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玫瑰 >

一斤小麦出多少面粉

  • 玫瑰
  • 2021-05-07

小麦粉含有人体所需的许多微量元素,常吃对我们的身体非常好。早上如果吃上一个小麦粉做的馒头,再配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稀饭,一整天胃都暖暖的。那么你们了解一斤小麦能出多少面粉呢?

一斤小麦出多少面粉?

小麦的出粉率是百分之八十二。不同等级的面粉有不同的出粉率,全麦面粉最高,可以达到94%,也就是1千克小麦能打出940克面粉。普通的面粉出粉率一般在60-80%之间,出粉率越低的等级越高。出0.8斤的是80粉,出0.85斤的是85粉,精粉一般出0.7到0.75斤,饺子粉出0.6斤,全麦粉出0.92左右。

小麦粉的营养价值及功效作用

小麦面粉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铁、磷、钾、镁等矿物质,有养心益肾、健脾厚肠、除热止渴的功效。

小麦面粉作用:小麦味甘,性凉,入心、脾、肾经;养心,益肾,除热,止渴,主治脏躁、烦热、消渴、泄痢、痈肿、外伤出血及烫伤等。

小麦的医用食疗法

1、浮麦:主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治大人、小孩结核病虚热,妇女劳热。

2、面:主治补虚,长时间食用,使人肌肉结实,养肠胃,增强气力。它可以养气,补不足,有助于五脏。将它和水调服,可以治疗中暑、马病肺热。将它敷在痈疮伤处,可以散血止痛。

3、麦麸:主治瘟疫和热疮、汤火疮溃烂、跌伤折伤的瘀血,用醋和麦麸炒后,贴于患处即可。将它醋蒸后用来熨手脚风湿痹痛,寒湿脚气,交替使用直到出汗,效果都很好。将它研成末服用,能止虚汗。凡人身体疼痛及疮肿溃烂流脓,或者小孩夏季出痘疮,溃烂不能睡卧,都可以用夹褥盛麦麸缝合来垫铺,因麦麸性凉并且柔软,这的确是个好方法。

4、麦粉:主治补中,益气脉,和五脏,调经络。炒一碗麦粉和汤服下,能止痢疾。将麦粉和醋熬成膏状,能消一切痛肿、火汤伤。

小麦馒头的做法

食材:面粉、温水、酵母粉。

做法:

1、化开酵母,用温水将酵母粉化开。

2、开始投料将面粉倒入面盆,中间扒个坑。将化开的酵母粉连水一块倒入面中,然后将剩余的水也倒进去。

3、开始和面用手将面粉和水拌匀,然后用力将全部原料揉成均匀光滑的面团。

4、面团发酵面团发酵时盖好,防止发酵过程中面团表皮风干变硬。

5、揉面排气先将面板上撒些干面粉,手上也沾些干面粉,然后将面团从面盆取出放到面板上,然后下手用力揉压。

6、用刀切开面团,切断面看不到明显蜂窝状了就好了。

7、馒头成型面团揉好以后,用手将面团搓成手腕状粗细的长条,然后用刀均匀切开。

8、切完之后应迅速将每个馒头面团分开,如不分开两个相邻的馒头很快就会黏连。

9、醒面松弛搓好的馒头不能立即下锅蒸哦。要让馒头在常温下放一会,使面团松弛一下。

10、蒸馒头将醒好的馒头逐一放在蒸屉上,馒头在蒸的过程中会涨大,要就出一定的间隙。

11、大约蒸15-25分钟一般就熟了。

综上所述,小麦粉的出粉率是按等级来的。大家是不是更加认识了小麦粉呢?小麦粉的功效这么多,大家一定要常吃哦!让自己的身体棒棒哒!

小麦的管理技术要点

因苗制宜:高产田需要施用保花肥和拔节肥,而弱筋小麦应以拔节肥为主,不可施保花肥。清沟理墒:要及时清沟理墒,保证排水通畅,旱茬小麦春后要注意防旱。化学除草:强化“一喷三防”工作,控制杂草危害,加强病虫害的防治。防御冻害:麦苗出现冻害要尽早追肥进行补救。防止倒伏:有倒伏风险的麦田,应强化控旺防倒。

一、因苗制宜,施好拔节肥

1、春季管理的重点首先是促进分蘖,可以使用发蔸快+硝铵磷30斤/亩。

2、然后是施好拔节肥,开春时要及时查苗,对返青时群体过小、穗数可能不足的麦苗以及脱力落黄严重麦田,提早施用拔节肥,以促进弱苗转壮,争取足穗。

3、对群体茎蘖数适宜的一、二类苗麦田,在叶色正常褪淡、植株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第二节间伸长1~2cm、叶龄余数2.5左右时追施拔节肥,有利于培育壮秆大穗。

4、拔节肥一般可亩施尿素5~8公斤和三元高效复合肥(N、P2O5、K2O各15%)10~15公斤。

5、对群体过大,叶色未正常褪淡的麦田,拔节肥应适当推迟施用,要做到叶色不褪淡不施肥。

6、高产田还提倡施用保花肥,也叫孕穗肥,掌握在剑叶(旗叶)露出一半时施用,有显著的增粒增重效果,一般可亩追施尿素5~8公斤。

7、但对弱筋小麦,施氮要前移,应以施用拔节肥为主,不宜追施保花肥。

二、清沟理墒,防渍防旱

1、麦苗在播种之后,要及时清沟理墒、疏通田内外沟系,保证排水畅通,要做到雨止田干、沟无积水。

2、淮北麦区,尤其旱茬小麦春后要注意防旱,要及时清理三沟,以利于中后期灌好拔节孕穗水。

三、适时进行化学除草

1、春季要根据杂草的长势及时进行化学除草、控制杂草危害,要注意安全用药、防止冻药害。

2、要注意加强对于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如果出现了病虫害要及时用药。

3、白粉病、纹枯病主要是防止过迟防治,赤霉病关键是打药时间要科学。

4、要突出强化“一喷三防”工作,结合病虫防治进行药肥混喷,可一喷多防、保绿防早衰、保粒增重。

四、防御冻害,及早补救

1、春发生冻害的风险较高,如果小麦发生了冻害,要在冻害发生后2~3天要及时调查幼穗的受冻程度,对于受冻死亡率超过10%的麦田尽早追肥。

2、幼穗冻死率10%~30%的麦田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冻死率30%~50%的麦田亩施尿素7~10公斤,冻死率50%以上的麦田亩施尿素12~15公斤,争取小分蘖和高节位分蘖成穗,以挽回产量损失。

五、防止倒伏

1、对群体过大、有倒伏风险的麦田,应强化控旺防倒,要严格控制早春的施肥。

2、在拔节前镇压,旺苗要重镇压,一般镇压1次,控制效应在1周左右。

3、旺苗每隔10天左右压1次,连续镇压2~3次,土壤过湿、有露水、封冻、盐碱土等情况下不宜镇压。

4、拔节后的小麦不能镇压;化控,在倒5叶至倒4叶初叶面喷施生长抑制剂,可控旺防倒伏。

早春小麦纹枯病高发,怎么有效防治?(

春季气温回升,小麦进入返青拔节期,以此同时小麦纹枯病也进入侵染高峰期。作为小麦种植上高发的病害,因此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具体怎么做?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一、小麦纹枯病发病症状

小麦返青期出现纹枯病,会在其茎基部叶鞘上形成灰色、褐色病斑,拔节后病斑扩大连片,成云纹状花杆,病菌由叶鞘侵入茎秆并绕茎一周后,出现枯白穗,造成倒伏。

二、小麦纹枯病发病规律

小麦纹枯病病原为禾谷丝核菌和立枯丝核菌,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附着在病残体中越夏越冬,产生的孢子随风雨传播,再浸染危害。其发生的轻重跟栽培管理、气候条件、品种感病性等密切相关。

三、小麦纹枯病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选用抗耐病品种,适期适量播种,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及时防除草害;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2、药剂拌种。选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吡虫?咯?苯甲悬、戊唑?福美双等配方的种衣剂拌种,兼治腥黑穗病、散黑穗病等。

3、可选用井冈霉素、苯甲?丙环唑、烯唑醇、戊唑醇、粉锈宁等药剂,兑水喷雾防治,用足水量、对准麦苗基部施药,于早晨露水未干时或傍晚施药,重发田块间隔7-10天再施1次药,可兼职白粉病、锈病等。

以上就是关于小麦纹枯病的介绍了,对于这个病害,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关于小麦纹枯病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

  早春小麦纹枯病高发,怎么有效防治?(附防治药剂)


  

种冬小麦苗情弱如何管理

冬小麦出苗后,由于受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的影响,往往会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弱苗,对于苗情弱要对症管理,现分别介绍如下:

1.土壤干旱造成的弱苗多发生于底墒不足或透风跑墒的麦田,其特点是:分蘖出生慢,叶色灰绿,心叶短小,生长缓慢或停滞(群众称之为“缩心苗”),中下部叶片逐渐变黄干枯,根少而细。管理要点:结合浇水,每亩追施碳铵15公斤。

2.土壤缺氮造成的弱苗幼苗细弱呈直立状,分蘖减少,叶片窄短,下部叶片从叶尖开始,逐渐变黄干枯,并向上部叶片发展。管理要点:每亩用尿素7~8公斤,或碳铵20~25公斤,在行间沟施或对水浇施。

3.土壤缺磷造成的弱苗表现为根系发育差,次生根少而弱,叶色暗绿无光泽,叶尖及叶鞘呈紫红色,植株瘦小,分蘖减少。管理要点:结合浇水、划锄,每亩用过磷酸钙20~30公斤,在行间开沟追施,追施越早效果越好。

4.土壤湿板或盐碱危害造成的弱苗通常表现为麦苗根系发育差,吸收能力弱,分蘖出生慢,并往往伴有脱肥症;盐碱危害重的地块,常出现成片的紫红色的“小老苗”,幼苗基部1~2片叶黄化干枯,严重时,幼苗点片枯死。管理要点:结合深中耕,开沟追施氮磷混合肥;盐碱危害重的地块,追肥后灌水压盐,并及时划锄松土,破除板结。

5.土壤板硬造成的弱苗由于土壤缺墒少气,根系伸展困难,致使麦叶黄短,分蘖不能按时出现。管理要点:先及时浇水,再深中耕松土,以破除僵硬层。

6.土壤过湿造成的弱苗通常表现为叶色淡紫,分蘖出生慢,严重时叶尖变白干枯。管理要点:先及时深中耕散墒通气,再追施少量速效化肥,以促苗早发。

7.播量过大造成的弱苗其表现是:幼苗拥挤不堪,植株瘦弱、纤细。管理要点:先抓紧疏苗,特别是地头、地边以及田内的“疙瘩苗”,要早疏、狠疏,再结合浇水,追施少量氮、磷速效肥,以弥补土壤养分的过度消耗,促使麦苗由弱转壮。

8.播种过深造成的弱苗其表现是:出苗缓慢,叶鞘细长,迟迟不分蘖,不长次生根。管理要点:先扒土清棵,再及时追肥(亩施碳铵15公斤),以促进根系和幼苗发育。

9.播种过浅造成的弱苗由于分蘖节离地表太近,水分养分条件差,使根系生长和蘖芽发育受到抑制,因而通常表现为根、蘖减少,植株黄弱,容易受冻枯死。管理要点:结合划锄,壅土围根;植株地上部分基本停止生长时,破埂盖土。盖土厚度以使分蘖节处于地表以下3厘米左右为宜;若采取客土覆盖,即以粘土盖沙、沙土盖粘,还可以改良土壤。

10.播种过晚造成的弱苗多因冬前生长期短,积温不足,导致麦苗生长瘦弱,分蘖少。管理要点:以划锄和补肥补水为主,三叶期亩施碳铵15公斤;土壤墒情差、渗水快的麦田,三叶期后及时浇分蘖水(但墒情适宜或土壤粘重、渗水性差的地块,冬前不宜浇水),封冻前最后一次划锄,要注意壅土围根,以护苗安全越冬。

小麦有穗无籽是什么原因?防治措施介绍

小麦是人类主食之一,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也是极为广泛,而在小麦种植过程中,有穗无籽现象也是愈发严重,严重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危害农户的种植收益。那么对于小麦有穗无籽现象该怎么防治呢?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1、选择优良品种

优良的品种是小麦获得丰产的保障,建议种植户在选择品种是要选用经过国家或者省级品种审定过的且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在种植前首先要经过小面积的实验播种后再近些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确保该品种适合当地种植,保证产量和品质。

2、预防冷害冻害

要现选择品种是要根据小米的冬春习性,科学安排适宜的播种时期和播种量,培育壮苗,促苗早发,冬春季要保持合理的群体结构,促进单株强健,这样才能保证花穗的正常发育和结实率的提高。建议农户在小麦拔节期喷施能够提高小麦抗逆性的药剂,这样能明显的提高小麦的抗逆性,为后期的产量高产优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田间管理

要加强田间管理,减少花退化习性,这样能有效的提高小麦穗粒数量,在小麦拔节期至扬花期可以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以及硼肥等,这样为植株补充营养,提高小麦的授粉能力,及时的预防小麦纹枯病、白穗病、全蚀病等病害的发生。

4、科学用药

要根据小麦田间病虫害的发生选择用药,以免发生浪费和药害的发生,在药剂稀释是建议选择二次稀释法,避免药液不均匀,造成小麦药害。在配药时一定要按照说明配药,不宜随意加大药剂使用量,在喷药时要尽量避开扬花期,喷药时应该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避开中午高温期,以免发生药害。在使用除草剂是也要选择好种类和使用时间以及使用量,注意在小麦拔节期后不宜使用任何除草剂。

以上是小麦有穗无籽的防治措施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小麦有穗无籽是什么原因?防治措施介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