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玫瑰 >

水稻插秧时需要注意什么

  • 玫瑰
  • 2021-05-01

水稻的种植技术有很多,而被人所熟知的方法就是插秧,说起插秧,大家脑海中就会印入一幅幅弯腰插秧的画面。而对于农民朋友来说,插秧技术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最终的水稻产量,那么在进行水稻插秧的时候具体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水稻插秧的三大注意事项吧。

1、插秧时间和温度

首先从插秧温度上来说,温度不能过于,尤其是早稻的种植区域温度过低对插秧的影响很大。一般温度低于15℃就不建议去插秧了,以免产生冻害,影响正常的返青和分蘖,降低成活率。而待温度温度在15℃以上时,即可进行插秧工作。

而至于插秧时间,同样要做到适中,不能过晚或过早,当然插秧的时间还得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定,毕竟影响插秧时间的因素有很多,如天气、品种等原因。就拿品种打个简单的比方,若是晚熟的水稻品种,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要早播,如果晚播的话,一方面会缩短水稻的生育期,另外一方面,还很容易导致贪青晚熟,影响到最终的产量和品质。

2、插秧技术

插秧技术一定要时刻遵循“浅插插稳、插直插匀”的八字原则,同时在插秧的过程中,不要插的太深,但要插稳。另外根据不同的地形可以进行适当的插秧技术调整,但原则上也是要插直插匀,不要随意乱插,这样可以保证秧苗的合理性。而均匀插秧还能保证水稻秧苗不会出现相互争夺的现象,同时还能够促进快速返青,到了后期还不容易倒伏。

3、插秧密度

进行水稻插秧时,一定要注意合理的密度安排,这对于后续的生长十分的有帮助,而农户也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具体分析,而不建议总是保持一成不变。总的来说,具体的插秧情况要根据秧苗的品种、土壤的肥力以及品种等因素来定,如土壤肥力比较好的地块,可以适当密一些,相反,土壤肥力一般的地块,可以适当稀一些,当然若分蘖能力比较强的品种,也可以适当插稀一些。

综上所述,农户朋友们只要在水稻插秧时注意好这三大要点,并将其落实到位,那么插秧工作就能顺利进行,也为水稻的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有条件的朋友,也可以借助专用的水稻插秧机器,来提高工作效率。

关于水稻插秧注意事项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水稻机械如何插秧?水稻机插秧技术要点简介

  水稻插秧时需要注意什么?做好这三点有助于高产


  

种水稻穗期灰飞虱的防治

灰飞虱不仅会传毒引发水稻条纹叶枯病等病毒病,而且会在晚稻穗期集中在穗部危害。为明确吡蚜酮等药对晚稻穗期灰飞虱的防效及用药技术,浙江省海宁市植保站程勤海等人进行了田间试验。

实验设每亩用40%毒死蜱乳油100毫升、10%烯啶虫胺水剂30毫升、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30克、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克、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75克及清水对照共6个处理。在水稻处于灌浆期时,用手动喷雾器按每亩用水量50公斤喷雾。施药时灰飞虱世代重叠较明显,低龄若虫占58.3%。

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吡蚜酮对穗部灰飞虱防效理想,前着速效性好,后者持效性较优;烯啶虫胺防效次之,氯噻啉和噻嗪酮对穗部灰飞虱防效较差。吡蚜酮施药一次就能有效控制穗期灰飞虱危害,毒死蜱要增加一次用药。

据监测,7-8月的高温对灰飞虱有抑制作用,9月天气转凉后繁殖加快,防治穗期灰飞虱适期在抽穗后7天左右(9月中下旬)。建议生产上可将吡蚜酮与毒死蜱、敌敌畏等交替使用,以延缓抗药性产生;灰飞虱大发生年份,可将毒死蜱或敌敌畏与吡蚜酮混用,以增强速效性与持效性。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晚稻穗期灰飞虱,每亩用药20克加水50公斤喷雾。

水稻恶苗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水稻是我国常种谷物,为了有效保证水稻产量,我们对各个时期的病虫害一定要做好防治。水稻恶苗病是常见病害,从苗期到抽穗期均可发生,容易造成水稻植株枯死,造成减产等问题,具体如何防治?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一、水稻恶苗病发病规律及特征

1、初次侵染

带病种子在浸种过程中,污染无病种子,病菌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侵入芽鞘,形成初次侵染;

2、第一次高峰

播种后7-10天左右开始显症,并陆续增多,20天左右形成苗期发病高峰(第一高峰),病株枯死;

3、第二次高峰

发病早的提前枯死,发病迟的能抽穗,但结实率低。抽穗后也能发病,数量较少,但能形成带病种子,从而影响次年种子带菌率;

4、苗期

病苗比健苗细高,根系发育不良,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分蘖少或不分蘖,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

5、成株期

一般在插秧后一月左右出现病株,病状与苗期相似,病株分蘖少或不分蘖,节间显著伸长,下部几个茎节上生有许多倒生的不定根。病株抽穗后剑叶开张角度比正常株大。重病在孕穗期枯死,轻病常提早抽穗,穗形短小籽粒不实。

二、病原和传播途径

恶苗病病原物有性态为藤仓赤霉,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3-39℃,最适温度25-30℃,诱发植株发生徒长的最适温度为31℃。病菌耐干燥,菌丝体在干燥稻草内能存活3年,分生孢子在干燥病稻草中可存活2年以上。病菌不耐潮湿,菌丝体在潮湿土面或土中短期内死亡。

种子带菌是恶苗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水稻种子是恶苗病发生的最主要初侵染源,繁种田特别要注意恶苗病的发生。

三、水稻恶苗病防治方法

1、建立无病留种田,选栽抗病品种,避免种植感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催芽不宜过长,拔秧要尽可能避免损根。旱育秧比水育秧要重;增施氮肥易刺激病害发展;

3、种子处理。拌种或浸种等种子消毒处理是防治恶苗病的主要手段和关键;

4、拌种:将拌种剂与适量清水混合配制成药液(1kg干种子需要20-30ml药液拌匀),倒入稻种搅拌均匀,放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切记不可在阳光下晾晒!),第二天催芽播种。药剂可选用肟菌?异噻胺、氟环?咯?精甲或甲霜?种菌唑;

5、包衣:包衣前要精选稻种,清除秕谷、草籽,将入种衣剂按浓度混合均匀倒入稻种进行拌种,确保种子均匀着药,放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切记不可在阳光下晾晒!),第二天催芽播种。药剂可选择精甲?咯菌腈;

6、浸种:一般浸种48小时,先配好药液并搅拌均匀,再投入稻种,切不可先浸种子再加药剂,并注意浸匀浸透,浸后不用淘洗;药剂可选择氰烯菌酯、咪鲜胺、乙蒜素及其混配制剂,避免单剂浸种。

关于水稻恶苗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

  水稻恶苗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水稻和小麦的区别什么

水稻相信大家都比较了解,是一种种在水里的农作物,水稻的种子去皮就是我们每天都要吃的大米。那么小麦又是什么呢?小麦是不是就是水稻?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水稻和小麦的不同之处。

水稻和小麦的区别什么?

1、小麦是种在陆地上,水稻种在水田了。

2、虽然都是五谷之一,但二者科目不同。水稻是草本稻属。麦子,单子叶植物,禾本科。

3、颜色不同和生长对环境的要求不同。

小麦分类:是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形态:外壳颜色为暗色,表面光滑,茎直立,中空,叶子宽条形,子实椭圆形,腹面有沟。习性:一种温带长日照植物。作用:子实供制面粉。

水稻是什么?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又称为亚洲型栽培稻,简单来说也可以说是稻。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单子叶,性喜温湿,成熟时约有1米高,叶子细长,约有50到100厘米长,宽约2到2.5厘米。稻米的花非常小,开花时,主要花枝会呈现拱形,在枝头往下30到50毫米间都会开小花,大部分自花授粉并结种子,称为稻穗。一般稻粒的大小在5到12毫米长,2到3毫米厚度。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24条染色体。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水稻土最好。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抽穗适温25~35℃。开花最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受精受严重影响。每形成1千克稻谷约需水500~800千克。

水稻属须根系,不定根发达,穗为圆锥花序,自花授粉。是一年生栽培谷物。秆直立,高30~100厘米。叶二列互生,线状披针形,叶舌膜质,2裂。圆锥花序疏松;小穗长圆形,两侧压扁,含3朵小花,颖极退化,仅留痕迹,顶端小花两性,外稃舟形,有芒;雄蕊6;退化2花仅留外稃位于两性花之下,常误认作颖片、颖果。

原产于中国。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中国水稻播种面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而产量则占一半以上。栽培历史已有14000~18000年。为重要粮食作物;除食用颖果外,可制淀粉、酿酒、制醋,米糠可制糖、榨油、提取糠醛,供工业及医药用;稻秆为良好饲料及造纸原料和编织材料,谷芽和稻根可供药用。

小麦是什么?

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单子叶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质燃料。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A及维生素C等。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中国是世界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2010年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位居第二的粮食作物(6.51亿吨),仅次于玉米(8.44亿吨)。

水稻的营养成分

水稻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属禾本科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粮食作物的首位。在全世界水稻产中,我国单产和总产都处于先进行列。中国稻作面积约占世界稻作总面积的1/4,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1/3,而产量则约为世界上稻谷总产量的37%,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5%。水稻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稻米含有淀粉76%-79%,蛋白质8%-10%(高含量品种达标12%-15%),脂肪0.2%-0.4%。稻米蛋白质中有营养价值高的赖氨酸等多种营养成份。在谷类作物中稻米所含有的粗纤维最少,各种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均较高,最适于人体的需要。因而稻米是我国人民的主要食粮。

如上所述水稻和小麦并不是相同的一种东西,水稻是种植在水里,小麦的话就只需要种在小麦地里,水稻生产出来的是我们常吃的大米,而小麦生产出来的是麦子,就是面粉,小麦是夏收,水稻是秋收。

种水稻灌浆期的管理要点

水稻灌浆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田间管理应以养根保叶、防止早衰、提高光合效率、促进灌浆、提高结实率和粒重为目标。

一、补施粒肥看苗、看田、看天施用粒肥。叶色偏黄、剑叶短小的应补施,叶色浓绿、剑叶肥大的不施;瘦田补施,肥田不施,晴天多的补施,阴雨天多的不施。一般在破口期每亩施尿素2~3公斤为宜。

二、合理灌溉灌浆结实期合理灌溉,可以养根保叶、减少空粒和秕粒。抽穗扬花期田间要保持一定水层。灌浆期以湿润为主,干干湿湿间隙灌溉,即上水后自然落干1~2天再灌水,以保持根系活力。透水性好的沙壤土常因缺水而早衰,不宜采用此法,应保持薄水层。扬花期遇高温或结实期遇低温,要及早灌深水调节温度,以减少空粒和秕粒。收割前不宜过早断水,早稻在收割前4~5天断水,中晚稻在收割前6~7天断水。

三、抓好“四防”

1、防治病虫害。这一时期主要病虫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应将总茎蘖数偏多、长势旺盛的田块作为防治重点,抓住水稻破口关键时期进行防治。

2、防倒伏。水稻倒伏主要发生在结实期,除加强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外,还可对旺长田块多次喷施3%过磷酸钙浸出液,在即将齐穗时用40%玉米健壮素40毫升加水40公斤喷施,抑制穗下间节伸长,增强抗倒能力。

3、防贪青。对生长过嫩、叶片肥大、剑叶下披的田块在乳熟期喷施500毫克/公斤乙烯利促进老熟。

4、防早衰。除增施粒肥,加强水浆管理外,还可叶面喷施2%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液,后期喷施粉锈宁和绿叶先锋混合液,可明显保叶防衰。

猜你喜欢