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南湖秋水叶无烟指的是哪个湖

  • 旅游
  • 2021-09-24

南湖秋水叶无烟指的是哪个湖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唐朝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节录

初衣解诗:本地中秋,今日午间高温高达38度。这是本世纪最热的中秋节。那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打开空调,才有片刻的凉爽。喝水的速度赶不上流汗的速度。中心城区的温度高达39度,铁板烧。晴空万里无云,视野极度开阔。仿佛撒哈拉沙漠。

不过到晚上,低温平均为25度到26度。一向怕冷的我,还需要用空调或者电扇助眠。但是,夜晚的月色是真真极好。由于秋天的季节已到,空气的水分减少,云雾的折射率降低,那天上的明月就像金子做的,在碧海青天之上,分外的圆润皎洁。

往年的秋天,这个时候已经开始穿了夹衣,虽然动一动也可能会出汗,可是需要借助一点酒,才能够达到一种欢欣的高潮。但这样的高温,就显然不用酒了,有时候还需要一点冰镇的饮料,来人为的感觉一点秋天的意思。无疑靠近水边,是今年赏秋月最好的地段。因为这意味着多少带点秋天的意思,因为古诗云,凉风有信,秋月无边。

其实此时,最让我感怀的一首诗是李白的洞庭赏月。这是李白58岁到59岁的作品,这个时候,李白因为安史之乱,参加了永王的幕府,被肃宗流放夜郎,但是不久遇到天下大赦,半路之中恢复了自由身,诗心豪迈的他与朋友一起在洞庭湖赏月。

当年的洞庭湖,可不止八百里洞庭,所谓“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朝的洞庭湖,水域扩大,在涨水的时候,将彼此织里的洞庭青草,赤沙商的湖泊,连成了汪洋的大海,又受长江水的影响,夏秋两季,是洞庭湖面最为宽广浩瀚的时候。所以李白的诗中写水尽南天不见云,是当时水文地理的真实写照。

而秋天的洞庭湖是正水满的季节,一眼望去如同大海一样,无边无际。作为诗人,放眼望去,夜色里的洞庭水,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天上没有多少云朵,此时夏天的水气蒸发减少,浩瀚的水面,澄明通透,在这样的仙境里,仿佛一只船,就可以划到天边,登上天境。

而秋天的月光,使着通透的洞庭湖水,更加的波光粼粼,人间少有,才有着那一句,“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也就是说,洞庭湖的月色是最美的月色,让人忍不住,喝着酒将船驶向天边,在水天的深处安眠。

不过,当年的明月,一定是澄澈而皎洁,但是当年的空气,一定低于今天。所以,玩着玩着还需要用酒助兴。你看在那水天一色的洞庭湖里,一艘船上满载着欢声笑语的客人,在微微的秋光里,他们喝着酒,唱着白苎歌,直到夜深而返。这里的白苎歌,是指的民间曲牌小调,想必是多人唱和,和现在卡拉OK的群唱有得一比。

唐朝的中秋节,还没有形成现在这样,吃月饼,互相访亲拜友的一种世俗而热闹的习俗。但是思慕家乡和友人聚会,一起去游玩,去享受大自然的良辰美景,已经成为了习惯和风俗。当然当年的洞庭湖浩大广袤,寻找天然野趣,在山水间陶冶自己,也成了唐朝许多文人的一种追求。

我们在李白的这首诗里,看到了最美的月色,与最豪情的人生。

话说今年是本地最热的中秋,这样的月色与这样的热度,只怕不需要酒,最浪漫的是跳在水里洗一个中秋澡吧。当然,为了环保和生命,也只能临渊羡鱼。今年的中秋,让人到底是思慕起水中的月亮,因为感觉倍爽。

“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

李白的这几首诗,写自己被贬后游洞庭湖,对后来的刘禹锡产生影响

安史乱中,唐玄宗逃跑入川,太子李亨没有得到父皇的同意自己就当了皇帝。他的政治才能还比不上半明半暗的玄宗,不久实权即转到宦官李辅国和张皇后手里,政治更加昏暗。刑部侍郎李眸因为审理刑狱,得罪了李辅国的徒党,被贬官岭南。中书舍人贾至也先后被贬为岳州司马,而李白则刚从去夜郎途中被大放回来,乾元二年(759)秋天,他们在岳州相遇,三人相伴。在一天的夜晚趁月色同游了洞庭湖。这一组诗记述了他们虽为贬臣逐客,但却豪情不减、游兴甚浓的情况。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诗第一首,说明“日落”,是游洞庭湖的开始。一、二句介绍洞庭湖的位置,晴空无云,水尽南天,正是好游的天气。三、四句提出引人神往的湘君传说,交代夜游的原因。第二首描写月亮出来后,他们泛舟,痛快的喝酒、赏月为乐。借赊洞庭湖的月色,到白云边去买酒畅饮,这是一种诗意的说法,不过极写他们的兴致之高罢了。其中“赊月色”的说法,在其他的诗中也重复过,如“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送韩侍御之广德》),就是一例。

第三首说明三人同游是一件值得羡慕的乐事,他们都曾经在京都做过官,如今又都是贬斥为臣,因此边游边谈,忆旧怀人都有一种亲切之感,心里特别痛快。这里用古人和古事相比,用典好似没有用典一样,写得很自然。第四首描写同游到夜深的情景。这时候,秋月照在洞庭湖上格外明亮,早鸿在天空排成队列飞过,满船的人似醉非醉都唱起了南国的民歌,连箱露沾湿了衣裳也都不觉得。

一、二句是地名对,写景既概括又生动。第五首是结尾,意味着夜游的结束。第一句“帝子潇湘去不还”与第一首的最后一句“不知何处吊湘君”前后照应,以洞庭湖这个奇妙的传说来串穿全篇!结尾两句“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描写湖光月色和君山之美,极为出色,后来一些诗人描写洞庭湖时都受其影响,如;

秋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鉴似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应是水仙梳洗罢,一螺青黛鉴中心。——雍陶《题君山》

这两煎诗当然有自己独到的观察和艺术创造,但把月下的洞庭湖比成美人梳妆台上的玉镜(鉴),则是从李白此诗来的,把君山比成水仙头上的螺,应该说也受了李白的启发。李白这两句诗,一个“淡扫”,一个“开”,一个“画出”,都把大自然拟化了,酶两者是美人梳妆,后者是丹青妙技,其想象之奇,令人叹绝!

李白诗中南湖秋水夜无烟南湖指的是什么湖

李白诗中南湖秋水夜无烟中的南湖指的是洞庭湖,出自《游洞庭湖五首·其二》。南湖秋水夜无烟的意思是秋天夜晚的南湖水面水澄澈无烟。

1南湖秋水夜无烟出处

《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译文

秋天夜晚的南湖水面水澄澈无烟,(不由生出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可怎么能够乘流上天呢?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

创作背景

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刑部侍郎李晔贬官岭南,走到岳阳,碰到李白,这时诗人贾至也在岳州做官,三人相约同游洞庭湖。李白写下一组五首的七绝记其事,这是其中第二首。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泛舟的情形:明月皎皎,湖水悠悠。洞庭秋水澄澈无烟,水月相映,清辉怡人。

诗人与友人(此处,我们不妨把其族叔也当作友人)泛舟湖上,与清风朗月为伴,不由生出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但乘流上天终不可得,诗人也只好收起这份不羁的想象,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

2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