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名词解释,大家应该都熟悉,有朋友问麦氏点的名词解释名词解释,还有人问何谓麦氏点的名词解释,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实际上骨小管的名词解释呢,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麦氏点的名词解释,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麦氏点的名词解释
麦氏点的定义:沿盲肠的三条结肠带向顶端追踪可寻到阑尾基底部。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
【中文名】:麦氏点
【外文名】:Mc Burney
【特 点】:临床上急慢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
【结 构】: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
【诊断标准】:麦氏点的压痛及反跳痛是临床上急慢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
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以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McBurney 点)为标志。有时也以左、右骼前上棘连线的右、中1/3交点(Lanz点)表示。麦氏点的压痛是临床上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
麦氏点名词解释
沿盲肠的三条结肠带向顶端追踪可寻到阑尾基底部。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
名词解释,麦氏点
麦氏McBurney 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以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McBurney点及Lanz点 McBurney点及Lanz点
/3交点为标志。
有时也以左、右骼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Lanz点)表示。
麦氏点的压痛及反跳痛是临床上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
名词解释 麦氏点
麦氏点又称阑尾点,位于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在外科急腹症中占首位,所以麦氏点压痛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检查方法:
阑尾位于右侧髂窝,呈蚯蚓状,开口于回盲瓣内下方2.5 cm处的盲肠,附着于盲肠的后内侧壁。其体表投影在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用手指触压麦氏点常有压痛。
临床意义:
1、麦氏点即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麦氏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临床上最常见的重要体征,有助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
2、可作为选择阑尾手术切口的标志。
发现过程:
查尔斯·麦克伯尼(Charles Mcburney,1845~1913)博士是美国纽约一家医院的外科医生。1889年他报道了阑尾炎早期手术的治疗经验,他主张阑尾炎发病第2~3天是进行手术的最佳时机。
请问麦氏点的名词解释。。
应该是
右髂棘上缘与脐中点连线外三分之一处
解剖学名词解释,组织、麦氏点、上呼吸道、肾区,好急吖
上呼吸道:鼻、咽、喉为上呼吸道。肾区:肾门在腹后壁的体表投影,一般在竖脊肌的外缘侧与第12肋之间的夹角内,临床上称为肾区。组织: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组合起来,称为组织。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以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三分之一交点为标志。
名词解释骨小管
骨细胞由成骨细胞转变而来,细胞体积小,核呈棱形,胞浆少,嗜碱,内质网不如成骨细胞丰富,高尔基复合体小,线粒体呈棒状,可见溶酶体,位于骨基质的陷窝内,和周围的基质问有l~2um宽的间隙,充填着纯胶原。骨细胞具有多数纤细的突起,位于穿破骨基质后的隧道中,称骨小管。
人民卫生出版社解剖学基础1∼5章麦氏点的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①解剖学姿势②硬膜外隙③咽峡④肺根⑤麦氏点
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 anatomical position 是指身体直立,面向前方,两眼平视正前方,两足并拢,足尖向前,双上肢下垂于躯干的两侧,掌心向前。描述人体任何结构时,均应用标准姿势,即使被观察的客体、标本或模型处于不同的位置,或只是身体的一个局部,仍应依人体的标准姿势进行描述。
中文名
人体解剖学姿势
外文名
anatomical position
姿 势
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视前方
隶 属
人体解剖学
作 者
徐玉东,王建红(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