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工作效率,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有人问数学工作效率公式题目怎么写,还有人想问工作效率的公式是什么,这到底是咋回事?实际上电动机的工作效率如何计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作效率的计算公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工作效率的计算公式
1.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2.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3.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谢谢观看!)
1、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2、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3、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公共部门的效率包括两方面:一是生产效率,它指生产或者提供服务的平均成本;二是配置效率它指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能够满足利害关系人的不同偏好。
提高方法
1、不浪费时间——积极的做事,不要消极怠工。这一点基本属于时间管理的范畴,时间管理的概念很多,如GTD等。
2、把时间用来干正确的事情——保证自己所做的事情确实能够帮助自己完成目标。
3、从管理学的角度而言,提高效率的途径在于资源的有序分配。通过设立标准流程、操作规程、分工协作等规范化体系,以实现管理系统的良性运作。
工作效率的重要意义:
1、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增加二者利益。即有利于单位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加活力;有利于工作人员个人实现多劳多得,增加收入。
2、提高工作效率以后,就有可能缩短工作时间,从而有更多的时间让员工自行支配,去从事学习、娱乐、旅游、社交和休息。
3、提高工作效率以后,可以克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浪费时间的现象。
4、提高工作效率之后,在优化劳动组合中,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工作日规定
1、每一周的法定工作日为:5天
2、全年的法定工休日为:104天(12个月所有的周六和周日);
3、全年的法定节假日为:11天
(元旦1天、春节3天、清明节1天、五一劳动节1天、端午节1天、中秋节1天、国庆节3天);
4、一年的法定工作日为:365天/年-104天/年法定工休日-11天/年法定节假日=250天;
5、每一个季度的法定工作日为:250天/年法定工作日÷4个季度=62.50天;
6、每一个月法定工作日为:250天/年法定工作日÷12个月=20.83天。
求工作效率提高百分之几怎么算
工作效率提高百分比计算公式:(现工效-原工效)/原工效×100%。
例如:小明原来搬运一批货物需要10小时完成工作,现在8小时就把货物搬完了。
计算小明工作效率提高百分百步骤如下:
设小明的工作总量为1 ,则工作效率分别为:原功效为1/10、现功效为1/8。
那么小明的工作效率提高了(1/8-1/10)。
小明工作效率提高百分比为(1/8-1/10)/(1/10)×100%=1/4=25%。
工作效率提高方法:
1、保持最佳的工作激情。
2、选择正确的工作方向。工作方向就是工作目标或工作目的。
3、选择最好的工作方法。找到最好的方法就能节约不必要的时间的浪费。
4、工具的选择和使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择好的工具能使得事半功倍。
5、懂得劳逸结合。无论学习还是工作,劳逸结合是很重要的,它能使人事半功倍。如果为工作操劳过度,影响的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也会伴随工作效率的降低。
个人的工作效率怎么计算?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的公式是什么?
用1除以完成这项工作的天数=工作效率
如:甲独自完成加工零件共需10天,工作效率则是1/10=十分之一
就是这个公式,嘿嘿!
工作效率问题公式是什么
一、工作效率定义:
工作效率,一般指工作产出与投入之比,通俗地讲就是在进行某任务时,取得的成绩与所用时间、精力、金钱等的比值。产出大于投入,就是正效率;产出小于投入,就是负效率。工作效率是评定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求正效率值不断增大。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如何,很大程度上看工作效率的高低。
二、工作效率问题公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由此可推: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成正比.
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成反比.
工作时间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总量成正比!
三、提高工作效率的意义
1、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增加二者利益。即有利于单位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加活力;有利于工作人员个人实现多劳多得,增加收入。
2、提高工作效率以后,就有可能缩短工作时间,从而有更多的时间让员工自行支配,去从事学习、娱乐、旅游、社交和休息。
3、提高工作效率以后,可以克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浪费时间的现象。
4、提高工作效率之后,在优化劳动组合中,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电动机工作效率的公式有哪些?
η=P÷P1×100%
η=P/(√3*U*I*COSφ)
η=P÷P1×100%,P---电动机输出功率(即额定功率),P1---电动机输入功率。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效率:η=P/(√3*U*I*COSφ),P—是电动机轴输出功率,U—是电动机电源输入的线电压,I—是电动机电源输入的线电流,COSφ—是电动机的功率因数。
调速电动机除可分为有级恒速电动机、无级恒速电动机、有级变速电动机和无级变速电动机外,还可分为电磁调速电动机、直流调速电动机、PWM变频调速电动机和开关磁阻调速电动机。
异步电动机的转子转速总是略低于旋转磁场的同步转速。同步电动机的转子转速与负载大小无关而始终保持为同步转速。
在电网容量和负载两方面都允许全压直接起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全压直接起动。优点是操纵控制方便,维护简单,而且比较经济。主要用于小功率电动机的起动,从节约电能的角度考虑,大于11kw 的电动机不宜用此方法。
在转子极数固定情况下,改变定子旋转磁场的频率就可以改变转子的转速。直流无刷电机即是将同步电机加上电子式控制(驱动器),控制定子旋转磁场的频率并将电机转子的转速回授至控制中心反复校正,以期达到接近直流电机特性的方式。
导体受力的方向用左手定则确定。这一对电磁力形成了作用于电枢一个力矩,这个力矩在旋转电机里称为电磁转矩,转矩的方向是逆时针方向,企图使电枢逆时针方向转动。如果此电磁转矩能够克服电枢上的阻转矩(例如由摩擦引起的阻转矩以及其它负载转矩),电枢就能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起来。
电动机工作效率如何计算
电机效率计算公式:η=(P2/P1)/100%。
电动机输出功率 P2 与电动机输入功率 P1 之比的百分数,叫做电动机的效率。用字母“η”表示。即:η = ( P2/P1 )× 100%
一般电动机平均效率87%,国际先进水平为92%。
用途应用
各种电动机中应用最广的是交流异步电动机(又称感应电动机)。它使用方便、运行可靠、价格低廉、结构牢固,但功率因数较低,调速也较困难。大容量低转速的动力机常用同步电动机(见同步电机)。同步电动机不但功率因数高,而且其转速与负载大小无关,只决定于电网频率。工作较稳定。在要求宽范围调速的场合多用直流电动机。
但它有换向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维护困难,不适于恶劣环境。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电动机的调速技术渐趋成熟,设备价格日益降低,已开始得到应用。电动机在规定工作制式(连续式、短时运行制、断续周期运行制)下所能承担而不至引起电机过热的最大输出机械功率称为它的额定功率,使用时需注意铭牌上的规定。
电动机运行时需注意使其负载的特性与电机的特性相匹配,避免出现飞车或停转。电动机能提供的功率范围很大,从毫瓦级到万千瓦级。电动机的使用和控制非常方便,具有自起动、加速、制动、反转、掣住等能力。一般电动机调速时其输出功率会随转速而变化。
工作效率的公式?
解答: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已知运输带工作拉力,速度和卷筒直径,如何计算转速,输入功率,输入转矩,传动比,效率
举个例子说明:
按已知的工作要求条件,选用Y型的全封闭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确定电动机:
P=Pw/η=1450*1.55/1000*0.96=2247.5/960=2.3411kw
电动机工作机间总效率:
η总=η带*η轴承*η齿轮*η联轴器η带=0.96~0.98 η轴承=0.98~0.99 η齿轮=0.96~0.99 η联轴器=0.99
∴η总=0.912
电动机功率:
Pd=Pw/η总=2.3411/0.912=2.56kw
确定电动机的转速:
I总=n电动机/n滚筒 n1=n电动机/I 带 n2=n1/i齿轮
I总=i带*i齿轮 i带=(2~4) i齿轮=(3~5)=(6~20)
Nw=60*1000v/π*D=60*1000*1.55/π*250=118.47r/min
Nd=i*nw=(6~20)*118.47=(710.8~2369.4)∴应该选750r/min 1000r/min
1500r/min ∴型号有Y132S-6 Y100L2-4 Y132M-8
电动机型号 额定功率 电动机转速 总传动比 带 齿轮
1 Y132S-6 3 1000 960 8.10 2.7 3
2 Y100L2-4 3 1500 1420 11.98 3.46 3.4
3 Y132M-8 3 750 710 5.99 2.45 2.44
传动比;i=nm/nw=960/118.47=8.1 i带=√8.10=2.7 i齿轮=8.10/2.7=3
所以选择型号为:Y132S-6
计算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
各轴转速:n1=nm/io=960/27=355.55r/min
n2=n1/i1=355.55/3=118.51r/minNw=n2=118.51r/min
I轴: P1=Pd*ηo1=2.6*0.96=2.496Kw P2=P1*η12=2.496*0.99*0.97=2.40Kw
P3=P2*η=2.4*0.99*0.97=2.30Kw
各轴输入转矩: Td=9550*(Pd/nm)=9550*(2.6/960)=25.86N.M
I轴: T1=Td*io*ηo1=25.86*2.7*0.96=67.04
Ⅱ轴: TⅡ=T1*i齿数*η齿数*η轴承=67.04*3*0.99*0.97=193.13
卷筒轴: T=TⅡ*η2*η4=193.13*0.99*0.97=185.47
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电动机轴 I轴 Ⅱ轴 卷筒轴
转速N 960 355.55 118.51 118.51
输入功率 2.6 2.496 2.40 2.30
输入转矩 25.86 67.04 193.13 185.47
传动比 2.7 3 1
效率 0.96 0.96 0.96
传动比的计算:
传动比=使用扭矩÷9550÷电机功率×电机功率输入转数÷使用系数
传动比=主动轮转速除以从动轮转速的值=它们分度圆直径比值的倒数。即:i=n1/n2=D2/D1
i=n1/n2=z2/z1(齿轮的)
对于多级齿轮传动:
每两轴之间的传动比按照上面的公式计算。
从第一轴到第n轴的总传动比等于各级传动比之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