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x问题 >

为什么不建议买返还型保险

  • x问题
  • 2022-01-21

提到建议,大家应该都了解,有朋友问返还型保险为什么不值得买,还有人想问为什么购买不了,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实际上消费型和返还型保险哪个好呢,下面小编就会给大家带来为什么不建议买返还型保险,希望能帮到你。

为什么不建议买返还型保险

返还型保险比消费型保险的保费要高的多,同样的保险,返还型可能会比消费型保险贵几万甚至几十万。

那么,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将几十万用来买保险,几十年后,保险公司将这钱还给我们,也许还会有分红。但是仔细一想,买保险的这些钱,如果我们用来投资,利率一定比在保险公司的要高,并且,资金流动性强。买保险,资金不能随意支取,但投资不同。如果我们有需要,可以更加灵活的支取。

所以说,返还型保险有优点也有缺点,至于到底应该选择哪种保险,还是应该根据个人的条件,选择合适的保险。

保险是消费型的好还是返还型的好

“有病赔钱,无病返还”这八个字,就像一个魔咒,吸引着消费者前仆后继,也让返还型重疾险在国内流行了这么多年。事实上,即使是现在,返还型保险的热度也并不低。

大部分懂保险的人,其实一般都是不太推荐买返还型重疾险的。

这里不推荐购买返还型保险,并不是否定返还型保险。只是在选择返还型保险时,很容易陷入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只看中返钱,不关心保障

其实很大一部分购买返还型保险的人,都只是看中了它能返钱,对于产品的保障到底如何,可能根本不太了解,这完全就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而且市面上的返还型保险产品保障差异又极大,很容易导致买错保险。万一因为买错保险,导致在出险后得不到理赔,那简直就是得不偿失。

误区二:到期返还,才能发挥理财功能

保险确实是一种很好的理财工具,但是像重疾险这类保障型的保险,主要通过转移风险的形式来进行理财的。比如说,一个人得了癌症,需要50万医疗费。如果他买了重疾险,那么这50万就由保险公司来负担,转移了大病对这个家庭可能会造成的经济打击。用每年几千元的保费撬起几十万的保障,才是重疾险最本质的理财手段。

也就是说,买保险本身就是一种理财,不管是返还还是不返还,在保障期间内保险都提供了风险保障,所以已经达到了理财的目的。

误区三:消费型不返还,不赔太亏

很多人不喜欢消费型保险,是因为觉得“保险不赔就亏了”。但是我们很久之前就跟大家说过,不出险意味着自己或者家人没有生大病,平安健康才是最好的,又怎么会亏呢?

消费型重疾险现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因为它真的性价比超高!选择同等保额,消费型重疾险的保费可能会便宜一半都不止,保险杠杆更高,也让更多收入不高的家庭有机会完善保障。

当然,不推荐大家买返还型的保险,也并不是完全反对。返还型保险中也有不少好的产品,只是在选择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保障需求和预算,而不要一味地关注返还功能。

哪些人群可以考虑购买返还型保险?

1. 家庭经济条件良好,有充足的保费预算。根据双十原则,一般全家人的保费预算最好是不要超过年收入的10%,而保额最好是能达到年收入的10倍以上。而返还型保险的保费真的比消费型保险要贵得多,有充足的预算可以说是购买返还型保险的基本条件。

2. 投保年龄与返还的时间最好不要相隔太久。简单点说,小孩子就不太适合买返还型保险。比如0岁投保,70岁才返还,半个多世纪都快过去了,这个返还还有意义么?而如果是40多岁才投保,到65岁返还或者70岁返还,则还能为养老提供部分支持。

总的来说,保险也是一种商品,而选择买何种商品都是每个人自由,大家在选择产品时,也不一定要纠结自己购买的到底是消费型还是返还型,首先还是要优先以保障为主,结合自身的需求和经济能力,尽量让自己拥有更高和更完善的保障。

在这里,梧桐树保险网为大家推荐一款2019年新推出的超高性价比、保障超全面的——桐心守护重大疾病保险,无论是在保障还是保费方面,它在同类型产品中都几乎做到了极致,跟2019年新推出的其他产品相比,可以说是鹤立鸡群!

2019年六款新品重疾险对比

看上去差别不大,但如果从细节设计上观察,可以说是火药味十足。

1. 桐心守护前十年重疾保额增幅50%,不单独限制投保及出险年龄

重疾保额加保也是几款重疾险新产品的特色之一,但经过横向对比之后不难发现,前10年重疾保额额外赔付最低的仅20%,再高一点的可能达到35%,看起来35%的比例在同类重疾险中算是比较良心的了。

唯独桐心守护重大疾病保险的额外赔付比例达到了50%,在现有的几款产品中一骑绝尘。人生中黄金阶段的10年,有了这款重疾险就有了更足的底气!

另外,桐心守护重大疾病保险150%保额赔付保障最高可持续至65周岁,无论何时投保,保障都会完整覆盖保单生效后的10年时间。而其它一些包含该项保障的重疾险产品要求在规定年龄之前初次确诊,才可享受额外赔付,规定的年龄通常低于50周岁。

1. 桐心守护99+1种疾病赔付,真正覆盖“癌症”+“非癌症”保障

单次赔付的重疾险,往往很难真正做到兼顾癌症与其它重大疾病。

这类重疾险如果首次出险为恶性肿瘤,理赔后就只剩下恶性肿瘤的二次保障,一下失去了癌症以外的几十上百种重大疾病的保障,想想是不是觉得有点亏?

与其它多次赔付的产品相比,桐心守护重大疾病保险的恶性肿瘤单独一组,剩余99种重大疾病一组,赔付了恶性肿瘤不影响其他99种重疾的赔付,而其他重疾赔付之后,也不影响恶性肿瘤的赔付,真正实现“癌症”+“非癌症”全面覆盖。

首次理赔非癌症重疾:后续提供两次癌症保障,充分应对癌症风险,减轻患癌造成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

首次理赔癌症:剩余99种重疾仍有保障,如3年后癌症持续、复发、转移或新发可再次理赔,全面兼顾。

1. 桐心守护轻症、中症赔付后现金价值不变

现金价值,就是保单所具有的价值,与退保时可以拿回多少钱息息相关。

某重疾险产品在条款中明确规定:“若本公司已按本合同的约定给付过保险金,本合同保险单的现金价值将根据保险金已给付情况相应减少。”如果被保险人出险,保险公司赔付过保险金,最后拿到手的现金价值会相应扣除一部分。

这里就必须要夸一夸桐心守护重大疾病保险的一个隐藏福利——如果被保险人罹患轻症或者中症并获得赔付,保单现金价值不受影响。也就是说,倘若后期退保,即使轻症及中症发生过理赔,仍可以按照现金价值表领取相应的金额,不会减少,消费者利益得到了充分维护。

为什么不建议买返还型意外险

意外险怎么买?别等发生了意外再后悔!

走在路上被高空坠物意外砸伤,在家做饭天然气罐意外爆炸,去河边玩耍却意外溺水……意外从不因为人的年龄、性别与外貌对谁格外宽待,人生在世,你永远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到,购置一份意外险就十分有必要。

1. 意外险的分类

按照保障场景进行分类,意外险可以分为:旅游意外险、航空意外险、交通意外险和综合意外险;按照保障时长进行分类,意外险可以分为一年期意外险和长期意外险。

我们今天重点讨论综合意外险,即无论何种原因(交通事故、溺水、坠楼等)导致意外身故伤残,都可获得相应赔付。

1. 综合意外险的本质及选购要点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意外险的保障责任,一般分为三大类:意外身故或全残、意外伤残、意外医疗,有的意外保险也会附加意外住院津贴。

意外身故或全残,获得意外险全额理赔的情况一般来说只有两种——身故或者全残。生命无价,意外全残或身故可以重复理赔,即购买多少理赔多少!

意外伤残,按照残疾的等级不同,理赔金额也不同!以当时的情况进行鉴定,鉴定标准为《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然后按照伤残等级赔付保险金。可以重复理赔,即购买多少理赔多少!

意外医疗,扣除免赔金额和自费药费用。其是补偿型保险,理赔金额不得超过购买的额度,不可以重复理赔!并不是买多少赔多少,而是依最终的花销金额和理赔份数为依据!

意外住院津贴,保险责任指因意外而住院,在住院期间的补贴。依购买的份数为标准,多家保险公司购买,可以叠加理赔!

1. 几款优质的意外险

我们整理了几款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投保的优质的意外险产品,详情如下:

适合少儿投保的意外险:【易安小宝贝综合意外险】和【阳光综合意外险】

两者都是保障十分全面的意外险,意外身故、残疾、意外医疗、住院津贴都有,价格也便宜。

其中【易安小宝贝综合意外险】还提供预防接种意外保障,预防接种意外身故/残疾10万,预防接种意外医疗0.5万元,可以说是针对孩子的一项特定保障了。

适合成人投保的意外险:【顶梁柱成人综合意外险2.0版】、【泰康e顺综合意外险】、【阳光综合意外险】和【昆仑金刚保长期意外险】

这四款产品基本保障都不错,不过侧重点不同:

【顶梁柱成人综合意外险2.0版】除了意外身故/伤残和意外医疗之外,对于航班、火车、轮船等交通意外还提供10万-50万的保障,保障范围更广、力度更强,尤其适合家庭顶梁柱购买。

【泰康e顺综合意外】最高可以买到40万,而且意外医疗有3万元的额度,适合较高保额需求的人群购买。

【阳光综合意外险】最高投保年龄可至65周岁,年龄较大老人群体也可以投保。

与三者不同,【昆仑金刚保长期意外险】是一款长期意外险,可选择保至终身,且保额最高可以买到150万,而且猝死有50%的保额赔付,有高保额需求,在意猝死风险并且希望长期都有意外保障的朋友,可以考虑。

写在最后

我们在选购意外险种类的时候,最主要看自己的保障需求。在选购了综合意外险的基础上,大家可以根据生活规划,购置航意险、交通意外险和旅游意外险作为补充,加强短期重点保障。

如果消费者常年往境外出差,经常需要搭乘飞机,可以为自己购置一年期的航空意外险,避免每次搭乘飞机都需要购买航空意外险的麻烦。

如果消费者经常在国内出差,需要搭乘多种多样的公共交通工具,可以为自己购置交通意外险,保障到所有出行方式。

如果消费者要旅游,则要根据目的地选择意外险的种类。比如消费者需要前往比较危险的地区进行高风险运动,可以为自己购置高危运动意外险;

总之,意外险最合适的购买时间就是现在,千万别等意外来临之后再后悔自己没有提前做好保障,那时一切都晚了。

我为什么不推荐购买返还型重疾险

其实,返还保费的实质就是保险公司将你多交的保费拿去投资,等到约定时间之后将本金和一部分利润返还给你,这个就是所谓的“羊毛出在羊身上”。而你为了这个返还失去的是在这些年里面自由支配这些资金的权利,也就是资金的机会成本。

保险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保额,每个家庭的保险预算都是有限的,如果因为追求返还而导致保额降低,就更加得不偿失。

返还型重疾险为什么不划算?

返还型的重疾身故返还保额,消费型的保费不返还。假设30岁男,投保50万保额,消费型重疾,20年缴费,保至70周岁,每年缴费4550,保终身的消费型重疾每年缴费7650。

与返还型保终生的重疾保费12000相比,分别相差7450和4350,这些差额的钱假设用4%的收益计算,分期投入投20年后,再复利到80岁,收益有多少呢?

还是一样的先用年金终值系数再用复利终值系数计算。得到的结果是定期消费型重疾比返还型所多缴的保费按4%收益能得到的终值是:719548。

终身消费型重疾多缴的保费能得到的终值420139,这个收益还需要减去所交的消费型的保费,因为这是我们为得到保障所付出的不能返还的成本,一共是分别结余约62万和26万,前者比返还型身故返还的保额多20%,后者比保额少50%。

当然,这种投资收益只是一种假设,需要满足几个条件:

1、在30岁到80岁期间这50年内,我们必须要保证在前20年强制的投入,然后在第21年到第80年这笔钱一直雷打不动的去进行无风险投资。

2、保证未来利率和国债收益不低于目前的水平。

买定期的保70岁的消费型重疾,看上去是最划算的,可是也不是完美的,这种重疾也有弊端,消费型的保障相对来说比较窄,责任覆盖面比较少,保障的病种和形态比较少(当然也有较全的,所以如果买的话一定要看清条款)。当然重疾并不是赔付越多越好,但是两次是至少要有的保障,这是为了预防第一次重疾发生后二次重疾发生概率高的风险,因为发生过重疾再想买重疾产品,不好意思,哪个都买不了。

70岁以后依然是重疾高发阶段,如果仅仅只购买了一种定期重疾,到了70岁后保障结束了想再去购买重疾险,已是不可能。

所以消费型重疾适用于和返还型重疾搭配升高保额降低保费,或者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在经济不够宽裕的过渡期的一种保障。

返还型重疾的身故返可以作为一种遗产的传承,不管多少,对于没有太多理财方法和概念的人来说,存了比花了要好。

返还型保险能够返本是否更好一些?

很多人认为返还型保险更划算,因为如果保障期间内没有发生保险事故,买消费型保险就是打了水漂,而返还型保险至少还可以保本,这样其实是混淆了保险的保障功能和投资功能的主次。
购买保险首先要看的是保障范围和保额,保障范围要根据自身风险尽可能大、保额一定要保证高。一般保额越高,保费也会越高。对于家庭收入不高、预算不够的家庭来说,消费型保险高保额低费率的优点刚好能满足投保人需求。但是如果家庭收入较多、高保费无压力,那么购买返还型保险也没有什么问题。

消费型和返还型保险哪种更好?

“有病赔钱,无病返还”这八个字,就像一个魔咒,吸引着消费者前仆后继,也让返还型重疾险在国内流行了这么多年。事实上,即使是现在,返还型保险的热度也并不低。

大部分懂保险的人,其实一般都是不太推荐买返还型重疾险的。

这里不推荐购买返还型保险,并不是否定返还型保险。只是在选择返还型保险时,很容易陷入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只看中返钱,不关心保障

其实很大一部分购买返还型保险的人,都只是看中了它能返钱,对于产品的保障到底如何,可能根本不太了解,这完全就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而且市面上的返还型保险产品保障差异又极大,很容易导致买错保险。万一因为买错保险,导致在出险后得不到理赔,那简直就是得不偿失。

误区二:到期返还,才能发挥理财功能

保险确实是一种很好的理财工具,但是像重疾险这类保障型的保险,主要通过转移风险的形式来进行理财的。比如说,一个人得了癌症,需要50万医疗费。如果他买了重疾险,那么这50万就由保险公司来负担,转移了大病对这个家庭可能会造成的经济打击。用每年几千元的保费撬起几十万的保障,才是重疾险最本质的理财手段。

也就是说,买保险本身就是一种理财,不管是返还还是不返还,在保障期间内保险都提供了风险保障,所以已经达到了理财的目的。

误区三:消费型不返还,不赔太亏

很多人不喜欢消费型保险,是因为觉得“保险不赔就亏了”。但是我们很久之前就跟大家说过,不出险意味着自己或者家人没有生大病,平安健康才是最好的,又怎么会亏呢?

消费型重疾险现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因为它真的性价比超高!选择同等保额,消费型重疾险的保费可能会便宜一半都不止,保险杠杆更高,也让更多收入不高的家庭有机会完善保障。

当然,不推荐大家买返还型的保险,也并不是完全反对。返还型保险中也有不少好的产品,只是在选择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保障需求和预算,而不要一味地关注返还功能。

哪些人群可以考虑购买返还型保险?

1. 家庭经济条件良好,有充足的保费预算。根据双十原则,一般全家人的保费预算最好是不要超过年收入的10%,而保额最好是能达到年收入的10倍以上。而返还型保险的保费真的比消费型保险要贵得多,有充足的预算可以说是购买返还型保险的基本条件。

2. 投保年龄与返还的时间最好不要相隔太久。简单点说,小孩子就不太适合买返还型保险。比如0岁投保,70岁才返还,半个多世纪都快过去了,这个返还还有意义么?而如果是40多岁才投保,到65岁返还或者70岁返还,则还能为养老提供部分支持。

总的来说,保险也是一种商品,而选择买何种商品都是每个人自由,大家在选择产品时,也不一定要纠结自己购买的到底是消费型还是返还型,首先还是要优先以保障为主,结合自身的需求和经济能力,尽量让自己拥有更高和更完善的保障。

在这里,梧桐树保险网为大家推荐一款2019年新推出的超高性价比、保障超全面的——桐心守护重大疾病保险,无论是在保障还是保费方面,它在同类型产品中都几乎做到了极致,跟2019年新推出的其他产品相比,可以说是鹤立鸡群!

2019年六款新品重疾险对比

看上去差别不大,但如果从细节设计上观察,可以说是火药味十足。

1. 桐心守护前十年重疾保额增幅50%,不单独限制投保及出险年龄

重疾保额加保也是几款重疾险新产品的特色之一,但经过横向对比之后不难发现,前10年重疾保额额外赔付最低的仅20%,再高一点的可能达到35%,看起来35%的比例在同类重疾险中算是比较良心的了。

唯独桐心守护重大疾病保险的额外赔付比例达到了50%,在现有的几款产品中一骑绝尘。人生中黄金阶段的10年,有了这款重疾险就有了更足的底气!

另外,桐心守护重大疾病保险150%保额赔付保障最高可持续至65周岁,无论何时投保,保障都会完整覆盖保单生效后的10年时间。而其它一些包含该项保障的重疾险产品要求在规定年龄之前初次确诊,才可享受额外赔付,规定的年龄通常低于50周岁。

1. 桐心守护99+1种疾病赔付,真正覆盖“癌症”+“非癌症”保障

单次赔付的重疾险,往往很难真正做到兼顾癌症与其它重大疾病。

这类重疾险如果首次出险为恶性肿瘤,理赔后就只剩下恶性肿瘤的二次保障,一下失去了癌症以外的几十上百种重大疾病的保障,想想是不是觉得有点亏?

与其它多次赔付的产品相比,桐心守护重大疾病保险的恶性肿瘤单独一组,剩余99种重大疾病一组,赔付了恶性肿瘤不影响其他99种重疾的赔付,而其他重疾赔付之后,也不影响恶性肿瘤的赔付,真正实现“癌症”+“非癌症”全面覆盖。

首次理赔非癌症重疾:后续提供两次癌症保障,充分应对癌症风险,减轻患癌造成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

首次理赔癌症:剩余99种重疾仍有保障,如3年后癌症持续、复发、转移或新发可再次理赔,全面兼顾。

1. 桐心守护轻症、中症赔付后现金价值不变

现金价值,就是保单所具有的价值,与退保时可以拿回多少钱息息相关。

某重疾险产品在条款中明确规定:“若本公司已按本合同的约定给付过保险金,本合同保险单的现金价值将根据保险金已给付情况相应减少。”如果被保险人出险,保险公司赔付过保险金,最后拿到手的现金价值会相应扣除一部分。

这里就必须要夸一夸桐心守护重大疾病保险的一个隐藏福利——如果被保险人罹患轻症或者中症并获得赔付,保单现金价值不受影响。也就是说,倘若后期退保,即使轻症及中症发生过理赔,仍可以按照现金价值表领取相应的金额,不会减少,消费者利益得到了充分维护。

返还型保险要不要买

返还型保险也分很多种,不知道你选的是哪款。另外买保险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情况做好保险规划

买健康险是买消费型的还是买返还型的

返还型保险有利长期保障

返还型产品可以返还保费或者保额,而消费型产品可以以小博大,真正发挥保险保障的杠杆作用。对消费者来说,两者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在宫本伟看来,返还型保险兼顾储蓄保本和风险保障两种作用,保险期长,且可以补充养老用,但是费用较高,适合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购买。“与返还型保险相比,消费型保险以低保费获取高保障,一般为定期保险,利于灵活调整。但其缺点在于保费不能返还。”宫本伟分析说。

董金莉认为,消费型保险适合保险意识好、投资多元化、并能保证储蓄的年轻人或保费投入有限的人购买,而对于无良好投资能力、经济条件较好的35岁以上人群,购买返还型保险是个不错的选择。

相关数据显示,一般在35岁后,消费型险种在保费方面的低价优势已不再明显,而过了40岁,消费型重疾险的保费更是大幅增加,此时再投保消费型重疾险成本过高。因此,专家建议,可以消费型和返还型险种相搭配,根据自身的需求合理安排保障计划。

纯消费型保险仍匮乏

“尽管返还型保险长期来看更划算,但是消费型保险对于20至35岁的年轻人来说有着较大的吸引力。”宫本伟说。

在平安人寿资深代理人彭建伟看来,投保返还型保险相当于“买”,而选择消费型保险则好比“租”。对于经济实力不足的年轻人来说,选择“租用”消费型保险,可以以较少的保费获得较高的保障。

不过,目前市场上真正的消费型健康险并不多见。记者咨询了几家知名保险公司,都没有找到让人满意的险种。明亚保险经纪的专家告诉记者,之所以返还型保险卖得较多而消费型保险卖得少,消费型主险产品匮乏也是原因之一。

明亚保险经纪的专家认为,不管是消费型还是返还型,投保人首先要弄清自己需要哪些保障,然后确定自己的保险额度,弄明白业务员推荐的产品能否满足自己的需求,“建议找保险专业人士如保险经纪人咨询,可以站在客户的角度,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帮助客户从不同公司挑选出最适合客户的、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