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文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壮士暮年心不死

  • 杂文
  • 2021-09-27

谈论到志在千里,大家应该都知道,有朋友问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意思,当然了,还有朋友想问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到底是咋回事?事实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壮士暮年心不死,希望能帮到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壮士暮年心不死

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诗中 “ 老骥伏枥 ” 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而 “ 老骥 ” 以下四句,语气转为激昂,笔挟风雷,使这位 “ 时露霸气 ” 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

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临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时代重兵在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这首诗始于人生哲理的感叹,继发壮怀激烈的高唱,复而回到哲理的思辨

出自《龟》,为东汉文学家、政治家创作的一首四言乐,此诗是组诗《夏门行》的第四篇。

《龟虽寿》全诗诗情与哲理交融,构思新巧,语言清峻刚健,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全诗如下: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如下:

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注释

该于建安十二年(207),这时曹操五十三岁。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这首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章。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此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

扩展资料:

紧承上意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壮心不已”表达了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表现出一种深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盈,是满的意思,可以引申为寿;缩,是专职的意思,可以引申为夭。

这就是说,人的寿命的或长或短,不完全出于天定,只要调养有方,是可以保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壮士暮年心不死!半生英雄,用武无地。怀才不遇最堪悲!请问这首诗讲的是什么生

这首为曹操写的《龟虽寿》,运用了借喻,有腾蛇,神龟,但这句借老马来比喻自己虽老但志向依旧远大,希望对你有帮助^_^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壮士暮年心不死。半生英雄用武无地怀才不遇最堪悲?猜一生肖

马,老骥伏枥说的是吗,怀才不遇是指伯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什么意思

年老的千里然伏在马槽旁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的人士即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曹操写的《龟虽寿》的两句话,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壮心不已”表达了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

原文: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建安十年(205),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曹操为摆脱被动局面,采用了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207)夏率师北征,五月至七月皆无果,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经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

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曹操写了《步出夏门行》这一组诗。此篇为组诗的第四首,写作时间比《观沧海》稍晚,大约在公元207年末或208年初,即在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回首起自己的人生路程,无限感慨而有此篇。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壮士暮年心不死!半生英雄、用武无地。怀才不遇最堪悲。 指的是什么 , 哪个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说的是马到了老了趴在马槽里 眼里仍有年纪时的志气

读到成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壮士暮年,壮心不已,”我想到了苏轼写下的词( )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壮士暮年心不死!半生英雄,用武无地,怀长不遇最堪悲!这首诗说的是什么生肖,求解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是曹操的诗句,“骥”就是良马。

猜生肖,当是“马”。

谁有古代名人言志或明志的诗词?

1,老骥伏枥,志在;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东汉《龟虽寿》

白话文释义:年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自春秋《孟子·滕文公下》

白话文释义: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威武时不能做理亏的事。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

白话文释义: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4,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代于谦《石灰吟》

白话文释义:(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5,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代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白话文释义: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表达诗人爱国情怀的诗有哪些

1.(宋)《示儿》

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九州同。

王师中原日,家祭无忘告。

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当 江山同一中原的时候,祭祖的时候不要忘记了告诉我一声。

2. 陆游(宋)《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

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镶嵌着黄金和白玉镶嵌的刀,在夜间发出耀眼的光芒,透过门窗。大丈夫到了五十岁了,还没有建功立业,只能拿着刀独自面对这四面八方。在京城结交的朋友,都是意气相投,生死相交。

对于死去后无法在史书里流传千年,我感到很羞耻,但是我始终有着雄心壮志,想着消灭胡虏来报答天子。现在来到汉水边从军,对着参差耸立的终南山。啊,楚国虽然被秦国蚕食,但即使剩下三户人家,也能把秦国消灭。难道我泱泱大国,就没有人能把敌人赶出边关。

3.辛弃疾 宋《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醉里挑着灯去看剑,梦里听到一片的号角声,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乐队演奏北疆歌曲,这是秋天的时候在阅兵。战马像的卢马一样快如闪电,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收复失去的国土,解决君王的统一祖国的大事,生前死后都赢得了一片赞誉。

4.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炎正 (宋)《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可惜想着报效祖国却没有门路,为此愁白了一头的白发。

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宋)《满江红》

千万不要浪费时间,要抓紧时间奋发图强,别等到老了,那就是只剩下满腔的悲伤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