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孕育 >

产后盆底肌力差最佳恢复时间

  • 孕育
  • 2021-09-24

产后盆底肌力差最佳恢复时间 千万不要错过最佳复原时间

产后盆底肌修复得及时,错过“黄金时间”难恢复,顺产剖宫产一样。女性的骨盆具有活动性的特征,天生是为生育宝宝而准备的,她们的腰围尺寸在某种程度上受到骨盆形状的影响,因此,宝妈们在产后腰变粗,是受到生完宝宝后骨盆变得比较松弛的影响。

并且,如果产后骨盆出现扩张或歪斜,也容易影响内脏的功能和血液循环,造成下半身囤积脂肪,腰也会变粗。

造成骨盆松弛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在孕期的时候,由于身体分泌一种叫耻骨松弛剂的激素,它主要是用于骨盆耻骨联合,逐渐疏松骨质,有助于分娩时骨缝的顺利打开,这也是医生强调孕妇或产妇补钙的原因。

其次,分娩时,准妈们都知道,为了让胎儿顺利通过产道,产妇会用尽全身的力气与宝宝一起努力,由于用力过猛,会促使骨盆关节进一步分开,但可能会肌肉、韧带的损伤,关节也会松弛,甚至出现扭转、牵拉,导致骨盆变形。

最后,现在经济条件较好,物质条件较丰富,女性朋友与过去的相比,劳动量较少,同时发达的交通工具造成步行的频率较低,导致产妇的韧带及下半身骨盆周的肌肉,得不到充分的拉伸和锻炼。从某种程度上讲,使女性朋友在怀孕期间,骨盆变得松弛,再加上产后放任不管,不做运动修复,平时生活细节也不注意,久坐不动等,都会导致骨盆变大,身材走样。

骨盆变形不仅影响身材,还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如尿道、G门、Y道收不紧,较经常腰疼,耻骨联合分离等,甚至无法正常走路。准妈们在做骨盆修复前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打一下喷嚏或者大笑都会漏N。是吧。影响了妈妈们的正常生活。

有些剖腹产的准妈认为,只有顺产、自然分娩,骨盆才会松弛,而剖腹产不经过大力张开过程,无需做骨盆底肌恢复。实际上,这种观念是有误的。由于骨盆底肌经过长达10个月的时间,处于重负荷状态,也会导致盆底肌肉功能的受损和减弱,再加上上文提到的耻骨松弛剂激素的影响,剖腹产妈妈也需要做盆底肌恢复。

剖腹产后盆底肌修复的最佳黄金时间错过了就很难恢复,如何恢复?

一般来说,在产后,最初一段时间骨盆底肌、子宫、膀胱会下垂一段时间,如需恢复到孕前状态,一般需要42天左右,因此,准妈骨盆恢复最佳时间是产后42天开始,一年内效果最佳。

1)、营养先行,端正骨盆

补钙是准妈产后能尽快恢复的方法之一。宝妈在饮食中多吃一些高钙或有利于钙吸收的食品。

相关数据表明:含高钙奶制品—牛奶,每250克的牛奶就含有300毫克的钙;

海产品—海带、虾皮,每100克水发海带含钙量为241毫克,虾皮更高,每克虾皮含991毫克钙。

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并且有利于钙吸收的鸡肉也是有助于产后恢复的佳品。

南方有些地方坐月子是“一天一只鸡”,鸡肉含有高量的蛋白质,鸡肉中的适量蛋白质、氨基酸与钙结合,有利于钙的吸收。

当然,动物骨头,蔬菜也含有不同程度的钙质,准妈在产后饮食过程中,多吃高钙食品,同时注意营养均衡,多种类食品的摄入,有助于骨盆底肌尽快恢复。

2)、带矫正带,注意生活细节

骨盆矫正带是一种矫正骨盆的物理方法,具有产后恢复骨分底肌的作用,有助于准妈快速恢复骨盆和身材。需要坚持每天带8个小时为宜,但夜间休息需要解下来,同时矫正带讲究的是坚持,再坚持,切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影响恢复的效果。

同时生活中注意一些动作细节,坐时挺直上半身,并拢双腿,让身体重心均匀分布在两腿上,少跷或不跷二郎腿,以免骨盆和髋关节受压,时间一长,骨盆容易歪斜或底盆肌劳损,不利于产后的恢复。

3)、安全运动,收紧骨盆

准妈在日常生活中,可利用短暂的闲暇时间,进行一些简单的恢复运动,如利用坐在底座较稳的瑜伽球上,张开双臂,身体进行上弹下陷的运动,达到活动的目的,时间约5-10分钟,有利于活动骨盆,促进骨盆收紧以及骨盆底肌尽快恢复弹性。

也可以简单的钟摆式运动身体:准妈站直身体,双手叉腰,保持上半身挺直不动,然后将骨盆往左或往右轮流向外推,像挂钟的钟摆一样,左右摇晃,进行轻慢活动,每次5-10次为宜,有助于歪斜的骨盆回到中央。

Tips:如果准妈身体不会舒服,伸展运动感到疼痛或睡眠不足、空腹等,需暂停骨盆修复运动,并且减少上下楼梯或走斜坡路,以慢走平路为宜,以免加重骨盆损伤。

最全产后恢复时间表,你做对了吗?

怀孕生产对妈妈身体的改变非常大,生完孩子后也是新手妈妈身体最脆弱的时候,一定要清晰的掌握产后恢复的不同时间,及时应对,才能做一个健康快乐的满分妈妈。

今天就跟有怀孕计划或者在孕的宝妈分享这份产后恢复时间表。

产后2小时

产后2小时虽然宝妈身体还很虚弱,但从这个时刻产后康复就要开始了。

此时医生可能会让孕妈用力的按压肚子附近的一个位置,千万不要因为疼痛而敷衍医生。此时大力按压或揉腹部,可以尽快帮助子宫复旧。

有母乳喂养计划的宝妈应在此时尽快开奶,此时母乳营养极其高,对于新生儿的健康很重要。同时,通过新生儿的吸吮也可以刺激产后妈妈子宫收缩,帮助产后妈妈身体恢复。

产后4小时

分娩时,宝宝下降会压迫宝妈的膀胱、尿道,导致产后感觉不到尿意或者排尿困难,此时应尽量尝试排尿,因为膀胱过度充盈会影响子宫收缩,可以尝试多喝水,尽快排尿。

4小时后,宝妈可以坐起来或适量走动,来帮助排尿,避免发生尿潴留,导致产后出血。

产后1-42天

这段时间宝妈容易出现乳房堵塞的问题,此时要及时催乳,进行乳房疏通,警惕乳腺炎的发生。一般表现为乳房周围有硬块、宝宝吸完后好像还有很多奶、刺痛或轻微痛感、奶汁流出不顺畅等……

产后42天也是耻骨分离恢复、肌肉酸痛、腰背痛、肩颈痛的最佳恢复期,可以通过呼吸训练和一些轻柔的活动,包括关节活动、肩背活动来激活身体。同时饮食方面要注意荤素搭配,每日保证水果蔬菜的摄入,以高蛋白饮食为主。

产后42天后

42天后,宝妈们需要去医院接受专业产后检查,根据自身的情况安排恢复计划。

1、盆底肌康复

因为妊娠期和生产对盆底带来的压力,新手妈妈的盆底肌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损伤。不重视盆底恢复可能会给新手妈妈带来漏尿、便秘、盆底疾病的困扰,随着年龄的增加,生产时带来的盆底损伤也会越来越严重。

盆底肌康复一般分为被动治疗和主动修复。

被动治疗是指医院通过次磁刺激和电刺激治疗,被动治疗虽有效但强度远远不够,需要宝妈进行自主锻炼,也就是主动修复。

主动修复主要是通过一些盆底保健操:凯格尔运动及其变式来完成,凯格尔运动是经过临床认可的盆底锻炼动作,需要宝妈有计划的坚持下去,方能看见效果。

2、腹直肌分离复位

腹直肌分离是指孕期肚子持续增大,腹壁肌肉失去弹性发生分离。腹直肌分离不仅会带来产后大肚腩影响美观,还会带来腰酸背痛、腹内压不正常、盆底问题,需要产后妈妈格外注意。

3、控重减脂

孕期新手妈妈体重或多或少都有增加,其中一部分是用来为母乳做储备,另一部分则是多余的脂肪。产后妈妈如果体重增加过多,此时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摄入量来控制体重,避免出现产后体重滞留的问题。

正常体重妈妈每日保证2100~2300kcal热量摄入,超重妈妈适当减少摄入量,保证每日摄入量不低于1500kcal,搭配母乳喂养可以让体重更快的恢复到孕前状态。

运动方面,可以先从轻量级运动入手,随着身体的康复慢慢加入快走、慢跑、力量训练。

4、产后塑形

产后塑形不单单是帮助新手妈妈重塑曼妙身材,还帮助产后妈妈调整体态问题,避免长时间错误体态导致肌肉僵硬,影响健康。

产后塑形除了要通过控制饮食、适度锻炼外,还需要制定合理的塑形计划,增强局部肌肉力量,紧实松垮肌肤。

产后42天至产后半年是产后恢复的黄金期。

超过2年的妈妈身体恢复会越来越难,抓住黄金期,结合身体状态,尽早开始产后康复计划。

产后妈妈先别急着塑身!更重要的是恢复盆底肌

很多产妇在生完孩子之后,都计划着塑身和安排产后食谱,以便让自己快速恢复身材。其实,产后更为重要的,是盆底肌的恢复。

生完孩子后,很多产妇都会感到盆腔部有下坠感,很容易感到腰酸背痛,甚至咳嗽、打喷嚏时还会漏尿,虽然坚持做仰卧起坐,但肚子依然松松垮垮。

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今天和小汇一起了解一下吧!

盆底肌的功能

1、支持功能

盆底肌就像是一张“吊床”,承托并支持着盆腔脏器,一旦盆底肌受损,盆腔器官也会出现脱垂现象。

2、括约功能

主要表现在控尿和排便,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出现漏尿、尿失禁、粪失禁等情况;另外,分娩宝宝也和盆底肌息息相关,在分娩时我们的骨盆打开,盆底肌会变得松弛,利于胎儿分娩。

3、性功能

这个不用多说,影响女人性福的关键因素就是它,因为女性的性反应主要在于肛提肌和会阴部肌群。

盆底肌为什么会损伤

妊娠期间,子宫逐渐增大, 身体重心轴发生改变, 腹腔的压力把子宫向阴道的方向推, 因而对盆底产生压力,肌肉逐渐松弛,对盆底的慢性牵拉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

产后盆底肌恢复很重要

女性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骨盆底部的肌肉和韧带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损伤,因此很多人生完孩子后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阴道松弛、性交疼痛,尿频、尿失禁,严重的还有子宫脱垂……

无论顺产还是剖腹产,妊娠过程对女性盆底功能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自然分娩的产妇,损伤程度会更高一些,所以尽早介入康复非常重要,否则会影响日后的正常生活。

如果没做产后康复,

你可能面临着......

产后盆底康复的黄金期

分娩后42天应常规做一次盆底功能检查,如果出现了盆底肌肉松弛、阴道壁膨出、压力性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检查和康复治疗。

产后3个月内是进行盆底康复的最佳时机。年龄增大不但会增加治疗难度,子宫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也会越来越高。所以,重视盆底功能检查和及早进行盆底康复是每位妈妈明智的选择。

盆底康复技术有哪些

盆底肌肉训练

家庭功能康复器(如阴道哑铃)

生物反馈辅助的盆底肌肉训练

低频电刺激

膀胱训练(行为治疗)

中医方法(补气的中药、艾灸)

物理手法对骨骼、肌肉、脏器的调整

其中,盆底肌肉训练和家庭功能康复器使用方便,限制少,效果好,妈妈们可以自己在家进行盆底肌肉的锻炼。

下面介绍几个简单的盆底肌肉锻炼动作:

1收缩尿道、阴道、肛门旁的肌肉,就像憋尿时的肌肉运用,每次收缩5秒,放松10秒。无论是搭乘交通工具、办公操作计算机、站着、坐着,都能进行。

2将手掌贴在靠近臀部的地方,用力吸气,感觉到整个背部及下阴部肌肉收缩,再缓慢吐气。

3小便时,让阴部肌肉反复放松、收缩、放松、收缩……如此分数次解完。可锻炼阴道肌肉及尿道括约肌的弹性。

4在床上平躺,双膝往上弯曲,紧缩臀部及收缩尿道、阴道肌肉,同时牵动肛门,就像大便之后收缩肛门的肌肉运动,或是有便意想上厕所,但忍着憋住的感觉。维持收缩肛门的动作五到十秒钟再放松,每日至少反复做三十次以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