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关联

  • 科技
  • 2022-03-03

导读:谈论到资产负债表,大家都了解,有人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还有人想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这到底是咋回事?实际上资产负债表 毛利率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关联,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关联

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就是期初的未分配利润数加上本期利润表中的累计实现利润数.

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钩稽关系在于本年利润,利润表中的本年利润累计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就是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的期末数。利润表就是资产负债表中本年利润部分的扩展。

资产负债表是静态的、利润表是动态的。

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的年初数+损益表(即利润表)的净利润累计数=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年末数

资产负债表期末未分配利润 = 期初未分配利润 + 利润表的本期实现的净利润 - 提取盈余公积 - 对股东分配 + 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资产负债表一般有表首、正表两部分。其中,表首概括地说明报表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报表编号、货币名称、计量单位等。正表是资产负债表的主体,列示了用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的各个项目。资产负债表正表的格式一般有两种:

报告式资产负债表和账户式资产负债表。报告式资产负债表是上下结构,上半部列示资产,下半部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具体排列形式又有两种:

一是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原理排列;

二是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原理排列。账户式资产负债表是左右结构,左边列示资产,右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不管采取什么格式,资产各项目的合计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合计这一等式不变。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有什么勾稽关系?请高手指教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复核、匡算利润表中“投资收益”的合理性。如关注是否存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投资项目而利润表中却列有投资收益,以及投资收益大大超过投资项目的本金等异常情况。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金额,复核、匡算利润表中“管理费用—折旧费”的合理性。结合生产设备的增减情况和开工率、能耗消耗,分析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是否存在产能和能源消耗支撑。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数据勾稽关系是否恰当。注意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本年累计数”栏的数额应等于“未分配利润”项目“上年数”栏的数额,应等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期初数。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有什么关系?

1、利润表是按照“收入一费用=利润”编制的,它反映的是一个期间会计主体经营活动成果的变动。

2、资产负债表是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编制的,它反映的是某一时点会计主体全部资产的分布状况及其相应来源。

3、由于等式“收入一费用=利润”的结果既会在利润表中反映,也会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它门之间的联系可以用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一费用”表示。

4、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部分“未分配利润”年初、年末数等于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的利润分配部分的“年初未分配利润”“年末未分配利润”,年度之中,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部分“未分配利润”期末数等于年初未分配利润与利润表的净利润之和。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只有一个公式,但分二种情况:

1、1月—11月任何月份,两表的勾稽公式:

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期末数=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年初数+利润表的“净利润”本年累计数

2、12月,如果全年度“净利润”是负数(即亏损),两表的勾稽公式同上,即;

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期末数=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年初数+利润表的“净利润”本年累计数

3、12月,如果全年度“净利润”是正数(即盈利),两表的勾稽公式

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期末数=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年初数+(利润表的“净利润”本年累计数-本年提取的盈余公积数)

仅供参考。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

1、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科目期末数 - "未分配利润"科目期初数 = 利润表"净利润" 科目累计数

2、利润表"净利润"科目 + "年初未分配利润" - 本期分配利润 - 计提公积金、公益金 = 资产负债表"期末未分配利润"期末数

资产负债表中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即报表左边最后一栏的合计数=报表右边最后一栏的合计数)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反映企业所拥有的资产、需偿还的债务,以及投资者所拥有的净资产的情况,是按权责发生制编制的静态时点报表。

求怎么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关联,我是一家单位的会计

一、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关系

1、利润表是按照“收入一费用=利润”编制的,它反映的是一个期间会计主体经营活动成果的变动。

2、资产负债表是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编制的,它反映的是某一时点会计主体全部资产的分布状况及其相应来源。同时,它也包括了利润表等式所反映的结果。

3、由于等式“收入一费用=利润”的结果既会在利润表中反映,也会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它门之间的联系可以用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一费用”表示。这一等式揭示了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之间的关系。

4、资产负债与利润表最简单的关系就是利润表的附表,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所列数字,等于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数字。期末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期初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净利润(利润表)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对应不起来怎么调整?

因为有不经过利润表中的净利润,直接改变未分配利润金额的情况发生。所以才导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对应不起来。

如果有“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录入,会导致上述情况的发生,因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不参与利润表中的净利润,直接进入期末的未分配利润,其实际调整了年初的未分配利润金额,但资产负债表中年初金额已经确定,如有需要可手动调整未分配利润的年初金额,改变后此公式相等。

没有规定年末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一定要等于年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净利润。如有提取盈余公积及应付利润、汇算清缴补缴所得税及其他引起利润分配变化的事项,则年末的未分配利润就不会等于年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净利润,无须调整,但最好是你要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差异。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复核、匡算利润表中“投资收益”的合理性。如关注是否存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投资项目而利润表中却列有投资收益,以及投资收益大大超过投资项目的本金等异常情况。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金额,复核、匡算利润表中“管理费用—折旧费”的合理性。结合生产设备的增减情况和开工率、能耗消耗,分析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是否存在产能和能源消耗支撑。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数据勾稽关系是否恰当。注意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本年累计数”栏的数额应等于“未分配利润”项目“上年数”栏的数额,应等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期初数。

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和利润表的净利润之间什么勾稽关系啊

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和利润表的净利润之间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期末未分配利润=年初资产负表未分配利润+本期利润表累计净利润 - 提取盈余公积 - 分配股利 + 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或-)本年度调整。

以前年度损益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转入“未分配利润”的金额。

例如: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减利润)对未分配利润有影响

(1)调整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调整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和利润表中的净利润对不上的原因是:

1、检查期末未分配利润的公式是否有误。未分配利润是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本期实现的净利润,减去提取的各种盈余公积和分出的利润后的余额。

2、检查本年利润科目的结转是否有误,导致对不上。

3、是否有审计调整事项。审计结果调整本年损益数,直接增加或减少未分配利润,确定调整后的未分配利润数。

未分配利润的减少不会影响净利润,因为净利润计算不包括未分配利润。

净利润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利润。

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资产负债表跟利润表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

  1.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本就是一体的,虽然看到的资产负债表都是时点数——年初数、期末数,而利润表是本期发生数,但是当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和期末数中间加上本期增减数之后,就会发现可以把利润表整个装到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中的未分配利润项下。

  2. 利润表最终的结果“净利润”就是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本期增减中的一个因子。

    附注:资产负债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勾稽关系:

    1.利润表上的收入不一定代表资产负债表上收到了货币资金(也就意味着不代表现金流量表上有现金流入),也可能是赊销带来的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的增加,支出亦然。

    2.资产负债利润表是权责发生制,现金流量表是收付实现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