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 >

​2019最新工资扣税计算器

  • 职场
  • 2021-09-24

​2019最新工资扣税计算器

当看到12月工资单缴纳个人所得税(下称个税)4000多元时,王小姐很是心疼。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因为今年一笔近2万元奖金在这个月发放,导致这个月个税金额暴增,是平时的两三倍。

不少工薪族碰到类似情况,由于单位将某笔收入集中在某个月发放,导致当月个税金额暴增。然而这种情况在2019年将不会存在,因为新的个税法采取了按年纳税,工资薪金个税预扣预缴采用了累计预扣法。

一、按照全年累计扣税

在2018年之前按月代扣代缴缴个税时,个人每个月工资不一样,税负就不一样,上一个月税负与下个月无关。一些单位财务人员为了避免员工某个月税负过高,会把一笔收入平摊到各个月份去发放。而2019年新的个税法采用综合所得按年纳税,并在预扣预缴环节采用累计预扣法后,全年收入无论怎么分配到各个月份,全年整体纳税额都是相同的。因此单位财务人员不用再操心怎么在各月中分配收入了,而个人从全年来看负担是一样的,更加公平合理。

二、收入波动大

对于以前每个月工薪收入比较均衡的人来说,明年工资薪金个税采取累计预扣法影响并不大。但对于那些收入波动大,忽高忽低的个人来说,确实能起到节税的效果。因为新个税税制是综合所得按年纳税,累计预扣法可以实现个人税负渐进性,收入越高税负越高,税负能够非常真实反映你的收入情况,不会出现以前某个月收入高但整体收入低存在多扣税的情形,很好地均衡了收入波动情况,并减少预扣预缴跟年末汇算清缴之间的差异。

三、年终奖

采用累计预扣法对工薪阶层来说是利好,累计扣除额、速算扣除数都是按年来,这相当于前几个月多数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可能适用比较低档税率,对于明年春节公司发放双薪的个人来说,税负会比较低,甚至不少人可以不用交税。

四、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计算方法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上述公式中,计算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税额的预扣率、速算扣除数,按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执行。

计算公式:

1.工资累计:

=SUMPRODUCT(SUMIF(INDIRECT(ROW(INDIRECT("1:"&$$G$$1))&"月!A:A"),$$A3,INDIRECT(ROW(INDIRECT("1:"&$$G$$1))&"月!b:b")))

2.扣除累计:

=SUMPRODUCT(SUMIF(INDIRECT(ROW(INDIRECT("1:"&$$G$$1))&"月!A:A"),$$A3,INDIRECT(ROW(INDIRECT("1:"&$$G$$1))&"月!f:f")))

说明:扣除指免征额+三险一金+专项扣除。

3.前N个月个税累计:

=IF($$G$$1=1,0,SUMPRODUCT(SUMIF(INDIRECT(ROW(INDIRECT("1:"&$$G$$1-1))&"月!A:A"),$$A3,INDIRECT(ROW(INDIRECT("1:"&$$G$$1-1))&"月!G:G"))))

4.个人所得税:

=ROUND(MAX((H3-I3)*{0.03;0.1;0.2;0.25;0.3;0.35;0.45}-{0;2520;16920;31920;52920;85920;181920},0)-J3,2)

以上4条公式缺一不可,必须完整。

一、2019最新职工工资扣税标准是怎样的

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将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日前下发通知,对纳税人2018年10月1日以后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将先行执行每月5000元的减除费用标准并适用新税率表,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也将适用新的政策。

二、工资扣税的计算方式

1、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1)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2)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3)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

2、征收方法

个人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征收方式,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为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和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以及有扣缴义务人,但扣缴义务人没有依照税法规定代扣代缴税款的,纳税义务人应当自行申报纳税。

注:

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三、职工工资的范围

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企业工资税前扣除依据实际发放原则,即收付实现制原则,企业预提的工资没有实际发放的不可以税前扣除。同时“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企业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