习:1、20以内的数 2、2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 3、认识图形 4、认识钟表
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位置:1、 位置(1) 2、位置(2)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 、十几减9 2、 十几减8 3、 十几减7 4 、十几减6、5、4、3、2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1 、图形的拼组(1) 2 、图形的拼组(2)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1、 数数、数的组成 2、 读数、写数 3、 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 4、 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1、 认识人民币 2、 简单的计算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整十数加和减整十数 2、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1、 认识时间(1) 2、 认识时间(2) 3、单元测试题
第八单元找规律:1、 找规律(1) 2、 找规律(2)
第九单元统计:1、统计 2、单元测试题
第十单元总复习:1、 总复习(1) 2、 总复习(2)
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认识厘米和米 2、认识线段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3、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4、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5、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 6、连加 7、连减 8、加减混合 9、加、减法估算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角的特点 2、直角的认识 3、单元测试题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 2、5的乘法口诀 3、1、3、4的乘法口诀 4、乘加乘减 5、6的乘法口诀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1、7的乘法口诀 2、倍数 3、8的乘法口诀 4、9的乘法口诀
第七单元统计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数的组合 2、数的排除
第九单元总复习: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表内乘法 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4、观察物体 5、统计 6、综合练习(一) 7、综合练习(二)
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1、 解决问题(1) 2、解决问题(2) 3、解决问题(3)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 平均分 2、 除法 3、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 4、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
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1、 锐角和钝角 2、 平移和旋转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1、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 解决问题(1) 3、解决问题(2)
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1 、1000以内数的认识 2、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3、近似数 4、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两位数加两位数 2、 两位数减两位数 3、 几百几十数的加减法 4、 估算
第八单元统计:1、 统计表 2、 统计图
第九单元找规律
第十单元总复习:1、 总复习(1) 2、 总复习(2)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量:1、1 毫米、分米的认识 2、千米的认识 3、吨的认识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加法 2、 减法 3、 加减法的验算
第三单元四边形:1、 四边形 2、 平行四边形 3、 周长 4、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5、 估计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五单元时、分、秒:1、 秒的认识 2、 时间的计算 3、单元测试题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1、 口算乘法 2、 笔算乘法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1、 几分之一 2、 几分之几 3、 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 搭配问题 2、 可能性
第九单元 总复习
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 口算除法 2、 笔算除法(1) 3、笔算除法(2) 4、 笔算除法(3)
第三单元统计:1、 简单的数据统计 2、 平均数
第四单元年、月、日:1、 年、月、日 2、 24小时计时法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 口算乘法 2、 笔算乘法(1) 3、笔算乘法(2)
第六单元面积:1、 面积和面积单位 2、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3、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4、 公顷、平方千米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1、 认识小数 2、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第十单元总复习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一) 2、亿以内数的认识(二) 3、亿以上数的认识(一)
3、亿以上数的认识(二) 4、用计算器计算 5、亿以上数的认识综合练习题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1、直线 射线和角(一) 2、直线 射线和角(二)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 2、笔算乘法(一) 3、笔算乘法(二) 4、笔算乘法(三)
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垂直与平行(一) 2、垂直与平行(二) 3、平行四边形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二)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 4、整理和复习(一) 5、整理和复习(二)
第六单元 统计:1、统计(一) 2、统计(二) 3、统计(三)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1、合理安排(一) 2、合理安排(二)
第八单元 总复习:1、总复习——多位数的认识(一) 2、总复习——多位数的认识(二)3、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一) 4、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二) 5、总复习——统计图(一) 6、总复习——统计图(二)
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 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1) 2、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2) 3、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4、 有关0的运算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1、 位置与方向(1) 2、 位置与方向(2) 3、位置与方向(3)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 加法交换律 2、 加法结合律 3、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 乘法分配律 5、 减法的运算性质 6、除法的运算性质 7、 乘法的简便计算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 小数的意义 2、 小数的读法 3、 小数的写法 4、小数的性质 5、 小数的大小比较 6、小数点移动 7、 生活中的小数 8、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第五单元三角形:1、 三角形的特性(1) 2、 三角形的特性(2) 3、三角形的分类 4、 三角形的内角和 5、 图形的拼组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 2、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 3、小数的加法和减法(3)
第七单元统计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 数学广角(1) 2、 数学广角(2) 3、数学广角(3)
第九单元总复习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 2、小数乘小数 3、积的近似值 4、连乘、乘加、乘减 5、整数乘法运算定理推广到小数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1、小数以整数 2、一个数除以小数 3、商的近似值 4、循环小数 5、连除、除加、除减 6、解决问题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第四单元 简易方程:1、用字母表示数 2、解简易方程 3、列方程解应用题 4、列方程稍复杂应用题
第五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1、平行四边行的面积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3、梯形面积的计算 4、组合图形的面积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第八单元 总复习:1、小数的乘除法 2、简易方程 3、多边形的面积 4、观察物体 5、可能性 6、解决问题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1、因数与倍数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二)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 5、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二) 6、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三) 7、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四) 8、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五)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一) 2、分数的意义(二) 3、真分数和假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 5、约分(一) 6、约分(二) 7、通分(一) 8、通分(二) 9、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0、整理和复习
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 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二) 4、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 5、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二)
第六单元统计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第八单元 总复习:1、因数与倍数 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3、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4、图形的变换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 分数乘法应用题 3、 倒数的认识
第二单元分数除法:1、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 分数除法应用题 3、 比
第三单元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分数应用题
第四单元圆:1、 圆的认识 2、 圆的周长和面积 3、 扇形 4、轴对称图形
第五单元百分数:1、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2、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3、 百分数应用题 4、 纳税 5、利息
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比例: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 比例的应用
第二单元圆柱、圆锥和球:1、 圆柱 2、 圆锥 3、 球
第三单元简单的统计(二):1、 统计表 2、 统计图
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1、 数和数的运算 2、 代数初步知识 3、 应用题 4、量的计量 5、几何初步知识 6、 简单的统计
8题花布:3.14x18x80=4251.6(平方厘米)黄布:18*2=9(cm)=3.14x9的平方x2=508.68(平方厘米)
9题3. 14×20×30 + 3.14×(20÷2)2×2-78.5×2 = 2355(cm²)
10题3.14×(12×3/4)×12 + 3.14×(12×3/4÷2)2 = 402。705(平方分米)
11题(1) 12 × 12 × 2 + 16 × 12 × 4 10 3.14 × 12 × 55 - 3.14 × (12÷ 2) 2=3015.36 (cm2) =0.301036 (m2)(2) 我也不会抱歉
12题188.4÷(2×3.14×2)= 15(dm)
13题3.14×0.32×2×(4-1)= 1.6956(平方米)
14题设圆柱底面直径为d,高为h。因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所以d;h=d:πd=1:π。
祝你学业进步qwq
小学生六年级数学课本下册人教版所有的公式
小学生六年级数学课本下册人教版所有的公式如下:
一: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三: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四: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五: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小学奥数公式
六: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七:和倍问题的公式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八:差倍问题的公式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九:植树问题的公式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十:盈亏问题的公式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十一:相遇问题的公式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十二:追及问题的公式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十三: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十四:浓度问题的公式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十五:利润与折扣问题的公式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六年级下册数学书人教版
分八个单元(包括总复习):
1位置(无小标题)
2分数乘法(1分数乘法 2解决问题 3倒数的认识)
3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 2解决问题 3比和比的应用)
4圆(1认识圆 2圆的周长 3圆的面积)
5百分数(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6统计(无小标题)
7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无小标题)
8总复习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有哪些内容
第一单元 圆柱和圆锥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里学习立体图形的最后阶段,知识的综合性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因此,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圆的基础知识都是本单元的认知基础。同时,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迁移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材在编写上遵循了“特征—表面—体”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逐步深入,并拓展到空心的圆柱(钢管、垫片等)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化归和类比是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教材比较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编排了较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形成。 本单元在教学方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实践探究,要让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规律,获取知识,提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 ,掌握圆柱和圆锥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感受事物间的联系。 4、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负责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体积、表面积的计算;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和区分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统计的简单知识,能看懂并会分析统计的数据,学会绘制简单的统计表,在教师的指导下绘制简单的统计图。2、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资料的分析,受到一定程度的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绘制统计表是本单元教材的重点。 教学难点:1、 复式统计表因为涉及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分类整理,确定栏别都是难点。2、 统计图因为类别多,制图复杂,纵轴、横轴上的数位难以确定,是本单元的难点。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1、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能正确地求出比值和化简比;2、 能够应用比的意义,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并能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3、 理解比例怕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能正确地解比例;4、 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5、 能应用比例,正、反比例的意义,解答有关应用题。 教学重、难点:1、 本单元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正反比例的意义;2、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关于正反比例的判定。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会解简易方程,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2、掌握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能够独立解答稍复杂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用算术方法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掌握几何初步知识,能够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掌握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能够绘制简单的统计表。 5、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1、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3、几何初步知识。 详细可登陆以下网址: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009/22/1705697_59718511.shtml
六年级人教版数学书全部答案
对不起,我没答案!但奉劝你做数学就是提高,不要认为太简单或太难就来找答案。我小学六年级时就是认为太简单,来找答案。结果毕业考数学简单的题粗心算错,拿了个98分,只能是全年级第十,结果一看第一只比我高2分。。我后悔了。。所以平时做练习题就要锻炼自己的耐心,实在不会去问老师吧!(在此提醒各位,平时做题也很重要啊!我有体会啊。。。要是那2分没扣。。我就能去实验中学了= =555T T)
数学课本六年级下册人教版答案?
长方形:2组相对的边长度相同,它们互相平行,具有不稳定性,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有2条对称轴。
正方形:4条边完全相等,有不稳定性,是特殊的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有不稳定性,没有对称轴。
三角形: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有1条对称轴。
2.等边三角形3条边都完全相等,3条对称轴。
三角形还分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1.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2.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另外两个角是锐角。
3.有一个角是钝角,两个角是锐角。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有无数条直径,无数条半径,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处处相等,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嘿嘿…………我是六年级小学快毕业的小学生了,你考我考的正是时候哦!选我吧!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答案(人教版)
这个题目准确的来说,只有第一个才是圆柱的展开图!
其他的都不是,因为长边不是圆的周长!
祝你学习进步!
如有疑问请追问,愿意解疑答惑。
如果明白,并且解决了你的问题,请及时采纳为最佳答案!O(∩_∩)O
六年级下册数学书答案人教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思考 收获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在网上是问不到答案的哈
学习答题的基础,掌握了才是看答案不是好的出路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电子课本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电子课本 http://www.51jjcn.cn/book_mulu7021.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