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 >

月是故乡明的前一句是什么

  • 美文
  • 2021-09-23

月是故乡明的前一句是什么

“月是故乡明”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原句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该句子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释义: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出处:月夜忆舍弟

唐代: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白话文: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今日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当微凉的秋风吹过

散落了一地晶莹

“白露”节气

悄然而至

清风、明月、桂花香

秋日的序曲

已经奏响

据《中国天文日历》显示

今天(9月8日)6时17分

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

“白露”

“水土湿气凝而为露,

秋属金,金色白,

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白露之“白”

既象征着秋日

亦兼指露水之色

白色之素

亦如这秋高气爽的季节

开阔、清澈、凉爽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

“白露”的到来

意味着天气一天天变凉了

记得提醒你关心的人

天凉了

多添件衣裳

白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

秋意渐浓

鸿雁自北方飞至南国

长途迁徙

只为温暖过冬

二候玄鸟归

玄鸟是燕子的别称

燕子本是南方的一种小鸟

春暖花开之时迁往北方

初秋时节回归南乡

三候群鸟养羞

“羞”是“馐”的本字

天气由热转凉

百鸟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

以备过冬

白露·食俗

白露茶

“白露”前后采的茶

经过了春日的滋养

耐过了夏日的酷暑

褪去了春茶的苦和夏茶的涩

更加甘醇浓厚、清香馥郁

乃是茶中之上品

鳗鱼

“白露鳗鲡霜降蟹”

“白露”时节的鳗鱼最是肥美

其口感鲜嫩,入口回甘

是品尝的最佳时节

此时苏州人喜食“鳗鱼熬萝卜”

鳗鱼营养丰富

白萝卜消谷和中

二者相配

可谓相得益彰

龙眼

福州人有食龙眼的习俗

龙眼果肉鲜甜、剔透

光看样貌就暗合白露之“白”

“白露”时节的龙眼

个大味甜、口感极好

剥壳后浸泡在稀粥或米汤之内

养血安神又不宜上火

“十样白”

温州一带有吃“十样白”的民俗

所谓“十样白”

是将白芍、白芨、白莲子、白山药等

十样名字带“白”的中药材煲汤

主料则选择猪蹄、乌骨鸡之类的滋补之物

既具时令特色

又能滋养身体

白露·出游

“飒飒秋风至,袅袅炊烟香。”

“白露”节气

微凉的秋风吹来了秋季最美的颜色

四处金黄斑驳

是出游赏景的好时节

天高云淡

秋色最美

不过早晚温差较大

出门赏景可别忘记增减衣服哦

白露·诗词

玉阶怨

作者: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初秋时节

清晨的露水浸润了月下的玉阶

罗袜沾湿,生出凉意

水晶帘动、月色如许

这是“白露”时节独有的情韵

白露

作者: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白露”的清晨

诗人纵马于江堤之上

感受秋高气爽的怡然情致

“白露”

只听名字

便能感受到一片澄澈的意境

这样的时节

愿你常有雨露洗尽心尘

把日子过成舒卷自如的一朵云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白露”过后

中秋将至

虽说是可以“千里共婵娟”

但或许只有故乡的月最明

你有多久没有回家了

家中的至亲

正盼着离乡的游子早日归来

如果你有空

记得回家看看

岁月静好

正如初秋的晚风

丝丝潜入你我的心田

秋意渐浓

愿你心中有温柔

眼中有星光

把日子过成你喜爱的模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