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债务,我们很多人都了解,有人问2018年的法律,当然了,还有人想问债券实质性违约,这到底是咋回事?其实2018年以来什么时候呢,下面小编整理了2018年新规这5种债务不用还了,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2018年新规这5种债务不用还了
2018年法律新规定三种钱不用还:
1、超过法定利率规定
高利贷虽然现在已经渐渐合法,但是法律还是明确地规定了能贷款的范围。在中国,借款一旦超过年利率的36%,那么超过部分的利率就不受法律保护了。也就是说,如果你借钱还利息的时候,只要还低于36%的那一部分,高了的因为没有受到法律保护,所以这部分利息在道理上其实是应该还,但在法律上是得不到承认,就算签了合同也是属于无效约定。
2、出借人知道借款人借钱是为了做违法活动的
如果借款的人用这笔借来的钱去做违法活动,并且借给他的人也知道这个情况,那么这笔钱是不受到法律保护的。比如借款人用这笔钱去非法赌博、非法集资、贩卖毒品等等,这笔借款就不受到法律的保护。而且知情的出借人借这笔钱还可能会受到法律处罚,所以大家一定记住不要借钱给这种人。
3、被迫形成借贷关系的
现在借高利贷有的人其实是不知情被套进来的,还有出借人用诈骗、胁迫的手段逼着他人借贷的,这样的借贷关系也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就规定,如果出借人是在对方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形成借贷关系,那么这笔借款就是无效的,也就是说这笔钱根本就不用还了。
借、还钱注意事项:借款人还款时要注意:归还部分借款后,应要求贷款人出具收条,归还全部借款后应收回借条。
1、贷款人应充分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借款用途及经济能力,减小借款风险。
2、不能“借”、“欠”不分,贷款人必须要求借款人在出具的手续上写明该笔款项是属于借款。
3、贷款人必须要求借款人书写工整,对借款的数目最好用阿拉伯数字和中文大写两种形式写明,并注明还款的时间和方式。
4、贷款人可以和借款人约定借款的利息,约定的利率可以适当的高于银行的贷款利率,如果不作利息约定,则视为无息借款。
5、贷款人应该要求借款人出示身份证,在落款处要求借款人书写身份证上的名字或捺手印,并注明身份证号码。
6、贷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
7、借款人归还部分借款后,应要求贷款人出具收条,归还全部借款后应收回借条。
债务人的子女不承担债务的偿还责任。我国法律没有规定父债子偿。
但根据《继承法》第33条规定: “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
这一规定要求儿子作为继承人要以遗产实际价值为限偿还被继承人所欠债务, 但这不是“父债子还”。
通俗来讲,如果父亲生前有债务未还清,其子女在继承遗产后,同时也就继承了父亲的债务,但是如果超过你所继承的遗产,你也可以选择不还。所以只要选择继承遗产就要替父还债,如果你选择放弃继承,那就不用还了。
老赖失信意味着破产,有以下限制:
1、惩戒对象:《备忘录》共提出八类55项惩戒措施,对失信被执行人设立金融类机构、从事民商事行为、享受优惠政策、担任重要职务等全面进行限制。
2、惩戒力度:原来由一个部门在一个领域对失信当事人实施惩戒,现在变为由多个部门在多个领域对失信当事人共同实施惩戒。惩戒的对象既包括失信的自然人,也包括失信的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
3、影响范围:涉及金融机构审批、民商事交易安全、食品药品经营、安全生产、政府优惠性补贴、国有企业监督管理、法定代表人任职、工作人员招录、文明单位参评、旅游、度假、限制出境及定罪处罚等30多个重点领域。
2018年个人债务的清偿顺序是什么?
1、优先债权为第一清偿顺序。所谓优先债权,是指债权人在遗产上有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情形的债权。享有这种权利的人为优先权人。优先权人的此种优先债权的效力不应当受遗产继承的任何影响。它应当先于普通债权而得到清偿。
2、普通债权为第二清偿顺序。普通债权是相对于优先债权而言的。在继承债务的清算中,首先要清偿优先债权。优先债权清偿完毕以后,再清偿普通债权。对于普通债权的清偿应以继承人已经知道的(包括债权人已经报明的)为限。
3、交付遗赠为第三顺序。我国继承法第34条规定:“执行遗赠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这就是说,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在先,交付遗赠在后。在优先债权和普通债权清偿完毕以后,遗产尚有剩余的才能开始遗赠的交付。
2018年夫妻共同债务最新规定是怎样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之规定:第一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第二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三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国内债券发生实质性债务违约是从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以后吗?
2018年全年新增42家违约主体,涉及债券118只。违约金额方面,截至12月31日,2018年债券市场涉及违约金额达1154.5亿元,而2017年这一数据为337.5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资管新规发布之前,在5月30日之前,2018年共有近20只债券发生违约,合计违约规模超过170亿;而2017年同期仅有9只债券发生违约,合计违约规模约70亿。
2018年最高法关于:夫妻债务新的司法解释适用于2014年的案子吗
【1】对于2014年的法院审理的案子不符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补充规定》
可以申请再审。
【2】最高人民法院于2017年2月28日公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补充规定》,
针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涉及夫妻共同债务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强调虚假债务、
非法债务不受法律保护。
补充规定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二十四条的基础上增加两款,分别作为该条第二款和第三款:
夫妻一方与第三人串通,虚构债务,第三人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在从事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中所负债务,
第三人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于2018年1月18日施行后,原判决不公的,可否向法院提出申诉?
可以,对方可以申请法院进行重新鉴定。
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
第二十五条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出。符合本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的情形,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的除外。
对需要鉴定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提出鉴定申请或者不预交鉴定费用或者拒不提供相关材料致使对案件争议的事实无法通过鉴定结论予以认定的应当对该事实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第二十七条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重新鉴定提出证据证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一)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的;
(二)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
(三)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的;
(四)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
对有缺陷的鉴定结论,可以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或者补充质证等方法解决的,不予重新鉴定。
司法解释规定,“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那么,“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如何界定?最高法民一庭负责人表示,国家统计局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种类主要分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等八大类。
家庭日常生活的范围,可以参考上述八大类家庭消费,根据夫妻共同生活的状态(如双方的职业、身份、资产、收入、兴趣、家庭人数等)和当地一般社会生活习惯予以认定。
对于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债务,需要债权人举证证明,也就是说,即如果债权人能够证明夫妻一方所负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最高法民一庭负责人介绍,夫妻债务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日常家事范畴内的共同债务,二是超出日常家事范畴的共同债务。
对于日常家事范畴内的债务,推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债权人一般无需举证;配偶一方如果反驳主张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则需要举证证明举债人所负债务并非用于家庭日常生活。
而超出日常家事范畴的债务,原则上不作为共同债务,债权人主张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需要举证证明。如果债权人不能证明夫妻一方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则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双方共同签字的借款合同、借据,以及夫妻一方事后追认或者电话、短信、微信、邮件等其他体现共同举债意思表示的有关证据,都是债权人用以证明债务系夫妻共同债务的有力证据。”最高法民一庭负责人补充道。
2018年以来A股市场已经出现多少家债务逾期的企业
这个要专业统计,你看看连续跌停的基本都是,大概七八十家左右
2018年前判决夫妻共同债务败诉的怎么办
已经判决的按判决执行。
54000钱块钱的十年的债务利息是多少2008年到2018年
你问这个问题肯定是没有约定利率。
如果你这个钱是民间借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九条 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以不超过年利率24%为限。
未约定逾期利率或者约定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区分不同情况处理:
(一)既未约定借期内的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6%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约定了借期内的利率但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内的利率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如果不属于民间借贷,可以参照6%的利率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