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句 >

表达奋发向上的豪迈情怀的古诗

  • 美句
  • 2021-09-23

表达奋发向上的豪迈情怀的古诗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梁启超

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好男儿当以国家之兴亡为己任。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古代诗人的家国情怀。

白马篇(魏晋·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诗人笔下的边塞好男儿游侠骑士,武艺高强又心怀天下,年纪轻轻就离开了家乡,一次次地上战场面对侵略者,视死如归,时刻准备着为国捐躯。作者借描写和歌颂边疆地区一位富有爱国精神的形象,抒发自己誓死报国的志向。

从军行七首 其四(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戍边将士时刻关注着边防形势,尽管戍边生活孤寂又艰苦,但他们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有着更多的自豪感。“黄沙百战穿金甲”更是表明戍边时间无比漫长,战事无比频繁激烈,边地无比荒凉,但是将士的报国壮志非但没有因此而消磨殆尽,反而在艰苦的战争中变得更加坚定,从而发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壮誓言。

南园十三首 其五(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作者李贺是个书生,本就诗名远扬,但他的入仕之路被“避父讳”这一封建礼教无情地堵死了,于是他一直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此诗作于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安史之乱后。面对当时的分裂局面,诗人感到激愤不平,急切希望自己也能参加削藩平叛的战斗,建功立业,为国出力。

出塞二首 其一(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作者通过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感慨,表达自己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士兵们的信心。边关是汉时的边关关,明月还是秦时的明月,历史朝代不断变换,但征战未曾断过,导致多少男儿战死于沙场。假设国家有李广这样的“龙城飞将”,就能抵御外敌、平定边疆、维护和平,实现是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愿望。

塞上曲二首 其二(唐·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这首诗前两句体现的是强大的民族自信,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若是胆敢来犯,必定叫他有来无还。后两句讲述了与班超“但愿生入玉门关”不同的爱国行为。诗人认为,无论是否活着返回故乡,重要的是能报效国家,死而后已。

每个人都应该会背的一首诗,文辞豪迈,冠绝古今,充满爱国情怀!

我国是泱泱大国,沃野千里,国富民丰,经过华夏五千年的洗礼,中华文化更是悠久流传,被世人所传颂。而唐诗宋词,是我国诗词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无时无刻不散发着魅力的光辉。即便是现在的科普教育,也把古代诗词写入课本当中,老师往往都会督促我们背诵,因为这是我们独有的民族文化,必将会一代代的传承。

在这些诗词中,有很多的名句,我们读起来朗朗上口,被我们深刻的记忆在脑海之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吟唱着爱情的无奈和美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诉说的是无私奉献的精神;“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赞美的是母爱的伟大和深沉。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这首诗,可谓是句句经典,引人深思,里面充满着浓厚的爱国情怀,时至今日品读之余,也不禁潸然泪下,感同身受。

宋代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他为了恢复祖国的大好河山,毅然决然的弃笔从戎,投身军旅,有着浓厚的爱国情怀。在投身军旅期间,写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篇,句句都是千古名句,因为这首满满正能量的诗,很多人开始喜欢陆游,陆游也因这首诗名垂千古,一举成名。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戎马一生,主张北伐抗金,但是一直到死,都却未能如愿,悲愤之余不免心生凄惘,无限的感慨喷涌而出。纵观整首诗词,从第一句开始,到最后一句结束,里面那种回天无力又盼望收复河山的急切心情,真是让人扼腕叹息。

名句解析:

在早年的时候,哪曾料到世事竟然如此的艰难,我曾多少次北望中原失地,却因为不能收复河山而感到痛心疾首。曾记得在瓜州古渡的楼船,冒着夜雪前行,那塞上的金戈铁马,在大散关捷报频传。我也曾自比那万里长城,要把入侵者抵挡在北方之地,可是等到白发苍苍,也没有达成自己的目标。想当年诸葛亮曾作《出师表》万古流芳,为了蜀国殚精竭虑,挽狂澜于既倒,可是千百年来又有谁能与孔明先生相提并论呢?

陆游写这首诗,其实是用生命在抒写,用生命在呐喊,句句铿锵有力,字字暗藏愤懑,因此题目取做《书愤》。可叹岁月无情催人老,胡须斑白也未曾见到恢复中原,真是壮志难酬,徒留伤感。最后诗中说到诸葛亮,实则是暗比自己要学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只可惜时运不济,未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但是陆游的爱国精神,被后人记载下来,流传千古,被人万载传颂。因为这种精神是伟大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骄傲的,这种精神这是中国人民的脊梁,永远挺立在世界之巅。

这首爱国诗,即便是放在当下,也是让人为之一振,热血沸腾。不但句句精华,而且读一次感动一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熟记背诵,细细体悟其中的内涵。作为中国人,爱国是我们的根本,保护祖国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捍卫祖国的利益,我们义不容辞。之所以有国,才有家,祖国昌盛,人民才能幸福安康!

陈能宽院士:诗词情怀写豪迈

陈能宽 1923年5月13日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著名金属物理学家。195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物理冶金学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先后任中科院应用物理所研究员、中科院金属所研究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等职。

我国原子弹、氢弹主要的研制者之一,领导和组织爆轰物理、特殊材料冶金、实验核物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多次在技术上参与领导和组织了国家核试验,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和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立下功勋。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朋友们说,陈能宽的好学可能与他的名字有关,宽阔,所以海纳百川,更有人为他写下这样一副藏头联:能容天下事,宽待天下人。

在“两弹一星”的功勋册上,有这样一位特别的人物,在长达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他隐姓埋名不为人知。旁人以为,他就是一个普通的科技工作者。

受命参与原子弹研制中最为关键的“爆轰物理试验”之时,他却从未接触过炸药,甚至连雷管都不知为何物。然而,他却不辱使命,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攻克了世界级的技术难题。

“东方巨响,大漠苍茫,天似蘑菇腾地长,人半春雷鼓掌。”在科学家中,他又有难得的诗词情怀。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金属物理学家陈能宽。

“灵台无计逃神矢”

1923年,陈能宽出生在湖南的一个小山村,青少年岁月正逢民族危亡之时,心中便早早埋下“知识报国”的宏愿。

战火硝烟中,这位热血少年拼命学习。初中毕业时,陈能宽以最高总分获得奖学金,考取由长沙内迁至沅陵的雅礼中学。1942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进入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系。

抗战胜利,陈能宽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到刚刚从日本人手中接管的天津炼钢厂做分析员。然而,看到工厂不能冒烟的烟囱,面对战后一片萧条的工业现状,陈能宽黯然神伤。

得到留学考试恢复的消息,陈能宽与大学时结识、相爱的妻子毅然决定报考,翌年,共赴美国深造。

仅用了3年时间,陈能宽便先后拿到了耶鲁大学物理冶金系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准备学成回国之时,中国被迫进行抗美援朝战争,与当时众多留美学生一样,陈能宽一家无法回到祖国的怀抱。

被迫留在美国,陈能宽于1950年接受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聘书,在那里进行金属物理和物理冶金基础研究。1954年,他又受固体物理学家C. Zener 博士的邀请,前往当时著名的威斯汀豪斯电器公司担任研究员。

在美国工作的几年间,陈能宽很快成长为颇有成就的年轻科学家。但夫妻两人的内心,却始终深埋着一个多年的愿望——重返祖国。1955年秋,中美两国在日内瓦达成“交换平民及留学生”协议,陈能宽一家人看到了希望。

“是现在走,还是再等等?”望着妻子怀中仅有八个月大的小儿子,陈能宽有些拿不定主意。

“我们已经等了这么久,终于等来这一天,现在不走还等到何时?”心灵相通,妻子明白陈能宽在担心什么,便对他说:“孩子小不是问题,我们出国时留在家的宝贝女儿也正好八个月,现在再带回一个八个月的儿子,多有意思呀。”

陈能宽心中再无犹疑,携妻儿踏上归国之旅。1955年11月25日,全家人登上威尔逊总统号轮船,从旧金山经檀香山、日本、菲律宾、香港,12月16日最终抵达深圳。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美国的科研和生活条件这么好,你非走不可吗?新中国那样穷困!”美国的同事、朋友对陈能宽急于回国很不理解。

“新中国是我的祖国,我没有理由不爱她。这种诚挚的爱,就像是被爱神之箭射中了一样,是非爱不可的,正如鲁迅的诗句所说,我是‘灵台无计逃神矢’啊。”陈能宽没有忘记,自己年少时曾许下“知识报国”的那个宏愿。

“甘献年华逐紫烟”

回国后,陈能宽与众多漂泊异乡多年、终于踏上故土的归国学者一起,在中南海受到周恩来总理的热情欢迎:“你们这么年轻,回来给祖国做事太好了!”

陈能宽永远无法忘记,他骑着自己从海外带回国的自行车,第一天兴冲冲地前往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上班时,立刻感受到的那种幸福——“给自己做事的幸福”。

沉浸在这种特殊幸福感中的陈能宽无法意料,他的人生之路将很快迎来一次重大转折。1960年夏天,陈能宽接到一纸调令,让他前往当时的二机部报到。

“陈能宽同志,调你到二机部九院,是想请你参加一项重要的国家机密工作,我们国家要研制一种‘新产品’,我们想让你负责爆轰物理工作……”这是李觉将军与钱三强、朱光亚等专家同他首次会面时的一席话,多年后仍记忆犹新。

“噢,是不是让我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你们是不是调错了人?我是搞金属物理的,我搞过单晶体,可从来没有搞过原子弹啊!”陈能宽猜到了“新产品”的秘密,但仍有些不明所以。

“调你来没有错。我们中国人谁也没有研制过原子弹。人家说我们几十年也休想把原子弹造出来,我们应当有志气。”

事实上,内爆法的可行性论证、内爆装置的设计试验对原子弹研制成功至关重要,是当时亟待破解的难题。

特殊的年代,特殊的使命。因为是机密任务,陈能宽不知该如何向妻子解释自己将肩负的责任,他只是说:“如果组织让我去一个你找不到,我也不能跟你联系的地方工作,你会理解吗?”

妻子有些惊讶地看着他,泪水在眼里慢慢涌起,说:“如果是组织需要,我没有意见。”

深夜,陈能宽难以入眠,喜欢用诗词抒发内心情感的他,拿起笔又放下。他不能说,不能写,这是组织的原则。他知道,为了一项神圣而艰巨的使命,他将从此隐姓埋名。

北京远郊的一片古长城下,陈能宽率领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的攻关队伍,在极为简陋的条件下,开始“土法上马”,向世界最尖端的技术发起挑战,“帐篷里面一口铝锅,拿它把炸药熬化了,再做成满足实验条件的爆炸物”。

一次次地改变配方,一次次地试爆,白天试验,夜间分析、处理数据。数不清多少个不眠之夜,陈能宽带领的队伍,终于“摸清了炸药的脾气”,在化工技术、聚合设计技术、增压技术、材料状态方程、实验测试技术等方面都取得重大突破。

1962年初,为了更快拿出合乎标准的“新产品”,北京古长城脚下的试验场已不能满足要求,他们远征至青藏高原的“金银滩”草原。

西部草原的辽阔与壮美,试验场中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此情此景,让陈能宽难抑胸中的盎然诗意,他写道:“八百年前陆放翁,一生但愿九州同。华章夜读精神爽,万里西行意气浓。”

然而,自他接受任务的那一刻起。对于家中妻子而言,陈能宽就变成了一个个抽象的信箱号码,她从不知道自己的丈夫身处何方。几年里,陈能宽从一个信箱“走”到另一个信箱,带着梦想和诗情,也带着雷管和炸药。

1963年夏,陈能宽又随张爱萍将军转战至新疆。苍茫戈壁滩,自然环境更为恶劣,这里的“苦水”让他们这些“外来人”饱受腹泻之苦,为不影响工作,他们又拼命以大蒜“解毒”。

1964年6月6日,又是一个陈能宽难以忘记的日子。这天,我国自己研制的原子弹将在这片戈壁滩上进行最后一次全尺寸的爆炸模拟“演练”。爆炸成功,标志着中国科学家依靠自己的智慧,最终突破了原子弹研制的难关,最终试验指日可待。

另一边,罗布泊深处的核试验场工程已万事俱备,陈能宽赶赴大漠,口袋里揣着自己刚刚一挥而就的七律:“腐恶瘟神将我欺,群英愤集攻尖题。一呼百应通南北,驷马奔腾破钟奇。浓雾硝烟生幕帐,千波万顷聚毫厘。默燃塞外新烽火,且待春雷贯东西。”

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上空一声巨响,蘑菇云拔地而起。

追忆往昔,陈能宽写下这样的诗句缅怀那段不平凡的历史:“不辞沉默铸金甲,甘献年华逐紫烟。心事浩茫终不悔,春雷作伴国尊严。”

1982年,陈能宽领导的“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获得全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6年,他同邓稼先一起,作为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领奖代表,接受国家的最高奖励。

“长岛人歌动地诗”

陈能宽一生喜好格律诗词,他与彭桓武院士在晚年时期的“文字之交”亦成为一段佳话。

两人相识于上世纪60年代,陈能宽调入二机部第九研究所时,彭桓武时任副所长。“他是长者,也是我的领导。我把他当老师,而他可不把自己当老师。”陈能宽回忆,尽管彭桓武比他大近10岁,但始终叫他“老陈”。而陈能宽则称彭桓武为“彭公”,大家都这么叫他。

同为“两弹一星”元勋,一个搞试验,一个搞理论,为着共同的科学理想和科学目标,并肩奋斗,开始了一生的友谊。

常年的相处中,两人无话不谈,从科学到诗词,不时也会拉拉家常。“我们在一起从来不会冷场,都是抢着说话。”陈能宽对二人相处的往昔历历在目。上世纪90年代,两位老院士开始“文字之交”,共同品玩诗词之美。

氢弹试验成功30周年纪念茶话会上,陈能宽曾即兴撰写一副对联,上联写到:“回顾三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因对自己的下联不够满意,他倡议同仁同事给出精妙下联。

“俯瞰洞庭湖内外,乾坤日夜浮;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这是彭桓武应征给出的下联。

对此下联,陈能宽啧啧称奇:“简直绝对。我在上联中用了岳飞的诗句,他就在下联中用了毛泽东的词,不仅形式工整,内涵也很深奥。”他还解释说,彭桓武给出的下联用了假借,洞庭湖泛指全国,而长岛人泛指中华儿女。

陈能宽善书法,喜诗词,更是把学习当成最大的享受。他常年保持着一个小习惯:凡是他认为新颖的、有用的观点或词句,都记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凡是一时读不懂或认不准的,都要记述下来,直至读懂弄通为止。

有一次,他在海南岛的一块巨石上看到用行草书就的一首诗,其中有几个字认不出来,遂用相机把整幅字都照了下来,返京后,他仔细对着行草字典辨认,向书法家请教,终于“胜利应对挑战”。

朋友们说,陈能宽的好学可能与他的名字有关,宽阔,所以海纳百川,更有人为他写下这样一副藏头联:能容天下事,宽待天下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