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抗日战争,大多数人都知道,有朋友问最经典的抗日战争电影有哪些?,另外,还有人问关于抗日战争的电影有哪些,这到底怎么回事呢?事实上介绍几部抗日电视剧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抗日战争电影400部,一起来了解下吧。
抗日战争电影400部
电影《太行山上》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率领刚刚改编完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程。
电影集中表现了自1937年9月至1940年5月期间,从平型关大捷、阳明堡战役到击毙日酋阿部规秀中将的黄土岭战役等几次重大战役,正面歌颂了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是民族抗日的中流砥柱,反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表现了八路军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成功的塑造了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形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寇发动了侵华战争,华北地区因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成为日军的主要突破口。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奉党中央命令,率领刚刚改编完的八路军115、120和129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开辟太行山革命根据地。朱德见到阎锡山,表明我军抗日决心,要在平型关打一仗,歼灭日军一部,并要求友军配合。只想“抗战守土”的阎锡山,表面上答应配合却迟迟没有行动。兵力单薄、装备较差的八路军将士凭借赤子之心和顽强的斗志,在朱德总司令的部署和林彪、聂荣臻的指挥下,115师主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精锐坂垣师团,打退日寇十一次突围,将平型关十里大峡口变成了侵略者的大坟场!平型关大捷,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的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八路军得到山西人民的热烈拥护。随后,朱德总司令派遣129师先遣团夜袭日军阳明堡机场,摧毁了日军的空军优势;同时调动120师伏击雁门关,切断了日军的补给线……国民党政府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和被动防御方针,给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设置了重重阻碍。曾经大战蒋介石的阎锡山,又与蒋联合反共:死守太原,被动防御;国民党军队据守的娘子关失守,国民党爱国将领郝梦龄以身殉职!八路军独臂团长贺炳炎杀的浑身是血,雁门关依旧告急!阎锡山落泪了!傅作义痛悔:“还不如按朱德的战法……”日军占领太原城。已经取得良好开端的抗日形势发生了逆转!八路军奉中央之命向南转移……八路军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敌后根据地,主力部队跳到外线打击敌人。朱德、彭德怀、左权等只带少数警卫连队与敌周旋,处境十分险恶,几次与敌遭遇,但都化险为夷。在敌人后方,一间普通的教室内。东路军将领会议成功召开。衣着反差鲜明、战略意识也不同的国共将领,由交手而未见面变为见面而不交手,共商抗日大计。朱德总司令的幽默和深刻,不时博得双方将领的掌声,连满怀敌意的朱怀冰也不得已而为之……寒冷冬夜,朱德替刚入伍的小战士站岗,望着漫天飞雪,心中想到蜀中父老,吟下著名诗篇:“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塞外张家口,“塞樱阁御料理”内正在举行欢迎酒会。不甘失败的日本侵略者将希望寄托于山地战专家——“护国之花”阿部规秀。寺内寿一大将举杯:“阿部中将及诸君此次出师……一定会马到成功”!身负重任、气焰嚣张的阿部,掘墓焚尸;不仅残杀被俘的游击战士,还向被八路军释放的同胞举起屠刀!年轻的二等兵三木仰天大吼:“天皇殿下!八路军优我们,皇军却杀害我们,这是为什么?”随即纵身跳入火海。河北黄土岭。八路军与阿部率领的日军激战正酣。阿部规秀这棵日本帝国的“护国之花”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在太行山腹地,我军与日军的激烈枪战中,被我击毙。日军朝野震惊,哀叹:“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胜利后的八路军,在太行山区站稳脚跟,建立起巩固的革命根据地,使这块战略要地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脊背。
从历史的角度来讲,中国和日本的渊源由来已久。我们和日本这个老邻居的相处模式也一直在变化。关于抗日战争,中国有多相关的经典影视作品。
1.《举起手来》,一部用喜剧的手法诠释抗日战争的电影,很多人都看过,电影里的日本人非常滑稽,喜剧上,它是成功的,但对历史剖析过于浅薄,有一点低级趣味。这局电影虽然过于夸张,甚至透露出一点抗日神剧早期的影子,好在其中的抗日情怀和民族精神还是值得一看的。
2.《五月八月》,由杜国威执导,2002年上映于香港,从家庭和孩子的角度讲述抗日战争这段残酷的历史。五月八月是两个生在战争年代的孩子,拥有着笼罩在黑色恐怖下的童年。这部影片没有战争的大场面,却实实在在的是还原了南京大屠杀的民族噩梦。历史是沉重的,但沉重依然避免不了被遗忘。电影结尾,无数的孩子走向河边,在孩子心里,被日本人杀害的亲人,变成了天上的雨,最终流进了大河。这些镜头残酷到看过很多年想起来,依然感觉到一丝森然,满身战栗。
3.《鬼子来了》,姜文作品,很有内涵的抗日电影。在许多主流的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中,我们很难深刻的理解战争,很难深刻地理解战争中的日本人和中国人。人类学著作《菊与刀》探讨了日本人性格中的“矛盾性”,标题“菊”与“刀”是最好的概括,一方面优雅,一方面残酷。而姜文的《鬼子来了》不仅讲述抗日战争,也探讨了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差异,探讨了日军残暴的本质。电影用荒诞的讲故事方法配合姜文独特的镜头表达,传递了一种悲愤的民族力量。
抗日战争的电影有哪些
1、《紫日》- 抗日战争末期(中国) :
《紫日》是由冯小宁执导,富大龙、前田知惠等主演的战争剧情片,2001年5月17日中国上映。
该片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为背景,讲述三个不同国籍的青年,在经历了重大的生死考验后,如何从敌对变成朋友的故事。
该片获得2001年第2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冯小宁)
2、《黄石的孩子》-抗日战争(中国):
《黄石的孩子》是由罗杰·斯波蒂伍德执导,乔纳森·莱斯·梅耶斯、周润发等主演的战争片,于2008年4月3日在中国上映 。
影片讲述了一个英国人乔治带领60个孤儿踏上不平凡的征程的故事。
3、《 红河谷》-抗争 (中国) :
《红河谷》是1996年拍摄的一部中国大陆电影,由冯小宁执导拍摄,宁静、邵兵等主演,反映了1904年英国侵藏战争中江孜战役等历史事件。该作品获得了华表奖、金鸡奖和百花奖等奖项。
影片以20世纪初的西藏为背景,演绎了一段汉藏儿女生死相依的爱情故事和并肩抗战的英雄传奇。题材厚重,涉及民族政策、宗教信仰、国际关系和藏地人文等诸多元素,气势恢宏,大气磅礴。
4、《集结号》-抗日战争(中国):
《集结号》是一部由冯小刚执导,张涵予、王宝强、廖凡等主演的传记、历史、剧情类型的电影,于2007年12月20日在中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连长谷子地探明当年集结号的真相,为九连牺牲的战友们争取荣誉的故事。
2008年,张涵予凭借该片获得第4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刘恒凭借该片获得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2009年,该片获得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奖;同年,该片获得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冯小刚凭借该片获得最佳导演奖,吕乐凭借该片获得最佳摄影奖,王黎光凭借该片获得最佳音乐奖。
抗战经典老电影战争片大全有哪些
革命时代,是最壮烈、最动荡的时代,中国人民为了解放和自由,浴血奋战,极为壮烈。
而这些壮烈和动荡,我们少有人经历过,但从最经典的革命老电影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故事。
下面这60部最经典的革命老电影,你看过几部,又还记得几部呢?
01.《铁道游击队》
电影《铁道游击队》由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56年摄制。主要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鲁南铁路沿线的铁道游击队与日军斗智斗勇的故事。
02.《地道战》
《地道战》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战争电影的经典之作。至今为止,《地道战》已创造出共18亿人次观看的纪录。
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新创造的斗争方式——地道战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03.《永不消逝的电波》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作品,是一部表现我党地下斗争生活的影片。著名演员孙道临在片中扮演的李侠的形象深入人心。
04.《闪闪的红星》
《闪闪的红星》是根据李心田同名小说改编,1974年上映。该影片讲述了在30年代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05.《鸡毛信》
电影《鸡毛信》,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54年。
主要剧情为:抗日战争期间,河北冀中抗日民主根据地龙门村的儿童团长海娃给八路军送鸡毛信,半道上遇见了日本鬼子和伪军,海娃利用老绵羊的尾巴保住了鸡毛信。
鬼子被海娃引进山里,八路军全歼了敌人;根据鸡毛信里报告的情况,八路军又袭击了一个日本鬼子的据点,活捉了猫眼司令。
06.《冰山上的来客》
该片1963年上映,曾获196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小百花奖”的最佳导演奖。
影片从真假古兰丹姆与战士阿米尔的爱情悬念出发,描绘了边疆地区军民惊险的反特斗争生活,惊险紧张、引人入胜。
07.《地雷战》
1962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
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山东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地雷是当时最重要的作战武器。抗战时期,地雷大显神威,在抗战史上涂上了浓重的一笔。
08.《小兵张嘎》
1963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小兵张嘎》改编自当代著名作家徐光耀的代表作。这部作品自1961年发表至今,已经五十多年了。
小说和电影中的“张嘎”,因其“英气”与“嘎气”,已成为新中国几代人童年记忆中的最灿烂的一部分。
09.《红色娘子军》
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60年,著名导演谢晋执导。
影片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海南红色娘子军的斗争业绩为素材,围绕吴琼花从奴隶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经历,用写实的手法突出反映了旧社会妇女在反抗和斗争中成长的典型事例。
10.《白毛女》
本片根据贺敬之、丁毅同名歌剧改编;原中央电影局东北电影制片厂1950年摄制;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田华、陈强等主演。
本片1951年获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1956年获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
11.《英雄儿女》
《英雄儿女》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64年摄制的一部经典电影。片中英雄王成的形象深入人心,插曲《英雄赞歌》也流传甚广。
12.《羊城暗哨》
电影《羊城暗哨》由海燕电影制片厂于1957年出品。该剧根据红色经典电影改编的电视剧,取材于当时的真实事件“广州第一大案”,描写新中国成立前后羊城惊险的反特故事。
13.《狼牙山五壮士》
中国大陆电影《狼牙山五壮士》拍摄于1958年。
由李长华、高保成、李力、张怀志、霍德集、石存玉主演,讲述抗日战争期间,五位八路军战士在与日军激战之后,英勇不屈跳崖自尽的英勇故事。
14.《渡江侦察记》
本影片由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54年拍摄。影片讲述了渡江战役前夕,解放军某部李连长率侦察班探明敌人江防部署,与江南游击队接上关系的故事。
15.《保密局的枪声》
电影《保密局的枪声》根据吕铮小说《战斗在敌人心脏里》改编,197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
该剧主要围绕卧底东江保密局的共产党地下党员刘啸尘为获取国民党沪城破坏计划的绝密档案——“暗香浮动”,与特务们展开各种较量的惊心动魄的故事。
16.《三毛流浪记》
电影《三毛流浪记》由阳翰笙根据漫画家张乐平创作的漫画《三毛流浪记》改编,由上海昆仑影业公司于1949年摄制,赵明、严恭执导。
影片采用讽刺喜剧的手法,通过三毛的种种遭遇,尖锐地嘲笑和讽刺了社会的黑暗,再现了广大城市流浪儿童的不幸命运。
17.《平原游击队》
195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讲述了叙述的是在1943年秋,冀中抗日根据地定县的游击队为了粉碎日本侵略军“扫荡 ”华北抗日根据地的阴谋,与敌人机智巧妙地周旋,并最终克敌制胜的故事。
18.《林海雪原》
1960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是一部关于解放军剿灭盘踞在东北的由国民党残部组成的土匪武装的故事。
19.《破袭战》
1986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
《破袭战》影片以抗日战争期间的百团大战为背景,讲述了太行军民在正太铁路上破坏袭击日本侵略者交通运输战线、拦截毁灭军用物资的惊险故事。
王庆祥、穆宁两位军旅演员首次联手创作银幕英雄形象。太行山、打东洋,一段真实历史承载难忘的同志情、战友情。
20.《战斗里成长》
《战斗里成长》是1957年,严寄洲孙民导演,田丹、李健主演的电影。
《战斗里成长》讲述了石头幼年时爷爷被地主逼死,父亲赵铁柱报仇后出逃,石头避居他乡,但多年后被仇人认出,只得投奔八路军,营长恰好是他父亲,但已改名,二人互不相识。
21.《两个巡逻兵》
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58年。
主要剧情:我国南疆的汉族老战士马长根和傣族的小岩担当巡逻。马长根思想麻痹点火吸烟,特务尾随偷越了国境,幸被打猎人——小岩的爷爷发现。小岩批评了马长根,两人闹翻了。
在搜索空降特务时,马又粗心大意,让特务头子钻进了寨子。经过炊事员老宋耐心地帮助使他认识了错误。在特务企图炸毁我铁桥时,马长根和小岩一起抓住了特务杨国万。
22.《百万雄师下江南》
是1949年渡江战役时由中央新闻电影纪录片厂战地摄影记者拍摄的。
影片纪录了我人民解放军在三年解放战争的最后阶段,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战斗实况。
23.《激战无名川》
1975年上映,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国产影片。
讲述抗美援朝时期,美帝侵略者妄想破坏我军运往前线军火的运输线,切断我三角地区的咽喉——无名川。为了保护无名川,我铁道兵与朝鲜人民联合起来与敌人展开了激烈斗争,最终取得胜利。
24.《董存瑞》
1955年上映,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讲述了董存瑞为保证整个战斗胜利,他毅然手托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暗堡,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生命的故事。
25.《苦菜花》
1965年上映,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
《苦菜花》是作家冯德英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部3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这部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在1965年被搬上银幕并红极一时。
尤其是电影插曲“苦菜花开”更是脍炙人口。曲云的表演刚毅、饱满,极具内力。1977年重映。该电影堪称经典。
26.《地下尖兵》
1957年上映,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
讲述的是1947年,地下工作者在古老的北平与国民党反动派斗智斗勇的故事。
27.《两个小八路》
1977年上映,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
故事情节:1943年,八路军某部独立三团的小通讯员孙大兴受伤,由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在刘集隐蔽下来。
大兴和小武发现敌人准备对我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的行动情况后,偷偷烧了敌人的囤粮。他们的行动打乱了党组织的安排。
28.《洪湖赤卫队》
1959年大陆歌剧。
讲述了发生在1930年夏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湖北洪湖地区,地方革命武装洪湖赤卫队在韩英和刘闯的带领下,利用湖区与敌人巧妙周旋,沉痛打击敌人的故事。
29.《智取华山》
中国电影局北京电影制片厂1953年出品。
该片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大西北的战役中一个真实事件编制而成。该片表现了人民解放军侦察兵的机智、勇敢和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30.《民兵的儿子》
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58年发行。
根据峻青小说《变天》改编。1947年,山东胶东地区五龙河畔的一个山村里,翻了身的农民,过着和平的幸福生活。
31.《新兵马强》
1981年上映,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
讲的是在战争中,马强和战友们前赴后继,冲向前方。战火纷飞,红旗飘扬,一代新人在战斗中成长的故事。
32.《战上海》
1959年上映,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包围了上海,盘踞在上海的国民党30万军队成了瓮中之鳖。我军某部挺进到上海外围之后,根据上级的指示命令,制订了既要解放上海,又要保全城市的周密作战计划。
33.《柳堡的故事》
1957年上映,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讲述了江苏省宝应县柳堡地区终于解放的故事。
34.《兵临城下》
1964年上映,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
该片讲述了我东北野战军围困长春,迫使国民党守卫部队起义投诚的故事。
35.《上甘岭》
1956年上映,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
电影《上甘岭》是第一部表现抗美援朝的经典影片,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
36.《刘胡兰》
1950年上映,东北电影制片厂出品。
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该片讲述了女英雄刘胡兰的英雄事迹。
37.《侦察兵》
1974年上映,电影《侦察兵》,由北京电影制片厂于摄制。
剧情内容:1948年,解放军某参谋部郭锐奉命率一侦察队直插敌占区丰城。郭锐化装成新调来的敌作战处长,骗取敌炮团长信任,拿到敌炮团火力配备图。
随后又虎口拔牙抓住了敌搜索队长和敌作战处长,获得准确情报,配合大部队全歼丰城之敌。
38.《铁道卫士》
1960年上映,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主要讲述了抗美援朝期间,我公安科长高健为粉碎敌人炸毁铁路的阴谋,冒充成敌人特务,打入敌人内部,最后将特务抓获并排除了列车炸弹。
39.《奇袭》
1960年上映,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通过我侦察战士与敌人围绕大桥进行的惊险斗争,反映了我侦察兵灵活机智、不怕牺牲,勇敢斗敌的英雄气魄。
40.《长空比翼》
1958年上映,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时期,农民出身的志愿军空军飞行员张虎努力学习掌控飞机飞行的故事。
41.《碧海红波》
1975年上映,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
抗美援朝初期,美帝企图切断我后方的运输线,以挽回他们的败局。而中朝人民并肩战斗,保证及时报出空中情报,取得了空战的胜利,粉碎了敌人的计划。
42.《秘密图纸》
1965年上映,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影片中的科学工作者李化思想麻痹,不遵守制度,随身带着秘密图纸外出开会。不料,在火车站将装有秘密图纸的公文包丢失了,影片剧情由此展开。
43.《长空雄鹰》
1976年上映,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影片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某飞行中队粉粹敌人阴谋的故事。
44.《南征北战》
1952年上映,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是新中国第一部军事影片。
该片取材于解放战争中华东战场的一个战例,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正确运用毛泽东运动战的战略思想,消灭敌人取得胜利的过程。
45.《翠岗红旗》
1951年上映,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讲述的青年农民江猛子在新婚妻子向五儿的鼓励下,顽强战斗、英勇杀敌的故事。
46.《高山下的花环》
1984年上映,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
影片塑造了梁三喜、赵蒙生、靳开来等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反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战士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经受的考验,以及他们一心为国,以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为己任的高尚品质。
47.《打击侵略者》
1965年上映,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
本片根据宋之的话剧《保卫和平》改编。影片讲述了我国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协同作战,共同严厉打击侵略者的一次战斗过程。
48.《回民支队》
电影故事发生在1938年冀中平原,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抗日义勇队作战勇猛,日本鬼子、国民党反动派拼命拉拢瓦解这支队伍,并抓起了马本斋的母亲,妄想让马本斋投降。
然而,这支队伍最后却坚定地选择了跟共产党走,成为了八路军的回民支队。
49.《野火春风斗古城》
1963年上映,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
根据同名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改编,是一部描写我党地下工作者的生活和斗争的电影。故事发生在1943年冬天,地点是敌伪占领下的省城(即河北保定市)。
50.《祖国啊,母亲》
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77年,著名导演汤晓丹与张惠钧执导,著名作家玛拉沁夫编剧。
51.《塞上风云》
由应云卫导演,黎莉莉、舒绣文等主演的一部爱情故事片。
52.《车轮滚滚》
长春电影制片厂发行。
1948年冬,胶东解放区的一支民工小车队,在老民工耿东山及其养女--指导员耿春梅的带领下,运粮支前,助我军攻克南京,取得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53.《松花江上》
1947年上映。讲述的是“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青年为了生存就去日寇霸占的煤矿做苦工,和一个车店家的孙女结为夫妻后,双双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
54.《青松岭》
1973年拍摄。主要讲的是漏网富农钱广运用赶大车的权力试图引导村民走资本主义道路,老贫农饲养员张万山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与他作坚决的斗争,揭露了他的真面目,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55.《烽火少年》
1975年上映,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讲述的是腿部受了枪伤的孩子小松参加革命,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战士的故事。
56.《战洪图》
197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讲述海河沿岸某大队贫下中农在党的领导下与特大洪水搏斗,最后牺牲了村庄和丰收的庄稼,保住了天津市。
57.《艳阳天》
1973年上映,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讲述人民公社社员在党的领导下与阶级敌人作斗争、迎来农业大丰收的故事。
58.《铁甲008》
1980年上映,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
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田静的未婚夫虎南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毅然随部队开往前线,担任008号坦克的驾驶员。
田静也向部队首长要求上前线。我英雄的坦克兵所向披靡,为大部队开路。
59.《蛇谷奇兵》
1984年上映,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讲述了我某坦克穿插营从蛇谷潜入敌后要道—班岗,对欲逃之敌实施阻击的故事。
60.《草原上的人们》
1953年上映,东北电影制片厂出品。讲述了内蒙古草原牧民与潜藏的敌特分子展开殊死斗争的故事。
来源:老年之声
关于抗日战争的电影的梗概400字
电影《大渡河》观后感
《大渡河》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抢渡大渡河,与国民党反动派英勇斗争的故事。
影片一开始,蒋介石坐专机来到前线,在大渡河两岸布下重兵,企图一举歼灭红军。随后,在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下,与蒋介石斗智斗勇,用声东击西的办法,终于夺取了泸定桥。
我被先遣部队飞夺泸定桥的壮烈场面而深深地感动:勇士们来到泸定桥下,发现只有13条铁链横跨在两岸之间,桥下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河对岸是国民党重兵把守,要渡过泸定桥比登天还难。看到这里,我心里紧张极了,手心里全是汗水,我在心里默默地祝福他们。最后,虽然有些红军战士壮烈牺牲了,但是勇敢的红军战士还是从敌人手里夺回了泸定桥。
看完影片后,我深受教育和启发:红军战士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新中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这种大无畏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今天我们能生活在幸福的环境中,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都是像那些无数的红军战士一样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他们,而应该牢牢的记住他们!我们要好好学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抗日电影有哪些
抗日电影有很多,比如《小兵张嘎》、《鸡毛信》、《地道战》、《地雷战》、《野火春风斗古城》、《苦菜花》、《铁道游击队》、《回民支队》、《平原游击队》、《平原枪声》、《西安事变》、《破袭战》、《血战台儿庄》、《血性山谷》、《七七事变》等。
一、《小兵张嘎》
《小兵张嘎》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剧情片,由崔嵬、欧阳红樱联合执导,安吉斯、张莹、葛存壮、于中义主演。该片于1963年在中国上映。
该片改编自徐光耀的小说《小兵张嘎》,讲述了小嘎子在老钟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八路战士的故事。
二、《鸡毛信》
《鸡毛信》是1954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石挥执导,蔡元元、蔡安安、舒适等人主演的一部抗战故事片。
影片主要讲述了龙门村的儿童团长海娃奉命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的路上所发生的故事。
影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中国少年儿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对敌斗争的儿童影片,也是中国第一部获国际大奖的儿童影片。
三、《地道战》
《地道战》是196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电影,由任旭东执导、朱龙广主演,于1966年元旦在全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新地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截至2012年,已创造出共30亿人次观看的纪录。
四、《地雷战》
《地雷战》是由唐英奇、徐达、吴健海执导,白大均、张长瑞、吴健海等人主演的战争片。
该剧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各村民兵联防运用地雷战术,歼灭了进犯的日军,取得反扫荡胜利的故事。
五、《野火春风斗古城》
《野火春风斗古城》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战争剧情片,由严寄洲执导,王晓棠、王心刚主演,于1963年上映。
该片改编自李英儒的同名长篇小说,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杨晓东、金环、银环等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不畏艰险在敌人内部进行斗争的故事。
百度百科-小兵张嘎
百度百科-鸡毛信
百度百科-地道战
百度百科-野火春风斗古城
百度百科-地雷战
麻烦各位推荐几部真实的中国抗日战争电影和电视剧
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
全是假的,没有真实的
这是中国特色决定的
南京!南京!之所以有一定的真实性,也是因为电影是站在一个日本兵的视角拍摄的;但他并不能反映中国人的真实抗战场景;
你在中国是不可能看到中国人是如何真实抗战的,否则,就能很容易解释为什么8年来中国没能出现过一次有效的反入侵、南京为什么一攻即破、日本人为什么能一直打穿中国到香港无人能拦截了;
中国人是如何抗战的,这种电影根本就无法拍,里面其实充满了荒唐与耻辱,所以就无所谓真不真实了;
介绍几部关于抗日战争的电影(最好是国民党的)
电影:
七七事变
铁血昆仑关
三毛从军记
英烈千秋
八百壮士
血性山谷
兰州烧饼
太行山上
血站台儿庄
八道楼子
旗正飘飘
孤岛战争
兵临绝境
电视剧:
中国远征军
中国兄弟连
经典国产电影抗日战争旧片有哪些?
《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年)
电影内容:上海某纱厂女工素芬,贤淑善良,在夜校读书时,结识教师张忠良,结为夫妇。婚后一年,抗战爆发,孩子呱呱坠地,取名抗生。忠良参加救护队,奉命随军转移。忠良在南京险遭敌人枪杀,后来又被敌人俘虏,备尝艰辛。家乡沦陷后,忠良的弟弟忠民及其在乡村小学的同事婉华加入了游击队;他们的父亲被敌人活活吊死;素芬带着孩子和婆婆被迫逃回上海。素芬进了难民收容所,悉心照管孤儿。
《八千里路云和月》(1947年)
电影内容:女学生江玲玉在上海某大学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玲玉不顾姨母和表兄周家荣的阻止,毅然参加救亡演剧队,沿京沪线宣传抗日。不久,她与同队青年音乐家高礼彬相爱。抗战胜利后,玲玉与礼彬成婚。是抗战中难得的喜剧片。
《地道战》(1965年)
抗日电影内容:1942年,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当地高家庄群众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民兵队长高传宝的领导下,及时应变,把土洞、地窖改造成几家相通的多口地道。某夜,黑风口据点的日军偷袭高家庄,高老忠为敲钟报警献出了生命,地道遭到破坏,幸亏区长赵平原带领游击队和民兵及时赶到,群众幸免于难。次年初夏,日伪特务冒充武工队混进庄内刺探情报。
《铁道游击队》(1956年)
电影内容:抗日战争时期,一支由刘洪为大队长、李正为政委的铁道游击队,活跃于山东临城、枣庄一带铁路线上。日本侵略军小林部队及其特务队长冈村视他们为心腹之患,千方百计进行围剿。不久,抗战胜利,李正伤愈归队,率队赴临城阻遏国民党军队北上,救出了芳林嫂,并迫使小林残部投降。
《平原游击队》(1955年)
电影内容:1943年秋,为粉碎日本侵略军“扫荡”华北抗日根据地的阴谋,游击队队长李向阳奉命牵制日军驻守县城的松井部队,阻敌进山增援,同时保住李庄的粮食。松井恐老窝有失,被迫撤出李庄急返。最终李向阳终于全歼松井部队。
《地雷战》(1962年)
为对付地雷阵,日军中队长中野特地从青岛搬来了工兵,攻入赵家庄,大肆烧杀抢掠。赵家庄的民兵总结了教训,不断改进地雷技术,使敌人的工兵无法起雷。麦收季节,日伪军乘联防民兵抢收麦子的机会,又一次偷袭了赵家庄,掳走一部分村民。他们让被俘村民在队伍前踩地雷,再次进攻赵家庄。赵虎领导民兵巧摆地雷阵,用子母雷、连环雷、钉子雷、碎石雷、铁夹子雷、头发丝雷等各种各样的土造地雷打击敌人。在八路军主力部队的配合下,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终于解救了被俘的群众,全歼进犯之敌。
《血战台儿庄》(1986年)
电影内容: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惨案”后,改编了华中方面军战斗序列,新任司令官一到任,即打算与华北方面军南北夹攻,合围徐州,一举打通津浦线。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军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也飞抵徐州,部署这一重大战役。中国守军坚守二十余日,伤亡惨重。最终几百名日军伤残士兵绝望地剖腹自杀,引火自焚。
《红高粱》(1987年)
电影内容:抗战初期,“我”奶奶——山东高密县某村一个美丽的姑娘九儿,被贪财的父亲嫁给有麻风病的烧酒坊主李大头。当花轿经过一片高粱地时,遇上了劫路的土匪,危急时刻,“我”爷爷轿夫余占鳌率众杀了土匪,救了九儿,经过一番波折,两人终于成为夫妻。不久,日本侵略军进了村,激起了村民们强烈的仇恨和反抗情绪。在九儿和余占鳌的带领下,烧酒坊的伙计们用自制的土枪土炮在高粱地里伏击日军的军车。
《国歌》(1999年)
电影内容: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占领了东三省,大批学生流亡关内。田汉、聂耳正在筹备一部抗日题材的话剧《乱钟》,此间,他们结识并邀请流亡在沪的东北学生参加演出,不料《乱钟》的正式开演被“一·二八”淞沪抗战的炮火声打断,东北学生齐白山、林雪丽积极投身前线,田汉、聂耳等艺术家在中国共产党的指挥下也奔赴战场,用电影记录下抗日军民的感人画面。目睹了战斗的惨烈与悲壮,田汉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与聂耳决心以创作艺术作品来鼓舞人民抗战。一部新创作的抗日电影《风云儿女》诞生了,这时突然传来齐白山和林雪丽牺牲的消息,田汉等人心情悲痛、五内俱焚,激情之下田汉写下了《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
《黄河绝恋》(1999年)
电影内容:黄河绝恋》是冯小宁导演继《红河谷》之后创作的又一部以战争和爱情为主题的影片。同他以往的许多作品一样,冯小宁在片中贯穿对战争与人性的思索,把主人公置于生死绝地,在冷酷无情的环境中突出了他们心中燃烧着的生命火焰。影片围绕惊险的护送过程展开,充分展示了人物之间的个性冲突和心灵沟通,在汹涌澎湃的黄河壶口瀑布边演绎了一曲雄浑壮烈的赞歌。全片以回忆为线索,创意独到、场面壮观、风光瑰丽,强烈激昂地讴歌了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者所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和对国际友人的真挚关爱,是一部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影视作品。
《举起手来》(2005年)
《举起手来》是由中国两大笑星郭达、潘长江携手打造战争喜剧巨片。该片2005年上映,是导演冯小宁的第一部喜剧电影。该片延续了冯小宁对战争题材情有独钟的偏好,讲述的是一位农民和几位八路军战士,为了保护国宝与一群日本兵展开周旋,并彻底消灭日本鬼子的故事。本片上映于2005年6月23日。
拓展资料:
抗日战争电影(1937-1945),1937年以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电影创作主要围绕民族战争这一主题展开。其中有宣传军民团结的《好丈夫》,描写附逆分子觉醒的《火的洗礼》,揭露日军在东北滔天罪行的《日本间谍》。
港电影也注入了时代血液,拍摄了《血溅宝山城》《民族的吼声》《孤岛天堂》等影片。 冯小宁的中国抗日战争三部曲其中的《黄河绝恋》,《紫日》也是抗日战争的代表作之一。
一部抗日电影的名字
肯定不是烈火金刚,有可能是白山黑水,令符几部类似题材电影,太行山上,浴血太行,夜袭,狩猎者,吕正操1942,血战陈庄,血战台儿庄,远东特遣队,东宁特遣队,血性山谷,七七事变,犬王,绝境逢生,彭雪枫纵横江淮,烈火金刚,飞虎队,白山黑水,大捷,剑吼长城东,铁血昆仑关,狩猎者。电视剧:亮剑,历史的天空,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八路军,五号特工组,狼毒花,远东特遣队,烈火金刚,铁道游击队,新四军,白求恩,军刀,江塘集中营,吕梁英雄传,陈赓大将,敌后武工队,杨靖宇将军,兵变1938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