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有什么,我们很多人都了解,有人问大闸蟹有什么营养价值,还有人问螃蟹的营养价值大闸蟹的营养价值,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实际上阳澄湖大闸蟹有什么营养价值?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们整理的螃蟹有什么营养价值,赶紧来学习一下吧~!
螃蟹有什么营养价值
螃蟹的营养价值:
一,螃蟹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并且多半以优质蛋白为主,而这些优质蛋白质中还含有氨基酸。因此具有抗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
二,螃蟹中含有精氨酸,精氨酸能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和解毒工作,适量吃蟹可促进肌体能量平衡,对体内毒素起到很好的排泄作用。
三,蟹肉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E含量最高。这2种维生素可以保护粘膜上皮组织,软化血管和抗衰老。
四,螃蟹中还含有大量的硒,每100克的螃蟹中硒的含量高达56.7微克。含硒高的食物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还能起到预防肿瘤、抗癌的功效。
吃蟹的小贴士
第一,选择新鲜的、活的螃蟹,不吃生蟹、醉蟹。螃蟹是杂食动物,甚至还吃其他动物的尸体或腐殖质,它的体表、鳃及胃肠道中布满了各种细菌、污泥,甚至还可能有寄生虫。所以在吃螃蟹前一定要刷洗干净,不要吃鳃、肠等内脏,而且必须蒸熟煮透后再吃。
第二,不宜吃得过多。螃蟹中含的蛋白质和蟹黄中的胆固醇比较高,一次过量食用不利于人体消化吸收,所以食蟹每次不应超过1斤,一周内不应超过3次。
大闸蟹即是中华绒螯蟹。中华绒螯蟹味美且营养丰富,历来被视为上品。每100克河蟹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4%,脂肪5.9%,碳水化合物7%,此外,还含有维生素A、核黄素、烟酸,其发热量超过一般鱼类的营养水平。
蟹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对皮肤的角化有帮助;对儿童的佝偻病,老年人的骨质疏松也能起到补充钙质的作用。中国境内广泛分布于南北沿海各地湖泊,其中以长江水系产量最大,口感极其鲜美。
食用禁忌
1、虚寒人士不宜吃。
2、皮肤敏感人士不宜吃。
3、胆固醇过高人士不宜吃。
4、孕妇不宜吃。
5、切忌半生熟吃。
6、切忌以啤酒送蟹。
7、不能和冰冷食物一起吃。
大闸蟹可以和柿子一起吃。
多人说柿子不能和螃蟹、酸奶一起吃。原因也是因为鞣酸含量高,尤其容易和蛋白质反应产生沉淀,导致结石。但说柿子不能和螃蟹等高蛋白的食物一起吃,却是杞人忧天。因为,只要食用的是经过脱涩处理过的柿子,鞣酸含量很少,跟蛋白质也产生不了多少沉淀。所以,柿子不仅可以和螃蟹一起吃,跟酸奶、牛奶、鸡肉等都可以一起吃。
大闸蟹有什么营养价值?
大闸蟹的营养价值与功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1等多种维生素,磷、钙、铁等微量元素,及蟹红素、蟹黄素、脂肪等,营养丰富,对身体有滋补的作用,大闸蟹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高,蟹肉相对地低于蟹膏和蟹黄,应适量食用
螃蟹的营养价值
螃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螃蟹还有抗结核作用,吃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
每100克营养成分
能量 103千卡
蛋白质 17.5克 脂肪 2.6克 碳水化合物 2.3克 胆固醇 267毫克 维生素A 389微克 硫胺素 0.06毫克 核黄素 0.28毫克 烟酸 1.7毫克 维生素E 6.09毫克 钙 126毫克 磷 182毫克 钾 181毫克 钠 193.5毫克 镁 23毫克 铁 2.9毫克 锌 3.68毫克 硒 56.72微克 铜 2.97毫克 锰 0.42毫克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跌打损伤、筋断骨碎、瘀血肿痛、产妇胎盘残留、孕妇临产阵缩无力、胎儿迟迟不下者食用,尤以蟹爪为好; 2. 平素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腹痛隐隐、风寒感冒未愈、宿患风疾、顽固性皮肤瘙痒疾患之人忌食; 3. 月经过多、痛经、怀孕妇女忌食螃蟹,尤忌食蟹爪。
螃蟹不可与红薯、南瓜、蜂蜜、橙子、梨、石榴、西红柿、香瓜、花生、蜗牛、芹菜、柿子、兔肉、荆芥、甲鱼同食,会导致食物中毒;吃螃蟹不可饮用冷饮,会导致腹泻。
螃蟹性寒、味咸,归肝、胃经; 有清热解毒、补骨添髓、养筋接骨、活血祛痰、利湿退黄、利肢节、滋肝阴、充胃液之功效; 对于淤血、黄疸、腰腿酸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有一定的食疗效果。
螃蟹又称河蟹、毛蟹、稻蟹、横行介士、无肠公子。分布于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长江流域自崇明到湖北沿江各地盛产。获得后,除去胃、肠、腮及小爪,洗净鲜用。 [性能]味咸,性微寒。能续筋接骨,活血行瘀,利湿退黄,解漆毒。 [参考]肉和内脏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1、B2和烟酸、钙、磷、铁、谷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组氨酸、精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微量的胆甾醇。 蟹壳含碳酸钙、蟹红素、蟹黄素、甲壳素、蛋白质等。 [用途]用于跌打损伤,损筋折骨,血瘀肿痛;妇人产后血瘀腹痛;湿热黄疸等。 [用法]酒浸,油炸,煎汤,入丸、散等。 [附方] 1,酒侵生蟹:鲜河蟹250g,捣烂,以黄酒煨热,温浸20分钟左右,取汁多次饮之,并用其渣敷患处。 源于《唐瑶经验方》。本方取蟹之全体,用以续筋活血,以黄酒行血脉、助药力。兼以外敷,对“骨节离脱”(脱臼)有较好的疗效。原方说“半日内,骨内谷谷有声即好”,表明了制方人的经验。 2,合骨散:河蟹30~50g,焙干研末。每次10g,白酒送服。 源于《泉州本草》。本方用河蟹续筋接骨,活血行瘀,仍以酒助药力。用于跌打骨折筋断,瘀肿疼痛。 3,螃蟹山楂散:螃蟹、山楂各30g。焙干,共研细末。每次15~20g,白酒送服。 《滇南本草》治妇人产后因血瘀引起的儿枕痛,用螃蟹研末,热烧酒服,谓有良效。增加山楂一味活血化瘀,更为适宜。 4,螃蟹丸:螃蟹500g,烧存性,研末,拌以黄酒,作成小丸。每日2次,每次30g,温开水送下。 源于《濒湖集简方》。螃蟹治湿热黄疸,为民间经验,可用作辅助治疗。 相传几千年前,江湖河泊里有一种双螯八足,形状凶恶的甲壳虫。不仅偷吃稻谷,还会用螯伤人,故称之为“夹人虫”。后来,大禹到江南治水,派壮士巴解督工,大家为了感激敢为天下先的巴解,用解字下面加个虫字,称夹人虫为“蟹”,意思是巴解征服夹人虫,是天下第一食蟹人。 此是传说,并无出处。 答案二: 对于这个问题有个故事的.说的是绍兴有一年螃蟹成灾人们想了很多办法都没解决,后来有个师爷交给大家个办法,让人们弄个破缸,然后往缸里注入盐水等着螃蟹往里面爬,让盐水把蛰死它,最后螃蟹全被杀死了,当人们没办法处理这些螃蟹时,又是那个师爷首先站出来,当着大家的面 大吃螃蟹然后夸螃蟹味道好,就这样"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形容勇敢的人,绍兴师爷也由此名声大噪。
医用价值
性味:咸、寒、有小毒。归经:入肝、胃。 功效:养筋益气、理胃消食,散诸热,通经络,解结散血。 主治:全蟹可治胸中邪气,郁结瘀血,筋骨伤折,;斜面肿;煮酒食之治产后肚腹痛,恶露不下;蟹壳治漆疮。 吃螃蟹、说螃蟹、吃出健康、吃出美味,饮食是一种文化。
螃蟹的营养价值。
螃蟹的营养价值:
1.螃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较少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2.螃蟹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甲壳质”,螃蟹的壳有甲壳质的物质,它的作用是免疫激活,可以帮我们预防癌症。
3.螃蟹含有丰富的钙、磷、钾、钠、镁、硒等微量元素。
4.螃蟹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高于其它陆生及水生动物,维生素B2是肉类的5-6倍,比鱼类高出6-10倍,比蛋类高出2-3倍。螃蟹壳除含丰富的钙外,还含有蟹红素、蟹黄素等。
螃蟹虽小,却是五脏俱全。将螃蟹的硬壳去掉后,我们可发现螃蟹的身体部分受到一层壳的保护,这些像盾状的壳,生物学家称为背甲。
螃蟹身体左右对称,可区分为额区、眼区、心区、肝区、胃区、肠区、鳃区。螃蟹身体的两边有附属肢连结。头部的附属肢称为触角,具备触觉与嗅觉功能,有些附属肢有嘴部功能,用来撕裂食物并送入口中。
螃蟹胸腔有五对附属肢,称为胸足。位在前方的一对附属肢备有强壮的螯,可做来觅食之用,其余的四对附属肢就是螃蟹的脚,螃蟹走路移动要依靠这四对附属肢,它们走路的模样独特而有趣,大多是横着地走而不是往前直行。
不过和尚蟹例外,它们是直着走。基于螃蟹尾端的 2 只步足较少参与行走的特性,通过模仿螃蟹的行走方式开发了6足横向移动步行机构,并对其运动特性进行研究,以满足在刚性地面和农业生产所涉及的松软地面行进的要求。
不适宜吃螃蟹的人群:
1、孕妇:孕妇不要吃螃蟹,螃蟹的功效会导致流产。
2、老年人:老年人不宜多食螃蟹。因老年人消化系统脏器功能衰退,消化吸收能力差,故食蟹应以品尝为主,不宜多食。而幼儿因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吸收能力较差,所以也不宜多食螃蟹。
3、感冒发烧的病人:感冒发烧的病人也不适宜吃蟹,以免加重症状。清代食养专着《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蟹,多食发风,积冷,时感未清,痰嗽便泻者,均忌。伤风发热、腹泻者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高蛋白的螃蟹不易消化吸收,吃后易使感冒难愈或使病情加重。
4、肾功能不全者:不论是由何种因素引起的肾功能不全的人,当摄入蛋白质、氨基酸后,都可使肾脏负荷加重,加快肾衰竭的进程,所以对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来说,吃蟹只能尝尝味道。
5、痛风患者:螃蟹属于高嘌呤食物,而嘌呤在人体内的代谢终产物尿酸会加重痛风患者病情。嘌呤代谢异常或者痛风患者一定要远离螃蟹,更不能尝试“螃蟹+啤酒”的“痛风套餐”。
6、肝炎患者:肝炎患者的胃黏膜容易出现充血,胆汁分泌失常,可以说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都比较差,因此对螃蟹中所含的蛋白质是难以消化、吸收的,这类病人进食螃蟹后常常会出现腹胀、呕吐等症状。
7、脾胃虚寒的人:中医还认为,由于螃蟹是水生动物,属于“寒性”,所以一些脾胃虚寒的人进食后也不容易吸收。
8、心血管疾病患者:螃蟹除了富含蛋白质,还有很高的胆固醇,摄入过多胆固醇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轻则消化不良,重则可能会成为中风、心脏病发作等的诱因。
9、胆囊炎、胰腺炎患者:患有胆囊炎、胰腺炎的病人同样不宜吃螃蟹。这两种病都属于消化系统的问题,螃蟹中大量的蛋白质进入这些病人的消化系统,无疑会加重他们胆囊和胰腺的负担,对病情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引起疾病的急性发作。
10、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要尽量少吃,这是因为螃蟹中含大量胆固醇,吃多了会使那些指标达到更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螃蟹
大闸蟹有什么营养价值,吃蟹禁忌?
螃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也十分丰富,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几倍,核黄素、钙、磷、铁和维生素A的含量也较高。不过,鲜美的螃蟹并非人人皆宜。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应禁食或少食。
1. 虚寒人士不宜吃大闸蟹 大闸蟹
2. 皮肤敏感人士不宜吃大闸蟹
3. 胆固醇过高人士不宜吃大闸蟹
4. 孕妇不宜吃大闸蟹
5. 切忌半生熟吃大闸蟹.
6. 切忌吃蟹心 .蟹的双鳃之间有一个六角形的白色蟹心,极其寒凉,虚寒人士不宜。另外,但凡内脏都不宜吃,因内脏积聚重金属,多吃易中毒.
7. 柿蟹同吃,定见阎王 蟹肉含丰富蛋白质,柿子含鞣质,同时吃造成蛋白质凝固,导致肠痉挛。 8. 切忌以啤酒送蟹
9、不能和冰冷食物一起吃。
10、通俗的说“螃蟹和蛇,鳝鱼一样是先腐败后死亡,蛇和鳝鱼也只能活杀活吃。
螃蟹的营养价值高吗?
营养价值:螃蟹是高蛋白的东西,具有滋阴壮阳的作用。而且蟹肉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比如磷等人体所需的物质,因此吃螃蟹对人身体是有好处的。一般都可以吃。但是有些人还是慎食螃蟹,因为螃蟹性寒,对于伤风感冒的人暂时少吃,等身体恢复健康以后可以放心吃了。 据《本草纲目》记载:螃蟹具有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散诸热、散淤血之功效。蟹肉味咸性寒,有清热、化淤、滋阴之功,可治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过敏性皮炎。蟹壳煅灰,调以蜂蜜,外敷可治黄蜂蜇伤或其他无名肿毒。蟹肉对各种癌症都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又是儿童天然滋补品,经常食用可以补充儿童身体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 螃蟹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高于其它陆生及水生动物,维生素B2是肉类的5-6倍,比鱼类高出6-10倍,比蛋类高出2-3倍。维生素B1及磷的含量比一般鱼类高出6-10倍。每100克螃蟹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7.5克,脂肪2.8克,磷182毫克,钙126毫克,铁2.8毫克。螃蟹壳除含丰富的钙外,还含有蟹红素、蟹黄素等。
阳澄湖大闸蟹有什么营养价值?
江南大学曾对公螃蟹的营养价值进行的研究。研究发现,蟹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8.9%,脂肪含量则只有0.9%。大闸蟹80%的蛋白质都在蟹肉中。
蟹肉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151毫克/克)、天门冬氨酸(99毫克/克) 、精氨酸(99毫克/克) 、赖氨酸(81毫克/克)和亮氨酸( 77毫克/克) ,具有丰富的必需脂肪酸。虽然大闸蟹的内脏脂肪含量较高,但蟹肉还是非常好的优质蛋白质的来源。
蟹肉还含有丰富的n-3脂肪酸,n-6脂肪酸比例为16.43%,n-3脂肪酸比例为7.44%,n-6/n-3脂肪酸的比例是2.2。蟹肉还有比较丰富的矿物质,如锌、铁、铜和磷等,对于补充矿物质也还是不错的。
总的来说,蟹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同时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还是比较健康的。
吃大闸蟹的时候,除了吃蟹肉,蟹膏和蟹黄也是我们的最爱。
大闸蟹(河蟹,中华绒螯蟹)分公母,公蟹中白色黏黏的是蟹膏,黄色的是肝胰腺;母蟹中橘红色一粒粒比较硬的是蟹黄,黄色的同样也是肝胰腺。蟹膏是雄性的副性腺,蟹黄是雌性的卵巢。可见,我们平时吃的蟹黄和蟹膏大部分是大闸蟹的性腺和一部分内脏。
江南大学测定的螃蟹中是雄性大闸蟹,对于内脏营养的分析,可以大概了解下蟹膏的营养。雄性大闸蟹的内脏中蛋白质含量为12.5%,脂肪含量则为20.2%,大闸蟹90%以上的脂肪都储存在内脏中。所以,我们平时吃的蟹膏有很多脂肪,这也是蟹膏独特风味口感的主要原因。
请问螃蟹的营养价值是什么?
补骨添髓、养筋接骨、活血祛痰、利湿退黄、利肢节、滋肝阴、充胃液之功效;对于淤血、黄疸、腰腿酸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有一定的食疗效果。
螃蟹肉有什么营养吗
螃蟹肉中含有的营养价值是非常丰富的,螃蟹中含有蛋白质、烟碱素、维生素、脂肪、碳水化合物、铁、磷等多种营养物质,其中维生素中维生素C和维生素B1和B2的含量都是非常高的。
营养分析:
每100克营养成分:
能量103千卡
蛋白质17.5克
脂肪2.6克
碳水化合物2.3克
胆固醇267毫克
维生素A389微克
硫胺素0.06毫克
核黄素0.28毫克
烟酸1.7毫克
维生素E6.09毫克
钙126毫克
磷182毫克
钾181毫克
钠193.5毫克
镁23毫克
铁2.9毫克
锌3.68毫克
硒56.72微克
铜2.97毫克
锰0.42毫克
注意:
螃蟹肉中含有的胆固醇偏高,如果加上蟹黄、蟹膏其中的胆固醇就更高了,因此含有胆结石、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体质、肠胃不适的人都是不适合吃螃蟹的,平常感觉容易郁闷、怠倦、或者末梢神经经常感觉麻木和疼痛的人也是需要适量的食用螃蟹的吃多了对于自身的健康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摘自:好搜百科《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