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抑郁症患者为什么爱哭

  • 情感
  • 2021-09-19

生活经常会给我们带来沉重的压力,但我们要学会坚强。有些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不是很强,就会导致心里崩溃,憋在心里无人诉说,长时间会转换成抑郁症的,在孤独的夜晚一个人默默的流泪,小编想想都会觉得很可怕。接下来小编给您介绍抑郁患者为什么爱哭,若是您身边有抑郁患者的朋友们,一定要耐心帮助他们走出来哦!

抑郁症患者为什么爱哭

抑郁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愁眉苦脸、无精打采、闷闷不乐、消极无助、疲惫不堪、情绪低落、无故悲伤哭泣。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很低,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甚至不配拥有快乐,他们眼中的未来一片灰暗,更谈不上美好的憧憬。随着低落情绪的继续加重,患者还会出现紧张不安、提心吊胆、心烦意乱等焦虑症状。虽然每个人都会哭,但抑郁症患者哭泣的次数会远大于常人。

抑郁是有程度的,基本上轻度和中度没有什么理由不会哭的,失败了也好,失去某些自己在意的东西也好,各种打击都会哭。事实上情绪低落、容易崩溃、容易哭本身也可以算是抑郁的症状之一,虽然不一定是人人皆有的症状,但并不少见。

情绪上不稳定,容易失控,心理上承受不住来自社会、他人甚至是自己所带来的的压力,是抑郁症患者爱哭的主要原因之一。

抑郁的本质其实是愤怒,是对自身的愤怒,或者是对别人的愤怒自己不能接受或认知而转向以自身为目标的愤怒,由于社会不能接受或者个人认知习惯而去压抑这种愤怒表达,就会导向抑郁了。

抑郁症其实并不是一定要哭哭啼啼的,它从发病到恶化,有两个显著的特点-活力丧失和行为孤立。根本就不愿意跟人打交道,每天能不说话的时候尽量不说话,有时候发呆都可以发半天。

重度抑郁一般不太会哭,确切地说,重度抑郁整个人有点像“冻住”了,对外界基本上处于不起兴趣、不起反应的状态,有些特别严重的连反应时都会变慢,就是说句话都要等半拍那种,自然哭这么复杂的情绪表现也就没有了。

对于爱哭的抑郁症患者,心理治疗明显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治疗、婚姻和家庭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已经得到公认。

“微笑抑郁症”人前笑人后哭 如何关爱抑郁症患者

一条消息震惊网络,青年演员乔任梁疑因抑郁症结束了28岁的生命。悲痛之余,抑郁症再次引发大家的关注。

究竟什么是抑郁症?哪些人容易患抑郁?抑郁倾向是什么表现?身边人应如何关心患者?为了解抑郁症这个“隐形杀手”,记者采访了温州康宁医院副院长叶敏捷,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典型案例

50多岁阿姨老犯头晕

原是年龄增长导致抑郁

50多岁的陈阿姨(化名)忐忑不安地走进了温州康宁医院情感障碍门诊,对于来看精神科,她有些恐惧,但实在是无奈之举。“我经常感到头晕,身体很不舒服,做事浑身没劲,提不起兴趣。这状况已经持续了三四年,时好时坏。”陈阿姨说,她先后看过大大小小的医院,也看过不少科室,吃了不少药,但一直找不到病因。后来,一名医生建议她到精神科找找原因。

接诊的是温州康宁医院副院长叶敏捷,他对陈阿姨做了心理评估,初步判断陈阿姨患有抑郁症,抑郁导致头晕,接而产生精神不振,精力下降等一系列连锁反应。陈阿姨说:“我也很想每天开心一点,希望家人不要为我担心,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开心不起来。”

她并未遭受重大刺激或变故,为何患上了抑郁症?叶敏捷表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激素水平和脑功能发生变化,陈阿姨的心情也就变得“无能为力”了。

经服用抗抑郁药物、心理调适等方式治疗,三四个星期后,陈阿姨的头晕消失了,身体有所好转,“这些年来,心里从来没有这么舒畅过。”

医生说法

所有人都有可能得抑郁

秋冬季是高发期

叶敏捷说,很多人误解了抑郁症的感觉,并非心情不好这么简单,而是正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患者心境低落、思维迟缓伴随着失眠、胸闷等身体不适,产生焦虑、无用和无助感,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部分患者可能还有自残和自杀倾向。他们自身无法用“意志”赶走抑郁。

哪一类人群容易患抑郁呢?叶敏捷表示,随着现代的快节奏和压力大,所有人都有可能得抑郁,老年人、中年、妇女、青春期少年群体都很普遍,所以抑郁症也被称为“心灵感冒”。

抑郁症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疾病,病发原因有很多,有遗传因素、生物因素等,还有应激事件,比如亲人的离去,婚姻冲突等,都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据了解,抑郁症发病年龄集中在30至45岁,女性比男性多,中老年比青年多,秋冬季是抑郁的高发期。

“随着对抑郁症认识的开放,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心理问题,会主动到门诊咨询,也会主动把亲人送到我们这儿。”叶敏捷说,他碰到的病人中,10%~20%左右前来咨询的患者表现有抑郁倾向,所幸及时介入,否则容易变成抑郁。

有一种“微笑抑郁症”

患者人前笑,人后哭

当很多人得知乔任梁患有抑郁症时,大为惊讶,因为他的脸上无时无刻不挂着笑容,给人阳光、开朗的印象。叶敏捷解释,并非愁眉苦脸才叫抑郁,有一种叫做“微笑抑郁症”,潜伏很深。

叶敏捷碰到的病人中,“微笑抑郁症”十分常见,“这类患者知道自己患有抑郁,但会将低落的情绪隐藏起来。他如果不说,身边的人根本不会察觉出他有抑郁,看上去十分正常。只有他主动告诉你时,你才会发现,他做事力不从心,提不起兴致。”然而,这类患者因为负面情绪长时间没有宣泄,越积越多,终有一天会爆发出来。这样的患者如果自杀,往往出乎意料。

据了解,“微笑抑郁症”多发于教育程度较高的白领阶层、高薪阶层,他们在外表现强大,多是为了面子,不愿向人倾诉。

怎么确定自己得抑郁症?

崔永元说,去看医生吧

近日,曾饱受抑郁症困扰的崔永元在网上分享了治愈经历。他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怎么确定自己得了抑郁症?崔永元回答,当你长时间陷入焦虑、失眠、没有胃口、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不愿见人社交……而且你购物、旅游、喝小酒都不起作用时,去看医生吧,“治疗抑郁症和治疗其他病无异,一是承认有病,二是寻个好大夫,三是配合治疗,四是防止复发。”

市民也不必过度担心,抑郁症有相应的治疗方法。叶敏捷介绍,抑郁症分为轻微抑郁症、中度抑郁症、中重度抑郁症和重度抑郁症。临床经验表明,除了极少数难治型的,80%的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可以实现治愈。

另外,公众有个误区,其实抑郁症并不等于自杀。叶敏捷表示,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较普通人群高,约6%~10%左右会自杀,在重度抑郁患者中更为多见。

陪伴是最好的帮助

责备会让患者压力更大

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才能有效地帮助抑郁症患者,并与之沟通呢?叶敏捷给出了三点:尊重、陪伴和时间。

很多人会认为,抑郁症就是表现为心情不好,过一段时间就会好的。其实不然,叶敏捷表示,情绪低落只是表现之一,抑郁症患者会把自己内心包围起来,回避社交,变得孤单、悲观,而且思考困难,就像“变笨了”一样,给人感觉有点“懒”。此时,身边人应给予理解帮助,不要去否定他们,因为患者往往十分敏感,“责备会让患者压力更大。”

陪伴是最好的帮助,身边人所要做的就是倾听和观察,尽量满足患者内心的需求。他想说话,你就陪他说话,他沉默,你就跟他一起沉默。而且抑郁症是一个长期抗战的过程,不要期待患者短时间能够恢复,还要警惕复发。

另外,对患者的情绪一定有所警觉,比如说平时烦躁却突然平静下来,这有可能是自杀的前兆。最后,叶敏捷强调,抑郁症患者需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接受专业治疗。

为什么说抑郁症患者十分痛苦?一定要看看!你明白就算帮他们了

我患病期间,几乎所有严重的状况我都经历了——想要自残、想要自杀、不能接触外人、不能外出、不能坐公交地铁、惧光、惧信息、莫名极度恐惧等等。当然这些状况一般交替出现,如果重叠出现,就更痛苦和艰难。

自然很美好,身体得病了,就无法感受,这是很悲哀的。最黑暗处境不是在黑暗之中,而是在光明之中,却感受不到光明。

抑郁症蚕食掉我的记忆力,和集中注意的能力。

不认为活着是幸福,就算身边的人都认为我应该是幸福的,没有爱,提不起劲去恨,也不在乎死后是什么样子,有没人记起,只觉得是一了百了,有点不甘心,也不知道怎么死才好,死在父母家不好,怕家人会害怕,死在出租屋,不好,那房东好无辜,死在酒店,不好,酒店老板还要做生意。

害怕出门,我几个月都没出门了,也没见过人,其实抑郁症的人善于去分析,就因为这样更容易得病,别人随口说一句话,我会把它放心里研究,百转千回的猜测和怀疑。我也能客观的分析自己,我知道问题在哪,就是做不到。

心慌就是感觉心脏快要跳出来,或者胸疼如心绞痛。有的感觉胸部一个点慌。紧张就是全身发颤,欲抽搐,似寒战。

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下肢有的发软,全身无力,走不动。额头、背后冒凉风,身体毛发皆竖,盗汗。一碰到医生问诊就大哭。夜里惊起,本来有困意,睡不着。或者整夜折腾难眠。或者似睡非睡。容易惊醒。身体血管感觉有虫子蠕动……

要问:抑郁症为什么这么痛苦?

这样的心理基础有什么样的理由不痛苦?

抑郁症患者唯有打破自己心理战争的漩涡,从中挣扎,才能给自己一个被救助的机会。

没有打不开的锁,只有打不开锁的钥匙

我觉得抑郁症痛苦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抑郁症剥夺了患者活着的乐趣和力量,让他们只能体会苦,无法体会乐,甚至让他们体会恐惧和绝望;其次是抑郁症很少人理解,患者饱受亲人朋友和社会的误解、甚至指责。

患者必须勇敢面对生活

由于抑郁者本来可以强大,却暂时有弱小的感觉,所以超级要强,被诊断为抑郁症后,首先想到的是自救,却不知被诊断为抑郁症,实际上标志着自救失败。抑郁症患者本该不自信的地方,却表现得非常自信。

不要轻易谈到消极的问题,不要思考人生的意义。

连续的自我调节情绪,通过运动,谈心,参加公益活动等让自己充实起来。

要学会自己对于自己及时的进行肯定,并且学着潇洒一点。

理解抑郁情绪,学着用正确方式支持抑郁症患者

社会上对抑郁症患者的理解和接纳都还太少。他们不懂抑郁症,不愿意去了解,却又喜欢自以为是地去安慰(其实是打击)抑郁症患者。他们常常对抑郁症患者说:加油,一定要好起来哦!殊不知抑郁症患者最反感这种话,因为你根本没有理解到他的痛苦,他的无力与无助。是没办法让他感受到温暖和支持的。

请在他需要的时候留在他身边,哪怕什么都不会说,把一心求死的抑郁症患者从自杀边缘拉回来的往往不是讲道理,而纯粹是感情,是“我在这里,我会始终支持你,所以要好好的,我们一起度过难关”。

期待社会不断进步,当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了解、理解和支持抑郁症患者,他们的痛苦一定会减轻。也希望大家转发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类人,让心理健康能更好地普及到每个需要它的角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