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马克思主义,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有人问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实现中国化,另外,还有朋友想问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实现中国化,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实现中国化,今天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实现中国化
1、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创立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工人没有祖国”,但是工人“本身还是民族的”。这就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辨证统一性,由此就可以自然地推导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2、这也是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得出的郑重结论。回顾党的历史,回顾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本国化的原则,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一帆风顺;反之,什么时候违背了这一原则,形而上学地、僵化地、保守地、片面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到严重的挫败。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两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政权理论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结构设计;第二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原理设计。
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是用暴力推翻资本政权的方法,——这个基本思想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出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时候的中国实际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它总是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一定的国际环境之中。因为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来,这个世界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处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和这个世界紧密相连。
因此,所谓中国实际,是指处在一定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中的中国基本国情、社会实践和历史文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中国实际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十分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曾经创造了举世公认的东方文明,有着独具特色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传统。
结合事例谈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实现中国化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某种特殊的喜好,而是有其客观的必然性.
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结合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加以民族化、具体化;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只有在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开辟自身的发展道路.所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所在.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客观需要.
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科学真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中国有着特殊的国情,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条件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分析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很不一样,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适合中国特点的新的理论,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也证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不仅因为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科学思想的结晶,而且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它同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它被中国人民所掌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正反两个方面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经历过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特别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应用于中国实际,创建了工农红军,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政府,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连续击退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在国民党统治区,也在艰苦的条件下,发展了党和其他革命组织,展开了群众革命斗争.这一切都是由于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结果.但这一时期内,特别是由于1931年开始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左”倾路线,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几乎陷入绝境.错误和挫折教育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党开始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提出关于中国革命的完整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要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现实需要。
在中国处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复杂背景下进行革命,不能简单地套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来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而只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否则,中国革命仍然是不可能胜利的。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中国国情与苏联有许多的不同,在苏联工人阶级的力量主要集中在城市,并且工人的数量较大。而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相对比较弱小,且人数较少,敌人长期占据城市的中心地带,难以采取武装夺取城市的任务,因此中国革命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所以要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必须实现其中国化。
从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最大的国情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认清这一国情,是解决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 1956 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由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落后,科学技术水平低,因此,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一基本国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中国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就是不同阶段中国的最大实际。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是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这是中国两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经验教训和总结。
1927年,由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反动势力的背叛,国共两党合作破裂,中国革命遭到了重大的挫折,中国也重新回到了黑暗与分裂的局面中去。作为革命中坚的中国共产党此时尚处于幼年时期,对中国革命的规律懂得不多,还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起来,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特别是在北伐战争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逐渐在中央领导机关占了统治地位,放弃了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在反革命向革命势力发动突然袭击的时候,无法及时组织有效的抵抗。导致革命遭受了重大的损失。还有一点必须说明的是,中国共产党当时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直接受共产国际指导。这个组织对中国革命的兴起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事实证明,共产国际对中国的情况的了解并不是很充分的,他们出一些错误主意对中国右倾投降主义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这些主客观原因综合在一起,最终导致了最初具有很好发展势头的第一次大革命遭到严重的失败。
第二次革命失败教训,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却得到共产国际主义左倾教条主义者的信任,以及敌强我弱,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8万6千多人被迫撤离江西瑞金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长征。在20世纪30年代犯了错误被迫长征以后,我们就得到了教训,知道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是应该相信的,但是要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后来一结合就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3)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本来提供的就不是可以到处套用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在各个国家要想发挥其指导作用,必须结合着各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实际,将其进一步加以民族化、具体化。从事实出发,遵从这条普遍真理,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要发挥其指导作用,就必须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不仅因为它是科学,而且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它同中国人民的实践发生了联系,被中国人民所掌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把它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对于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简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时候的中国实际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它总是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一定的国际环境之中。因为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来,这个世界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处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和这个世界紧密相连。与此相应的是,任何国家的革命和建设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孤立地发生和存在着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从属于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的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中国从属于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当代中国处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处在开放的世界之中,中国的经济必然成为整个世界经济或者说全球经济的一部分;中国的民族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中彰显特色,焕发青春等等。因此,所谓中国实际,是指处在一定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中的中国基本国情、社会实践和历史文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中找到解决中国革命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具体答案,也不能简单地套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来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而只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否则,中国革命仍然是不可能胜利的。从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最大的国情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认清这一国情,是解决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 1956 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由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落后,科学技术水平低,因此,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一基本国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中国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就是不同阶段中国的最大实际。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是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但是,马克思主义只有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就在于它是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是在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又是发展的理论,其发展的深刻内涵,就在于各国共产党人把它的基本原理与时代变化的特征相结合,与处在变化了的时代中的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对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新的回答,得出新的科学的结论,从而不断出现用“新内容、新思维、新语言”写出的马克思主义的“新版本”。3.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正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要求来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尽管在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上,党内曾经出现过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两种错误态度,但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在总体上始终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才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不同历史阶段所产生的重要成果,又以新的富有时代气息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结合事例谈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实现中国化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科学真理,虽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将这些普遍真理应用于中国的具体实际却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着特殊的国情,在旧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不仅革命的条件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分析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很不一样,而且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道路同西方资本主义各国以及其他国家社会历史发展的道路也不可能相同;同样,在新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革,也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也证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不仅因为它是科学,而且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它同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发生了联系,实现了结合,是因为它被中国人民所掌握。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恩格斯曾明确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结合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加以具体化;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只有在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开辟自身的发展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1)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不仅因为它是科学,而且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它同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发生了联系,实现了结合,是因为它被中国人民所掌握;
(3)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是结合各国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加以具体化,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只有在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开辟自身的发展道路。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结合了中国的具体情况,为了更好地领导着中国的发展。
1938年时,毛泽东在党 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则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总结。而关于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原则性的把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应用于中国实际,并取得了成绩,而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左倾错误,马克思主义被教条化等等,使中国革命严重受挫,几乎陷入绝境。除了上述的原因外,还有个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同时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知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前提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是一个马列主义政党,是在十月革命直接影响下,由第三国际指导成立的一个带有强烈苏联印记的党派。
早在马克思尚未逝世之前,马克思主义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由马恩思想为指导的主义了,以至于马克思说出了:“我只知道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恩格斯在信件中转述过这句话,貌似还把法国、德国共产主义团体批判一番。)
等到马克思、恩格斯死后,马克思主义(或者说共产主义)这个大箩筐彻底兜不住里面各个孙猴子了,共产主义在一战前分化为多个流派。(伯恩斯坦:你走!我不认识你们!)
一战后,在欧洲各国掀起了左翼政党夺权风潮,不过只有在俄国,在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成功取得了政权(尤其是在其它各国左翼政党基本上全军覆没的对比中),列宁主义就成了马克思主义唯一一个正确的、正统的继承思想。于是,基本上后来的各国共产党都是由马列主义为基础发展而来,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