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玫瑰 >

地膜棉花倒伏了怎么办

  • 玫瑰
  • 2021-05-05

在我们生活中是离不开棉花的,棉花在我国的种植面积极为广泛,而在棉花种植过程中,倒伏是最让人头疼的一种新型,如果不及时应对,那么导致棉花严重减产。下面小编就为带来地膜棉花倒伏的防治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适时揭除地膜

经过多地的研究表明,双模棉花做的主根在移栽时被阶段,大量的侧根和须根生长在浅土层中,因为温度和肥水条件良好,外加土壤肥力充足,双模棉花在现蕾、开花期对于肥水的吸收比直播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也强于直播。这时如果适时揭除地膜,加强中耕培土,那么双模棉花将会更能发挥出优势但是如果迟迟不揭膜,一旦极端天气来临,因为根系分布较浅,支撑能力较差,所以极易倒伏,所以必须适时揭除地膜,精细管理,促根护根,揭膜时间一初花期为宜。

2、施肥

地膜棉花因为生长发育过程比直播棉花早20-30天,前期耗费量比直播棉田要大,所以管理措施都要相应的提前,尤其是要迅速施足花铃肥,每亩应追施尿素10~15公斤,或三元复合肥10~15公斤。对于缺钾的棉田,每亩应该施入钾肥5-10公斤,当棉花单株平均结桃2-3个是,这时应该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如果对于肥水疏于管理,那么棉花在结桃后就会大面积落黄,严重时还伴有生理性凋枯、早衰。

3、协调平衡生长

地膜棉花因为生长发育较快,也极易发生徒长现象,所以必须采取相关措施平衡收支,在棉花进入到盛蕾期后喷施延缓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缩节胺或助壮素,每亩2~3克或8~12毫升对水40公斤。同时也要注意喷施调节基金,促使叶色很快的转为浓绿;三是要注意揭膜时田间莫留残膜,以免影响中耕培土和后茬管理;四要喷施硼肥2~3次,提倡施用高含量的速乐硼。

以上是地膜棉花倒伏的防治方法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地膜棉花倒伏了怎么办?怎么去预防


  

影响棉花纤维品质的因素有哪些

棉花是纺织业的主要原料,其纤维品质高低直接影响到纺织品的质量,所以棉花质量也成为原棉竞争力的关键要素。那么影响到棉花的纤维品质有哪些因素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品种遗传特性

棉花纤维品质很多度上取决于品种遗传特性,目前很多新疆种植棉花品种纤维长度一般在29mm,它的纤维强度和细度较差,远远达不到高品质棉花的要求,而且品种的适应性和稳产性较差。这些棉花纤维品质目前只能维持现状,远远满足不了产与市场对高品质棉的需求。

2、栽培管理不当

很多农户在种植时为了追求品质,盲目采用了“矮、密、早”的种植模式,这样导致棉花营养生长较强,造成田间郁闭,病虫害加剧,烂铃数增多。而且施肥过于单一,以化肥为主,前期施肥多,后期极易出现脱肥和早衰的现象。在防治病虫害时使用的药剂存在很多的盲目性,常常几种药剂混合,造成棉花品质受损。另外在使用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不合理,经常2种或更多种混用,只是叶片肥大、叶色浓绿至黑绿,营养生长过旺,造成蕾铃形成偏晚,成熟期推迟,纤维发育差。

3、气候环境变化

棉花的纤维是有胚珠表皮细胞发育而来,在开花后20天内未纤维主要伸长期,在25天后基本停止伸长。而棉纤维的伸发育和温度息息相关,食欲伸长温度为20-25度之间,低于15度或高于25度都会导致纤维停止伸长。如果白天温度过高、夜间温度过低,棉纤维伸长受抑,难以达到适宜温度下的长度,造成品质严重下降。

4、采收有问题

在采收时不分品种混采混收,在交易时还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这样造成棉花品种不稳定,另外而随着继续采收面积不断扩大,对于棉花品种也有一定影响。在机械采收时为了适时机采,须知在9月上旬使用脱叶剂,生长期过长的品种使用脱叶剂后会出现纤维不能正常自然成熟现象,对棉花的纤维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以上是影响棉花纤维品质的因素有哪些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影响棉花纤维品质的因素有哪些


  

种棉花红蜘蛛的防治

棉花叶螨,也叫棉花红蜘蛛,火龙、火蜘蛛。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危害较重的主要有红叶螨、江叶螨、二斑叶螨。个体小,繁殖力强,每年繁殖10代以上,以成螨、若螨刺吸叶片汁液危害。高温干旱更适合其发生危害。防治应采用综合防治技术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一、危害症状  

棉花叶螨常群集在棉叶背面,并吐丝结网,将虫体掩藏在网下取食棉叶汁液,一片棉花叶片背面有1―2头为害时,叶正面即出现黄、白斑点。有4―5头叶螨危害时棉叶即出现小红点。叶面呈红褐色卷缩,如同火烧。随着成虫的增殖,红叶棉面积逐渐扩大,直至叶焦脱落。严重者全部叶片脱光,并引起棉花蕾铃脱落,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  

一、农业防治措施  

1、实行秋翻冬灌,可大大降低红蜘蛛的越冬成活基数,减少第二年的危害。  

2、避免棉花与芝麻、瓜类等作物间作或轮作,增施钾肥,促进棉花健壮生长,塑造理想株型,减少红蜘蛛危害。  

3、在田边种植苜蓿。  

4、适时浇水,增加田间湿度,可抑制红蜘蛛的发生危害。  

5、铲除田边杂草。  

二、生物防治  

1、保护利用天敌。  

2、利用捕食螨,以虫治虫。  

三、科学合理地施用化学农药  在对红蜘蛛进行化学防治时,要选用专业杀螨剂。同时注意每次不要选用一个农药品种,要用不同类型的杀螨剂轮换使用,以免红蜘蛛产生抗药性而难以防治。    

新疆棉花产地在哪里

棉花自传入我国以来,受到广泛的欢迎,地区也分布得很广泛,南北方皆有种植。而新疆是我国主要的棉花产区之一,它凭借光照充足,水源稳定等条件,成为我国优质棉花的生产基地。那么棉花在新疆的主要产地在哪里呢?

新疆棉花产地在哪里?

新疆棉花产地包括南疆和北疆,其中南疆的阿克苏是棉花的主要产地,同时也是是全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阿克苏目前已成为新疆重要的棉花交易集散地、轻纺工业聚集地。

我国棉花三大产区

我国棉区范围广阔,根据棉花对生态条件的要求,结合棉花生产特点,以及棉区分布状况、社会经济条件和植棉历史,将全国划分为三大棉区: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和新疆棉区.

新疆棉花产地的特点

新疆棉花以纤维长、色泽洁白、拉力强著称,是我国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辟棉区。新疆水土光热资源丰富,气候干旱少雨,种植棉花条件得天独厚,南疆棉区是新疆棉花的主产区,其棉花产量约占新疆棉区产量的80%,也是我国最适宜的植棉地区,是长绒棉的生产基地.南疆棉区有充足的光照条件,水源条件也十分充足,雪山上的雪融化以后能形成充沛的水源为棉花灌溉。

棉花的种植条件

1、光照条件

棉花是喜光作物,适宜在较充足的光照条件下生长,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高,据测定棉花单叶的光补偿点为750~1000勒克斯,光饱和点为7~8万勒克斯,一般情况下棉花叶片对光强的适宜范围为8000~70000勒克斯,此范围下光合强度随光强增加而提高。

2、水分条件

棉花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各生育阶段生理需水要求不同,播种至出苗0~20厘米土层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苗期0~40厘米土层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60~70%为宜,初蕾期0~60厘米土层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65~75%为宜,盛蕾期后0~80厘米土层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不能低于60~65%,吐絮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55~70%为宜。根据有关研究,棉田在整个生育期约有2/3的水分消耗于蒸腾,1/3消耗于土地蒸发。

3、土壤条件

棉花生长发育需要水分和养料,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获得,所需的温度和空气部分取自土壤,同时需要土壤的机械支撑才能生长。棉田土壤的理化、生物属性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土壤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盐碱含量、质地等均对棉花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4、热量条件

棉花生长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对热量条件反应最敏感,播种至出苗大多需要7~20天,需要活动积温160~320℃,当棉花播种后气温维持在20℃以上时7~8天即可出苗。如果播种后气温不稳定,虽平均在15~17℃,大约需要20天才能出苗。日平均气温越低,播种至出苗需要的积温就越多。

开花至吐絮阶段热量条件不但影响棉花的产量,而且严重影响棉花品质,同地区、同品种当开花至吐絮阶段间隔日数明显延长的年份,这个阶段积温偏多,则棉花产量和品质就明显下降。

棉花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水分、土壤和热量,而新疆似乎是为顺应棉花生长而存在的地方。新疆的棉花相较其他两个棉花主产区产出的棉花的质量都要更佳,而新疆的棉花又以阿克苏的棉花更好。

种棉花花铃期该怎样管理

棉花从7月上旬进入开花期,到8月底、9月初吐絮这段时间为花铃期。花铃期是棉花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今年由于气温偏高,棉花生育进程普遍较快,这给烂铃埋下隐患。由于各地生产条件、棉田长相不一,气候条件又在千变万化之中,因此,棉花花铃期的管理应因地制宜,分类进行。 

一、施好花铃肥。对开花较早、旱象严重的棉田,要结合浇水施好花铃肥。花铃肥应在初花期早施,这样有利于多结铃。对肥力好、长势旺的棉田,可在植株下部坐住一两个大铃时施肥。花铃肥要重施,一般亩施尿素15公斤左右,底施磷、钾肥不足的可适当补施。花铃肥要深施,以雨后沟施在10厘米以下最好。盖顶肥有防早衰、防脱落、多结铃、增铃重的作用,盖顶肥要不要追施要根据地力、棉株长势而定。对肥力足,有后劲,棉株长势壮的晚熟棉田和盐碱地、黏土地,应少施或不施盖顶肥,以防贪青晚熟;对棉株长势弱的沙性地、棉株有早衰趋势的棉田,要早施、多施。盖顶肥一般亩施尿素3~5公斤,一般在7月底8月初追施。花铃期的中后期,棉花根系吸收肥水的能力逐渐减弱,往往由于养分供应不足,造成早衰。叶面喷肥可使养分得到有效补充,对增加铃重、防止早衰有显著效果。有早衰征兆的棉田可喷施2%的尿素水+0.5%磷酸二氢钾溶液,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喷施2~3次。  

二、浇好花铃水。当土壤持水量降至70%以下,或棉株生长缓慢,红茎迅速上升,叶色暗绿,中午棉株顶部叶片轻微蔫萎下垂时,表明棉田缺水,应及时浇水。浇水量不宜过大,同时还应搞好田间排涝工程,防止浇后遇雨形成沥涝和渍害。  

三、打好花铃枝。对开花过早的棉田,结合整枝可将7月5日前的早花及幼铃去掉,有利防早衰、防烂铃。打顶时间要因地制宜,一般7月20日左右为宜;长势弱、行距宽的可适当提前,长势强、密度小、可推迟到 7月25日 ;免整枝栽培的打顶时间应提前到7月15日,主茎顶、叶枝顶应一次打完、打彻底。  

四、化控花铃期。一般高产田,在盛蕾期化控的基础上,进入花铃期要根据棉花长势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化控,这时由于气温高、湿度大,棉株生长旺盛,每次间隔时间根据气候和棉田长势而定,一般间隔10~15天,亩用缩节安1~3克,着力喷棉株顶部和果枝顶部。最后一次化控,宜在打顶后7~10天,顶部果枝长出3个果节时进行,这时枝叶已老化,用量要增加,一般亩用缩节安3~5克。  

五、防治病虫害。花铃期的虫害主要有盲椿象、伏蚜、棉铃虫、蓟马,病害主要有黄萎病、枯萎病、轮纹病、红叶茎枯病、铃疫病等,应及时搞好测报,及时防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